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长篇,一目十行者进)『经济论坛』 [理论研讨]经济学说演化概览(转载)

?『经济论坛』 [理论研讨]经济学说演化概览(转载)

作者:yuweiyuwei  发表日期:2004-12-26 19:15:00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develop/1/47397.shtml



以上是在非常抽象的层次上,运用供求均衡模式分析了经济思想的演化。下面通过回顾经济思想自16世纪以来的发展,说明供求模式在分析经济思想演化时的有效性。
?今天由于难以得到直接反映历史上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和需求落点的资料,只能从那些留传至今的经济学论著所解决的课题来间接推断当时当地公众和政府的需求。可以说,凡是迎合了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并成为需求落点的论著,往往受到公众和政府的关注。关注的标志可以是印数、重版次数、发表的场合。印数越多、重版次数越多,意味着受到的注意越大。能够在国会发表或在重要的传播媒体上发表,就意味着比在一般场合发表要受到更多的注意。凡是没有迎合公众和政府需求指向的论著,往往发表后不会被公众和政府所注意。当然这并不是说它也不会引起专业学术团体的关注,也不意味着它永远不会引起公众和政府的关注。
? 由上述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时期公众和政府所关注的论著(它们可能是刚刚发表的,也可
能是以前发表的)所解决的课题,来推断当时当地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和需求落点。
?受资料限制无法彻底搞清历史上的经济论著受到公众和政府关注的详情。只能推测,像托马斯·孟、威廉·配第、洛克、休谟,以魁奈为代表的重农主义者,富兰克林、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尔萨斯、西斯蒙第、大小穆勒、萨伊、巴师夏、李斯特,以门格尔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杰文斯、瓦尔拉斯、马歇尔、威克塞尔、凯恩斯、弗里德曼等人,他们的论著是或迟或早受到了公众和政府的注意的,因此能反映当时当地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和需求落点。

第一节 富国裕民:16世纪至19世?纪初经济学的主题
一、富国裕民的需求指向
?由一些经济学家的主要论著,可作如下推测: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英法两国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主要是如何富国裕民,如何实现经济发展。在理论上 ,他们要求说明财富的性质和原因;在政策上,他们要求得到能增加国民财富的对策。围绕着富国裕民这一主课题,
形成了若干派生的子课题,如怎样增加王室和政府收入的财政问题、货币问题、对外贸易问
题等等。
?公众和政府的这种富国裕民的需求指向,与那三个世纪中英法两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
价值观念和知识背景密切关联。从经济上看,在那三个世纪的大多数时间里,英法两国都尚
未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对于英国来说,起先是荷兰,后来是法国,一直是他赶超
的对象和竞争的对手。对于法国来讲也同样如此。在这种国力相对落后的情况下,很容易(但远远不是肯定的)形成追求富国裕民的价值观念。从政治上看,英法两国都已摆脱中世纪的封建状态,建立了统一的民族国家。追求国家的富强以及王室或政府财政收入的丰盛,成为统治者关注的首选问题。
二、发展论而非价值论、分配论
? 与这一阶段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相适应,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实在是发展论而非价值论、
分配论。英法两国的重商主义(包括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英国从配第到斯密的早
期古典主义,法国从布阿吉尔贝尔到重农主义再到西斯蒙第(指发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以前)和萨伊,他们要解决的课题是一致的,即如何富国裕民,发展本国经济。区别在于对财富性质的不同看法上,在于对致富原因的不同看法上,在于如何致富的不同方法上。只有紧紧抓住富国裕民、发展经济这一主线,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他们的论著,才能把握这些论著的历史意义。
? 在这一阶段里,价值论、分配论并非经济学家们考虑的主要问题,不过是他们在考虑发展问题、富国裕民问题时的副产品。把价值论、分配论当作这一阶段经济学家尤其是早期古
典经济学家的主要论题,其实是19世纪的经济学家对他们的理解和解释。而这种理解和解释
受到19世纪公众和政府需求指向的强烈影响。在这种需求指向的影响下,19世纪的经济学家更注重更强调第一阶段的经济学论著中的价值论、分配论内容,以至于直到今天,大多数经济学说史论著仍然是以价值论、分配论为主线来叙述从16世纪开始的经济思想的发展,而严重忽略了这些早期的经济思想中富国裕民发展这一主线。
? 如果要尽量避免对前人论著的主要内容的理解上的偏差,可以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方法来分析前人论著的主要内容,即根据不同内容在论著中所占篇幅的绝对量和相对量(对于书来说
可按页数计算)来确定一部论著的主要内容。 该方法的假设前提是:作者总是在他自认为最重要的内容上花费最多的笔墨。当然这一前提未必完全无误,但在没有更好的定量方法来判定作品的主要内容之前,它显然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 由于篇幅所限,不可能对每位经济学家的论著都严格采用内容定量分析法来判定其主要内容。但任何一位大体上阅览过英法两国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的主要经济学论著的人,只要他不再过分偏重价值论、分配论,则总会发现发展论是这一阶段经济学的主题。以威廉·配第为例,遍读他的五本主要经济学论著——《赋税论》、《献给英明人士》、《政治算术》、《爱尔兰的政治解剖》、《货币略论》——就可以看出,他所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改革税制、如何发展英国的经济、如何改变殖民地的落后面貌、如何正确看待货币。而价值论、分配论只是他考虑上述问题时的副产品。再比如说法国的布阿吉尔贝尔、魁奈,他们的论著中可以算作价值论、分配论的内容比重很小,而可算作发展论的内容则触目皆是。只有杜尔阅,才在他的《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一书中,较多地谈到分配问题,但没有涉及价值论。
? 作为英国古典经济学体系的构造者——亚当·斯密,其经济学论著的名称便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可见,“斯密所关心的首先是经济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这种关心构
成了他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及其经济自由主张的基础。……他的看不见的手的理论所关注的
并非资源的最优化和静态配置,而是提出促进增长的条件”。
? 《国富论》按中文版计算,上、下两册共893页。各部分内容的绝对量和相对比重可列表如下:
内容主题 页数 比重(%) 备 注
价值论、分配论 180 20 上册第26~169页,第208~229页,
第235~ 251页。
经济发展理论 398 45 上册第5~19页,第253~382页,
下册第1~253页。
财政理论 258 29
其 他 57 6
表2
由此可见,发展论或富国裕民论在斯密体系中占主导地位,而价值论、分配论只占次要地位。按英国学者哈奇森的说法 ,价值论“与整个《国富论》的规模与意义相比,似乎只是一个相当微小的分析点,或‘一个局部的难点’”。
? 从斯密写作《国富论》的过程也可以看到斯密更重视发展论而非价值论、分配论。一般认为,《国富论》的前身是《关于法律、警察、岁入及军备的演讲》。在《演讲》中,价值论、分配论都并不占据主要地位,这可以从价值论、分配论在《演讲》中的排序(第二篇第二部分第七节)及所占篇幅看出来。《演讲》的编者——英国经济学家坎南甚至认为,由《演讲》的内容来看,“斯密的分配学说并不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第一篇的主要内容,尽管第一篇标题提到了分配问题。……显然斯密未去法国以前,早已写好分工、货币、物价和各职业工资所以高低不同的原因这些部分,但分配计划还是个空白。后来,他从重农学派处得到了必须补充一个分配计划的意见,因此他把自己所想的计划……附在已写好的物价学说之内”。 而且,斯密的价值理论完全是他的发展论或富国裕民论的附论,在《演讲》中,这一点特别明显,斯密认为:“使货物市价永远停留于自然价格之上的事物,都会减少国家的财富。……使市价跌到自然价格之下的措施也有相同的影响。” 由此可知,斯密是把市价对自然价格的背离看作是减少国民财富的原因。因此,他就要探讨自然价格的决定因素和衡量尺度,以及市价对自然价格产生背离的原因,这种探讨就构成了他的价值论。
? 对于斯密体系在欧洲大陆的最初传播者的萨伊,也可以用内容定量分析法分析其初版于1803年的《政治经济学概论》。全书按中文版计算为534页。分析结果列表如下:
内容主题 页数 比重(%) 备 注
财富的生产 260 49 第一篇
? 财富的分配 118 22 第二篇
财富的消费 114 21 第三篇
其 他 42 8 绪 论
表3
从上表可以清楚地看出,被后人概括为三位一体公式的分配理论,在萨伊这本书中所占据的
地位。应该说,萨伊首先关注的是财富的生产和经济的发展,其次才是财富的分配和消费。
三、斯密革命:经济理论长期逐步演化的结果——从供给角度的说明
在长达三个世纪的时间内,英法两国有如此众多的经济学家,始终围绕富国裕民问题发
表论著,这只能从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中得到解释。在这段时间里,围绕如何富国裕民这
一问题,经济学由重商主义发展到古典主义。这是经济学演化中的第一次革命。这场革命以
斯密的《国富论》为主要标志。这场革命是经济理论长期逐步演化的结果,是需要从供给角
度去加以解释的。如果把这场革命成功的标志定为两条,即斯密的政策主张为公众和政府所
普遍接受,其理论体系在专业学术团体中得到广泛的传播和认可,则成功的原因要从公众、政府和专业学术团体的需求落点的变化上去加以说明,从造成需求落点变化的因素上去加以
说明。
?斯密革命的要点是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方面,提出了一整套不同于重商主义的论点。
(1)财富不是金银货币,而是由生产性劳动所生产出来的有用物品。(2)导致国民财富增长的
第一个原因是生产性劳动者人数的增加及他们之间的分工,而这两者都有待于资本的积累,
而资本的积累有待于节俭。(3)导致国民财富增长的第二个原因是生产性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商品能够在市场上按其自然价格出售,或者说商品的市价能够自动地趋向其自然价格。这就需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因为干预总会使市价长期偏离自然价格;减少干预的具体表现是在外贸方面实现自由贸易,在国内消除妨碍资本和生产性劳动自由流动的各种障碍,让市场去调节进出口贸易和资本与劳动的流动。(4)为了说明自然价格的决定和衡量,他提出了价值论和分配论。(5)为了论述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他提出了经济人假设和看不见的手。
? 斯密的这些论点对于重商主义是一次真正的革命。但这场革命并非一场格式塔转换,它是斯密在继承前人所创立的知识资本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结果。斯密关于财富性质的看法,
在斯密之前的一些英国经济学家那儿已经出现。在法国,由于约翰·劳计划的破产,斯密的
观点也已被重农主义者们所特别强调,甚至在布阿吉尔贝尔那儿就已经被提出。对于分工的
意义,配第早已谈到,斯密的新意见主要是分析了分工促使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原因。这属于
对原有的理论的深化。生产性劳动和非生产性劳动,是重农主义者提出的一对概念,斯密对
它们进行了重新解释,改变了它们的内涵。斯密的资本理论恐怕与重农主义者也有千丝万缕
的联系,因为在《演讲》中,几乎没有生产性劳动及资本方面的内容,而在《国富论》中,
它们却占据了重要地位。关于节俭的意义,休谟已经充分肯定。只是没有把节俭和资本积累
明确联系起来并加以强调;而斯密则补上了这一环。主张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是法国
人最早提出并产生影响的(虽然严格地讲,英国商人诺思更早便提出了这一主张,但它在当时并未发生影响,它被重新发现是在法国人自由放任的主张早已传遍英法两国之后)。但对这一主张何以能增进财富的原因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当属英国经济学家。在休谟之前,英国经济学家康替龙和范德林特就已经看到了一国所拥有的货币数量对该国的物价水平的影响,但他们基本上还仍然坚持重商主义的外贸顺差观,康替龙认为顺差造成的物价上涨有助于改善贸易条件,即用相同数量的出口商品可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他也看到物价过高对外贸的不利一面,但主张通过政府干预使顺差带来的货币不至于造成过高的物价。范德林特认为当时的英国经济苦于货币不足,所以坚持顺差论,但反对通过政府干预来实现顺差,主张自由放任,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来实现顺差。休谟在他们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就是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建立了进出口贸易自动平衡理论,由此证明在自由放任条件下,重商主义的顺差论是一个无法长期实现的目标,同时也证明一国的货币不会长期被输出,而是会自动地趋向某一水平,该水平与该国的经济实力相适应,因此政府干预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因为要保持长期顺差是不可能的,要防止货币完全流出是防止根本不会出现的事情。如果把货币也看作是一种商品,当然是一种特殊商品,那么休谟的论点实质上是说明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条件下,货币会自发地趋向其自然价格,这是使进出口保持平衡,使一国的货币数量不再变化的那样一种自然价格。可以说,康替龙和范德林特提出了最终将置重商主义于死地的理论,即货币数量论,但仍然坚持重商主义的政策目标——外贸顺差。而休谟则运用货币数量论,揭穿了重商主义政策目标的不可实现性,以及其政策手段——政府干预——的不必要性和不合理性。斯密则进一步将休谟对特殊商品货币所作的上述分析,推广到所有商品上。斯密是与休谟有交往的,他不可能不从休谟那儿受到启示。用今天控制论的术语来讲,休谟是提出了一国货币的供求在其价格的作用下自发趋向均衡的负反馈机制,而斯密则指出这一负反馈机制存在一切商品中。因此,不仅在外贸方面,政府干预是不必要的,在一切商品中,政府干预同样不必要。自由放任条件下一切商品自发趋向供求平衡,市价自发趋向自然价格,而这又将是最有利于财富生产的状态。
?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斯密革命是经济思想逐步演化的结果,在相当长时间里,有不少经济学家或者在基本理论上,或者在政策主张上,或者在这一问题上,或者在那一问题上,陆续提出了一些否定重商主义的命题。斯密的作用便是把这些分散的命题连结成一个有机的体系。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斯密采用了我们在前面分析供给时所提到过的种种生产新思想产品的方法,而不是简单地把前人的东西拿来放在一起。由此可知,斯密革命并非一种非理性的现象,一种顿悟,一种难以进行理论分析的过程,一种格式塔转换。它只是长期演变过程中的最后一环。
四、斯密革命:需求落点的转移
? 经济理论在长期演化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资本,有助于说明斯密革命是如何发生的,但无助于说明斯密革命是何以成功的。有两个例子,说明单凭理论本身的特征并不能保证该理论取得成功。一个例子是英国商人达德利·诺思在1691年匿名发表的《贸易论》,这是第一部鼓吹自由贸易的小册子。李嘉图在1822年对它的评价是:“我没有想到,在这么早的年代,竟有人具有像这本书表达的如此正确的观点。” 但这本小册子竟被埋没了一个多世纪,何以如此?生不逢时。17世纪末,英国的国力尚不强大,仍需借助政府干预来发展经济,一本鼓吹自由放任的小册子自然不可能成为公众和政府的需求落点,尽管它迎合了他们富国裕民的需求指向。另一个例子是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因于1841年写了一部反对斯密自由贸易主张的论著《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而成为世界著名的经济学家。难道是自由贸易的主张不正确吗?非也。问题是在当时的德国,斯密的主张无助于经济发展,不能成为公众和政府的需求落点,当时的需求落点只能是李斯特的贸易保护主义。
? 斯密革命的成功,首先在于1776年以后的英国已不再像17世纪和18世纪初期那样,仅仅是二流国家,它已经开始成为超过荷兰和法国的一流强国,18世纪最后20年中出现的工业革命,使英国终于成为在整个19世纪中的一流强国。在这样一种国势之下,自由放任无疑是比政府干预更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手段。因此公众和政府的需求落点便逐步由重商主义的干预政策转变为以斯密为代表的古典主义的放任政策,为放任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的斯密体系便为公众和政府所普遍接受。斯密革命成功的又一因素是把以往零散出现的经济思想综合成一个理论体系。正如熊彼特所指出的,《国富论》一书的“性质和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不难看出的。当时正是做协调整理工作的时候。斯密极为出色地完成了这一工作”。 在他之前,英国的经济学论著大多是商人、哲学家们所写的,不成体系。斯密是第一个以学者身份建立经济学体系的人。这使他比其他具有类似的思想的人更容易为专业学术团体所接受,成为他们的需求落点。当然,单凭建立一个体系并不能被专业学术团体所接受。重商主义者詹姆士·斯图亚特曾于1767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但由于政策主张不适合时代的需要,故未能在公众、政府和专业学术团体中取得成功。所以,政策主张提出的适时,是斯密革命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而能建立一个为其政策主张进行论证的理论体系,是斯密革命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第二节 解释和消除收入分配不均:19世纪至20世纪初经济学的主题
一、收入分配:新的需求指向
? 英法两国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发展的第二阶段大致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18世纪最后20年开始的工业革命,到这时已取得重大成果,随着1815年反对拿破仑战争的结束,英国最终确立了自己的一流强国的地位。同时,广大劳动人民却并未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果实,处于贫困状态之中,富国的目标实现了,裕民的目标却依旧遥远。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公众和政府的目标逐渐由富国和发展转变为收入分配的公正。政府之所以关注收入分配问题,是因为这个问题处理不当,将造成政局的失稳。代替富国和发展这一课题,如何解释工业革命以来收入分配中出现的贫富不均现象,能否改善这种现象,如何改善这种现象,便成为新的热门课题。这种新的需求指向,使得这一阶段中英法经济学的主题由发展论转变为价值论、分配论。
? 当然,这种新的需求指向虽然是主要的,但决不是惟一的。在这一阶段,如何解释经济
波动,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克服波动,如何说明国际贸易,同样也成为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
围绕这些课题,经济理论也获得长足的发展。由于篇幅所限,下面一般不展开论述这些领域
的经济理论的发展演化。
?1817年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的出版,可以看成是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李嘉图在《原理》一书中提出把收入分配作为研究重点,认为“确立支配这种分配的法则,乃是政治经济学的主要问题”〖ZW(〗李嘉图:《政治经济学与赋税原理》,商务印书馆1976年版,第3页。〖ZW)〗。李嘉图在写给马尔萨斯的一封信中,他反对马尔萨斯关于经济学是研究财富
性质和原因的科学的说法,强调经济学“应当探讨决定勤劳产品在共同制造这种产品的各阶
级当中进行分配的法则”。 可以说,李嘉图在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面,是与斯密有重大差别的。斯密强调的是富国裕民、经济发展,价值论、分配论只是附论。李嘉图则相反,把发展论抛在一边,突出强调了价值论、分配论。当然他也谈到发展,谈到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但他的目的是为了分析经济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说到底还是以分配论为中心。在关于经济学的研究内容方面,恐怕还是马尔萨斯更符合斯密的原义。但这恐怕也是他不如李嘉图在19世纪享有那么高声誉的原因之一。当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已经不再是财富的性质和原因,而是收入分配时,马尔萨斯显得落伍,而李嘉图则迎合了新的需求指向。
二、价值论、分配论成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 自李嘉图的《原理》发表以来,收入分配问题吸引了整个19世纪乃至20世纪初20年的绝大多数英国经济学家。而作为分配论基础的价值论,也才开始成为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这一点,已经不需要运用内容定量分析法来进行严格的判定,任何一位通读过李嘉图之后的重要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詹姆士·穆勒、西尼尔、约·斯·穆勒、杰文斯、马歇
尔,等等)的主要论著的人,都会肯定这一断言。
?在法国,自从西斯蒙第于1819年发表《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之后,发展论的主题也逐渐让位于价值论、分配论,还有周期理论。在法国,主题由发展论转变为价值论、分配论和周期论,是以对发展论的反思为开端的,突出表现在西斯蒙第的《新原理》一书中,该书对经济学说以财富增长为目标提出了质疑,对斯密学说提出了质疑。
? 在英国,上述主题的转变是以潜移默化的形式进行的。在斯密那儿,资本积累是增进分工和增加生产性劳动者人数的基本因素;而节俭则是积累资本的主要手段。循着这一思路,李嘉图很自然地把发展论的主题转换成价值论、分配论的主题。在工人只赚取维生工资的条件下(这仅仅是工业革命初期的现实,斯密显然并不具有这种观点),要依靠工人的节俭来积累资本是无指望的。而由于地主阶级的挥霍天性,要依靠地租来积累资本也是勉为其难的。这样,惟一能履行积累职能的便是资本家阶级,积累的源泉便只能是利润。于是,收入分配便成为支配资本积累的一个主要因素,对增长因素的研究就这样转变为对收入分配的研究。同时,斯密也在李嘉图等人的笔下,被解释为一个主要是研究价值论、分配论的经济学家。
? 实际上应当以李嘉图为界,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划分为主要研究发展问题的早期古典经济学家(如配第、康替龙、诺思、范德林特、休谟以及斯密)和主要研究价值论、分配论的后
期古典经济学家(如李嘉图、穆勒父子、麦克库洛赫、西尼尔,等等)。后期古典经济学家与
早期古典经济学家不仅在研究重点上存在着差异,而且在方法上两者也存在显著区别。 亚当·斯密的方法综合了归纳与演绎,《国富论》中抽象的演绎推理与具体的历史分析保持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李嘉图的方法则是纯粹的演绎法,从一些高度抽象的假设前提出发,推导出理论结论和政策结论。在他的《原理》中可以说完全没有历史。李嘉图的抽象演绎法对他以后的经济学说尤其是英国经济学说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除了德国历史学派之外。因此英国学者哈奇森认为李嘉图(连同老穆勒)造成了一次方法论上的革命,认为李嘉图与亚当·斯密相比较,研究主题方面的变化还不如方法上的改变更重要,对后人的影响更大。
?方法上的变革显然不能从社会需求指向的变化上做出解释,它显然与李嘉图所掌握的知识资本有关。据说李嘉图在钻研政治经济学之前,曾钻研过自然科学,大概是自然科学在叙述上的抽象演绎法影响到了他研究经济学的方法。
? 研究重点的转移,尤其是在李嘉图之后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有那么多英法经济学家专注于价值论、分配论,这不能不以公众、政府以及专业学术团体三者的需求指向来加以说明。需求指向由发展问题转换为分配问题的缘由,只能从工业革命造成的英法两国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来加以解释。工业革命一方面改变了英法两国的国力,使之成为世界上的强国;
另一方面则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在初期甚至造成劳苦大众生活水平的绝对下降。两方面的强
烈反差不能不使公众及政府关注收入分配,使经济学家去迎合这种需求指向。西斯蒙第、马
歇尔等人都是目睹了劳动群众的贫困现象之后而改变观点或投身于经济学研究的。
?德奥两国的经济学同样经历了从发展论到价值论、分配论的过程。当两国经济相对落后时,公众和政府关注的首先是如何富国,如何发展经济。奥地利重商主义经济学家霍尼克1684
年发表《奥地利富强论》,再版12次,享誉达一个世纪之久,其主要内容并非价值论、分配
论,而是发展论、富国论。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1841年发表《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其
主要内容也不是价值论、分配论,而是发展论、富国论。斯密和李嘉图的学说在德语世界已经得到传播的时期,李斯特几乎完全不研讨价值论、分配论,而致力于研究富国和发展,这很难单纯从他的个人偏好上去解释,只能看作是德国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的影响结果。继李斯特之后的德国历史学派,其论著虽然充满学究气,但透过这层学究气就可以发现,他们所关心的仍然是一个发展问题、富国问题。他们与英法早期古典经济学家的区别在于研究发展的方法不同。他们喜欢采用个例描述,而早期古典经济学家侧重于综合归纳。这种区别源于两国经济学家的知识背景的差异。当德奥两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工业化进程开始之后,公众与政府的需求指向也逐渐变化,由关心发展和富国转变为关心收入分配。马克思主义在两国的广泛传播,以及奥地利学派的兴起,都标志着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由原来的发展问题转移为价值问题和分配问题。
? 对于价值论、分配论在经济学文献中一个多世纪的统治地位,罗宾逊夫人在其《资本积累论》一书的前言中作了一个解释:“两百年来为了了解‘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而进行的
经济分析,已经被人用另一个新娘——价值论——骗过去了。没有疑问,这一更替之所以发
生,有种种根深蒂固的政治原因,可是也有一种纯粹技术的、知识上的原因。” 可惜她在下面的行文中重点分析的是纯粹技术的知识上的原因,而没有分析她所说的种种根深蒂固的政治原因。她所说的政治原因用本书的术语来讲便是由社会经济政治状况、价值观念和知识背景三者决定的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她正确地看到了古典学派(严格地讲应是早期古典学派)的主题是发展论、富国论,看到了这一主题被转换成价值论。
三、19世纪初围绕价值论、分配论展开的争论及小穆勒的综合
?在价值论、分配论成为经济学主题的一个多世纪里,西方经济学经历了二次综合和一次
革命:穆勒所进行的第一次综合、边际革命,马歇尔及威克赛尔所进行的第二次综合。对于这两次综合和一次革命,不能用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的变化来说明,只能用思想产品供给的变化及需求落点的转移来加以说明。
? 第二阶段初期,即从李嘉图发表《赋税原理》到小穆勒进行第一次综合为止,经济思想的演化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围绕价值论、分配论(还有危机论),李嘉图、萨伊、马尔萨斯和西斯蒙第四人之间展开竞争。二是一些英国经济学家(麦克库洛赫、詹姆士·穆勒,等等)围绕在李嘉图的周围,改造、深化和拓展李嘉图的体系。三是小穆勒在综合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于1848年发表了《政治经济学原理以及对社会哲学的某些应用》一书,建立了经济学说史上的第一个综合性体系。下面分别分析这三个方面。
? 在第二阶段开始以前,斯密的学说得到了政府的认可,成为制订政策的依据。这种情况用本书的术语来说,可称作思想市场的均衡。但这种均衡在第二阶段被打破了,因为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变了,斯密时代的课题与19世纪初由工业革命和都市化带来的课题是截然不同的。新的课题需要新的思想产品。于是在第二阶段开始之后不久,便出现了经济学家们围绕价值论和分配论展开的激烈竞争。
? 在争论中,经济学家通常都是从斯密的学说中为自己的论点寻找根据。这是因为,第二阶段的经济学家们在分析价值问题、分配问题时,所能依靠的知识资本主要是《国富论》中有关价值和分配问题的论述。斯密在解决发展问题时提出的价值论和分配论观点,成为第二阶段初期经济学家们共同的知识资本。所以在第二阶段中经济学家们研究价值论、分配论,不仅由于公众和政府的需求,也由于斯密从供给方面为他们提供了可用的知识资本。前面讲过,《国富论》中的价值论和分配论是在写作过程中逐步地发展充实起来的,它具有很大的模
糊性,即进行多种解释的可能性。所以第二阶段初期的经济学家,几乎都通过改变斯密的部
分命题,坚持另外一些命题,而建立起独立的价值论、分配论。斯密就好比是一柄打开的纸
扇的扇轴,而那些以他为出发点的经济学家就像是各个扇骨。围绕新的需求指向而出现的分
化现象、竞争现象,表明思想市场处于失衡状态。
?在第二阶段初期的各种价值论、分配论当中,李嘉图的论点曾在一段时间里更好地适应了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成为他们的需求落点。究其原因,是因为李嘉图的价值论、分配论更好地适应了当时资产阶级反对地主阶级、要求实行谷物自由贸易的愿望;同时也是因为他关于工资的维生论观点也正好符合当时的现实,这使他的理论带有强烈的逼真性;第三是因为他的劳动价值论成为不满现状的工人群众的思想武器;第四是因为他把经济学改造成一个依存少数几条公理而推导出来的演绎体系的作法在方法论上所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给其他经济学家造成了良好的印象,使他们中的不少人愿意集合在他的旗帜下,以他作为新的起点,来彻底解决价值论、分配论问题。在当时与李嘉图展开争论的其他经济学家,没有一个成为某个学派的领袖人物,由此可见李嘉图体系的魅力。
? 李嘉图学派对李嘉图体系的深化和拓展,在国际贸易理论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功,这主要是詹姆士·穆勒的功劳;但在价值论和分配论方面,则未能取得预想的成功,这是由于麦克库洛赫等人对“劳动”概念所做的重新解释无法使人信服,从而无法消除李嘉图体系的两个内在矛盾。这逐步削弱了专业学术团体对李嘉图体系的信任。
? 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日益明显,资产阶级对价值论、
分配论的需求落点开始变化,他们日益需要那种能证明资本收益具有经济上的合理性的价值
论、分配论,而不是李嘉图那种认为一切财富源于劳动的理论。西尼尔的节制论恰好是对李
嘉图价值论、分配论中的这种过激成分的一种抵消因素。
?同样,英国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阵痛随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工人阶级(尤其是其上层)
开始享受工业革命的红利。这使得李嘉图的维生工资论逐渐失去了逼真性。
?这一切都使得思想市场越来越不可能在李嘉图的价值论和分配论的基础上实现均衡。但由于李嘉图体系的巨大声望,要完全抛开李嘉图来实现均衡也是不可想像的。
? 于是,一个在多年的行政工作中养成妥协调和习惯的经济学家——约·斯·穆勒,以李嘉图、马尔萨斯和西尼尔的经济学为知识资本,以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的思想为其社会哲学背景,建立起一个在理论上是折衷调和的,在政策主张上是提倡渐进改良的综合体系。
这一体系在政策主张上迎合了英国社会中大多数公众和政府的需求,在理论特征上迎合了专
业学术团体希望实现理论内部协调的需求,因此它导致了思想市场的暂时均衡,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一段时间里,它“实际上接近于垄断了当时整个英国经济思想的市场”。 它的这种权威地位与英国1845年废除谷物法之后出现的经济繁荣局面大有关系,这种局面如果不是证实起码也是表示了它所主张的自由贸易政策的成功。公众和政府以至于专业学术团体,通常总是愿意信服那种在他们看来带来经济成效的理论。经济状况越好,越是令人满意,思想市场中出现自然垄断(区别于由政府强制推行某种思想所导致的垄断)的可能性便越大。
? 穆勒的综合体系也为以后马歇尔对微观经济学进行的第二次综合提供了重要的知识资本。
四、边际革命的发生:从供给角度来说明
?由小穆勒的综合体系所导致的思想市场的均衡局面及它所处的垄断地位,被1870年以后的边际革命所打破。在英法两国,边际革命并非是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需求指向依然和19世纪初期一样,是要求经济理论说明收入分配现象。因此,边际革命是公众和政府的需求落点发生重大变化的结果。但在德国和奥地利是否也同样如此尚待考察。
? 要运用供求模式来分析边际革命,首先要把它看作是一个从上个世纪最后30年开始到本世纪的一个绵延连续的过程,而不能把它看作是发生在1871年的一个事件。从过程的角度看问题,就必须对边际主义的起源和传播扩散的原因分别进行分析。它的起源多半要从供给方面去找原因,其传播扩散的原因则多半要从需求方面去找。其次,必须破除一种成见:相同的思想只能在相同的环境中涌现。其实殊途可以同归,既然相同的社会环境和学术背景会产生不同乃至对立的经济思想,为何相同的经济思想就不能源自不同的环境呢?1870年以前,经济学远不像今天这样能进行跨国界的传播,各国经济学家之间多少有点处于隔离状态。正如英国学者哈奇森所言:“在经济理论方面,不存在任何一种世界市场,甚至也没有西欧共同
市场。”
? 边际革命的最初成果是边际效用价值论。杰文斯、瓦尔拉斯及门格尔之所以选择研究价值问题而非其他课题,显然与他们所处时代及国度的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有关。但他们提出边际效用价值论而非其他价值论,则与他们各自的学术环境有关,与他们在这种环境中积累的知识资本有关。
? 从学术环境和可供积累的知识资本来看,边际革命三位奠基人的情况既有不同又有相似之处。在英国,虽然早在19世纪30年代,西尼尔和劳埃德就已经提出了边际效用价值论的一些萌芽观点(它们是否成为杰文斯的知识资本尚待考查),但当时处于正统地位的是以小穆勒的综合体系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但到19世纪60—70年代,它的正统地位由于其工资理论(维生工资论和工资基金论)所受到的攻击而削弱。英国自1845年废除谷物法之后,尤其是1870年前后英国由美国进口的廉价食品大量增加,导致绝对工资水平的稳步上升。这无疑是对维生工资论所依存的前提之一——马尔萨斯人口论的一大冲击。 维生工资论和工资基金论都无法解释绝对工资水平的上升。同时这两种工资理论也无法有效地解释相对工资的差异,而这种差异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职业分化的加剧、劳动的技术档次的拉开,而变得日益明显。 如果说维生工资论和工资基金论大体上符合19世纪初工业革命初期的现实的话,则随着现实本身的变化,这两种工资理论显然不再符合19世纪中叶以后的英国现实的工资情况和变化趋势。除了工资理论以外,古典学派的生产费用价值论也由于缺乏对需求的重视而显得不够完美。在古典经济学的正统地位大为削弱的背景下,杰文斯从边沁的功利主义哲学出发提出的边际效用价值论确实是针对古典经济学的革命。
? 但用“革命”一词来表征瓦尔拉斯和门格尔的贡献便不妥当了。 法国有着效用价值论的悠久传统,连传播斯密理论的萨伊也是效用价值论者,瓦尔拉斯的父亲更是一位主张效用价值论并提出稀缺性概念的经济学家。但他无法对稀缺性进行定量描述,把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留给了瓦尔拉斯。法国数学家古尔诺用数学方法研究和表述了商品的供求与其价格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指出各种商品价格之间的相互影响,但把为这种影响建立数学模型的任务遗留了下来。瓦尔拉斯正是继承了他们两人的知识资本,用边际效用衡量稀缺性,解决了他父亲未解决的问题;用联立方程建立一般均衡模型,解决了古尔诺留下的课题。可以说瓦尔拉斯的贡献完全不是对法国传统经济思想的革命,而是发展和完善。
?至于门格尔,从他的《国民经济学原理》的引证情况来看,德国旧历史学派和其他一些德国经济学家都对他影响非浅。他谦恭地认为自己的见解是以这些德国经济学家的观点为基础的进一步改进,是对卓越的德国同行的“一个微弱的回声”。 因此可以说门格尔的贡献是德国19世纪初期和中期的经济学说的发展和延伸,并非一次对抗德国旧历史学派的革命。只是在是否要建立抽象演绎的理论这一更深层次的问题上,门格尔才在12年之后与德国新历史学派展开对抗。
? 虽然三位奠基人面临的学术背景各有不同,但有一个共同因素可能对于边际效用价值论的同时提出起催化作用。这就是数学的发展,尤其是微积分的发展和普及。有确凿证据表明,
这一因素对于杰文斯和瓦尔拉斯是起作用的,也有一定(但尚待确定)的证据表明它对门格尔
的创造有影响。杰文斯完全以标准的导数形式表述边际效用概念,瓦尔拉斯通过与洛桑大学一位显然精通微积分的力学教授的交流,解决了从边际效用递减率推导出需求函数的难题 。
五、边际主义的传播:需求落点转移的结果
? 边际主义的传播,或者说边际主义最终成为公众、政府和专业学术团体的需求落点的原因,主要应当从需求方面去寻找。一种社会科学方面的思想要成为需求落点,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这一思想所显含的或隐含的政策主张要符合需求者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二是这一思想所采取的分析工具和表达方式要符合需求者的知识素质。
? 有利于边际主义成为需求落点的重要因素之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中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和其他社会主义思想的广泛传播。边际效用价值论成为对抗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起码在三个国家:美国、奥地利、日本,边际主义的传播带有意识形态上的浓厚的火药味。在美国,J·B·克拉克提出边际生产力论是为了对抗社会主义思想,而在奥地利和日本,由于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广泛传播,那里的边际主义都采取了激烈的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姿态:庞巴维克对马克思经济学的经典性诘难;日本国际主义者小泉信三在20世纪20年代挑起的,由河上肇应战的关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大论战。
?但是单纯从对抗马克思主义或其他社会主义思想这一角度来寻找边际主义传播的原因,就难以解释它何以在英国得到传播并获得重大发展。在英国,马克思主义从未在工人运动中产生过它在德语国家中的那种巨大影响,并且英国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如费边社会主义,甚至欢迎边际主义。英国社会环境中有利于边际主义成为需求落点的重要因素是中产阶级的兴起和改良主义思潮的强大。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了垄断,但并未使社会截然分化为暴富和赤贫两个极端,而是形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中产阶级:
技术工人、熟练工人、白领雇佣者、自由职业者、知识分子,等等。这些人并不喜欢马克思
的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 更喜欢用费边式的改良来改善资本主义。同时他们也对垄断
造成的祸害表示不安,对社会的贫富悬殊感到不满。边际主义蕴含的政策主张——自由竞争
和收入再分配——正好符合他们的利益和价值取向。
?在理论研究的领域上,边际主义与后期古典主义是一致的,都是价值论、分配论,当然
观点是大不相同的。同时,边际主义的分析工具比古典主义的分析工具能够更有效地说明垄
断条件下的价值决定及垄断不如竞争之处,从而能更好地分析公用事业(经常处于自然垄断之中)问题。 在政策主张方面,两者虽一致要求自由竞争并反对垄断,但对于收入分配政策、济贫政策是有不同看法的。后期古典主义的分配理论推导出来的分配政策其实是主张无为而治。李嘉图的维生工资论及后来的工资基金论,与马尔萨斯的人口论相结合,意味着任何人为改变收入分配状况、提高工人收入的做法以及救济穷人的做法,最终效应是增加工人人口,从而使工资压降至原有水平。边际主义则从货币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这一现象出发,论证收入由富人手中移转到穷人手中将增加社会的总效用,因此主张政府通过收入累进税等再分配措施来干预收入分配。同时,边际主义的分配理论也不蕴含着贫困是必然的思想,这就为以后出现用救济工程消除失业、克服主要由失业引起的贫困现象这种思想打开了绿灯。 由此可见,边际革命决不仅仅是一次理论上的革命,同时也是一次政策上的革命——收入分配政策和济贫政策上的革命。正如英国学者巴克豪斯所说:“经济理论发生的诸多变化中,最重要的变化涉及到收入的分配。”
? 边际主义成为专业学术团体需求落点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经济学学术环境的迅速优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经济学日益成长为一门独立学科,不再是伦理学或政治学的组成部分;开始开设经济学专业的大学不断增多;专门的经济学刊物开始大量印行,经济学家之间的通讯渠道有了质的变化;经济学家开始在一国之内,尔后很快在国际范围内组成各种专业团体;这些团体也越来越多地由受过高等教育、研习过高等数学的人员组成。边际分析所采用的数学分析方法和表述方式,无疑更迎合这些人的知识素质。相比之下,古典主义和历史主义便不太受欢迎了。
六、马歇尔与威克塞尔的综合:20世纪经济学发展演化所依存的主要知识资本
遭到边际革命的破坏的思想市场的均衡,大约到19世纪末,通过马歇尔和威克塞尔的综
合工作再次得以恢复。
?马歇尔综合体系最主要的成果是提出了供求均衡价格论,使得边际效用价值论与生产费用价值论不再处于互相对立之中,而是处于互补状态之中。同时供求模式也使得价值论与分配论在分析方法上得以统一。可以说,供求均衡价格论在西方经济学说的演化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它是对以前的各种价值论、分配论的一个综合,另一方面它为以后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最重要的知识资本。
? 在马歇尔的综合体系中也包括一些关于长期经济发展的论点。但这些论点无论从其本身的创新程度来看还是从其分析方法来看,都不能代表马歇尔的主要贡献。“经济发展问题实际
上不可能在马歇尔的供求模式内加以分析。” 近年来对马歇尔有关经济发展的论点的重视,实际上反映出经济学界加强了对经济成长、经济发展问题的关注。而这又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密切相关。
? 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也像马歇尔一样,在大致相同的时间里,建立了综合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效用论的理论体系。他的价值论以瓦尔拉斯一般均衡分析为主干,综合了边际效用论和生产费用论。他的分配理论综合了边际主义者内部的两种理论:边际生产力论和时差利息论。他在宏观经济领域,通过综合李嘉图的货币数量论和庞巴维克、杰文斯的资本利息理论,
提出了累积过程论。
?马歇尔的综合体系,成为微观经济学方面极为重要的一笔知识资本。从那以后,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化,大都是以对马歇尔体系的改造和拓展的方式进行的。这一方面的工作在英语世界中直到大萧条为止,始终是经济学家们的主要活动。马歇尔的综合体系虽然综合了古典经济学和边际效用论,但他主要是对边际革命的初期成果进行了综合。对边际革命的几乎全部成果加以总结的工作,是由后来的希克斯和萨缪尔逊完成的。
? 威克塞尔在宏观领域建立的综合体系,由于语言壁垒,长时间内只是在瑞典经济学家中间得到传播和改造。直到20世纪30年代前后,才传输到英语世界,成为大萧条后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最重要的知识资本之一。

