爸爸的故事(三)初中—成长的敏感期

第三章       初中—成长的敏感期

人们常说,15岁前后的孩子难管,性格逆反,但可塑性很强,引导好会一生受益,引导不好就容易走偏。现代医学证明逆反主要是荷尔蒙在作怪。不过15岁前后的孩子除了身体的变化,他周围的外界环境也已在变化,他对外界的关注、兴趣也变大变广。另外在学习上,这个年纪的孩子一般进入初中,课程大量增加,所以学习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否则很容易难以适应而产生厌学。这种内外因素的骤变,使初中成为人成长中的敏感期。我在这一阶段,度过的却还顺利。

             当班长

52 年我小学毕业,考入名校太原五中,当时还叫太原中学,在上马街旧址,校园很大,但像台阶一样分了几段。操场在一片低洼地,教学区在高台上,都是中式建筑,分几个大院,用走廊连结。初到学校,像进入迷宫,不好认。报到时,由于入学考试成绩优异,就被指定当了班长。我于是有了人生第一个“官”职,而且完全是靠实力而不是靠关系。

当时五中的学生会权力很大,各项集体活动全由学生会组织,学校很放手,并不干预,有点像学生自治。学生会的主要领导不少是高三学生。当年他们可能是上学晚,年龄偏大,在我的眼中像叔叔辈。他们沉稳而干练。在全校学生集会的讲话生动有力,组织活动能力很强,威信很高。我是班长,就直接受他们领导,经常参加学生会内部的会议,讨论研究全校各项重大活动。他们甚至可以不管是否有课,继续开会,我常常开完会在老师讲课中回教室,老师很理解也不过问。我从老大哥们身上学了不少东西,初步培养起讲话、计划、组织、检查等一系列组织领导方法,对自己后来的成长和发展影响很大。 

学生会的权力大,班长的权力也大。班里的一些重要活动也由班长组织领导。老师也很放手,不去干预。我按学生会的安排,征求他们的意见后,独立组织全班活动。短时间内,班里的各项活动渐渐地搞得有声有色,受到学校好评。最出色的一项工作是周末大扫除。学校要求严,检查细,而且检查结果要在全校公布评比。为了争先进,我采用了一套办法。我把全班卫生项目分几大类,又细分为多个小项目,给出打分标准,并根据工作量大小,把全班人分组,责任到人。扫除完后,检查评分,并公布排名。由于坚持和认真,组织得法,我们班的卫生评比总是成绩很好,受到学校表扬。后来工作后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居然发现这完全符合现代科学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即所谓PDCA(计划、行动、检查、反馈),而我那时还是个初中一年级学生。班长和学生会的工作,虽然占用了不少时间,但对我后来的工作却受益匪浅。

其实学生期间当个小领导,锻炼锻炼,多参加点社会活动,对孩子后来的成长非常有益。但现在的家长,学习第一,怕影响学习,并不太支持孩子参加社会活动,反而使孩子整体素质下降,值得深思。

             父亲的奖学金

为了鼓励我们姐弟三人的学习,父亲实行了一种物质刺激的办法 。按现在的叫法,就是奖学金。他规定了具体的分数线,分了几个等级,每个等级规定了具体的奖金数额。每个奖金级的差别在一元左右,按学期评比。记忆中奖金最高大约没有超过10元,但当年这个数字已是相当可观了。我们上学时在学校吃饭,学校伙食费也分等级,好像最高的每月7元多,因此这个奖金的钱包括了伙食费。奖金高就可以吃得好些,还可以有一点零花钱,主要用于买文具。父亲的奖金数额在保证最低需求情况下,余额其实不多,所以也不至于有钱乱花。父亲这个奖金制度到底从何时实行,实行了多长时间,我已记不清了。但记忆中,每次评比我都是第一,姐姐第二,弟弟第三,顺序从来未变。我当然很高兴。弟弟总落后,但他好像也无所谓,并不在意。弟弟当时确实很淘气,不好好上学。但因为老妈偏心小儿子,有老妈做后盾,他的待遇其实也不会降低。只是委曲了姐姐,因为她在班上也是好学生,只是考分总比我低一点,只能屈居第二。这个办法确实有用,我学习更加努力,成绩越来越好。这样初中学习扎实,为后来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逐渐掌握了一些好的学习方法,考试很少失误,考分一直很高,在班里名列前茅。

