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西口》
《走西口》 作者:碑林路人 朗诵:丁香
一首苍凉而忧伤的调子,从远古传来,穿过逶迤起伏的高原,穿过沟沟峁峁的黄土坡,合着黄河水的呜咽传唱了百年……
一种淳朴的思念和牵挂用最原始的歌谣从毛眼眼的妹子口唇里唱了出来,那份痴情,那份期盼,那从心底发出的真真切切的无奈与失落扯的人的心生生的痛。
每当听见这首歌,我仿佛就看见荒凉的古道旁,牵着毛驴的后生一步一回头的恋恋不舍,我仿佛就听见站在高山上撩哥哥的妹妹,至死也要把哥哥随的心声。
《走西口》,一首凄婉而缠绵的民歌,寄托着黄土高原上人们渴望美好生活的希望,承载着两百年来荒凉的土地上,一代又一代背井离乡的汉子们沉重的思念。
《走西口》,一首从心底流淌出来的歌谣,哪里是歌,哪里是曲,分明是穷苦日子里一种无奈的倾诉,是人性中至真至纯的情感最原始的流露。
穷人才会走西口,再舍不得妹子,也得咬着牙往西走。古道口,四月天,不见艳阳只见沙,风沙吹蚀着妹妹俊秀的脸,吹疼了哥哥思乡恋家的心。
呜咽的黄河水,知道女人们心中那份苦苦的期盼。总可以看见古道边,挎着篮子的女子在张望,望穿了双眼,望白了双鬓。苦苦的荞麦花开了一茬又一茬,走西口的哥哥啊,泪蛋蛋泡在沙蒿蒿里,什么时候才能看见你转回乡的身影?
大风挟着黄沙刮过黄土塬,刮不散的是妹妹婉转的歌谣,奔腾的黄河水流过沟沟峁峁的山梁,带不走的是早已根植于心的旋律。
一首民歌竟凝结着一个民族一段厚重的历史,一段歌谣竟包含着成千上万人生死离别的命运。
望眼欲穿的妹妹站在崖畔畔上唱着凄婉哀怨的《走西口》,盼着哥哥早回头;颠沛流离的哥哥在走西口的路上,留下了一路的思念,一路的歌……
《走西口》 走过黄土高原荒凉的土地,走过一代代黄河人苦难而遥远的记忆……
『走西口』的历史、文化背景简介 (资料来自百度)
http://baike.baidu.com/view/52590.htm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恢复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或“下南洋”,形成近代三股大的移民浪潮。“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走西口”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同时,占移民比例极高的山西移民,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使当地形成富有浓郁山西本土特色的移民文化。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
山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晋北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山西旧谣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灾”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例如“阳高地处北塞,砂碛优甚,高土黄沙,满目低土,碱卤难耕……地瘠民贫,无所厚藏,一遇荒歉,流离不堪。”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晋北人生活困苦。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蒙古,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更重要的是,他们给处于落后游牧状态的内蒙古中西部带去了先进的农耕文化,使当地的整个文化风貌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口外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 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绝大多数,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扩展。
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