第三节 解释和消除失业:20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经济学的主题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造成西方国家公众和政府需求指向的重大转折。在经历了工业革命一个多世纪的经济发展之后,收入分配问题已经不像工业革命初期那么令人注目、令
人愤懑了。工业革命造成的物质生产的大发展使得社会底层的人也可得到温饱。收入差别仍
然很大,但已不再使人感到过于残忍。同时,经济学家为克服收入分配不平等所提出的各种
收入再分配政策也日益为政府所采纳,进一步降低了分配不平等的程度,缓和了公众的不满
情绪。但大萧条却使公众和政府突然意识到,还有比收入分配问题更重要的经济问题有待解
释、有待解决。于是公众和政府的需求指向发展到了第三阶段,把国民收入、就业水平和物
价水平作为待释现象,把稳定增长作为待解问题,主要课题由微观领域转移到了宏观领域。
?需求指向的转变使得20世纪30年代以后西方经济学的发展演化主要发生在宏观经济领域。凯恩斯革命标志着这一阶段的开始,不仅意味着经济政策的重大转折,还意味着经济学
研究主题的重大转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宏观经济学的发展演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改造
深化和拓展凯恩斯体系的形式出现的。当然,非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如货币主义也在发
展。这两者之间的竞争成为推动宏观经济学不断发展的动力之一,迫使竞争的双方不断提高
自己体系的质量。
?20世纪70年代以后,由于西方国家经济政治形势与30年代有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也有了巨大的变化。通货膨胀代替单纯的萧条成为人们关注的中心,这使得公众和政府的需求落点由凯恩斯主义转向货币主义。
? 以上运用供求分析模式简略地概述了西方经济学的演化。这一演化过程可图示如下:
公众和政府需求 公众和政府需求 公众和政府需求?
指向的第一阶段 指向的第二阶段 指向的第三阶段

15世纪 1776 1817 1871 1930 1936
早期重 晚期重 早期古 晚期古 新古典 凯恩斯 货币
商主义 商主义 典主义 典主义 主义 主义 主义
重商主义 古典主义
图20