当年父亲的奖学金数额小,时间不长就停止了。估计他在实行一段时间后评估效果,认为效果有限,还可能认为有 一定负作用,对孩子全面健康的成长不利。也许他原本想用奖学金刺激小儿子,而小儿子却不受诱惑,无动于衷。所以他即时纠正不搞了。后来我们姐弟三人也并没有因为没有奖金而影响学习。我和姐姐在班里都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初中毕业后双双考上五中高中。弟弟虽然一时落后,但后来居上,在我们姐弟三人中唯一考到北京,上了重点大学,后来很有成就,成为领国务院津贴的专家;姐姐上了普通高校本科,而我却高考落榜上了专科。我们姐弟三人的最终学历排名和奖学金排名完全相反。虽然这个结果是因后来政治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用奖学金想激励出高素质人才并不可靠。奖学金有用,但有限,用不好,可能还有害。

             兴趣爱好与综合素质

上初中后,我性格进一步变得沉稳,当了班长更知道如何约束自己的言行,讲话处事力求得当,粗暴急躁的性格已经基本克服。学校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高年级学生的优秀表演,提升了我对文体活动的兴趣并逐渐成为爱好,有的(比如篮球)甚至达到痴迷的程度。五中后面就是杏花岭体育场,当时已有灯光球场,可以晚上比赛,而且常常有全国各地的强队过来比赛,有点像现在的职业篮球赛。我们几个同学没有票,只好翻墙而入,常常受点轻伤,也在所不惜。平时一有时间就去操场练球,并模仿那些“明星”球员。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段苦练,我成为班里的篮球代表队。我是个小个子前锋,还是个得分能手,打球灵活,投篮很准。

在文学艺术方面,我兴趣广泛。五中有个很好的美术老师叫黄允中,科班出身,画很好,人品也好。我本来在小学时就喜欢画画,并且显示出一定才能。这时遇到好老师就更专心学习,画画水平提高很快,成为终生的爱好和特长,也成为后来报考清华学建筑的原因。可惜后来因政治原因清华梦失落,改学纺织。但美学依然有用,而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欣赏,美学素质得到了培养。

除了美术,我在音乐方面也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我开始识谱,爱唱爱听,对好歌好曲总要去找去学,只是受条件限制当时还没有接触器乐。音乐使我愉快,心情好。就这样逐渐形成了我对音乐的业余爱好。多少年以后有了卡拉0 k, 老伴说我唱卡拉0 k时是专业水平,当然是有些调侃。除了音乐,我初中时已能读大部头的文学书,尤其当时苏联的文学比较流行,读了不少。初中,我喜欢冰心的诗,同时也学习写点短诗。

初中的年龄,正是对新鲜事物好奇,兴趣和爱好不断拓宽的时期。而兴趣爱好也经常变化,不容易专一。因此在这一时期,只要是有益的就应当任其发展、尝试,不要强制。主要是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个基础,当然那些想培养天才的家长例外。

初中是成长的敏感期,我比较顺利的度过了。主要因素是三个方面,概括起来:1.当了班长,比较多地参与了一些集体活动,使自己初步学习与人相处,知道应该约束自己的言行,逆反行为不多。2. 培养了自觉性和自学能力,改进学习方法,使学习成为了一种兴趣和爱好,还经常受到鼓励再加点物质刺激。3.培养起了多种兴趣和爱好,提高综合素质。因为当时有好的师资引导,所以我在敏感期内并没有走偏。

这是一个过来人的体会。人各有不同,但初中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应当得到重视,而不只是高中的高考。

注册很麻烦 发表评论于
喜欢普通人的真实故事那才是真正的历史!
沉鱼 发表评论于
继续期待下文,很想知道高考怎么回事。大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