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面与厚道是两个典型的中国文化概念。
中国人都爱一张脸面,鲁迅先生说过:“面子是中国精神的纲领”,不少国人为了一张脸面可以不讲原则,不尊重事实,指鹿为马,甚至为了脸面连性命都不要的。
在我们这个注重脸面的国度,“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是学会“做人”的首要法则。所以,在公众场合让一个人下不了台,“丢了面子”,那就非常的“不厚道”了。
“做人要厚道”,自然是有一个必须遵守的为人之道。
于丹“大师”讲过一个传统道德故事:一个小混混去买布,店家说八块钱一尺,三尺就是三八二十四块钱。小混混说,三八二十三,怎么是二十四呢?一位小和尚打抱不平,说如果‘三八二十三’是对的,他愿意输掉头上的帽子。众人相持不下,于是来到小和尚的师傅——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和尚处,请他作主。
没想到,老和尚沉思了一会,竟然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小混混是对的。小混混不但用二十三吊钱拿走了三匹布,还得了小和尚的一顶帽子,高兴而去。
小和尚忍不住问老和尚为何说‘三八二十三’。老和尚说,你说那小混混的头重要,还是你头上的帽子重要?他用头来和你的帽子打赌,我能说‘三八二十四’吗?
于大师觉得这是我们文化的精髓之处,就是要“厚道”,至于“三”和“四”的差别,那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于大师不愧是活学活用〈论语〉的积极分子,孔夫子的仁义道德学到家了。可是于大师应该知道,这个故事的人物原型有些不同,混混自然是混混,可那小和尚是颜渊,老和尚是孔子。是不是“尊者讳”使得于丹不便把自己的崇拜者拿来说事儿呢?
看来老和尚是厚道的,如果他以自己的名望当众揭穿了小混混,让人家下不了台,没了面子,那就太不厚道了。至于小混混会不会砍下自己的脑袋,以老和尚的智慧,他不会不晓得的。
历史总在无限的循环,21世纪的小混混们,只要读过小学,就不会把三八二十四弄错,可是小学读不好的人,还是弄不清17和18的区别的,还要声称只有18才是“第一手资料”。
且不说“第一手资料”是不是就等于事实,即便是,也要拿出乘法口诀这样的“定理”让大家口服心服,而不是一句“他昨天才和我说的”来嘲讽别人“情有可原”是吧?
当然,当众让人“丢了面子”总是不厚道的。
也许,是说者记错了,也许,是听着听错了。千错万错,错就错在咱不厚道。
错上加错的是,我这个人过份的不厚道,太喜欢刨根究底了。你说听错了一次吧,情有可原,两次、三次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更何况,明明人家没有说错,他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来个掉包计,这就有些离谱了。
比如,人家明明说的是“第4项参观上海科技馆和龙华烈士陵园收费60元。而据我所知,上海科技馆对1.2米以下的儿童收费是20元,而龙华烈士陵园对儿童是免费的。他们怎么会多收这么多?” http://baobao.sohu.com/20080423/n256470068.shtml
到了此人那里,“第一手资料”就变成了“全世界只有我们中国烈士陵园要收费包括幼儿园—— 60 大洋”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346858.html
再比如,明明中国当今的中学语文课本绝大多数是脍炙人口的经典,却信口雌黄“大陆的语文教材是在给孩子们喂垃圾”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350385.html
你要是辩护说,这不是原创而是转载,那你看看原文的标题是什么?怎么到你这儿就老母鸡变鸭了?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5c226d0100z1vv.html
你如果还要说,大陆的语文教材难道不是垃圾吗?那么你自己睁开眼睛看看:http://www.newxue.com/yuwen/rjkb7a/
如果泰戈尔,冰心,鲁迅,安徒生,李清照,徐志摩,普希金,朱自清,汪曾祺,罗曼罗兰,川瑞康成……都是“垃圾”的话,我们在这个论坛里简直是吃大便了!
还有那个德国的公园带钉子的椅子……,就不说了吧?
批评中国社会,高喊民主自由没有不可,但是为达目的不折手段弄虚作假,不正应验了严复百年前的那句话:“华风之弊,八字尽之:始于作伪,终于无耻”吗?
瞧我,又当众揭人家的短了。“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虽然没有错,但是如果给你脸你不要脸,怎怪得了别人不厚道呢?
“厚道”这两字从一个面对在大火中丧生的58位市民,面对某晚报第二天头版套红的整版欢天喜地的庆生大广告,居然恬不知耻的说出:无可非议,广告早已订好,否则罚款吃不消的人,也太玷污了“厚道”二字!
当然,对于一个勉强小学毕业的人,如果眼里只剩下了“罚款”,那倒是“情有可原”了。
*******************
本人对此文中所陈述之事实负责,若有伪造虚构,请揭发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