经济学说史大事年表(1382-1937)
1382年 英国造币厂官员理查德·艾尔斯伯里主张通过贸易出超来增加英国的货币。
1478年 托马斯·莫尔出生。
1516年 托马斯·莫尔(38岁)发表《乌托邦》。
1530年 法国重商主义者让·波丹出生。
1535年 托马斯·莫尔去世(57岁)
1549年 约翰·海尔斯发表《英吉利王国公共福利对话集》。
1568年 托马索·康帕内拉出生。
1571年 约翰·海尔斯去世。
托马斯·孟出生。
1575年 法国重商主义者安徒万·德·蒙克来田出生。
1576年 让·波丹(46岁)发表《共和六书》,提出货币数量说。
1596年 让·波丹去世(66岁)。
1613年 意大利重商主义者安东尼奥·塞拉发表《略论可以使无矿之国金银充裕的成因》。
1615年 法国重商主义者蒙克来田(40岁)发表《献给国王和王太后的政治经济学》,第一次提出“政治经济学”一词。
1619年 法国重商主义者让·巴蒂斯特·柯尔贝尔出生。
1621年 蒙克来田去世(46岁)。
托马斯·孟(50岁)发表《贸易论——论英国东印度贸易:答对这项贸易的常见的各种反对意见》。
1623年 威廉·配第出生。
托马索·康帕内拉(55岁)发表《太阳城》。
1630年 英国重商主义者乔赛亚·蔡尔德出生。
托马斯·孟(59岁)改写《贸易论》。
1632年 约翰·洛克出生。
德国法学家塞缪尔·冯·普芬道夫出生。
1633年 法国元帅塞巴斯蒂安·德·沃邦出生。
1638年 奥地利重商主义者菲利普·威廉·冯·霍尼克出生。
1639年 托马索·康帕内拉去世(71岁)。
1640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尼古拉·巴贲出生。
1641年 达德利·诺思出生。
托马斯·孟去世(70岁)。
1646年 布阿吉尔贝尔出生。
1649年 英王查理一世被处死。英国宣布为共和国。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
1651年 霍布斯(63岁)《利维坦,或物质、形式和教会的、世俗的国家权力》出版。
1652年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爆发。
1653年 克伦威尔通过英吉利共和国宪法。
1654年 英吉利、苏格兰、爱尔兰合并。克伦威尔逼迫葡萄牙签约, 英国取得在葡及其殖民地的贸易特权。
1656年 英国废除骑士领地制,解除地主对国王的封建义务但保留农民对地主的封建义务。
1658年 克伦威尔去世。
1660年 英国斯图亚特王朝复辟。英国颁布航海法。
1662年 英国皇家学会成立。配第(39岁)《赋税论》出版。
1663年 英国颁布中心市场法案。
1664年 托马斯·孟(已卒)《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出版。
配第(41岁)《献给英明人士》完稿。
1665年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爆发。
柯尔贝尔出任法国财政大臣。
1666年 法国科学院成立。
1667年 英荷签订布雷达和约。
配第(44岁)《关于赋税和捐税的研究》出版。
1668年 英国、荷兰、瑞典三个新教国家缔结三国同盟。
蔡尔德(38岁)发表《关于贸易和货币利息的简要考察》。
1670年 伯纳德·孟德维尔出生。
1671年 约翰·罗出生。
1672年 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爆发。
配第的《政治算术》、《爱尔兰的政治解剖》完稿。
1675年 普芬道夫(43岁)出版《人与市民的义务》,提出价值问题,提出边际效用论。该书的价值观经由比尔拉马基影响到瓦尔拉斯父子,又经由哈奇森影响到亚当·斯密。
1679年 霍布斯去世(91岁)。
1680年 理查德·康替龙出生。
1682年 配第(59岁)《货币略论》完稿。
1683年 柯尔贝尔去世(64岁)。
1684年 巴贲(44岁)发表《给一位乡村绅士的信》。
霍尼克(46岁)发表《奥地利富强论》。
1685年 法国废除南特敕令。
乔治·贝克莱出生。
巴贲(45岁)发表《为营造者辩护》。
1687年 配第去世(64岁)。
1688年 英国光荣革命。
1689年 孟德斯鸠出生。
1690年 配第(已卒)《政治算术》出版。
巴贲(50岁)《贸易论》出版。
蔡尔德(60岁)《论贸易》出版。
洛克(58岁)《政府论》出版。
1691年 配第(已卒)《献给英明人士》、《爱尔兰的政治解剖》出版。
洛克(59岁)《论降低利息和提高货币价值的后果》出版。
诺思(50岁)去世,其《贸易论》出版。
1693年 蔡尔德(63岁)《贸易新论》出版。
1694年 英格兰银行成立。
弗朗索瓦·魁奈出生。
达尔勤逊出生。
比尔拉马基出生。
普芬道夫去世(62岁)。
巴贲(54岁)《对减息反对论的答复》出版。
1695年 布阿吉尔贝尔(49岁)《法国详情》出版。
洛克(63岁)《再论提高货币价值》出版。
配第(已卒)《货币略论》出版。
1696年 英国政府批准航海条例。
巴贲(56岁)《新币轻铸论,答洛克先生关于提高货币价值的意见》出版。
1697年 布阿吉尔贝尔(51岁)《货币缺乏的原因》出版。
1698年 巴贲去世(58岁)。
1699年 蔡尔德去世(69岁)。
1700年 伯努里出生。
1703年 英葡签订麦特温条约。
1704年 洛克去世(72岁)。
1705年 约翰·罗(34岁)《论货币与贸易:为国家供应货币的建议》出版。
孟德维尔(35岁)《鸣不平的蜜蜂或恶棍变成老实人》出版。
布阿吉尔贝尔(59岁)《论财富、货币和赋税的性质》出版。
1706年 本杰明·富兰克林出生。
布阿吉尔贝尔(60岁)《论谷物的性质、种植、交易和利益》出版。
1707年 布阿吉尔贝尔(61岁)《法国的辩护书》、《法国详情补篇》出版。
沃邦(74岁)去世,其《什一税计划》出版。
1711年 大卫·休谟出生。
1712年 詹姆士·斯图亚特出生。
杰诺维西出生。霍尼克去世(74岁)。
1714年 布阿吉尔贝尔去世(68岁)。
1715年 孔狭亚克出生。
老米拉波出生。
1716年 约翰·罗(45岁)在法国组织银行。
1720年 约翰·罗(49岁)其组织的银行倒闭。
重农主义者皮埃尔·保罗·默西埃·德·拉·里维埃出生。
1723年 亚当·斯密出生。
1727年 杜尔阁出生。
1728年 加利阿尼出生。
1729年 约翰·罗去世(58岁)。
富兰克林(23岁)发表《略论纸币的性质和必要性》。
1733年 孟德维尔去世(63岁)。
1734年 康替龙去世(54岁)。
范德林特《货币万能》出版。
1738年 意大利经济学家塞扎尔·博尼桑那·迪·贝卡里亚出生。
伯努里(38岁)《测定风险新理论之解说》发表,提到边际效用。
1739年 重农主义者皮埃尔·S·杜邦·德·内穆尔出生。
休谟(28岁)出版《人性论》。
1740年 范德林特去世。
1748年 边沁出生。
比尔拉马基去世(54岁)。
孟德斯鸠(59岁)《论法的精神》出版。
1750年 加利阿尼(22岁)出版《货币论》。
马西出版《论决定自然利息率的原因》。
1751年 休谟(40岁)出版《道德原理的研究》。
富兰克林(45岁)发表《关于人口增长的考察》。
1752年 休谟(41岁)出版《经济学论丛》。
1753年 贝克莱去世(68岁)。
1754年 比尔拉马基(已卒)《自然法的基本原理》出版,提到边际效用价值论。
1755年 孟德斯鸠去世(66岁)。
康替龙(已卒)《商业性质概论》出版。
1756年 老米拉波(41岁)发表《人类之友或人口论》。
魁奈(62岁)发表《租地农场主论》。
1757年 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出生。
达尔勤逊去世(63岁)。
魁奈(63岁)发表《谷物论》。
1758年 魁奈(64岁)发表《人口论》、《赋税论》、《经济表》(第一版)并与马里维尔合作发表《关于人口、农业与商业饶有兴趣的提问》。
1759年 斯密(36岁)出版《道德情操论》。
魁奈(65岁)发表《经济表》第二版、第三版。
1760年 老米拉波(45岁)发表《赋税原理》。
1763年 老米拉波(48岁)发表《农村哲学》。
1764年 达尔勤逊(已卒)《法国的过去和现在行政的考察》出版。
1765年 魁奈(71岁)发表《自然权利》。
吉诺维西(53岁)出版《国民经济学教程》。
1766年 马尔萨斯出生。
魁奈(72岁)发表《经济表的分析》、《关于货币利息的考察》。
1767年 萨伊出生。
魁奈(73岁)发表《农业国经济统治的一般准则》、《中国的专制制度》。
里维埃(47岁)出版《政治社会的自然基本秩序》。
斯图亚特(55岁)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研究》。
1768年 杜邦(29岁)出版《重农学说》。
1769年 杰诺维西去世(57岁)。
富兰克林(63岁)发表《论有关国民财富的各种观点》。
贝卡里亚(31岁)编写《公共经济学要义》。
杜尔阁(42岁)出版《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
1770年 杜尔阁(43岁)发表《关于粮食贸易自由的通信集》。
1771年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出生。
1772年 大卫·李嘉图出生。
斯图亚特(60岁)发表《适用于孟加拉铸币现状的货币原理》。
1773年 西斯蒙第出生。
詹姆斯·穆勒出生。
1774年 魁奈去世(80岁)。
1776年 休谟去世(65岁)。
斯密(53岁)《国富论》出版。
孔狄亚克(61岁)《商业与政府》出版。
1780年 斯图亚特去世(68岁)。
孔狄亚克去世(65岁)。
1781年 杜尔阁去世(54岁)。
1782年 伯努里去世(82岁)。
1783年 杜能出生。
1784年 马西去世。
1787年 加利阿尼去世(59岁)。
1789年 法国大革命。
老米拉波去世(74岁)
李斯特出生。
麦克库洛赫出生。
1790年 富兰克林去世(84岁)。
斯密(67岁)去世,其《道德情操论》第六版(有重大修改)出版。
西尼尔出生。
1791年 汉密尔顿(34岁)发表《工业报告》。
1793年 亨利·C·凯里出生。
里维埃去世(73岁)。
1794年 贝卡里亚去世(56岁)。
1795年 劳埃德出生。
1796年 约翰·雷出生。
1797年 英格兰银行停止兑换银行券。
1798年 马尔萨斯(32岁)发表《人口原理》。
1800年 马尔萨斯(34岁)发表《当前粮食涨价原因的研究》。
欧文(29岁)成为纽兰拿克工厂的业主。
1801年 古尔诺出生。
老瓦尔拉斯出生。
1802年 朗菲尔德出生。
1803年 萨伊(36岁)出版《政治经济学概论》。
西斯蒙第(30岁)《论商业财富》出版。
马尔萨斯(37岁)《人口原理》第二版(有重大修改)出版。
1804年 杜普特出生。?
汉密尔顿去世(47岁)。
贝卡里亚(已卒)《公共经济学要义》出版。
1806年 约·斯·穆勒出生。
1809年 李嘉图(37岁)发表《黄金的价格》。
1810年 戈森出生。
1814年 马尔萨斯(48岁)《论实行谷物法的效果》发表。
1815年 英国议会通过“谷物法”。
李嘉图(43岁)发表《论低价谷物对资本利润的影响》。
马尔萨斯(49岁)发表《地租的性质与发展的研究》、《论禁止谷物输入的政策》。
1817年 杜邦去世(77岁)。
威廉·罗雪尔出生。
李嘉图(45岁)出版《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
1818年 马克思出生。
麦克库洛赫(29岁)发表《关于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原理》。
1819年 西斯蒙第(36岁)出版《政治经济学新原理》。
1820年 恩格斯出生。
马尔萨斯(54岁)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
1821年 詹姆斯·穆勒(48岁)出版《政治经济学要义》。
1823年 李嘉图去世(51岁)。
马尔萨斯(57岁)发表《价值尺度》。
1825年 麦克库洛赫(36岁)《政治经济学原理》出版。
1826年 杜能(43岁)发表《孤立国》第一卷。
1827年 马尔萨斯(61岁)发表《政治经济学定义》。
李斯特(38岁)发表《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
1830年 萨伊(63岁)出版《政治经济学教程》。
1831年 老瓦尔拉斯(30岁)发表《财富的性质和价值的起源》。
1832年 边沁去世(84岁)。
萨伊去世(65岁)。
1833年 朗菲尔德(31岁)出版《政治经济学讲义》。
1834年 德国成立统一的关税同盟。
马尔萨斯去世(68岁)。
瓦尔拉斯出生。
约翰·雷(38岁)发表《论政治经济学的若干新原理》。
1835年 杰文斯出生。
1836年 詹姆斯·穆勒去世(63岁)。
西尼尔(46岁)出版《政治经济学大纲》。
1837年 劳埃德(42岁)发表《关于价值概念的讲义》。
1838年 古尔诺(37岁)出版《财富理论的数学原理之研究》。
1839年 施莫勒出生。
1840年 门格尔出生。
1841年 李斯特(52岁)出版《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
1842年 西斯蒙第去世(69岁)。
马歇尔出生。
1843年 罗雪尔(26岁)出版《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义大纲》。
1844年 约·斯·穆勒(38岁)发表《论政治经济学中若干未解决的问题》。
杜普特(40岁)发《公共工程效用的测量》。菲利普·威克斯蒂德出生。
1845年 埃奇沃思出生。
E·扎克斯出生。
恩格斯(25岁)发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1846年 英国废除谷物法。
李斯特去世(57岁)。
1847年 J·B·克拉克出生。
马克思(29岁)发表《哲学的贫困》。
1848年 帕累托出生。
马克思(30岁)、恩格斯(28岁)发表《共产党宣言》。
罗雪尔(31岁)发表《殖民、殖民政策、移民》。
约·斯·穆勒(42岁)出版《政治经济学原理》。
1849年 罗雪尔(32岁)《国民经济学与古典派之关系》发表。
杜普特(45岁)《论通行税和运输费用》发表。
1850年 詹姆斯·劳伦斯·劳夫林出生。
1851年 威克塞尔出生。
维塞尔出生。
庞巴维克出生。
1852年 J·N·凯恩斯出生。
劳埃德去世。
罗雪尔(35岁)发表《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学说史》。
1854年 戈森(44岁)出版《人类关系法则及人类行为规范》。
罗雪尔(37岁)出版《国民经济学原理》第一卷(全部出齐为1894年)。
1855年 弗雷德·曼维尔·泰勒出生。
1856年 罗雪尔(39岁)发表《殖民地问题》。
麦克库洛赫(67岁)编订《有关纸币和银行论文集》。
1857年 凡勃伦出生。
M·潘塔莱奥尼出生。
1858年 霍布森出生。
欧文去世(87岁)。
戈森去世(48岁)。
1859年 恩尼科·巴罗尼出生。
陶西格出生。
马克思(41岁)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860年 瓦尔拉斯(26岁)发表《政治经济学和公正》。
1861年 坎南出生。
罗雪尔(44岁)《国民经济学的历史观》、《国民经济论述》出版。
1864年 西尼尔去世(74岁)。
麦克库洛赫去世(75岁)。
1865年 杜干?巴拉诺夫斯基出生。
杰文斯(30岁)发表《煤炭问题》。
1866年 卡塞尔出生。
老瓦尔拉斯去世。
1867年 费雷出生。
马克思(49岁)《资本论》第一卷出版。
1868年 阿尔弗雷德·韦伯出生。
瓦尔拉斯(34岁)《社会思想的研究》发表。
1870年 列宁出生。
施莫勒(31岁)《19世纪德国小工商业的历史》出版。
1871年 杜能去世(88岁)。
门格尔(31岁)《国民经济学原理》出版。
杰文斯(36岁)《政治经济学理论》出版。
1872年 约翰·雷去世(76岁)。
1873年 约·斯·穆勒去世(67岁)。
1874年 米契尔出生。
阿弗塔莱昂出生。
瓦尔拉斯(40岁)《纯粹经济学要义》出版。
罗雪尔(57岁)《德国经济学说史》出版。
1875年 杰文斯(40岁)《货币与交换机构》出版。
1877年 奥·赛·皮古出生。
古尔诺去世(76岁)。
1878年 恩格斯(58岁)《反杜林论》出版。
杰文斯(43岁)《政治经济学入门》发表。
1880年 恩格斯(60岁)《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发表。
1881年 米塞斯出生。
埃奇沃斯(36岁)《数学的心理学》出版(提出契约曲线)。
瓦尔拉斯(42岁)《复本位制数理经济学》出版。
1882年 杰文斯去世(47岁)。
潘塔莱奥尼(25岁)发表《租税转嫁理论》。
1883年 马克思去世(65岁)。
凯恩斯出生。
熊彼特出生。
门格尔(43岁)发表《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社会科学尤其是政治经济学方法的探讨》。
施莫勒(44岁)《政治社会科学方法》出版。
陶西格(24岁)《美国对幼稚工业的保护:一项经济史研究》出版。
1884年 J·M·克拉克出生。
恩格斯(64岁)发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朗菲尔德去世(82岁)。
门格尔(44岁)《德国国民经济学的历史主义谬误》出版。
维塞尔(33岁)发表《经济价值的来源和主要规律》。
庞巴维克(33岁)发表《资本与利息》。
潘塔莱奥尼(27岁)发表《在意大利驱逐富翁的可能性》。
1885年 F·奈特出生。
? 马克思(已卒)《资本论》第二卷出版。
1886年 庞巴维克(35岁)《经济财货的价值论纲要》出版。
1887年 阿尔文·汉森出生。
? 扎克斯(42岁)《国家经济理论的基础》出版。
1888年 威克斯蒂德(44岁)《经济科学入门》出版。陶西格(29岁)《美国关税史》出版。
1889年 庞巴维克(38岁)《资本实证论》出版。
维塞尔(38岁)《自然价值》出版。
潘塔莱奥尼(32岁)《纯经济学》出版。
1890年 D·H·罗伯逊出生。
马歇尔(48岁)《经济学原理》出版。
庞巴维克(39岁)《奥地利的经济学家》出版。
1891年 林达尔出生。
W·欧根出生。
J·N·凯恩斯(39岁)《政治经济学的范围与方法》出版。?
1892年 瓦伊纳出生。
庞巴维克(41岁)《价值、费用及边际效用》出版。
费雪(25岁)《价值和价格理论的数理研究》出版。
1893年 威克塞尔(42岁)《价值、资本和地租》出版。
1893年 罗雪尔去世(77岁)。
马克思(已卒)《资本论》第三卷出版。
庞巴维克(43岁)《财货价值的最后尺度》出版。
威克斯蒂德(50岁)《分配规律的协调》出版。
杜干巴拉诺夫斯基(29岁)《现代英国工业危机》出版。
1895年 弗瑞希出生。〖ZK〗〗
? 哈罗德·霍特林出生。
恩格斯去世(75岁)。
1896年 帕累托(38岁)《政治经济学讲义》出版。
庞巴维克(45岁)《马克思体系的崩溃》出版。
威克塞尔(45岁)《财政理论考察,兼论瑞典的税收制度》出版。
瓦尔拉斯(62岁)《社会经济学研究》出版。
陶西格(37岁)《工资与资本》出版。
巴罗尼(37岁)《分配研究》出版。
1897年 艾哈德出生。
1897年 缪尔达尔出生。
斯拉法出生。
罗宾斯出生。
威克塞尔(47岁)《利息与价格》出版。
瓦尔拉斯(64岁)《应用经济学研究》出版。
1898年 哈耶克出生。
H·C·西蒙斯出生。
俄林出生。
卡莱茨基出生。
张伯伦出生。
亨利·道格拉斯·迪金生出生。
列宁(29岁)发表《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J·B·克拉克(52岁)发表《财富的分配》。
凡勃伦(42岁)发表《有闲阶级论》。
1899年 哈罗德出生。
哈伯勒出生。
施莫勒(61岁)发表《一般国民经济学概论》。
1900年 库兹涅茨出生。
威克塞尔(50岁)发表《国民经济学讲义》。
1901年 马克卢普出生。
帕累托(44岁)发表《社会主义制度》。
卡塞尔(36岁)发表《社会政策》。
1902年 琼·罗宾逊出生。
丁伯根出生。
阿巴·P·勒纳出生。
卡塞尔(37岁)发表《利息的性质和必要性》。
劳夫林(53岁)发表《货币原理》。
米契尔(29岁)发表《美钞的历史》。
1903年 希克斯出生。
凡勃伦(47岁)发表《企业论》。
1904年 理查德·卡恩出生。
庇古(28岁)发表《工业和平的原理和方法》。
陶西格(46岁)发表《当前自由贸易学说的地位》。
1906年 帕累托(48岁)发表《政治经济学教程》。
费雪(39岁)发表《资本和收入的性质》。
陶西路(47岁)发表《工资和价格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泰勒(51岁)发表《论货币》
1907年 米德出生。
费雪(40岁)发表《利息论》。?
1908年 卡尔多出生。
巴罗尼(49岁)发表《集体主义国家的生产部》。
熊彼特(25岁)发表《理论经济学的本质与主要内容》。
陶西格(49岁)发表《资本、利息和下降的收益》。
米契尔(34岁)发表《美钞本位下的黄金价格和工资》。
1909年 阿尔弗雷德·韦伯(41岁)发表《产业位置理论》。
阿弗塔莱昂(35岁)发表《论一般周期性危机的理论》。
1910年 瓦尔拉斯去世。
威克斯蒂德(66岁)发表《政治经济学常识》。
1911年 费雪(44岁)发表《货币购买力》。
陶西格(52岁)发表《经济学原理》。
泰勒(56岁)发表《经济学原理》。
1912年 M·弗里德曼出生。
熊彼特(29岁)发表《经济发展理论》。
费雪(45岁)发表《经济学基本原理》。
米塞斯(31岁)发表《货币和信贷理论》。
庇古(35岁)发表《财富与福利》。
1913年 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成立。
斯通出生。
凯恩斯(30岁)发表《印度通货与财政》。
米契尔(39岁)发表《经济周期》。
阿弗塔莱昂(39岁)发表《生产过剩的周期性危机》。
1914年 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
多马出生。
菲利普斯出生。
庞巴维克去世(63岁)。
维塞尔(63岁)发表《社会经济学》。
熊彼特(31岁)发表《经济理论与方法史上的阶段》。
凡勃伦(57岁)发表《从事劳动的本能》。
庇古(37岁)发表《论失业问题》。
米契尔(40岁)发表《经济学与人类行为》。
1915年 萨缪尔逊出生。
凡勃伦(58岁)发表《德帝国和工业革命》。
陶西格(56岁)发表《关税问题面面观》、《发明者和货币制造者》。
米契尔(41岁)发表《指数的编制和使用》。
D·H·罗伯逊(25岁)发表《工业波动研究》。
1916年 列宁(46岁)发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
扎克斯(71岁)发表《资本利息》。
米契尔(42岁)发表《货币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
1917年 俄国十月革命。
施莫勒去世。
陶西格(58岁)发表《纸币贬值下的国际贸易》。
J·M·克拉克(33岁)发表《商业的加速和需求规律》。
1918年 J·托宾出生。
杜生贝出生。
莫迪利阿尼出生。
卡塞尔(52岁)发表《社会经济理论》。
熊彼特(35岁)发表《租税国家的危机》。
凡勃伦(61岁)发表《美国较高的学术水平》。
1919年 布坎南出生。
杜干?巴拉诺夫斯基去世(54岁)。
凯恩斯(36岁)发表《和约的经济后果》。
林达尔(28岁)发表《征税的权利》。
劳夫林(69岁)发表《货币与价格》。
陶西格(60岁)发表《价格决定者理解的价格决定》。
1920年 克莱因出生。
庇古(43岁)发表《福利经济学》。
凡勃伦(63岁)发表《既得利益与普通人》。
费雪(53岁)发表《稳定美元》。
米塞斯(39岁)发表《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计算》。
1921年 弗·布鲁斯出生。
门格尔去世(81岁)。
凡勃伦(64岁)发表《工程师与价格制度》。
卡塞尔(55岁)发表《世界货币问题》。
奈特(36岁)发表《风险、不确定性和利润》。
1922年 鲍莫尔出生。
塔洛克出生。
凯恩斯(39岁)发表《和约的修订》。
米塞斯(41岁)发表《社会主义: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
D·H·罗伯逊(32岁)发表《货币》。
1923年 帕累托去世(75岁)。
凯恩斯(40岁)发表《货币改革短论》。
霍布森(65岁)发表《失业经济学》。
凡勃伦(66岁)发表《不在所有权制度》。
扎克斯(78岁)发表《税收估价理论》。
阿弗塔莱昂(49岁)发表《社会主义基础:研究性评论》。
D·H·罗伯逊(33岁)发表《工业管制》。
瓦伊纳(31岁)发表《倾销:国际贸易中的一个问题》。
1924年 索洛出生。
巴罗尼(65岁)去世。
列宁(54岁)去世。
马歇尔(82岁)去世。
俄林(25岁)发表《贸易理论》。
米契尔(50岁)发表《经济学的展望》。
1925年 英国实行金块本位制。
斯拉法(27岁)发表《论成本与产品质量之间的关系》。
凯恩斯(42岁)发表《丘吉尔政策的经济后果》。
米契尔(51岁)发表《经济理论的定量分析》。
1926年 威克塞尔(75岁)去世。
维塞尔(75岁)去世。
埃奇沃思(81岁)去世。
斯拉法(28岁)发表《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
凯恩斯(43岁)发表《自由放任的终结》、《自由放任与共产主义》。
库兹涅茨(25岁)发表《1919—1925年美国零售贸易和批发贸易的周期波动》。
罗伯逊(36岁)发表《银行政策与物价水平》。
1927年 威克斯蒂德(83岁)去世。
扎克斯(82岁)去世。
庇古(50岁)发表《工业波动》。
缪尔达尔(29岁)发表《价格形成问题与变动因素》。
米塞斯(46岁)发表《自由和繁荣的国家》。
陶西格(68岁)发表《国际贸易》。
米契尔(53岁)发表《商业循环问题及其调整》。
汉森(40岁)发表《经济周期理论》。
阿弗塔莱昂(53岁)发表《现代经济学中的货币价值》。
1928年 庇古(51岁)发表《公共财政研究》。
凯恩斯(45岁)发表《关于法郎及其他问题的几点意见》。
费雪(61岁)发表《货币错觉》。
1928年 凡勃伦(72岁)去世。
哈耶克(30岁)发表《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
林达尔(38岁)发表《货币政策的目的与方法》。
凯恩斯(46岁)发表《劳埃德·乔治能做到吗?对自由党保证的考察》。
泰勒(74岁)发表《社会主义国家生产指南》。
霍特林(34岁)发表《竞争中的稳定》。〖ZK〗〗
1929年 凯恩斯(47岁)发表《货币论》。
斯拉法(32岁)发表《收益递增和代表性厂商》。
库兹涅茨(29岁)发表《生产与价格长期趋势》、《均衡经济学和人类循环论》。
1931年 罗宾斯(33岁)发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
哈耶克(32岁)发表《物价与生产》。
缪尔达尔(33岁)发表《货币均衡论》。
米塞斯(50岁)发表《经济危机的起因》。
理查德·卡恩(26岁)发表《国内投资与失业之关系》。
霍特林(36岁)发表《可耗尽资源经济学》。
俄林(32岁)发表《世界经济萧条的过程与阶段》。
J·M·克拉克(47岁)发表《美国人民的世界大战代价》。
赫克谢尔(52岁)发表《重商主义》。
1932年 泰勒去世。
弗瑞希(34岁)发表《衡量边际效用的新方法》。
希克斯(28岁)发表《工资理论》。
费雪(65岁)发表《繁荣与萧条》。
陶西格(73岁)发表《美国商界领袖:社会根源和社会分层的研究》(与乔斯鲁合著)。
汉森(44岁)发表《在不平衡世界中的经济稳定》。
霍特林(37岁)发表《埃奇沃思的税收反论和供求函数的性质》。
迪金森(33岁)发表《公共机构的收入》。
1933年 莱荣霍夫德出生。
劳夫林去世。
张伯伦(34岁)发表《垄断竞争理论》。
罗宾逊(30岁)发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
庇古(56岁)发表《失业论》。
凯恩斯(50岁)发表《繁荣的途径》、《传记集》。
哈耶克(34岁)发表《货币理论与经济周期》。
米塞斯(52岁)发表《经济学的认识论问题》。
弗瑞希(38岁)发表《动态经济学的传播和促进问题》、《供求曲线的统计编制中的陷阱》。
费雪(66岁)发表《通货膨胀》。
奈特(48岁)发表《经济组织》。
库兹涅茨(32岁)发表《工业和贸易的季节性波动》。
俄林(34岁)发表《区际和国际贸易原理》。
哈罗德(33岁)发表《国际经济学》。
哈伯勒(33岁)发表《国际贸易》。
迪金森(34岁)发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价格形成》。
1934年 弗瑞希(39岁)发表《运用完全回归系统的统计合流分析》。
斯拉法(36岁)发表《哈耶克博士论货币与资本》。
费雪(67岁)发表《稳定的货币》。
西蒙斯(35岁)发表《一个肯定自由放任的规划》。
J·M·克拉克(50岁)发表《商业循环中的战略因素》、《生产能力与有效需求》。
欧根(43岁)发表《资本理论研究》。
1935年 希克斯(31岁)发表《对简化货币理论的一个建议》。
费雪(68岁)发表《百分之百的货币》。
庇古(58岁)发表《静态经济学》。
霍特林(40岁)发表《有限预算之需求函数》。
1936年 凯恩斯(53岁)发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希克斯(32岁)发表《凯恩斯先生的就业论》。
汉森(49岁)发表《凯恩斯先生论就业不足均衡》。
西蒙斯(37岁)发表《在货币政策上与权威对立的规则》。
哈罗德(36岁)发表《经济周期》。
哈伯勒(36岁)发表《国际贸易理论及其在商业政策上的应用》。
J·M·克拉克(52岁)发表《社会经济学前言》。
1937年 罗伯特·E·(小)卢卡斯出生。
希克斯(33岁)发表《凯恩斯先生和古典学派》。
卡塞尔(71岁)发表《凯恩斯的〈通论〉》。
俄林(38岁)发表《关于斯德哥尔摩学派储蓄——投资理论的一些说明》
伦德伯格(30岁)发表《经济发展理论研究》。
哈耶克(38岁)发表《货币的国家主义与国际稳定》。
哈伯勒(37岁)发表《繁荣与萧条》。
勒纳(34岁)发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静态学和动态学》。
库兹涅茨(36岁)发表《1919—1935年国民收入和投资》。
米契尔(63岁)发表《零花钱的回流方法》。
瓦伊纳(45岁)发表《国际贸易理论研究》。

   

作者:yuweiyuwei 回复日期:2004-12-26 19:25:17 
     
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启示
当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先生的经济周期理论,主要表述于他在1931年出版的《物价与生产》一书之中。
? 哈耶克是从某种均衡状态出发来分析经济周期的。哈耶克的均衡,是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在货币数量一定,整个社会的消费—储蓄比例一定,从而生产的纵向结构一定时,人们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和用于购买资本品的货币之间的比例,等于消费品产量与资本品产量之间的比例,即两类产品的需求之比等于供给之比。这个比例称作均衡比例。
? 哈耶克的生产结构,就是生产的迂回程度或资本化程度。迂回的生产包括若干顺次相继的生产阶段,其中每一阶段都以上一阶段的产出为投入,又以自己的产出为下一阶段的投入。
除最后一个阶段之外,其他阶段生产的都是中间产品。这种具有纵向顺序的诸生产阶段全体,就是哈耶克所说的生产结构。当生产的迂回程度变化时,意味着生产结构的变化。他强调这种变化对于经济周期的出现有重大关系。而生产结构是稳定还是变化,则取决于各生产阶段
上的企业的赢利状况,而这又取决于各阶段产品的成本和相对价格。因此相对价格是决定生
产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
?哈耶克认为,生产结构的变化会由于两种原因,一是货币数量一定时社会的消费和储蓄之间的比例发生自愿的变化;二是消费与储蓄之间意愿的比例不变,但货币数量有了变化。
? 当生产结构由于自愿储蓄增加而变化时,只要货币数量一定,经济就会经过一个平稳的自发过程而建立起新的均衡。从某一均衡状态出发,若消费者的自愿储蓄增加了,则增加的储蓄将全部转化为投资。因此自愿储蓄增加的结果是减少了消费需求,增加了资本品需求,从而引起了消费品相对价格的下降和资本品相对价格的上升。较晚的接近于消费品生产阶段的那些阶段中,其产出的资本品的价格由于受消费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也可能下降,但幅度将小于消费品价格的下降幅度。而较早阶段产出的资本品的相对价格则肯定上升。相对价格的这种变化,导致较晚阶段所用资金的利润相对下降,而较早阶段所用资金的利润则相对上升;从而使资金及非专门性货物〖ZW(〗非专门性货物是指那种可用于一个以上生产阶段的原始生产要素和中间产品;与之对应的是专门性货物,指那种只能专门用于某一个生产阶段的原始生产要素和中间产品。这是哈耶克所用的两个概念。〖ZW)〗由较晚阶段向较早阶段转移,甚至导致新生产阶段的出现。生产的迂回程度加深的结果,是消费品产量相对减少,而资本品产量则相对增加。与此同时,用于消费品生产阶段和接近消费品生产的其他较晚阶段上的货币量将减少,用于较早生产阶段上的货币量将增加。结果,随着自愿储蓄的增加,消费品的需求和供给都趋于相对减少,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也趋于相对减少。因此,只要自愿储蓄的增加是稳定的,那么最终将建立新的均衡,消费品需求和资本品需求之间的比例将再次等于它们之间在供给方面的比例,但这一比例将小于自愿储蓄未增加时的比例。
? 当自愿储蓄减少时,将出现相反的结局,新的均衡比例将大于储蓄未变动时的比例。
? 生产结构除了由自愿储蓄的变化而引起变化之外,还会由于货币数量的变化而引起变化。
一旦货币数量发生变动而消费—储蓄之比不变,且货币流通速度也不变时,旧的均衡将被打破,而新的均衡只有在经历了波动之后才能出现。
? 哈耶克认为,货币数量变动对均衡的扰动,会因为新增货币首先用于购买资本品还是首先用于购买消费品而有所不同,由旧均衡走向新均衡的途径会有所不同。
? 如果是以银行向生产者发放贷款的形式增加货币数量,为此必须使货币利率低于均衡利率。货币利率降低使原有各生产阶段的企业实行要素替代,即用资本品替代原始生产要素。这种行为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在初始的充分就业状态中释放出一部分原始生产要素,并投入更早的生产阶段,使生产阶段增加,迂回程度加深;二是引起资本品生产,尤其是较早生产阶段的利润相对增加,非专门货物从消费品生产阶段和其他较晚生产阶段向较早生产阶段流动,在经历一段耗尽消费品原有储备所需要的时间后,非专门货物的这种流动将引起消费品减少。
? 如果这种消费品减少伴随着消费者自愿储蓄的相应增加,那么货币数量变动引起的经济扰动将平稳地过渡到新的均衡。但现在的问题是消费者并不打算改变原有的消费水平和原有的消费储蓄比例,即消费需求并没有减少。消费需求维持原状,消费品供给却减少了,结果便是消费品价格上涨。
? 如果这种价格上涨没有被消费者货币收入的相应提高所抵消,消费者将被迫减少消费水平。这就出现了强迫储蓄。但消费者货币收入最终将由于货币量增加而提高,这是因为经济
始终保持充分就业状态,即原始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并没有减少,只是改变了使用方向;所以
企业用新增货币进行投资的结果将使新增货币逐渐转移到原始要素所有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手中。这就使消费者们有可能用更多货币购买消费品,结果消费品价格相对于资本品将更快
上涨。
?如果这种消费品相对价格上升的势头被银行对企业的进一步放款所抵消。那么,已经拉长的生产过程将继续保持。但是由于法律或营业习惯的限制,银行不可能持续地扩张信用,于是出现货币资本供给的短缺。
? 如果企业在银行供给的货币资本出现短缺之前,借助于新增加的货币,已经胜利完成了为时较长的新的生产过程,那么就可以生产出较多消费品以供消费,于是消费者增加货币收入后恢复原先消费水平的行为,也不会改变已经加深的生产迂回程度,如果企业尚没有完成为时较长的迂回生产,而货币资本已告短缺,那么,只要自愿储蓄不增加,银行增加货币贷给企业将引起资本品相对价格的一度提高,生产迂回程度的一度加深;但最终将由于货币资本供给的短缺而出现消费品相对价格上升,非专门性货物又从较早生产阶段流回消费品生产阶段和较晚的资本品生产阶段,剩下的那部分非专门性货物不够完成较长生产过程之用,曾经一度拉长的生产过程将出现纵向收缩。〖ZW(〗关于生产过程被增加的货币拉长之后的两种
后果,参阅海约克《物价与生产》第51~52页。〖ZW)〗在生产过程收缩之后,较早生产阶段将出现专门性货物,尤其是专用设备的闲置,这正是萧条的特征。哈耶克认为,正是生产过程这种一伸一缩的情况,使经济出现繁荣与萧条的周期性波动。
? 以上是新增货币首先用于购买资本品时的情况。如果从某种均衡状态出发,新增货币首先用于购买消费品,那将出现相反的过程。这时消费品价格以及较晚阶段中生产出的资本品价格将相对提高,在短期中甚至超过最后将达到的均衡水平。于是大量非专门性货物由较早生产阶段流向较晚和最终的生产阶段,生产过程将缩短,在短期中甚至有过分缩短的倾向,即实际生产过程在短期中甚至比新的均衡比例出现后会有的生产过程还要短。原先一些较早阶段中的专门性货物将由于与之配合的非专门性货物的不足而闲置。不仅专门性货物会闲置,
在原先较迂回的生产方式已无法维持,而新的较短的生产方式又没有充分完成到足以吸取全
部非专门性货物的程度时,连非专门性货物也会出现一定的闲置。于是整个经济出现萧条现
象。
?哈耶克认为,专门性货物的闲置,并不能证明消费不足。在哈耶克看来,萧条,或者说资本品的闲置,并不是因为消费品生产部门因生产过剩而减少其对资本品的需求,而是因为消费相对说来太多,消费品生产抽光了使较早阶段的专用资本品得以发挥作用的非专门性货物。所以哈耶克的周期理论被人称作消费过多论。而消费品生产之所以能够抽去大量的非专门性要素,又源于银行不肯充分供应货币资本以支持企业的投资,所以他的周期理论又被人称作资本短缺理论。
? 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忽略技术进步和充分就业。使他的理论不能说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周期有无影响和如何影响;但却使哈耶克有力地证明了,即便不存在技术进步,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也不会平稳发展,而会由于其他原因而出现波动。
? 充分就业的短处在于使他的理论无法说明总产量的决定,把这个需要分析说明的问题用一个假定处理掉了。其长处在于,哈耶克证明了,即使经济保持充分就业,有效需求足够大,
也并不能避免经济周期。这一结论对于凯恩斯以后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哈耶克与凯恩斯不
同。他实际上分析了另一种类型的经济萧条,凯恩斯所分析的萧条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
非充分就业萧条,其特征是各种要素都出现闲置现象。这种萧条可以通过扩大总需求来消除。但克服了凯恩斯式的萧条并不能避免哈耶克式的萧条。哈耶克式的萧条是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均衡比例被货币因素破坏所造成的。这种周期理论更适用于那种由于各种原因而能保持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国家。这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波动也许比凯恩斯的理论更有借鉴意义,因为由于制度性的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往往是充分就业的。
? 哈耶克的周期理论启示我们,不仅要注意货币因素对总需求、总供给等经济总量的影响,
还要注意货币因素对消费—储蓄、消费—投资的比例的影响;不仅要注意保持总需求、总供
给的均衡,还必须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注意保持总需求的构成与总供给的构成之间的吻合,使供求双方在比例上保持均衡。
? 联系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旦在投资膨胀的带动下实现了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供求平衡之后,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就必须以储蓄的同步扩大、消费的相应收缩为支柱,否则就会因为消费品与资本品之间的比例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之间的比例不一致,而引起哈耶克式的萧条。因此,在未实现充分就业之前,投资规模的扩大不需以牺牲消费为前提,而一旦实现了充分就业,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就必须以消费的相对收缩为前提。在未达充分就业之前,节俭未必是有益于社会的美德;但充分就业一旦实现,节俭就必定是有益于社会的美德。凯恩斯证实了前一句话,哈耶克证实了后一句话。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也许是需要我们把节俭作为美德了,否则哈耶克式的萧条就将出现在不远的将来。

从笃信传统到进行革命——凯恩斯的重要经济论著及其思想演化过程
?作为一个跨时代的经济学家,时代的特征折射为凯恩斯个人思想的演化。以凯恩斯革命为标志的西方经济思想的大转变,并不是在《通论》中突然出现的东西,而是凯恩斯个人思想长期演化的最终结局。对这个演化过程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处于相同的环境中,其他不少经济学家却无法完成凯恩斯所完成的思想飞跃。
? 凯恩斯作为经济学家的第一本论著,是1913年出版的《印度的货币与财政》。这本书,按克莱因的说法,“丝毫没有预示出他以后的才华和睿智”。 但这本书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就是它表达了作者对货币窖藏现象的忧虑,以及作者宁愿采取管理通货制度而不愿接受“自动”的金本位制。 1919年以后,凯恩斯围绕凡尔赛和约写了一批使他蜚名远扬的文章。这些文章同样没有预示他以后的思想。尽管如此,这些著作和文章仍然值得注意,因为它们表明凯恩斯从一进入经济学家的行列,就表现出他注重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特征。这一特征他一直保持终身,从这些著作和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另一点就是,凯恩斯从一开始就比较注意考虑宏观性的全局性的问题。这种特点无疑使他比那些注重微观问题的经济学家在分析诸如通货膨胀和萧条这类问题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后者往往习惯从微观出发去分析宏观上的问题。 而凯恩斯却往往撇开微观上的细节,直接运用一些总量概念进行分析。
?大约从1919年开始,凯恩斯对战时和战后初期欧洲许多国家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产生了兴趣,写下了题为《通货膨胀》的短文,谈到通货膨胀将改变财富的分配,其后果是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不稳定。 以后整个20年里,他都把注意力放在与币值稳定有关的问题上。
?1923年,他把自己多年来思考货币问题的观点整理成一部小册子——《货币改革论》。在《货币改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对他以后的思想发展深有影响的见解。首先是他不再单纯分析通货膨胀,而是同时分析通货紧缩,认为“缩”也和“胀”一样,既影响分配又影响生产,但“胀”对分配影响更大,而“缩”对生产影响更大。 这意味着作者不仅看到了货币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关系,而且注意到了货币与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是他在以后的《货币论》中从价格的货币论走向产量的货币论的最初一步。而注意到货币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用货币来说明产量水平。这正是凯恩斯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以及威克塞尔货币理论)的重大区别。
?其次,凯恩斯以新的社会集团划分来取代英国经济学从斯密以来的传统划分(地主、资本
家、工人),把社会分为债权人(他称之为投资者)和债务人(他称之为商业阶级)以及工资劳动者,并把债权人称作社会中的不活动分子,而称后两部分人为活动分子。 这种划分,在分析币值变动引起的财富再分配时,比传统的划分是更实用的。这种新划分的实质是把传统的资本家阶级一分为二,分成现代意义的资产者和企业家这样两部分具有不同经济功能的集团。把社会分成不活动分子和活动分子的新划分,为凯恩斯以后出现的反食利阶层(即《货币改革论》中的投资者)的思想作了铺垫。但当时他对食利阶层的态度还中性的,既反对“胀”使债权人吃亏,也反对“缩”使他们获利。这种态度与后来在《通论》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距离还是不少的。
? 第三,凯恩斯在1923年就已经注意到了劳工市场上的新特点,即工人的组织性集团性。这种集团性使工人在“胀”的时候实际工资未必一定下降。而“缩”的时候又会导致货币工资的向下刚性,导致失业增加。 对劳工市场这一特点的认识,使他后来不像其他一些经济学家那样,把降低货币工资当作为对付萧条的有效对策。
第四,凯恩斯认为应当把国内物价稳定作为追求的目标,而稳定的方法不是恢复金本位,
而是在币值方面放弃自由放任的原则,实行通货管理。依据下述货币数量公式,凯恩斯给出
了实行通货管理的具体措施:n=P(k+rk′),式中n为货币流通量,P为消费品价格,k是公众要求以货币形式取得的消费品,k′是公众想以活期存款形式保持的消费品,r是银行的储备金比例。这个公式表明当k、rk′一定时,P与n成正比例。当k、k′和n一定时,P与r成反向运动。凯恩斯用这个公式表明,n和r是直接受货币当局控制的,而k和k′的比例虽然随公众的消费—储蓄心理而变动,但也可以通过利率来影响,因此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变动利率(影响k与k′)、r及n来使P保持稳定。 利率、准备率和流通货币量,便是货币当局手中可用以稳定币值的三件武器。凯恩斯还进一步考虑了通货管理的原则,当币值预期将发生变动时货币当局应当发动与当前趋向相反的因素来抵消这种变动,以稳定币值。 这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
? 在上述货币数量公式中,货币仅仅是一种交易媒介,这表明凯恩斯这时的货币理论还承袭马歇尔的传统,没有进一步认识到货币的价值保存功能,没有认识到对货币的投机需要。
?运用通货管理来达到稳定币值的目标,这就是在《货币改革论》中凯恩斯所提出的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这对当时那种主张恢复金本位、按自由放任原则来保持币值稳定的主张来说,无疑是激进的。但它终究是威克塞尔在《利息与价格》(1898年出版)中已经提出了的主张。 但《货币改革论》包含着新思想的萌芽,这就是凯恩斯不再单纯把货币看作是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因素,还把它看作是产量变动的因素。循着这一思路,他终于超过了威克塞尔。
? 1923年以后,凯恩斯针对现实问题,发表了《丘吉尔先生政策的经济后果》(1925年)等文章。这些文章就其论点来说基本上没有超出《货币改革论》。他思想进程中下一个值得重视(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发展表现在他于1925年和1926年发表的三篇文章中。这就是1926年发表的《给法国财政部长的一封公开信》、1925年发表的《我是不是一个自由党员?》和1926年发表的《放任主义的终结》。
? 在上述第一篇文章中,凯恩斯对降低币值问题有了新的看法。从以前主张币值稳定变为主张降低币值。当然目的还不是为了打击食利阶级,而是为了减轻法国政府的债息负担。
? 在上述第二篇文章中,凯恩斯明确提出19世纪那种个人主义和自由放任的制度已经过时,因为各种集团(工会、各行业协会等)的形成,自由竞争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起码在劳工市场上),因此不可能单纯依靠自发势力解决各种经济问题。政府将过问过去所不过问的事情,并明确宣布,旧的理论教条必须有所背弃。在上述第三篇文章中,凯恩斯更进一步发挥了这些论点。可以说这篇文章是他关于政府干预的简略而全面的纲领。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必要详加介绍。(1)文章否定了自由放任原则的伦理基础,指出私人利益与社会公益并非一致,利己主义并不会导致社会公益。(2)文章认为经济学家目前的任务是重新确定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并寻找出在民主政体下合适的干预方式。(3)政府干预的范围,从原则上讲,是要区分“在技术上是属于社会性的”事业和“技术上是宜于个人经营的”事业。具体说来,政府要对经济波动实行控制。方法是部分由政府对通货进行审慎的管理,部分用法律规定,将一切企业的实际情况公诸于社会,以便于监督。政府对于储蓄和投资的规律,储蓄中国内投资在各部门中的分配,都要进行一定的干预,而不能完全听凭个人决定。政府还应当用审慎的政策来干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4)至于政府干预的方式,文章认为要借助于那些在管理单位和组织单位的规模上介于个人与现代国家之间的那些自治半自治团体,而这些团体最后须服从民主制度的统治,这种统治是通过议会来实现的。具体地说要借助于股份公司这类组织来进行管理,因为股份公司使资本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管理者的目标是组织的稳定和信用,而不是股东的最高红利,这就使它产生一种考虑各方面利益的趋向。(5)进行国家干预并不是削弱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依靠个人图利本能作为经济机器的主要动力,而国家干预并不改变这一特征,国家干预是改进资本主义。而改进后的资本主义,在高度有效的管理下,将比目前为止所看到的任何其他制度都能更有效地实现经济目的。以上这篇文章实质上是作者关于政府干预问题的一份纲领性意见。和上述第二篇文章一起,它们表明作者具有敏锐的时代感,较早觉察到时代已经发生变化,自由放任的19世纪已经结束,新世纪需要新的对策——有管理的资本主义,需要新的理论。从这两篇文章来看,《通论》的背弃传统决不仅仅是大萧条的结果,也是他1925年就已具有的渴望建立新理论的结果。关于国家干预的思想也并非在《通论》中才形成,而是在上述两篇文章中就已经有系统的考虑,可以说,即使没有大萧条,没有《通论》,作者也会沿着上述两篇文章的思路进一步论证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干预的范围及妥善方式。事实上,在《放任主义的终结》一文中,作者对国家干预问题的考虑,其广度远远超过《通论》。只是由于1926年以后经济形势的严峻,促使作者把注意力集中于面临的一系列迫切问题,着重考虑与克服当时的萧条有关的政府干预问题,于是《终结》一文中所考虑到的不少问题,便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探讨,如政府对人口数量的管理,政府干预的妥善方法等。1925年、1926年的这两篇文章也说明,凯恩斯在《通论》中所提出的政府干预,在他心目中也决非克服萧条的临时对策,而是出于他对于新时代经济特征的深刻认识而提出的一种长期措施。
? 可以说,从1925年开始到1930年,凯恩斯的思想一直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中。一方面,他已经嗅到了新时代的气息,对新政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国家干预,对新理论还
处于茫然之中。另一方面,他还没有摆脱传统理论的束缚,还不能从经济分析入手,为国家
干预的必要性,干预的方式、范围,提出有力论证。这一矛盾的具体表现就是当他提出克服
萧条的具体改革主张时,往往背离传统,而在对萧条原因进行学术研究时,又回到传统。
1929年,为了为主张用公共工程克服英国萧条的观点辩护,凯恩斯与韩德森合写了一本小册子《劳埃德·乔治能做到吗》。在这本提出具体政策主张的小册子里,为了抨击财政部观点,给公共工程辩解,他提出了一系列在以后的《通论》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的反传统见解。在分析公共工程的资金来源时,他提出了:(1)个人储蓄不一定全部转化为投资。在《货币改革论》中,他已经提出储蓄和投资是由不同的人作出的决策。 在这里他进一步指出投资决定于银行所创造的信用量,决定于企业家的投资热望,而政府在当前是具有最重要地位的投资者。由于储蓄者与投资者的分离,总投资与总储蓄不一定相平衡,这种不平衡是当前许多困难问题的根源。这种见解是《通论》中否定萨伊法则的萌芽。(2)当投资走在储蓄前面时,就获得繁荣,获得高度就业,但也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倾向,当投资落在储蓄后面时,就陷入萧条,出现失业。这种见解表明了投资与储蓄的关系决定了宏观经济。(3)单凭个人的节约行为并不能使国家富裕起来,如果国内投资没有相应跟上的话。(4)单靠放松银根不足以克服英国的长期萧条,因为私人投资引诱不足,放松银根只会引起资金外流增加。单靠增加政府开支也不行,因银行若不同时放松银根,必然出现高利率,出现排挤效应,因此必须是银行和政府相配合。一方放松银根,另一方增加支出,才能克服萧条。 这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观点的萌芽。在分析公共工程的效应时,他运用了乘数原理,认为一笔用于公共工程的政府支出,在当时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会使就业和产量都发生数倍的增加。 1929年的这本小册子,表明凯恩斯在政策主张上已经与传统观点决裂,而为了论证新政策,他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见解,它是凯恩斯走向《通论》途中的又一里程碑。
? 1930年,凯恩斯出版了准备已久的一本重要理论专著《货币论》。这本专著是他在1923年发表《货币改革论》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的,又是他在《通论》发表前的最后一部专著。因此它对《货币改革论》的发展,对《通论》的影响,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 与《货币改革论》相比,《货币论》最大的变化在于对物价水平的看法上,在《货币改革
论》中,消费品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流通量、银行准备率;而在《货币论》中,消费物价由
下决定:
P=E/O+(I′-S)/R=W1+(I′-S)/R
P为物价、O为产量,E为生产要素收入,R为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量,W1为平均每单位产量的收入(他称之为效率报酬率),I′为新投资的生产成本,S为储蓄。这一关系式表明,当W1和R一定时,消费品物价P取决于投资I′与储蓄S的关系。他把I′-S定义为整个社会由消费品生产的利润Q1,当I′=S时,Q1等于零。这时经济便处于均衡状态,P便完全等于W1。当I′>S或I′<S时,Q1>0或Q1<0,这时经济处于失衡状态,P也偏离均衡。W1决定了P的均衡水平。I′-S和R决定了P偏离均衡的程度。
? 至于社会总产品的价格水平,凯恩斯用下式给出: ??
π=W1+Q/O=W1+(I-S)/O
π为一般物价,Q为总利润,为消费品利润Q1和资本品利润Q2之和,I为投资的市场价值。他如上。由该式可知π取决于W1、I-S和O,W1决定π的均衡水平,而离差由I-S和O决定,有无离差关键要看I-S(=Q)是否为零。于是一般物价水平便更多地和投资与储蓄的关系发生了联系。把一般价格水平区分为由效率报酬率W1决定的均衡水平与由I-S决定的离差两部分,是《货币论》的一大发展。
? 投资与储蓄的关系现在成为决定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了,那么它们的关系又是如何决定的呢?凯恩斯认为这取决于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当两种利率一致时,I=S;当市场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I<S;市场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I>S。而当I小于(大于)S时,企业部门出现亏损(利润),这使企业家们缩减(提高)生产和生产要素的报酬率,从而使效率报酬率W1下降(上升)。结果,W1便和I-S同向下降(上升),导致物价水平的低落(上升)。这
意味着银行体系所决定的市场利率,通过影响投资与储蓄的关系,再影响企业部门的赢利情
况,影响效率报酬率,最终影响物价水平。他指出,虽然市场利率不是决定物价水平的惟一
因素,但却是诸因素中的可控因素。他关于市场利率和自然利率的关系影响物价水平的上述
论点可图示如下:
自然利率与市场 投资与储 企业赢 效 率 物价
利率之差 蓄之差 利情况 报酬率 水平

根据上述分析,凯恩斯认为银行体系可以通过调节市场利率使之相符于自然利率,使投资等于储蓄,并间接影响效率报酬率,从而使物价水平趋于稳定。
? 与《货币改革论》中强调物价水平与货币流通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稳定关系不同,凯恩斯在《货币论》中否认物价水平与货币流通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稳定不变的关系。 这是因为物价水平同样的上涨,由I-S上升(即利润上升)引起和由W1上升(即收入上升)引起,所需要的货币量是不同的。同时,货币的流通速度决不是稳定的常数。
? 为了分析货币流通速度的决定因素,凯恩斯把全部现金余额分为收入存款M1、营业存款
M2和储蓄存款M3,M1+M2为活期存款,M2又可分为用于工业流通的存款部分M2A和用于金融交易的存款部分M2B。他认为,收入存款M1的流通速度V1是工薪发放间隔等其他一些社会习惯和例规的函数,因此是比较稳定的。营业存款M2的流通速度V2取决于工业存款M2A的流通速度V2A和金融存款M2B的流通速度V2B,以及由M2A和M2B之间的比例所决定。而V2A、V2B和M2A与M2B之间的比例是随着经济周期而变动的,因此V2是不稳定的。整个活期存款M1+M2的流通速度V,取决于V1和V2以及M1和M2之间的比例,因此V也是不稳定的。至于整个现金存款M(=M1+M2+M3)与货币周转总量B之间的比例关系,他不称其为流通速度,而称之为效能E,因为M3是价值贮藏不是流通货币。鉴于上述认识,他建立了下述关于V、V1、V2和E的关系式:
B=M1V1+M2V2=V(M1+M2)=E(M1+M2+M3)=EM
由该关系式可知,V和E是两个复合量,它们的变化既可能因真正的速度V1和V2的变化引起,也可能因M1/M、M2/M和M3/M的变化引起。由于V2、M1/M、M2/M和M3/M都不是稳定的,所以V也不是稳定的。并且V或E在短期中的变化,往往主要是不同存款比例方面的变化造成的。他指出活期存款(M1+M2)与储蓄存款(M3)之间的比例关系取决于市场利率,所以M1+M2及V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最终还是受到利率的支配。
? 在《货币论》中,凯恩斯还进一步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I=S,B=L,B代表对外贸易顺差,L代表资本净输出。前一个条件是内部均衡条件,后一个是对外均衡条件。他指出市场利率一方面可作为实现内部均衡的调节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实现对外均衡的调节手段。例如当B<L时,提高市场利率最终会恢复对外平衡。利率提高对L的作用是迅速的,引起L的减少。但提高市场利率对增加B的作用是缓慢的:利率上升使I-S下降,再引起W1下降,再引起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再引起B的增加(假定不存在摩擦和时滞,尤其是W1能自由地升降)。
? 凯恩斯通过上述分析,指出,可以通过银行体系调节市场利率而实现内部均衡和对外均衡。而调节的手段是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银行准备率。同时他也承认,由于时滞和摩擦的存在,内部均衡所需的市场利率可能与对外均衡所需的市场利率不一致。且在金本位制制度下, 一国实现均衡所需的市场利率很可能会妨碍别国实现均衡。为此他主张对货币
体系实行国际管理,并提出一整套管理方法。这些方法后来成为二战后西方国际货币体系发
展的蓝图。
?在主要诉诸货币手段的同时,凯恩斯在《货币论》中的个别地方也谈到,当运用货币手段降低利率并不能刺激投资,或只能引起资本输出时,便需要由政府采取投资行动,投资于各种公用事业。 这表明,他并不忽略财政政策。
?从总体上看,《货币论》突出强调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关系对宏观经济(封闭条件和开
放条件)均衡的影响,突出强调银行体系通过利率手段实现宏观均衡。从这两点来看,凯恩斯的《货币论》与其说是发展了马歇尔和庇古的货币思想,不如说是对威克塞尔理论体系的深入发展。从《货币改革论》强调货币流通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到《货币论》中否定货币流通量对物价水平的确定影响、强调利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标志着凯恩斯对剑桥学派(马歇尔、庇古)货币理论的背离,对威克塞尔理论的靠拢,标志着他从主张货币数量论转为主张货币均衡论。
? 由于主要强调由货币当局运用利率杠杆来控制宏观局势,所以《货币论》在1930年的萧条面前,不能算是一部生逢其时的成功作品。但这部著作对于后来的《通论》还是有影响的,
这种影响可概括为四点:(1)凯恩斯分析了人们持有货币的各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营业动机及投机动机,区别了收入存款、营业存款(其中又分为工业存款和金融存款)和储蓄存款。这为他后来在《通论》中建立灵活偏好理论(货币需求理论)有重要作用。(2)他分析了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对利润从而对企业行为的影响。1929年时他已经提到I与S的关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货币论》中他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微观基础。然而他仍然把储蓄主要看成是利率而非收入水平的函数,也没有区分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两种情况下的投资等于储蓄。 这一区分是《通论》的主要贡献之一。(3)他在《货币论》中已经意识到货币不单纯影响物价,还影响产量,认为在货币工资不能自由变化时,物价的变化可能为产量和就业量的变化所代替。这表明他已经开始从解释物价水平的货币理论转向解释产量和就业量的货币理论。 虽然这一转变在《货币论》中并未完成,物价水平仍是全书考虑的重点,但这预示了他的一个发展方向,而这个方向对于《通论》是必不可少的。(4)他在《货币论》中已经看到当货币政策失灵时通过政府干预来克服萧条的必要性,但对于货币政策何以失灵的原因分析不足。但在《通论》中,他通过提出灵活陷阱回答了这一问题,从而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 除了《货币论》之外,1930年还有两篇后来编入《劝说集》的文章值得注意,这就是《19
30年的严重萧条》和《经济前途展望》。其中分析了产生萧条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当时萧条的对策。
?关于萧条的原因,在前一篇文章中凯恩斯主要依据《货币论》中的分析,强调利率在造成萧条中的作用, 在后一篇文章中,他认为萧条的原因是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太快,导致劳动过剩, 这显然远离《通论》的见解。至于克服萧条的对策,凯恩斯依据《货币论》中的分析,主张英美法三国中央银行联合行动,使国际长期贷款市场恢复信心。 这表明他还是寄希望于货币政策,但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失去了信心,担心个别国家的低利率导致资金外流而非增加国内投资,故寄希望于各国联合采取货币政策。
? 总的看来,凯恩斯1930年的思想比1929年有一点倒退。1929年时,凯恩斯主要是寻求克服英国长期萧条的对策,提出了背离传统的政策主张,并由此引出若干新的理论见解,1930年,凯恩斯以分析萧条原因为主,依据的是传统思想,推导出传统的对策。
? 1931年,凯恩斯的思想继续处于矛盾状态之中。在6—7月份出席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哈里斯基金圆桌会议上,他认为应当以降低市场利率(尤其是长期利率)为主要手段来克服萧条,同时辅之以公共工程,但不能把它当作惟一药方,担心它的长期效果不如货币政策,也担心它会导致社会主义。同时他还认为,实行公共工程的理由在英国比在美国更充分,因为英国是国际金融中心,降低利率往往导致资金外流而非投资增加;而美国则相当于一个封闭经济,降低利率不会出现上述不良后果。 由此可知,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尚处于从属地位。
? 这一年,他还发表了两篇值得注意的文章——《关于节约》和《通过关税政策来求得事态的缓和》,表露了他背离传统的思想倾向。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提出如下一些观点:(1)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节俭不能使国家致富,而将导致失业的连锁反应。 这里他运用乘数思想分析了节俭的恶果。这种反对节俭的思想是背离传统的。(2)为了克服萧条,政府不可避免地要举债投资。 这与1929年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并进一步转变了对公债的传统看法。(3)明确提出克服萧条可用两种方法:提高产品需求或降低生产成本。第二种方法意味着削减工资,难以实行,因此宜采用第一种方法,即提高产品需求。 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凯恩斯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表示作者开始走向以有效需求不足来说明萧条,为了证明提高产品需求可以克服萧条,就自然要从需求这一方面去探索造成萧条的原因。这一观点还表明,作者虽然同意降低劳动成本可以在理论上成为克服萧条的对策,但在实际上却难以实行。这与他早在1923年就已经认识到劳动市场的结构性特征是有关联的。这一观点在以后的《通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形成系统的有效需求理论。(4)在当时金本位尚未取消的情况下,用提高需求的方法来克服萧条,将引起收支逆差,因此在提高需求的同时,要配合以关税。而一旦金本位制取消了,关税也就可以不需要了。 从上述四个观点可知,凯恩斯在1931年已经把考虑萧条问题的重点从1930年时的利率转到产品需求上来了。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虽然1930年他也考虑产品需求,但那时是把产品需求看作是由利率决定的现象,考虑的问题是利率如何决定产品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现在把重点放到了产品需求上,就必然要改变问题的提法,不是利率如何决定产品需求,而是产品需求由哪些因素如何决定。问题的转变意味着思维结构的重新组合,思维方向的重新确定。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转变,凯恩斯对萧条的分析就不会跳出威克塞尔的范型;有了这一转变,便有了凯恩斯革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通论》中有效需求理论的源头,就在于1931年发表的《通过关税政策来求得事态的缓和》一文中。
? 1933年,凯恩斯又发表了四篇值得注意的文章。一篇是论及马尔萨斯的,在这篇文章中,
他肯定了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这是他自1931年开始重视产品需求的必然结果。同时他把有效需求的大小与货币的非中性及利率联系起来。 另一篇文章着重强调了货币的非中性,强调了非中性的货币对萧条的影响,同时又认为单凭货币政策不足以克服萧条。 这两篇文章表明,凯恩斯当时正在考虑有效需求与非中性的货币之间的关系,这是朝着《通论》方向前进的又一步,搞清有效需求与货币、利息之间的关系,是《通论》的一大贡献。第三篇文章即《获致繁荣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漏出”概念,即一笔收入不会全部流向增加就业的方向,而会有一定的漏流。他还把造成“漏出”的原因分为五项:(1)一部分收入成为储蓄;(2)一部分收入在支出后提高了物价,使别人的消费减少;(3)一部分收入支出在进口品上;(4)一部分收入只是替代以前的失业救济、私人施舍和个人负储蓄;(5)一部分收入成为税赋流入财政部。 同时,他还广泛运用乘数概念来论证公共支出对增进就业的作用,并估计当时的乘数大约为2。但这时他还没有把“漏出”概念与“乘数”概念联系起来考虑,因此对乘数值的决定因素——边际消费倾向或边际储蓄倾向——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他也改变了对贸易保护政策的看法。在1931年,他曾经主张以保护关税配合政府开支以克服失业,现在他认识到,英国如通过关税克服失业,将牺牲别国的利益。而如果其他国家也采取保护措施,则大家都蒙受其害。 “漏出”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凯恩斯向《通论》的方向又前进了一步。
?《获致繁荣的方法》一文引起了批评,主要意见在于乘数的计算是先验的,为此,凯恩斯发表了《论乘数》一文,在文中他提出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和“漏出”是决定乘数大小的两个决定因素。 这就向着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乘数前进一大步。
? 概括地说,凯恩斯在1933年形成通向《通论》的两条尚未交织的思想线索,一条是关于货币、利率与有效需求的关系,即货币经济条件下的有效需求决定;另一条是关于乘数的决定因素,即乘数与漏出的关系。这两条思想线索的交点,便是《通论》。
? 1934年,凯恩斯在《通论》的草稿中提出“边际消费倾向”概念并把它作为基本心理法则之一。 1935年,凯恩斯终于用边际消费倾向来说明乘数并提出了乘数的计算公式。这标志着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完成。 凯恩斯在《新共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颇为后人注意的文章——《一个自行调整的经济体系?》。这篇文章提出了新理论的要点,也是新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根本分歧点,即现存的货币经济不存在着趋向充分就业的自动过程。 这一论点被克莱因正确地称作是“全部凯恩斯经济学的要点”。 1936年出版的《通论》便是对上述论点的全部论证。
? 从以上简述的凯恩斯思想演化过程来看,从1925年开始便潜伏在凯恩斯思想中的矛盾,1929年以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表现在每当他主要考虑克服萧条的对策时,就表现出鲜明的背离传统的精神;每当他以理论分析为主时,则又因袭传统。但大萧条的紧迫形势迫使他用主要精力寻求对策,并为背离传统的对策寻求理论根据。因此,凯恩斯革命实际上是一个延续达10年左右的思想演变过程,一个屡经反复的思想过程。《通论》只是革命的最后结晶,
而非革命本身。
?从20年代始,凯恩斯对于经济萧条和波动的看法,就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单纯用利率来说明萧条和波动,发展为用三大基本心理法则来说明;由单纯从投资与储蓄的关系出发,到从总需求供给的关系出发。最后的解释并没有排斥早先的解释,而是包含了早先的解释。
? 在关于国家干预的问题上,凯恩斯也是从20年代开始,就已经认识到19世纪那种个人
放任主义的制度已告结束,需要经过改良的有管理的资本主义。至于如何管理,在20年代初
是主张货币当局控制信用。1926年提出国家干预的全面纲领,1929年以后开始越来越倾向于
用财政政策来克服萧条。可以说,《通论》在国家干预问题上并没有特别的新意,只是为国家干预,尤其是为财政政策干预提供了分析上的依据。
? 从以上简述的凯恩斯思想演化过程来看,他思想转变的特征是政策导向,即由于传统理论演绎出的对策无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导致新政策的产生,而为了论证新政策,最终引起理论的变革。这种思想转变可以称之为政策导向型的转变,政策革命先于理论革命,决定了理论革命的方向。1929年关于用公共工程克服萧条的对策,孕育了1936年的《通论》。这种政策导向型的思想转变,是经济社会需要大变动时,经济理论发展的常态模式。
? 从以上简述的凯恩斯思想演化过程还可以看到,《通论》是他多条思想线索长期平行发展,最终交织的结果,看不到凯恩斯思想发展中的这种多线式结构,就无法全面理解《通论》。
? 凯恩斯思想中比较大的线索可分为两条,一条是以币值问题为发端,始于20年代初;另一条是以公共工程问题为发端,始于1929年。对币值问题的分析使他认识到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而新时代是需要政府广泛进行干预的;使他认识到利率对投资从而对萧条与波动的作用,认识到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使他把社会按活动分子和不活动分子来划分,这种划分最终影响到他的社会哲学,影响到他对食利阶层的看法。对公共工程问题的分析使他形成“漏出”的概念,使他执着于乘数理论,这两者又使他认识到了消费函数和边际消费倾向。
? 最后,在有效需求或总需求函数这一概念下,两条思想线索交织起来了,形成有效需求理论。其中从公共工程出发的线索最终说明了总消费总储蓄,从币值问题出发的线索最终说明了总投资,两条线索原先在逻辑上似乎是分离的,现在它们的互补性质则一目了然。单凭消费函数理论,不足以说明投资何以不能与储蓄相抵,从而无法建立有效需求理论;单凭对货币、利率问题的分析,也无法说明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从而也无法建立有效需求理论。
? 认识到凯恩斯思想发展中的这样两条主要线索,便能理解为什么汉森把凯恩斯在理论上的最主要贡献看作是提出了消费函数, 而迪拉德则认为是建立了货币经济理论。其实他们两人都不过是抓住了凯恩斯思想发展中的一条主要线索及其最终结果。
? 从提出总需求函数到提出非充分就业均衡,除了上述提到的两条思想线索的交织以外,还有另外一条思想线索也加入了进来,这就是凯恩斯早在20年代初便已认识到的劳工市场的集体谈判引起的工资刚性。这一认识在凯恩斯思想发展中,对于他坚信非充分就业均衡的存在,是起着重要作用的。没有这一认识,他很可能一开始便会沿着另一条思路去分析萧条问题。工资刚性这一假设,虽然不是凯恩斯最终建立的理论大厦的一个必需的组成部分,但却是这座大厦得以建立的先决条件之一,它对最后的理论体系所起的作用就好像是建造高楼大厦时的脚手架。对于类似这种次要的思想线索,也是我们分析凯恩斯思想演化时不能忽略的。
? 凯恩斯关于国家必须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思想同样是多种思想线索交织的结果,其一便是他认为放任主义已经过时的看法,另一个便是非充分就业均衡的观念,第三个是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怀疑。
? 凯恩斯对于食利者阶层的反感,是当他认识到非充分就业均衡后才产生的,但如果他没有把社会划分为活动分子和非活动分子的认识,这种反感也难以出现。故这也是几种思想交织的结果。
? 凯恩斯思想演化过程中的这种多线式结构,造成了《通论》的多面性,使后人可以从多种角度、多种方面去把握概括《通论》的精义,向不同方向去发展《通论》的思想,形成不
同的凯恩斯主义者,塑造出不同的“凯恩斯”出来。

评凯恩斯经济学说的历史命运
? 在凯恩斯出生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了。在拥护资本主义的人中间,有人认为他掀起了一场革命,使西方文明避免了一次在大萧条中崩溃的厄运,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获得迅速的经济发展。有人则咒骂他是今天窒息着西方社会的经济滞胀的罪魁,指责他引致了一个以资源的空前浪费为特征的凯恩斯时代。 反对资本主义的人对他的看法也有分歧。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他深恶痛绝,认为他推迟了资本主义本来早就该到来的死亡。而美国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保罗·斯威齐,却称誉他为资本主义的批判家。
?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体系主要凝缩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之中。这本仅只有三百余页的《通论》为何竟引起那样截然不同的反响?为何在战后不到半个世纪,它在西方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就由上升转为下落?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把他的理论看作一个体系,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整体,通过揭示这个体系在与现实经济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内外矛盾,来说明它的历史命运。
?(一)凯恩斯经济学说产生的背景和性质——自由放任型私人企业制度的终结,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在发展过程中的“中断”。
? 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产生,以1936年《通论》的出版为标志。《通论》所依存的基本历史背景,正是自由放任型私人企业制度已经日薄西山,耗尽了它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潜力。30年
代的大萧条就是这一点的明证。
?当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发展到顶峰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与消费的冲突,企业生产的有计划与社会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冲突,都高度聚焦于金融系统中。可以说,金融系统的状况成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折光。大萧条正是以纽约证券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的。凯恩斯在《通论》中对金融系统的格外关注,对单纯依靠金融手段克服危机所表示的不信任,正是上述特征的反映。
? 大萧条只是《通论》产生的一般历史背景,而英国在一战后的社会经济生活,则为《通论》的出笼提供了特别的局部气候。一战以后,反映了英国金融资产阶级利益的丘吉尔经济政策,从20年代起就把英国经济推入了萧条状态,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以新古典学派的
理论为基调的“财政部观点”又阻止用公共工程缓和失业的方案。
?凯恩斯是注重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当他还信服新古典理论时,他的论著就基本上是针对实际经济问题而发的。务实这种个人素质使他关注英国的失业问题,并提出用公共工程解决失业的对策。由于新古典理论不能为这一对策提供依据,他便走上了建立新的理论体系的道路。
?大萧条在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一场剧烈冲突。然而冲突的直观表现却是掌握在私人手中的金融系统不能为充分就业提供有效手段。而这又展示了新古典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两个矛盾的逻辑结局便是凯恩斯的《通论》。
? 凯恩斯的《通论》不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然延伸,不是在承认新古典理论的所有基本前提下对新情况作出新的结论,而是根本改变某些前提,革新旧的推论方法,考虑过去不予考虑的因素,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因而它不是理论发展过程中渐变意义上的递进,而是突变,是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在发展过程的“中断”。在凯恩斯之前,新古典理论或者像李嘉图那样把
收入总量的决定问题看作是无法讨论的 ,或者从萨伊定律和货币数量论出发,把充分就业均衡当作不言而喻的结果,以此为前提考虑既定资源的配置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大萧条暴露了新古典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凯恩斯根据现实否定了新古典理论中关于真实工资必定等于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的前提,从承认存在非自愿失业开始,论证了非充分就业均衡的存在,富裕条件下的贫困的可能性。他在论证过程中指出了微观与宏观的差别,指出新古典学者把微观中成立的结论直接推广到宏观上去是错误的。 他实际上接触到了系统论的基本命题: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总和。这样,他就为经济学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各种宏观总量的决定机制,宏观经济学。他的《通论》便是建立当代宏观经济理论的第一次尝试。他明确意识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提出经济理论应当分为两部分:“一面是关于一厂或一业之理论,研究如何把一特定量资源分配于各种用途,其报酬为如何等;另一面是适用于社会全体的产量论及就业论。” ?
? 一旦把宏观上的问题作为专门的课题来研究,他便意识到经济理论必须考虑人们的预期对整个经济生活、尤其是整个社会的投资活动的影响,必须考虑,对未来的不确定这一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这就突破了新古典学派静态均衡的理论模式,使经济理论相对来说更逼近现实。把预期因素引进理论体系使他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引进不确定因素的结果是建立了与新古典不同的利息利率理论。他认为人们对利率前途的不确定,是产生灵活偏好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宏观总量的决定机制的分析,通过对不确定因素、预期因素的作用的分析,他得出了与新古典理论截然不同的政策主张:国家干预。
? 当然,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体系与新古典理论也并非绝缘。在强调他的理论的突变性质时,
也不能忽略他与新古典理论相连续的一面。他自己就认为新古典理论并非全无道理,只不过
是他通论的一种特例。当国家对经济的总量进行管理之后,新古典理论还是可以成立的。 不仅在理论内容上两者存在着相通之处,在分析方法上,凯恩斯也多有得益于新古典学派之处。凯恩斯继承了新古典理论重视心理因素的传统,这表现在他对消费倾向、资本的预期收益、商业周期的成因等问题的分析中。新古典理论的边际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也是他进行总量分析的工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便是他运用边际分析得出的结论。新古典的均衡观念使他认为:“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相交之点。” 在这些方面,新体系与旧传统之间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
? 30年代的严酷现实,使新古典经济学遭受灭顶之灾。一时间各种异端经济思想,如罗宾
逊夫人所谓的“奇谈怪论”纷至迭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经济思想都在舞台上消失
了,而凯恩斯经济却擢升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这是因为它指出了西方社会向国家干预型私
人企业制度发展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又深为统治阶级所赏识。《通论》之所以能够反映这一趋势,是因为凯恩斯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私有企业制度在自由放任条件下的弊端,看到了资源不可能在自由放任条件下得到充分利用,以及财富与收入在分配上的不公平。 可以说,他虽然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毕竟抓住了这一矛盾的最主要症状:由分配欠公平引起的总消费不足,由私人投资的盲目性投机性引起的总投资不足。这两种不足总合成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以致不能充分发挥社会所已经达到的生产潜力。从这一认识出发,他认为不能单由私人来决定经济活动的总量,而必须由社会来决定。而一旦总量由社会决定了,总量的构成则由私人去决定。他实际上让国家和私人在经济决策上做如下分工:国家决定总的供求平衡,保证充分就业;私人去解决个别商品的供求平衡。
? 正因为凯恩斯对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的弊端及其成因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并提出了用国家干预来解除弊端的对策。所以,《通论》的出版不仅仅是描绘了客观存在着的向国家
干预型私人企业制度发展的可能趋势,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这种可能性实现的概率。从此,
国家干预不再被认为仅仅是一种临时的应急措施,而是私人企业制度继续生存所不可缺少的
支柱了。于是从自由放任向国家干预的过渡不再带有盲目性,而是统治阶级的自觉行为了。
战后英美等国制定的就业法案就是这种自觉行为的典型例证。
?(二)凯恩斯经济学实践的后果——一个否定凯恩斯的世界。
? 《通论》是30年代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崩溃的产物。它一旦产生出来,就成为一种
新的因素,参与决定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进程。经济学家不像天文学家那样只是在自己的理
论体系中描绘所研究的对象,他所创立的体系会参与改变它所描绘的对象。而一旦理论体系
具有了统治世界的力量,它参与改变社会状态的作用就更强大。
?在战后最初的20多年中,凯恩斯的理论,确切讲是经过其他经济学家修改润色的凯恩斯
主义,成为西方国家干预政策的理论依据。它对西方经济生活的影响是明显的。
?在近20年的时间中,西方经济出现了令人十分意想不到的发展,科技革命是战后西方繁荣的一个强有力的推进剂。但这场革命并不是爱迪生时代的重现,它在所需资金的数量和所需协作的规模上,都达到了需要由国家进行干预的地步。凯恩斯的理论虽然不会引起这场革命,但国家干预的原则一旦确立,许多尖端的科研项目就可能由国家出面组织规模巨大的协作,按预定计划进行。很难设想,在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中,阿波罗登月计划能够实现。
? 战后社会福利的发展,与一系列收入再分配制度相联系,而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凯恩斯的理论也有密切关系。他在《通论》的最后一章写道:“在当代情形之下,财富之生长不仅不
系乎富人之节约(普通所想像的那样),反之,恐反遭此种节约之阻挠。故主张社会上应当有
财富之绝大不均者,其主要理由之一已经不成立了。”
? 以他的理论为依据的种种反萧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并使危机有了与战前不同的形式。以前的危机往往出现物价下跌,战后的危机则不太出现这种情况。
? 概括地讲,由于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及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中改良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调节机制,使生产力又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改良后的调节机制的运行结果是造成了一个否定凯恩斯理论的世界。这是理论指导现实后所产生的一种自我否定效应。这种效应在经济科学的历史中是常见的现象。按照重商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否定了重商主义原则。按照自由放任原则建立起来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否决了自由放任原则。同样的命运落到了凯恩斯经济学上。经济理论一旦参与了社会的发展,就会不知不觉地改变社会本身,使得原先那些使理论得以成立的社会条件逐渐消失。最后,理论由于失去了自己的物质根基,就不再是适用的理论了,它不能解释,也无法解决阻碍经济生活进一步发展的新问题。于是理论原有的魅力便消失了。
? 上述自我否定效应是如何发生的呢?任何一种理论体系,它的所有命题都建立在一系列的
前提之上,除了逻辑推论的正确性外,这些前提是否符合实际,就决定了该理论体系的命运。经济学体系的前提往往有两类:一类是理论体系所明确指明了的,另一类则是体系所隐含着的,隐含的前提是体系本身没有指出,但却关系到体系能否成立的那些前提。它们的真实性的消失往往使理论体系遭到厄运。
?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是以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的萧条阶段为背景的,也就是说,是以一个不存在通货膨胀的世界为背景的。同时,其分析又是以马歇尔式的短期为前提,于是他便略去一些在长期中才对总需求起作用的变量因素。 更略去了在长期中会影响供给的因素。在《通论》中,他对于通货膨胀有一个重要结论,即未达充分就业之前不会有真正的通货膨胀。只会出现一些半通货膨胀。 所以他没有指出通货膨胀会通过什么途径对决定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发生什么影响,这就蕴含了这样一个结论:通货膨胀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是中性的。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他体系中的资产选择理论否认了社会在未达充分就业时,货币数量的增加会直接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他坚信社会在未达充分就业时,货币数量增加的直接后果只能是利率下降。
? 问题出在他的资产选择理论上。在他的体系中,隐含的前提是只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资产形式:货币与债券。于是利率便取决于货币数量与灵活偏好二者,而与其他因素包括汇率的变动、外国的利息率等均无关。上述隐含前提正是英国二三十年代的现实。伦敦当时是巨大
的金融中心,所以如果凯恩斯“相信世界利息率是在伦敦决定的,其他各种货币要按照一定
贴水或折扣同英镑兑现,那么这一点不一定是不合情理的。而且,在伦敦的价格几乎稳定不
变的预期之下,债券、股票、房屋和土地的价格不一定以长期不一致的方式变动,所以在1936年时把债券看成是一种典型的钱包中的资产,这一点可能是合理的,因为在1936年,商品
价格在这以前一个半世纪内增长得较小”。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只适应于一个不存在通货膨胀的世界,一个处于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国家,更确切地说是只适应于一个物价长期稳定的世界。但是根据他的理论体系制定出来的政策,都偏偏不让世界保持这种状况。
? 凯恩斯医治萧条的处方便是扩大有效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进行收入再分配,以扩大消费需求;通过降低利率和政府直接投资以扩大投资需求。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往往是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一旦可供选择的资产项目不再局限于货币与债券,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便不会像凯恩斯所设想的那样只是降低利率,而是会引起物价普遍上涨,这就造成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这种预期将提高利率,结果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便不呈反方向变化,而是同方向变动了。以凯恩斯的老家英国为例,从1971年到1974年,当英国的货币供应量(M3)增加将近1倍时,不还本的政府债券的价格几乎下跌一半,政府必须支付的长期利息率则从9%上升到17%。
? 由于货币供应量增加的长期结果是提高利率,为了压低利率,货币当局在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影响下,会把利率的上升归于其他原因,因而进一步增加货币供应量。结果便形成了利率—货币供应量的上升螺旋。
? 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如果政府依然奉行凯恩斯的政策,则它就将以各种方式不断地自我复制,形成一个无休止的过程。这种自我复制的机制之一便是价格—工资的上升螺旋,螺旋
过程的中介,便是工人们对通货膨胀的事前预期和事后反应,以及希克斯所指出的不同劳工
集团对货币工资水平的看齐效应。价格—工资的螺旋,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是阶级斗争在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中的表现形式。
?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隐含了一个前提:效率在私人企业制度中总是有保障的。他认为在私人企业制度下,“看不见的手”保证了资源在使用时的高效率,但无法保障资源一定被使用;
保证了供给的结构自动适应需求的结构,但无法保证供给达到资源条件所允许的最高水平。只要扩大了政府的机能,就“可以医治疾病,同时保留了效率与自由”。 但在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里,生产的效率,从而总供给不再像他得到的那么乐观,有着各种机制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首先是人们的消费观念完全改变了,人们尽可能地进行消费,甚至按消费需求来确定应争取的收入。私人储蓄则基本上局限在用于购买住宅这类非生产性活动。
? 为了扩大消费倾向而制定的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则成为降低生产效率的因素。为了在通货膨胀中维持实际工资水平,货币工资必须提高,而提高的结果是边际税率的提高。这样,或者是货币工资提高的幅度不仅足以抵消通货膨胀,而且足以抵消税率的提高,而这又将加入价格—工资的上升螺旋中;或者是货币工资的提高幅度达不到上述要求,结果是劳动者失
去劳动热情,丧失效率,减少供给。
?通货膨胀引起名义利润上升,边际税率随之上升,而资本资产的重置成本也会上升,但折旧费用往往按过去费用提取。这样,为了在原有资本资产折旧完毕进行重置(新机器厂房往
往伴随更新的技术,从而也就有更昂贵的价格),就要提高计划中投资的最低所需报酬率,这往往减少生产性投资,并使有限的投资不再使用在购置具有更高效率的新设备上,而是使用在兼并收买其他厂商原有的机器设备上。
? 在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中,以追求自身利益为行动目标的厂商,往往更愿意购买有稳定收入的国债,而不愿进行有风险的生产性投资。这也是造成投资减少的一个原因。
? 生产性投资的减少,以及生产性投资的非技术更新性质,引起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下降。据统计,1948年至1966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2.5%,从1966年至1973年却只增长1.6%,1973年以后增长更少,1979年第二季度竟下降3.3%。
? 劳动生产力的降低引起产品海外竞争能力的削弱,这就造成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为了减少外贸赤字而贬值货币,又从两个角度引起通货膨胀,一是由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二是由短期利率的提高。这是通货膨胀自我复制的又一种机制。
? 虽然通货膨胀世界中的税收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起着降低效率的作用,但由于一系列国内外的政治因素,却使得减税和减少转移支付面临相当困难。结果就造成了卡莱斯基所说的政治性商业循环。
? 投资需求的减少造成膨胀中的失业,在长时期中更造成生产力的缓慢发展。另一方面,当生产力提高时又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于是伴随着通货膨胀就会出现失业的增加,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滞胀局面。
? 综上所述,凯恩斯经济学局部地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但也改变了使凯恩斯的理论具有适用性的社会前提,结果造成了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一个否定凯恩斯的世界。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来的理论体系改变了生活的面貌,同时引起了体系与新情况之间的不适应,导致了体系的使用价值的丧失。理论体系总是相对凝固不变的,而世界却在不断变动。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结束了凯恩斯经济学对西方经济政策的指导地位。
? (三)凯恩斯经济学的范式性质——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出发点。
? 借用研究科学史的著名学者库恩的概念,可以说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一个新范式,
为西方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出发点。凯恩斯提出私人企业制度是一个需要对总需求加
以管理的制度,并对如何管理提出了比较原则的建议。但他认为自己的《通论》主要是讨论
理论上的困难问题,至于理论的实际运用则是第二位的。 于是凯恩斯的理论便面临了一个矛盾:一个本质上主张进行管理的理论对具体的管理方法未作充分讨论。使凯恩斯的理论能够更有效地指导经济政策,便成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 提高凯恩斯的理论与现实的吻合度,也是凯恩斯以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是对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修正补充。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并不仅仅是把收入作为影响消费的惟一因素,建立一个以收入为惟一自变量的稳定的消费函数。他对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作了广泛的考察。 虽然他对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进行了广泛考察,但并没有同等程度地重视这些因素。相反,他忽略了许多因素。这种忽略,有的是他的短期分析的需要,有的是他认为被忽略的因素实际影响很少。 在做了种种忽略和假定之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在短期中,当其他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不变或作用甚少时,总消费量主要取决于总收入量。以此为据,他才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结论。从整体来看,他并没有把心理因素当作决定消费的惟一因素,仅仅是把它当作短期中,在不发生重大社会变革,也不顾及制度方面的渐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假定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不变等条件下决定消费的因素。他的消费理论一方面对影响消费的因素作了广泛考察,另一方面只重点分析了收入单独一个因素,造成了考察的广泛性与分析的狭隘性。这种狭隘性的合理之处在于把新古典学派的消费决定机制(利率决定储蓄,储蓄决定消费)纠正了过来,变成收入决定消费、消费决定储蓄。但他分析的狭隘性使他没有分析长期中会影响消费的许多因素。
? 这种短期分析的狭隘性,使他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长期的统计事实相悖,引起了消费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使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开始强调其他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如杜生贝的相对收入假定,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莫秋格里安尼的持久财产假定,或贺塔克等人的消费品存货调整假定。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都围绕着收入、财产对消费的影响作文章。因此可以说,他们对消费理论的发展都是沿着凯恩斯的新范式所指出的方向前进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发展带有给凯恩斯的范式“填空”的性质,即填补他指及却没有深入的“空位”,进而局部修正他的结论。这种修正并没有动摇凯恩斯新范式的整体结构,只不
过使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得到了一定的缓和。在消费理论的发展中,惟一突破凯恩斯范式
的例外是詹姆士·摩根的消费决策影响收入假定。因为它根本颠倒了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相关
关系。
?使凯恩斯的理论与现实进一步吻合的另一个领域,是西方经济学在投资与收入关系方面的发展。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乘数理论使宏观经济的基本变量收入、消费、投资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高度简洁的关系。它促使人们去思考收入与其他需求因素之间的类似关系。故乘数理论在凯恩斯以后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乘数效应的普遍化,不仅私人投资具有乘数作用,政府开支、外贸出口的增加同样对收入具有乘数作用。
? 但凯恩斯的乘数理论从两个方面把收入与投资的关系简单化了,其中一个方面是他只看到投资对收入的影响,没有反过来看到收入对投资的影响。这是因为他当时的迫切任务是说明萧条的原因,指出摆脱萧条的办法,因而就特别重视投资对收入的刺激作用。汉森、萨缪尔逊看到了乘数理论在说明投资与收入之间关系时的这种局限性,提出了加速数理论。这一理论是对凯恩斯关于收入投资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通过这一补充,使凯恩斯范式中关于收入投资的理论与现实有了更强的吻合度。
?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把收入与投资之间的关系简单化的另一个方面是认为收入是投资的线性函数。这与现实差距不小。凯恩斯本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消除这一差距,他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就是指明了使乘数理论成立的一系列前提假定,并指出现实生活中影响乘数
作用的各种修正因素。 尽管如此,乘数理论到70年代,当凯恩斯经济学已经走下坡路之后,还是受到了希克斯的反省。因为乘数理论事实上需要对各部门的存货量有一个复杂的假定。从凯恩斯明确提出的假定与隐含的假定来看,它们主要符合老式商业循环中的萧条时期。故凯恩斯的乘数理论主要反映了老式商业循环中萧条时期的收入投资关系,一旦循环越过了萧条阶段,则乘数理论所需要的许多前提便不再存在了。希克斯对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反省,意味着已经需要建立一个更一般地概括投资与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了。
?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为经济增长理论在战后的大发展准备了出发点。凯恩斯在《通论》中所给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只是一个短期理论。但他已经触及到当年均衡对下年度的影响,
“一切资本投资,迟早总要变成负投资,故如何使新的资本投资,常常超过资本负投资,以
弥补净所得与消费之罅隙,乃成为一大问题——而且此问题随资本之增加而愈来愈难。只有当人们预期未来消费支出会增加时,当前新投资才会超过原有资本之负投资。每次我们以增加投资来取得今日之均衡,便增加取得明日均衡之困难”。 这意味着,理论的内在逻辑已经要求建立关于长期均衡的理论体系。但他并没有考虑投资增加,生产能力扩大给长期均衡的实现所带来的问题。他更关心的是阻碍着投资需求的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时期中的发展趋势。就像在短期中一样,在长期中他的注意力仍然是局限于需求一方,而没有考虑供给一方的变化会对宏观均衡产生哪些影响。他认为只要国家干预利率且直接投资,就能在长时期中使资本极为丰富以致边际效率为零,从而消灭资本主义的主要弊端之一:食利者阶层的存在。 这样,他的长期分析就缺乏短期分析那种现实感,而富于幻想色彩。可以说,在他的长期分析中,对资本主义长期趋势的主观愿望占了主导地位。而收入决定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要求,建立长期动态均衡体系的要求,却没有得到深入地考虑,只是作为一个理论难点提了出来。这样,他的短期分析从两方面为研究长期动态均衡的增长理论做了准备,一方面是提供了适用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另一方面是提出了课题。没有《通论》所做的这些准备性工作,很难想像能用哈罗德-多玛模型这样简练的理论概括复杂的增长问题。50年代各种增长模型蜂拥出现,固然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有关,但其先决条件之一,便是凯恩斯所建立的新范式,它提出了新的概念、新的分析工具、新的思索方向,后一点尤为重要。
? 凯恩斯的《通论》也促进了其他经济学分支的发展,向他们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特别是计量经济学,这方面的结果就是克莱因的宏观计量模型。
? 凯恩斯经济学不仅为当代西方经济学若干重要课题的发展提供了出发点,而且也是当代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流派的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一。凯恩斯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几个流派的奠基人,重要原因是他首先系统地建立了宏观经济学。在今天的世界上,不考虑宏观问题的经济学流派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而要考虑宏观问题,便或多或少要接受凯恩斯的理论。这种现象可以称作是首创者的基石效应。除了这种基石效应,使凯恩斯成为当代一些对立流派的奠基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他的理论体系在一定范围中的可塑性。即可以把他的理论按不同需要向不同方面进行塑造。这种可塑性的存在,是因为理论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 以汉森、萨缪尔逊为代表的美国凯恩斯主义者,从制定具体政策以保证资本主义稳定增
长的目的出发,着重强调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乘数理论,而对于他对资本主义的
某些批判倾向,采取了嘲讽的态度。 而对于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又特别强调有效需求、消费函数、利率对投资的影响。相比之下,忽略了预期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中,资本边际效率表在联系未来与现在的作用上,比利率大得多。凯恩斯特别强调支配资本边际效率表的预期的重要性。 这种忽略的原因在于,企业家的预期往往是无法控制的,而利率则是相对可控的,因此从制定具体政策的目标出发,必然更注重对可控因素的分析。再者,凯恩斯在分析预期对产量与就业水平的影响时,强调了投资的私人性对社会的危害。 这也是他们要回避的。经过美国凯恩斯主义者加工改造过的凯恩斯经济学成为五六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成为正统凯恩斯主义。
? 以罗宾逊夫人为代表的凯恩斯左派。它们与美国的正统凯恩斯主义,在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注释上,有着尖锐的冲突。其实他们之间的冲突,是凯恩斯经济理论本身两重因素的发展。这种两重因素在《通论》中的主要表现就是一方面通过对产量就业水平的分析提出了治病的措施,另一方面在分析过程中对私有企业制度的弊病持一定的批判态度,对食利者阶层表示憎恶。这两重因素在《通论》中可以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但对后继者们却埋下了使他们分道扬镳的种子。这种两重因素也表现在《通论》对产量就业水平的分析过程中。凯恩斯一方面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分析方法,认为产量与就业水平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所不同的只是把新古典学派的静态均衡改造成移动均衡,考虑人们的未来预期对今日均衡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了现实世界中人们的预期是那样的不确定,“以往预期不一定
实现,而今日对于未来之预期又可以影响今日之行为” 。这样就把经济生活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中钟摆前进的过程。这些两重因素构成两派分歧的开端。正统派在分析产量与就业水平时描绘了摆式的均衡过程,在经济政策上重视对需求进行管理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尤其是前者。而左派更强调预期,强调不确定性的影响,认为凯恩斯是用历史观代替了新古典的均衡观; 在政策主张上特别重视收入政策,力图通过收入分配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他们继承凯恩斯理论中的激进倾向,沿着凯恩斯所开辟的道路一直向左走,并打算越过凯恩斯所止步的地方。他们不满足于仅仅解释就业水平的理论,而且要建立能解释就业内容的理论,并通过收入政策对投资的社会管制来指导就业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扩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范围,不仅要干预投资总量,而且要干预投资的内容,因为仅仅让投资总量达到充分就业,并不能保证谋求自身利益的企业商号的投资符合社会利益。这些想法针对着正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现实。
? 除了站在左边的左派,正统派还面临右边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挑战。货币主义在货币理论上提出了与凯恩斯的灵活偏好理论不同的看法,在政策主张上反对凯恩斯和凯恩斯正统派对财政政策的重视,主张单一货币政策,扩大企业自由选择的范围。另一方面,弗里德曼在《货币分析的一个理论结构》一文中,建立了一个与凯恩斯大致相同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式。这说明,凯恩斯所建立的新范式的基本分析框架同样为货币主义者所接受,不过对这个范式的某些部件提出了更改意见,正是与凯恩斯范式的这种双重关系,使弗里德曼不仅声称“我们现在都是凯恩斯主义者……”,而且还声称“……没有一个人再是凯恩斯主义者”。弗里德曼的自白告诉人们,即使是那些继承非凯恩斯传统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在建立自己的宏观模型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凯恩斯的理论。


   

作者:yuweiyuwei 回复日期:2004-12-26 19:34:46 
     
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启示
当代自由主义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哈耶克先生的经济周期理论,主要表述于他在1931年出版的《物价与生产》一书之中。
? 哈耶克是从某种均衡状态出发来分析经济周期的。哈耶克的均衡,是指在充分就业条件下,在货币数量一定,整个社会的消费—储蓄比例一定,从而生产的纵向结构一定时,人们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和用于购买资本品的货币之间的比例,等于消费品产量与资本品产量之间的比例,即两类产品的需求之比等于供给之比。这个比例称作均衡比例。
? 哈耶克的生产结构,就是生产的迂回程度或资本化程度。迂回的生产包括若干顺次相继的生产阶段,其中每一阶段都以上一阶段的产出为投入,又以自己的产出为下一阶段的投入。
除最后一个阶段之外,其他阶段生产的都是中间产品。这种具有纵向顺序的诸生产阶段全体,就是哈耶克所说的生产结构。当生产的迂回程度变化时,意味着生产结构的变化。他强调这种变化对于经济周期的出现有重大关系。而生产结构是稳定还是变化,则取决于各生产阶段
上的企业的赢利状况,而这又取决于各阶段产品的成本和相对价格。因此相对价格是决定生
产结构的最重要的因素。
?哈耶克认为,生产结构的变化会由于两种原因,一是货币数量一定时社会的消费和储蓄之间的比例发生自愿的变化;二是消费与储蓄之间意愿的比例不变,但货币数量有了变化。
? 当生产结构由于自愿储蓄增加而变化时,只要货币数量一定,经济就会经过一个平稳的自发过程而建立起新的均衡。从某一均衡状态出发,若消费者的自愿储蓄增加了,则增加的储蓄将全部转化为投资。因此自愿储蓄增加的结果是减少了消费需求,增加了资本品需求,从而引起了消费品相对价格的下降和资本品相对价格的上升。较晚的接近于消费品生产阶段的那些阶段中,其产出的资本品的价格由于受消费品价格下降的影响也可能下降,但幅度将小于消费品价格的下降幅度。而较早阶段产出的资本品的相对价格则肯定上升。相对价格的这种变化,导致较晚阶段所用资金的利润相对下降,而较早阶段所用资金的利润则相对上升;从而使资金及非专门性货物〖ZW(〗非专门性货物是指那种可用于一个以上生产阶段的原始生产要素和中间产品;与之对应的是专门性货物,指那种只能专门用于某一个生产阶段的原始生产要素和中间产品。这是哈耶克所用的两个概念。〖ZW)〗由较晚阶段向较早阶段转移,甚至导致新生产阶段的出现。生产的迂回程度加深的结果,是消费品产量相对减少,而资本品产量则相对增加。与此同时,用于消费品生产阶段和接近消费品生产的其他较晚阶段上的货币量将减少,用于较早生产阶段上的货币量将增加。结果,随着自愿储蓄的增加,消费品的需求和供给都趋于相对减少,用于购买消费品的货币也趋于相对减少。因此,只要自愿储蓄的增加是稳定的,那么最终将建立新的均衡,消费品需求和资本品需求之间的比例将再次等于它们之间在供给方面的比例,但这一比例将小于自愿储蓄未增加时的比例。
? 当自愿储蓄减少时,将出现相反的结局,新的均衡比例将大于储蓄未变动时的比例。
? 生产结构除了由自愿储蓄的变化而引起变化之外,还会由于货币数量的变化而引起变化。
一旦货币数量发生变动而消费—储蓄之比不变,且货币流通速度也不变时,旧的均衡将被打破,而新的均衡只有在经历了波动之后才能出现。
? 哈耶克认为,货币数量变动对均衡的扰动,会因为新增货币首先用于购买资本品还是首先用于购买消费品而有所不同,由旧均衡走向新均衡的途径会有所不同。
? 如果是以银行向生产者发放贷款的形式增加货币数量,为此必须使货币利率低于均衡利率。货币利率降低使原有各生产阶段的企业实行要素替代,即用资本品替代原始生产要素。这种行为导致两种结果,一是在初始的充分就业状态中释放出一部分原始生产要素,并投入更早的生产阶段,使生产阶段增加,迂回程度加深;二是引起资本品生产,尤其是较早生产阶段的利润相对增加,非专门货物从消费品生产阶段和其他较晚生产阶段向较早生产阶段流动,在经历一段耗尽消费品原有储备所需要的时间后,非专门货物的这种流动将引起消费品减少。
? 如果这种消费品减少伴随着消费者自愿储蓄的相应增加,那么货币数量变动引起的经济扰动将平稳地过渡到新的均衡。但现在的问题是消费者并不打算改变原有的消费水平和原有的消费储蓄比例,即消费需求并没有减少。消费需求维持原状,消费品供给却减少了,结果便是消费品价格上涨。
? 如果这种价格上涨没有被消费者货币收入的相应提高所抵消,消费者将被迫减少消费水平。这就出现了强迫储蓄。但消费者货币收入最终将由于货币量增加而提高,这是因为经济
始终保持充分就业状态,即原始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并没有减少,只是改变了使用方向;所以
企业用新增货币进行投资的结果将使新增货币逐渐转移到原始要素所有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手中。这就使消费者们有可能用更多货币购买消费品,结果消费品价格相对于资本品将更快
上涨。
?如果这种消费品相对价格上升的势头被银行对企业的进一步放款所抵消。那么,已经拉长的生产过程将继续保持。但是由于法律或营业习惯的限制,银行不可能持续地扩张信用,于是出现货币资本供给的短缺。
? 如果企业在银行供给的货币资本出现短缺之前,借助于新增加的货币,已经胜利完成了为时较长的新的生产过程,那么就可以生产出较多消费品以供消费,于是消费者增加货币收入后恢复原先消费水平的行为,也不会改变已经加深的生产迂回程度,如果企业尚没有完成为时较长的迂回生产,而货币资本已告短缺,那么,只要自愿储蓄不增加,银行增加货币贷给企业将引起资本品相对价格的一度提高,生产迂回程度的一度加深;但最终将由于货币资本供给的短缺而出现消费品相对价格上升,非专门性货物又从较早生产阶段流回消费品生产阶段和较晚的资本品生产阶段,剩下的那部分非专门性货物不够完成较长生产过程之用,曾经一度拉长的生产过程将出现纵向收缩。〖ZW(〗关于生产过程被增加的货币拉长之后的两种
后果,参阅海约克《物价与生产》第51~52页。〖ZW)〗在生产过程收缩之后,较早生产阶段将出现专门性货物,尤其是专用设备的闲置,这正是萧条的特征。哈耶克认为,正是生产过程这种一伸一缩的情况,使经济出现繁荣与萧条的周期性波动。
? 以上是新增货币首先用于购买资本品时的情况。如果从某种均衡状态出发,新增货币首先用于购买消费品,那将出现相反的过程。这时消费品价格以及较晚阶段中生产出的资本品价格将相对提高,在短期中甚至超过最后将达到的均衡水平。于是大量非专门性货物由较早生产阶段流向较晚和最终的生产阶段,生产过程将缩短,在短期中甚至有过分缩短的倾向,即实际生产过程在短期中甚至比新的均衡比例出现后会有的生产过程还要短。原先一些较早阶段中的专门性货物将由于与之配合的非专门性货物的不足而闲置。不仅专门性货物会闲置,
在原先较迂回的生产方式已无法维持,而新的较短的生产方式又没有充分完成到足以吸取全
部非专门性货物的程度时,连非专门性货物也会出现一定的闲置。于是整个经济出现萧条现
象。
?哈耶克认为,专门性货物的闲置,并不能证明消费不足。在哈耶克看来,萧条,或者说资本品的闲置,并不是因为消费品生产部门因生产过剩而减少其对资本品的需求,而是因为消费相对说来太多,消费品生产抽光了使较早阶段的专用资本品得以发挥作用的非专门性货物。所以哈耶克的周期理论被人称作消费过多论。而消费品生产之所以能够抽去大量的非专门性要素,又源于银行不肯充分供应货币资本以支持企业的投资,所以他的周期理论又被人称作资本短缺理论。
? 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忽略技术进步和充分就业。使他的理论不能说明技术进步对经济周期有无影响和如何影响;但却使哈耶克有力地证明了,即便不存在技术进步,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也不会平稳发展,而会由于其他原因而出现波动。
? 充分就业的短处在于使他的理论无法说明总产量的决定,把这个需要分析说明的问题用一个假定处理掉了。其长处在于,哈耶克证明了,即使经济保持充分就业,有效需求足够大,
也并不能避免经济周期。这一结论对于凯恩斯以后的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哈耶克与凯恩斯不
同。他实际上分析了另一种类型的经济萧条,凯恩斯所分析的萧条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
非充分就业萧条,其特征是各种要素都出现闲置现象。这种萧条可以通过扩大总需求来消除。但克服了凯恩斯式的萧条并不能避免哈耶克式的萧条。哈耶克式的萧条是在充分就业的基础上发生的,是均衡比例被货币因素破坏所造成的。这种周期理论更适用于那种由于各种原因而能保持劳动者充分就业的国家。这对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波动也许比凯恩斯的理论更有借鉴意义,因为由于制度性的原因,社会主义国家的劳动者往往是充分就业的。
? 哈耶克的周期理论启示我们,不仅要注意货币因素对总需求、总供给等经济总量的影响,
还要注意货币因素对消费—储蓄、消费—投资的比例的影响;不仅要注意保持总需求、总供
给的均衡,还必须在此前提下进一步注意保持总需求的构成与总供给的构成之间的吻合,使供求双方在比例上保持均衡。
? 联系我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哈耶克的经济周期理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一旦在投资膨胀的带动下实现了充分就业条件下的总供求平衡之后,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就必须以储蓄的同步扩大、消费的相应收缩为支柱,否则就会因为消费品与资本品之间的比例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之间的比例不一致,而引起哈耶克式的萧条。因此,在未实现充分就业之前,投资规模的扩大不需以牺牲消费为前提,而一旦实现了充分就业,投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就必须以消费的相对收缩为前提。在未达充分就业之前,节俭未必是有益于社会的美德;但充分就业一旦实现,节俭就必定是有益于社会的美德。凯恩斯证实了前一句话,哈耶克证实了后一句话。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也许是需要我们把节俭作为美德了,否则哈耶克式的萧条就将出现在不远的将来。

从笃信传统到进行革命——凯恩斯的重要经济论著及其思想演化过程
?作为一个跨时代的经济学家,时代的特征折射为凯恩斯个人思想的演化。以凯恩斯革命为标志的西方经济思想的大转变,并不是在《通论》中突然出现的东西,而是凯恩斯个人思想长期演化的最终结局。对这个演化过程加以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为什么处于相同的环境中,其他不少经济学家却无法完成凯恩斯所完成的思想飞跃。
? 凯恩斯作为经济学家的第一本论著,是1913年出版的《印度的货币与财政》。这本书,按克莱因的说法,“丝毫没有预示出他以后的才华和睿智”。 但这本书中有两点值得注意,就是它表达了作者对货币窖藏现象的忧虑,以及作者宁愿采取管理通货制度而不愿接受“自动”的金本位制。 1919年以后,凯恩斯围绕凡尔赛和约写了一批使他蜚名远扬的文章。这些文章同样没有预示他以后的思想。尽管如此,这些著作和文章仍然值得注意,因为它们表明凯恩斯从一进入经济学家的行列,就表现出他注重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特征。这一特征他一直保持终身,从这些著作和文章中表现出来的另一点就是,凯恩斯从一开始就比较注意考虑宏观性的全局性的问题。这种特点无疑使他比那些注重微观问题的经济学家在分析诸如通货膨胀和萧条这类问题时具有一定的优势,因为后者往往习惯从微观出发去分析宏观上的问题。 而凯恩斯却往往撇开微观上的细节,直接运用一些总量概念进行分析。
?大约从1919年开始,凯恩斯对战时和战后初期欧洲许多国家出现的通货膨胀问题产生了兴趣,写下了题为《通货膨胀》的短文,谈到通货膨胀将改变财富的分配,其后果是导致资本主义制度的不稳定。 以后整个20年里,他都把注意力放在与币值稳定有关的问题上。
?1923年,他把自己多年来思考货币问题的观点整理成一部小册子——《货币改革论》。在《货币改革论》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少对他以后的思想发展深有影响的见解。首先是他不再单纯分析通货膨胀,而是同时分析通货紧缩,认为“缩”也和“胀”一样,既影响分配又影响生产,但“胀”对分配影响更大,而“缩”对生产影响更大。 这意味着作者不仅看到了货币与一般价格水平的关系,而且注意到了货币与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这是他在以后的《货币论》中从价格的货币论走向产量的货币论的最初一步。而注意到货币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用货币来说明产量水平。这正是凯恩斯与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以及威克塞尔货币理论)的重大区别。
?其次,凯恩斯以新的社会集团划分来取代英国经济学从斯密以来的传统划分(地主、资本
家、工人),把社会分为债权人(他称之为投资者)和债务人(他称之为商业阶级)以及工资劳动者,并把债权人称作社会中的不活动分子,而称后两部分人为活动分子。 这种划分,在分析币值变动引起的财富再分配时,比传统的划分是更实用的。这种新划分的实质是把传统的资本家阶级一分为二,分成现代意义的资产者和企业家这样两部分具有不同经济功能的集团。把社会分成不活动分子和活动分子的新划分,为凯恩斯以后出现的反食利阶层(即《货币改革论》中的投资者)的思想作了铺垫。但当时他对食利阶层的态度还中性的,既反对“胀”使债权人吃亏,也反对“缩”使他们获利。这种态度与后来在《通论》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距离还是不少的。
? 第三,凯恩斯在1923年就已经注意到了劳工市场上的新特点,即工人的组织性集团性。这种集团性使工人在“胀”的时候实际工资未必一定下降。而“缩”的时候又会导致货币工资的向下刚性,导致失业增加。 对劳工市场这一特点的认识,使他后来不像其他一些经济学家那样,把降低货币工资当作为对付萧条的有效对策。
第四,凯恩斯认为应当把国内物价稳定作为追求的目标,而稳定的方法不是恢复金本位,
而是在币值方面放弃自由放任的原则,实行通货管理。依据下述货币数量公式,凯恩斯给出
了实行通货管理的具体措施:n=P(k+rk′),式中n为货币流通量,P为消费品价格,k是公众要求以货币形式取得的消费品,k′是公众想以活期存款形式保持的消费品,r是银行的储备金比例。这个公式表明当k、rk′一定时,P与n成正比例。当k、k′和n一定时,P与r成反向运动。凯恩斯用这个公式表明,n和r是直接受货币当局控制的,而k和k′的比例虽然随公众的消费—储蓄心理而变动,但也可以通过利率来影响,因此货币当局可以通过变动利率(影响k与k′)、r及n来使P保持稳定。 利率、准备率和流通货币量,便是货币当局手中可用以稳定币值的三件武器。凯恩斯还进一步考虑了通货管理的原则,当币值预期将发生变动时货币当局应当发动与当前趋向相反的因素来抵消这种变动,以稳定币值。 这也就是今天人们所说的“逆经济风向”行事的原则。
? 在上述货币数量公式中,货币仅仅是一种交易媒介,这表明凯恩斯这时的货币理论还承袭马歇尔的传统,没有进一步认识到货币的价值保存功能,没有认识到对货币的投机需要。
?运用通货管理来达到稳定币值的目标,这就是在《货币改革论》中凯恩斯所提出的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这对当时那种主张恢复金本位、按自由放任原则来保持币值稳定的主张来说,无疑是激进的。但它终究是威克塞尔在《利息与价格》(1898年出版)中已经提出了的主张。 但《货币改革论》包含着新思想的萌芽,这就是凯恩斯不再单纯把货币看作是说明一般价格水平变动的因素,还把它看作是产量变动的因素。循着这一思路,他终于超过了威克塞尔。
? 1923年以后,凯恩斯针对现实问题,发表了《丘吉尔先生政策的经济后果》(1925年)等文章。这些文章就其论点来说基本上没有超出《货币改革论》。他思想进程中下一个值得重视(但往往被人们所忽视)的发展表现在他于1925年和1926年发表的三篇文章中。这就是1926年发表的《给法国财政部长的一封公开信》、1925年发表的《我是不是一个自由党员?》和1926年发表的《放任主义的终结》。
? 在上述第一篇文章中,凯恩斯对降低币值问题有了新的看法。从以前主张币值稳定变为主张降低币值。当然目的还不是为了打击食利阶级,而是为了减轻法国政府的债息负担。
? 在上述第二篇文章中,凯恩斯明确提出19世纪那种个人主义和自由放任的制度已经过时,因为各种集团(工会、各行业协会等)的形成,自由竞争的局面已经不复存在(起码在劳工市场上),因此不可能单纯依靠自发势力解决各种经济问题。政府将过问过去所不过问的事情,并明确宣布,旧的理论教条必须有所背弃。在上述第三篇文章中,凯恩斯更进一步发挥了这些论点。可以说这篇文章是他关于政府干预的简略而全面的纲领。对这篇文章的内容,有必要详加介绍。(1)文章否定了自由放任原则的伦理基础,指出私人利益与社会公益并非一致,利己主义并不会导致社会公益。(2)文章认为经济学家目前的任务是重新确定政府干预经济的范围,并寻找出在民主政体下合适的干预方式。(3)政府干预的范围,从原则上讲,是要区分“在技术上是属于社会性的”事业和“技术上是宜于个人经营的”事业。具体说来,政府要对经济波动实行控制。方法是部分由政府对通货进行审慎的管理,部分用法律规定,将一切企业的实际情况公诸于社会,以便于监督。政府对于储蓄和投资的规律,储蓄中国内投资在各部门中的分配,都要进行一定的干预,而不能完全听凭个人决定。政府还应当用审慎的政策来干预人口的数量和质量。(4)至于政府干预的方式,文章认为要借助于那些在管理单位和组织单位的规模上介于个人与现代国家之间的那些自治半自治团体,而这些团体最后须服从民主制度的统治,这种统治是通过议会来实现的。具体地说要借助于股份公司这类组织来进行管理,因为股份公司使资本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管理者的目标是组织的稳定和信用,而不是股东的最高红利,这就使它产生一种考虑各方面利益的趋向。(5)进行国家干预并不是削弱资本主义。因为资本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依靠个人图利本能作为经济机器的主要动力,而国家干预并不改变这一特征,国家干预是改进资本主义。而改进后的资本主义,在高度有效的管理下,将比目前为止所看到的任何其他制度都能更有效地实现经济目的。以上这篇文章实质上是作者关于政府干预问题的一份纲领性意见。和上述第二篇文章一起,它们表明作者具有敏锐的时代感,较早觉察到时代已经发生变化,自由放任的19世纪已经结束,新世纪需要新的对策——有管理的资本主义,需要新的理论。从这两篇文章来看,《通论》的背弃传统决不仅仅是大萧条的结果,也是他1925年就已具有的渴望建立新理论的结果。关于国家干预的思想也并非在《通论》中才形成,而是在上述两篇文章中就已经有系统的考虑,可以说,即使没有大萧条,没有《通论》,作者也会沿着上述两篇文章的思路进一步论证政府干预的必要性和干预的范围及妥善方式。事实上,在《放任主义的终结》一文中,作者对国家干预问题的考虑,其广度远远超过《通论》。只是由于1926年以后经济形势的严峻,促使作者把注意力集中于面临的一系列迫切问题,着重考虑与克服当时的萧条有关的政府干预问题,于是《终结》一文中所考虑到的不少问题,便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探讨,如政府对人口数量的管理,政府干预的妥善方法等。1925年、1926年的这两篇文章也说明,凯恩斯在《通论》中所提出的政府干预,在他心目中也决非克服萧条的临时对策,而是出于他对于新时代经济特征的深刻认识而提出的一种长期措施。
? 可以说,从1925年开始到1930年,凯恩斯的思想一直处于一种矛盾状态中。一方面,他已经嗅到了新时代的气息,对新政策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轮廓——国家干预,对新理论还
处于茫然之中。另一方面,他还没有摆脱传统理论的束缚,还不能从经济分析入手,为国家
干预的必要性,干预的方式、范围,提出有力论证。这一矛盾的具体表现就是当他提出克服
萧条的具体改革主张时,往往背离传统,而在对萧条原因进行学术研究时,又回到传统。
1929年,为了为主张用公共工程克服英国萧条的观点辩护,凯恩斯与韩德森合写了一本小册子《劳埃德·乔治能做到吗》。在这本提出具体政策主张的小册子里,为了抨击财政部观点,给公共工程辩解,他提出了一系列在以后的《通论》中得到进一步发挥的反传统见解。在分析公共工程的资金来源时,他提出了:(1)个人储蓄不一定全部转化为投资。在《货币改革论》中,他已经提出储蓄和投资是由不同的人作出的决策。 在这里他进一步指出投资决定于银行所创造的信用量,决定于企业家的投资热望,而政府在当前是具有最重要地位的投资者。由于储蓄者与投资者的分离,总投资与总储蓄不一定相平衡,这种不平衡是当前许多困难问题的根源。这种见解是《通论》中否定萨伊法则的萌芽。(2)当投资走在储蓄前面时,就获得繁荣,获得高度就业,但也会出现通货膨胀的倾向,当投资落在储蓄后面时,就陷入萧条,出现失业。这种见解表明了投资与储蓄的关系决定了宏观经济。(3)单凭个人的节约行为并不能使国家富裕起来,如果国内投资没有相应跟上的话。(4)单靠放松银根不足以克服英国的长期萧条,因为私人投资引诱不足,放松银根只会引起资金外流增加。单靠增加政府开支也不行,因银行若不同时放松银根,必然出现高利率,出现排挤效应,因此必须是银行和政府相配合。一方放松银根,另一方增加支出,才能克服萧条。 这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观点的萌芽。在分析公共工程的效应时,他运用了乘数原理,认为一笔用于公共工程的政府支出,在当时存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会使就业和产量都发生数倍的增加。 1929年的这本小册子,表明凯恩斯在政策主张上已经与传统观点决裂,而为了论证新政策,他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论见解,它是凯恩斯走向《通论》途中的又一里程碑。
? 1930年,凯恩斯出版了准备已久的一本重要理论专著《货币论》。这本专著是他在1923年发表《货币改革论》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的,又是他在《通论》发表前的最后一部专著。因此它对《货币改革论》的发展,对《通论》的影响,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 与《货币改革论》相比,《货币论》最大的变化在于对物价水平的看法上,在《货币改革
论》中,消费品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流通量、银行准备率;而在《货币论》中,消费物价由
下决定:
P=E/O+(I′-S)/R=W1+(I′-S)/R
P为物价、O为产量,E为生产要素收入,R为消费者购买的物品和劳务量,W1为平均每单位产量的收入(他称之为效率报酬率),I′为新投资的生产成本,S为储蓄。这一关系式表明,当W1和R一定时,消费品物价P取决于投资I′与储蓄S的关系。他把I′-S定义为整个社会由消费品生产的利润Q1,当I′=S时,Q1等于零。这时经济便处于均衡状态,P便完全等于W1。当I′>S或I′<S时,Q1>0或Q1<0,这时经济处于失衡状态,P也偏离均衡。W1决定了P的均衡水平。I′-S和R决定了P偏离均衡的程度。
? 至于社会总产品的价格水平,凯恩斯用下式给出: ??
π=W1+Q/O=W1+(I-S)/O
π为一般物价,Q为总利润,为消费品利润Q1和资本品利润Q2之和,I为投资的市场价值。他如上。由该式可知π取决于W1、I-S和O,W1决定π的均衡水平,而离差由I-S和O决定,有无离差关键要看I-S(=Q)是否为零。于是一般物价水平便更多地和投资与储蓄的关系发生了联系。把一般价格水平区分为由效率报酬率W1决定的均衡水平与由I-S决定的离差两部分,是《货币论》的一大发展。
? 投资与储蓄的关系现在成为决定物价水平的重要因素了,那么它们的关系又是如何决定的呢?凯恩斯认为这取决于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当两种利率一致时,I=S;当市场利率高于自然利率时,I<S;市场利率低于自然利率时,I>S。而当I小于(大于)S时,企业部门出现亏损(利润),这使企业家们缩减(提高)生产和生产要素的报酬率,从而使效率报酬率W1下降(上升)。结果,W1便和I-S同向下降(上升),导致物价水平的低落(上升)。这
意味着银行体系所决定的市场利率,通过影响投资与储蓄的关系,再影响企业部门的赢利情
况,影响效率报酬率,最终影响物价水平。他指出,虽然市场利率不是决定物价水平的惟一
因素,但却是诸因素中的可控因素。他关于市场利率和自然利率的关系影响物价水平的上述
论点可图示如下:
自然利率与市场 投资与储 企业赢 效 率 物价
利率之差 蓄之差 利情况 报酬率 水平

根据上述分析,凯恩斯认为银行体系可以通过调节市场利率使之相符于自然利率,使投资等于储蓄,并间接影响效率报酬率,从而使物价水平趋于稳定。
? 与《货币改革论》中强调物价水平与货币流通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稳定关系不同,凯恩斯在《货币论》中否认物价水平与货币流通的需求量之间存在稳定不变的关系。 这是因为物价水平同样的上涨,由I-S上升(即利润上升)引起和由W1上升(即收入上升)引起,所需要的货币量是不同的。同时,货币的流通速度决不是稳定的常数。
? 为了分析货币流通速度的决定因素,凯恩斯把全部现金余额分为收入存款M1、营业存款
M2和储蓄存款M3,M1+M2为活期存款,M2又可分为用于工业流通的存款部分M2A和用于金融交易的存款部分M2B。他认为,收入存款M1的流通速度V1是工薪发放间隔等其他一些社会习惯和例规的函数,因此是比较稳定的。营业存款M2的流通速度V2取决于工业存款M2A的流通速度V2A和金融存款M2B的流通速度V2B,以及由M2A和M2B之间的比例所决定。而V2A、V2B和M2A与M2B之间的比例是随着经济周期而变动的,因此V2是不稳定的。整个活期存款M1+M2的流通速度V,取决于V1和V2以及M1和M2之间的比例,因此V也是不稳定的。至于整个现金存款M(=M1+M2+M3)与货币周转总量B之间的比例关系,他不称其为流通速度,而称之为效能E,因为M3是价值贮藏不是流通货币。鉴于上述认识,他建立了下述关于V、V1、V2和E的关系式:
B=M1V1+M2V2=V(M1+M2)=E(M1+M2+M3)=EM
由该关系式可知,V和E是两个复合量,它们的变化既可能因真正的速度V1和V2的变化引起,也可能因M1/M、M2/M和M3/M的变化引起。由于V2、M1/M、M2/M和M3/M都不是稳定的,所以V也不是稳定的。并且V或E在短期中的变化,往往主要是不同存款比例方面的变化造成的。他指出活期存款(M1+M2)与储蓄存款(M3)之间的比例关系取决于市场利率,所以M1+M2及V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最终还是受到利率的支配。
? 在《货币论》中,凯恩斯还进一步分析了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的均衡条件:I=S,B=L,B代表对外贸易顺差,L代表资本净输出。前一个条件是内部均衡条件,后一个是对外均衡条件。他指出市场利率一方面可作为实现内部均衡的调节手段,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实现对外均衡的调节手段。例如当B<L时,提高市场利率最终会恢复对外平衡。利率提高对L的作用是迅速的,引起L的减少。但提高市场利率对增加B的作用是缓慢的:利率上升使I-S下降,再引起W1下降,再引起国内一般物价水平的下降,再引起B的增加(假定不存在摩擦和时滞,尤其是W1能自由地升降)。
? 凯恩斯通过上述分析,指出,可以通过银行体系调节市场利率而实现内部均衡和对外均衡。而调节的手段是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以及银行准备率。同时他也承认,由于时滞和摩擦的存在,内部均衡所需的市场利率可能与对外均衡所需的市场利率不一致。且在金本位制制度下, 一国实现均衡所需的市场利率很可能会妨碍别国实现均衡。为此他主张对货币
体系实行国际管理,并提出一整套管理方法。这些方法后来成为二战后西方国际货币体系发
展的蓝图。
?在主要诉诸货币手段的同时,凯恩斯在《货币论》中的个别地方也谈到,当运用货币手段降低利率并不能刺激投资,或只能引起资本输出时,便需要由政府采取投资行动,投资于各种公用事业。 这表明,他并不忽略财政政策。
?从总体上看,《货币论》突出强调自然利率与市场利率的关系对宏观经济(封闭条件和开
放条件)均衡的影响,突出强调银行体系通过利率手段实现宏观均衡。从这两点来看,凯恩斯的《货币论》与其说是发展了马歇尔和庇古的货币思想,不如说是对威克塞尔理论体系的深入发展。从《货币改革论》强调货币流通量对物价水平的影响到《货币论》中否定货币流通量对物价水平的确定影响、强调利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标志着凯恩斯对剑桥学派(马歇尔、庇古)货币理论的背离,对威克塞尔理论的靠拢,标志着他从主张货币数量论转为主张货币均衡论。
? 由于主要强调由货币当局运用利率杠杆来控制宏观局势,所以《货币论》在1930年的萧条面前,不能算是一部生逢其时的成功作品。但这部著作对于后来的《通论》还是有影响的,
这种影响可概括为四点:(1)凯恩斯分析了人们持有货币的各种动机:交易动机、谨慎动机、营业动机及投机动机,区别了收入存款、营业存款(其中又分为工业存款和金融存款)和储蓄存款。这为他后来在《通论》中建立灵活偏好理论(货币需求理论)有重要作用。(2)他分析了投资与储蓄之间的关系对利润从而对企业行为的影响。1929年时他已经提到I与S的关系对宏观经济的影响,在《货币论》中他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影响的微观基础。然而他仍然把储蓄主要看成是利率而非收入水平的函数,也没有区分充分就业和非充分就业两种情况下的投资等于储蓄。 这一区分是《通论》的主要贡献之一。(3)他在《货币论》中已经意识到货币不单纯影响物价,还影响产量,认为在货币工资不能自由变化时,物价的变化可能为产量和就业量的变化所代替。这表明他已经开始从解释物价水平的货币理论转向解释产量和就业量的货币理论。 虽然这一转变在《货币论》中并未完成,物价水平仍是全书考虑的重点,但这预示了他的一个发展方向,而这个方向对于《通论》是必不可少的。(4)他在《货币论》中已经看到当货币政策失灵时通过政府干预来克服萧条的必要性,但对于货币政策何以失灵的原因分析不足。但在《通论》中,他通过提出灵活陷阱回答了这一问题,从而为政府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 除了《货币论》之外,1930年还有两篇后来编入《劝说集》的文章值得注意,这就是《19
30年的严重萧条》和《经济前途展望》。其中分析了产生萧条的原因,提出了克服当时萧条的对策。
?关于萧条的原因,在前一篇文章中凯恩斯主要依据《货币论》中的分析,强调利率在造成萧条中的作用, 在后一篇文章中,他认为萧条的原因是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太快,导致劳动过剩, 这显然远离《通论》的见解。至于克服萧条的对策,凯恩斯依据《货币论》中的分析,主张英美法三国中央银行联合行动,使国际长期贷款市场恢复信心。 这表明他还是寄希望于货币政策,但对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失去了信心,担心个别国家的低利率导致资金外流而非增加国内投资,故寄希望于各国联合采取货币政策。
? 总的看来,凯恩斯1930年的思想比1929年有一点倒退。1929年时,凯恩斯主要是寻求克服英国长期萧条的对策,提出了背离传统的政策主张,并由此引出若干新的理论见解,1930年,凯恩斯以分析萧条原因为主,依据的是传统思想,推导出传统的对策。
? 1931年,凯恩斯的思想继续处于矛盾状态之中。在6—7月份出席美国芝加哥大学召开的哈里斯基金圆桌会议上,他认为应当以降低市场利率(尤其是长期利率)为主要手段来克服萧条,同时辅之以公共工程,但不能把它当作惟一药方,担心它的长期效果不如货币政策,也担心它会导致社会主义。同时他还认为,实行公共工程的理由在英国比在美国更充分,因为英国是国际金融中心,降低利率往往导致资金外流而非投资增加;而美国则相当于一个封闭经济,降低利率不会出现上述不良后果。 由此可知,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尚处于从属地位。
? 这一年,他还发表了两篇值得注意的文章——《关于节约》和《通过关税政策来求得事态的缓和》,表露了他背离传统的思想倾向。在这两篇文章中,他提出如下一些观点:(1)在大量失业的情况下,节俭不能使国家致富,而将导致失业的连锁反应。 这里他运用乘数思想分析了节俭的恶果。这种反对节俭的思想是背离传统的。(2)为了克服萧条,政府不可避免地要举债投资。 这与1929年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并进一步转变了对公债的传统看法。(3)明确提出克服萧条可用两种方法:提高产品需求或降低生产成本。第二种方法意味着削减工资,难以实行,因此宜采用第一种方法,即提高产品需求。 这一观点的提出在凯恩斯思想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表示作者开始走向以有效需求不足来说明萧条,为了证明提高产品需求可以克服萧条,就自然要从需求这一方面去探索造成萧条的原因。这一观点还表明,作者虽然同意降低劳动成本可以在理论上成为克服萧条的对策,但在实际上却难以实行。这与他早在1923年就已经认识到劳动市场的结构性特征是有关联的。这一观点在以后的《通论》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形成系统的有效需求理论。(4)在当时金本位尚未取消的情况下,用提高需求的方法来克服萧条,将引起收支逆差,因此在提高需求的同时,要配合以关税。而一旦金本位制取消了,关税也就可以不需要了。 从上述四个观点可知,凯恩斯在1931年已经把考虑萧条问题的重点从1930年时的利率转到产品需求上来了。这是极为重要的一个转折,虽然1930年他也考虑产品需求,但那时是把产品需求看作是由利率决定的现象,考虑的问题是利率如何决定产品需求(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现在把重点放到了产品需求上,就必然要改变问题的提法,不是利率如何决定产品需求,而是产品需求由哪些因素如何决定。问题的转变意味着思维结构的重新组合,思维方向的重新确定。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转变,凯恩斯对萧条的分析就不会跳出威克塞尔的范型;有了这一转变,便有了凯恩斯革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通论》中有效需求理论的源头,就在于1931年发表的《通过关税政策来求得事态的缓和》一文中。
? 1933年,凯恩斯又发表了四篇值得注意的文章。一篇是论及马尔萨斯的,在这篇文章中,
他肯定了马尔萨斯的有效需求理论 ,这是他自1931年开始重视产品需求的必然结果。同时他把有效需求的大小与货币的非中性及利率联系起来。 另一篇文章着重强调了货币的非中性,强调了非中性的货币对萧条的影响,同时又认为单凭货币政策不足以克服萧条。 这两篇文章表明,凯恩斯当时正在考虑有效需求与非中性的货币之间的关系,这是朝着《通论》方向前进的又一步,搞清有效需求与货币、利息之间的关系,是《通论》的一大贡献。第三篇文章即《获致繁荣的方法》,在这篇文章中,他提出了“漏出”概念,即一笔收入不会全部流向增加就业的方向,而会有一定的漏流。他还把造成“漏出”的原因分为五项:(1)一部分收入成为储蓄;(2)一部分收入在支出后提高了物价,使别人的消费减少;(3)一部分收入支出在进口品上;(4)一部分收入只是替代以前的失业救济、私人施舍和个人负储蓄;(5)一部分收入成为税赋流入财政部。 同时,他还广泛运用乘数概念来论证公共支出对增进就业的作用,并估计当时的乘数大约为2。但这时他还没有把“漏出”概念与“乘数”概念联系起来考虑,因此对乘数值的决定因素——边际消费倾向或边际储蓄倾向——还没有足够的认识。 在这篇文章中,他也改变了对贸易保护政策的看法。在1931年,他曾经主张以保护关税配合政府开支以克服失业,现在他认识到,英国如通过关税克服失业,将牺牲别国的利益。而如果其他国家也采取保护措施,则大家都蒙受其害。 “漏出”概念的提出,意味着凯恩斯向《通论》的方向又前进了一步。
?《获致繁荣的方法》一文引起了批评,主要意见在于乘数的计算是先验的,为此,凯恩斯发表了《论乘数》一文,在文中他提出消费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和“漏出”是决定乘数大小的两个决定因素。 这就向着边际消费倾向说明乘数前进一大步。
? 概括地说,凯恩斯在1933年形成通向《通论》的两条尚未交织的思想线索,一条是关于货币、利率与有效需求的关系,即货币经济条件下的有效需求决定;另一条是关于乘数的决定因素,即乘数与漏出的关系。这两条思想线索的交点,便是《通论》。
? 1934年,凯恩斯在《通论》的草稿中提出“边际消费倾向”概念并把它作为基本心理法则之一。 1935年,凯恩斯终于用边际消费倾向来说明乘数并提出了乘数的计算公式。这标志着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完成。 凯恩斯在《新共和》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颇为后人注意的文章——《一个自行调整的经济体系?》。这篇文章提出了新理论的要点,也是新理论与传统理论的根本分歧点,即现存的货币经济不存在着趋向充分就业的自动过程。 这一论点被克莱因正确地称作是“全部凯恩斯经济学的要点”。 1936年出版的《通论》便是对上述论点的全部论证。
? 从以上简述的凯恩斯思想演化过程来看,从1925年开始便潜伏在凯恩斯思想中的矛盾,1929年以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表现在每当他主要考虑克服萧条的对策时,就表现出鲜明的背离传统的精神;每当他以理论分析为主时,则又因袭传统。但大萧条的紧迫形势迫使他用主要精力寻求对策,并为背离传统的对策寻求理论根据。因此,凯恩斯革命实际上是一个延续达10年左右的思想演变过程,一个屡经反复的思想过程。《通论》只是革命的最后结晶,
而非革命本身。
?从20年代始,凯恩斯对于经济萧条和波动的看法,就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从单纯用利率来说明萧条和波动,发展为用三大基本心理法则来说明;由单纯从投资与储蓄的关系出发,到从总需求供给的关系出发。最后的解释并没有排斥早先的解释,而是包含了早先的解释。
? 在关于国家干预的问题上,凯恩斯也是从20年代开始,就已经认识到19世纪那种个人
放任主义的制度已告结束,需要经过改良的有管理的资本主义。至于如何管理,在20年代初
是主张货币当局控制信用。1926年提出国家干预的全面纲领,1929年以后开始越来越倾向于
用财政政策来克服萧条。可以说,《通论》在国家干预问题上并没有特别的新意,只是为国家干预,尤其是为财政政策干预提供了分析上的依据。
? 从以上简述的凯恩斯思想演化过程来看,他思想转变的特征是政策导向,即由于传统理论演绎出的对策无法解决实际经济问题,导致新政策的产生,而为了论证新政策,最终引起理论的变革。这种思想转变可以称之为政策导向型的转变,政策革命先于理论革命,决定了理论革命的方向。1929年关于用公共工程克服萧条的对策,孕育了1936年的《通论》。这种政策导向型的思想转变,是经济社会需要大变动时,经济理论发展的常态模式。
? 从以上简述的凯恩斯思想演化过程还可以看到,《通论》是他多条思想线索长期平行发展,最终交织的结果,看不到凯恩斯思想发展中的这种多线式结构,就无法全面理解《通论》。
? 凯恩斯思想中比较大的线索可分为两条,一条是以币值问题为发端,始于20年代初;另一条是以公共工程问题为发端,始于1929年。对币值问题的分析使他认识到旧时代的结束、新时代的开始,而新时代是需要政府广泛进行干预的;使他认识到利率对投资从而对萧条与波动的作用,认识到货币政策的必要性,使他把社会按活动分子和不活动分子来划分,这种划分最终影响到他的社会哲学,影响到他对食利阶层的看法。对公共工程问题的分析使他形成“漏出”的概念,使他执着于乘数理论,这两者又使他认识到了消费函数和边际消费倾向。
? 最后,在有效需求或总需求函数这一概念下,两条思想线索交织起来了,形成有效需求理论。其中从公共工程出发的线索最终说明了总消费总储蓄,从币值问题出发的线索最终说明了总投资,两条线索原先在逻辑上似乎是分离的,现在它们的互补性质则一目了然。单凭消费函数理论,不足以说明投资何以不能与储蓄相抵,从而无法建立有效需求理论;单凭对货币、利率问题的分析,也无法说明消费需求的决定因素,从而也无法建立有效需求理论。
? 认识到凯恩斯思想发展中的这样两条主要线索,便能理解为什么汉森把凯恩斯在理论上的最主要贡献看作是提出了消费函数, 而迪拉德则认为是建立了货币经济理论。其实他们两人都不过是抓住了凯恩斯思想发展中的一条主要线索及其最终结果。
? 从提出总需求函数到提出非充分就业均衡,除了上述提到的两条思想线索的交织以外,还有另外一条思想线索也加入了进来,这就是凯恩斯早在20年代初便已认识到的劳工市场的集体谈判引起的工资刚性。这一认识在凯恩斯思想发展中,对于他坚信非充分就业均衡的存在,是起着重要作用的。没有这一认识,他很可能一开始便会沿着另一条思路去分析萧条问题。工资刚性这一假设,虽然不是凯恩斯最终建立的理论大厦的一个必需的组成部分,但却是这座大厦得以建立的先决条件之一,它对最后的理论体系所起的作用就好像是建造高楼大厦时的脚手架。对于类似这种次要的思想线索,也是我们分析凯恩斯思想演化时不能忽略的。
? 凯恩斯关于国家必须用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的思想同样是多种思想线索交织的结果,其一便是他认为放任主义已经过时的看法,另一个便是非充分就业均衡的观念,第三个是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的怀疑。
? 凯恩斯对于食利者阶层的反感,是当他认识到非充分就业均衡后才产生的,但如果他没有把社会划分为活动分子和非活动分子的认识,这种反感也难以出现。故这也是几种思想交织的结果。
? 凯恩斯思想演化过程中的这种多线式结构,造成了《通论》的多面性,使后人可以从多种角度、多种方面去把握概括《通论》的精义,向不同方向去发展《通论》的思想,形成不
同的凯恩斯主义者,塑造出不同的“凯恩斯”出来。

评凯恩斯经济学说的历史命运
? 在凯恩斯出生一个世纪后的今天,他已经成为世界上最有争议的人物之一了。在拥护资本主义的人中间,有人认为他掀起了一场革命,使西方文明避免了一次在大萧条中崩溃的厄运,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获得迅速的经济发展。有人则咒骂他是今天窒息着西方社会的经济滞胀的罪魁,指责他引致了一个以资源的空前浪费为特征的凯恩斯时代。 反对资本主义的人对他的看法也有分歧。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对他深恶痛绝,认为他推迟了资本主义本来早就该到来的死亡。而美国新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保罗·斯威齐,却称誉他为资本主义的批判家。
? 凯恩斯的经济学说体系主要凝缩在他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之中。这本仅只有三百余页的《通论》为何竟引起那样截然不同的反响?为何在战后不到半个世纪,它在西方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就由上升转为下落?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把他的理论看作一个体系,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结构的整体,通过揭示这个体系在与现实经济世界的交互作用中呈现出来的各种内外矛盾,来说明它的历史命运。
?(一)凯恩斯经济学说产生的背景和性质——自由放任型私人企业制度的终结,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在发展过程中的“中断”。
? 凯恩斯经济学说的产生,以1936年《通论》的出版为标志。《通论》所依存的基本历史背景,正是自由放任型私人企业制度已经日薄西山,耗尽了它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潜力。30年
代的大萧条就是这一点的明证。
?当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发展到顶峰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生产与消费的冲突,企业生产的有计划与社会经济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冲突,都高度聚焦于金融系统中。可以说,金融系统的状况成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折光。大萧条正是以纽约证券市场的崩溃为开端的。凯恩斯在《通论》中对金融系统的格外关注,对单纯依靠金融手段克服危机所表示的不信任,正是上述特征的反映。
? 大萧条只是《通论》产生的一般历史背景,而英国在一战后的社会经济生活,则为《通论》的出笼提供了特别的局部气候。一战以后,反映了英国金融资产阶级利益的丘吉尔经济政策,从20年代起就把英国经济推入了萧条状态,形成了庞大的失业大军。以新古典学派的
理论为基调的“财政部观点”又阻止用公共工程缓和失业的方案。
?凯恩斯是注重研究实际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家,当他还信服新古典理论时,他的论著就基本上是针对实际经济问题而发的。务实这种个人素质使他关注英国的失业问题,并提出用公共工程解决失业的对策。由于新古典理论不能为这一对策提供依据,他便走上了建立新的理论体系的道路。
?大萧条在本质上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一场剧烈冲突。然而冲突的直观表现却是掌握在私人手中的金融系统不能为充分就业提供有效手段。而这又展示了新古典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这两个矛盾的逻辑结局便是凯恩斯的《通论》。
? 凯恩斯的《通论》不是新古典经济学的自然延伸,不是在承认新古典理论的所有基本前提下对新情况作出新的结论,而是根本改变某些前提,革新旧的推论方法,考虑过去不予考虑的因素,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因而它不是理论发展过程中渐变意义上的递进,而是突变,是西方经济学的主流在发展过程的“中断”。在凯恩斯之前,新古典理论或者像李嘉图那样把
收入总量的决定问题看作是无法讨论的 ,或者从萨伊定律和货币数量论出发,把充分就业均衡当作不言而喻的结果,以此为前提考虑既定资源的配置和国民收入的分配。大萧条暴露了新古典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差距。凯恩斯根据现实否定了新古典理论中关于真实工资必定等于就业量的边际负效用的前提,从承认存在非自愿失业开始,论证了非充分就业均衡的存在,富裕条件下的贫困的可能性。他在论证过程中指出了微观与宏观的差别,指出新古典学者把微观中成立的结论直接推广到宏观上去是错误的。 他实际上接触到了系统论的基本命题: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总和。这样,他就为经济学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课题:各种宏观总量的决定机制,宏观经济学。他的《通论》便是建立当代宏观经济理论的第一次尝试。他明确意识到了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区别,提出经济理论应当分为两部分:“一面是关于一厂或一业之理论,研究如何把一特定量资源分配于各种用途,其报酬为如何等;另一面是适用于社会全体的产量论及就业论。” ?
? 一旦把宏观上的问题作为专门的课题来研究,他便意识到经济理论必须考虑人们的预期对整个经济生活、尤其是整个社会的投资活动的影响,必须考虑,对未来的不确定这一因素对经济生活的影响。这就突破了新古典学派静态均衡的理论模式,使经济理论相对来说更逼近现实。把预期因素引进理论体系使他提出了资本边际效率的概念。引进不确定因素的结果是建立了与新古典不同的利息利率理论。他认为人们对利率前途的不确定,是产生灵活偏好的必要条件。 通过对宏观总量的决定机制的分析,通过对不确定因素、预期因素的作用的分析,他得出了与新古典理论截然不同的政策主张:国家干预。
? 当然,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体系与新古典理论也并非绝缘。在强调他的理论的突变性质时,
也不能忽略他与新古典理论相连续的一面。他自己就认为新古典理论并非全无道理,只不过
是他通论的一种特例。当国家对经济的总量进行管理之后,新古典理论还是可以成立的。 不仅在理论内容上两者存在着相通之处,在分析方法上,凯恩斯也多有得益于新古典学派之处。凯恩斯继承了新古典理论重视心理因素的传统,这表现在他对消费倾向、资本的预期收益、商业周期的成因等问题的分析中。新古典理论的边际分析方法、均衡分析方法也是他进行总量分析的工具,资本边际效率递减便是他运用边际分析得出的结论。新古典的均衡观念使他认为:“就业量决定于总需求函数与总供给函数相交之点。” 在这些方面,新体系与旧传统之间表现出一定的连续性。
? 30年代的严酷现实,使新古典经济学遭受灭顶之灾。一时间各种异端经济思想,如罗宾
逊夫人所谓的“奇谈怪论”纷至迭出。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他经济思想都在舞台上消失
了,而凯恩斯经济却擢升为西方经济学的正统。这是因为它指出了西方社会向国家干预型私
人企业制度发展的趋势,而这一趋势又深为统治阶级所赏识。《通论》之所以能够反映这一趋势,是因为凯恩斯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私有企业制度在自由放任条件下的弊端,看到了资源不可能在自由放任条件下得到充分利用,以及财富与收入在分配上的不公平。 可以说,他虽然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但毕竟抓住了这一矛盾的最主要症状:由分配欠公平引起的总消费不足,由私人投资的盲目性投机性引起的总投资不足。这两种不足总合成社会的有效需求不足,以致不能充分发挥社会所已经达到的生产潜力。从这一认识出发,他认为不能单由私人来决定经济活动的总量,而必须由社会来决定。而一旦总量由社会决定了,总量的构成则由私人去决定。他实际上让国家和私人在经济决策上做如下分工:国家决定总的供求平衡,保证充分就业;私人去解决个别商品的供求平衡。
? 正因为凯恩斯对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的弊端及其成因有了一定深度的认识,并提出了用国家干预来解除弊端的对策。所以,《通论》的出版不仅仅是描绘了客观存在着的向国家
干预型私人企业制度发展的可能趋势,更重要的是它加强了这种可能性实现的概率。从此,
国家干预不再被认为仅仅是一种临时的应急措施,而是私人企业制度继续生存所不可缺少的
支柱了。于是从自由放任向国家干预的过渡不再带有盲目性,而是统治阶级的自觉行为了。
战后英美等国制定的就业法案就是这种自觉行为的典型例证。
?(二)凯恩斯经济学实践的后果——一个否定凯恩斯的世界。
? 《通论》是30年代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崩溃的产物。它一旦产生出来,就成为一种
新的因素,参与决定资本主义世界的历史进程。经济学家不像天文学家那样只是在自己的理
论体系中描绘所研究的对象,他所创立的体系会参与改变它所描绘的对象。而一旦理论体系
具有了统治世界的力量,它参与改变社会状态的作用就更强大。
?在战后最初的20多年中,凯恩斯的理论,确切讲是经过其他经济学家修改润色的凯恩斯
主义,成为西方国家干预政策的理论依据。它对西方经济生活的影响是明显的。
?在近20年的时间中,西方经济出现了令人十分意想不到的发展,科技革命是战后西方繁荣的一个强有力的推进剂。但这场革命并不是爱迪生时代的重现,它在所需资金的数量和所需协作的规模上,都达到了需要由国家进行干预的地步。凯恩斯的理论虽然不会引起这场革命,但国家干预的原则一旦确立,许多尖端的科研项目就可能由国家出面组织规模巨大的协作,按预定计划进行。很难设想,在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中,阿波罗登月计划能够实现。
? 战后社会福利的发展,与一系列收入再分配制度相联系,而这些制度的建立,与凯恩斯的理论也有密切关系。他在《通论》的最后一章写道:“在当代情形之下,财富之生长不仅不
系乎富人之节约(普通所想像的那样),反之,恐反遭此种节约之阻挠。故主张社会上应当有
财富之绝大不均者,其主要理由之一已经不成立了。”
? 以他的理论为依据的种种反萧条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并使危机有了与战前不同的形式。以前的危机往往出现物价下跌,战后的危机则不太出现这种情况。
? 概括地讲,由于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及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中改良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调节机制,使生产力又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改良后的调节机制的运行结果是造成了一个否定凯恩斯理论的世界。这是理论指导现实后所产生的一种自我否定效应。这种效应在经济科学的历史中是常见的现象。按照重商主义原则建立起来的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否定了重商主义原则。按照自由放任原则建立起来的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最终否决了自由放任原则。同样的命运落到了凯恩斯经济学上。经济理论一旦参与了社会的发展,就会不知不觉地改变社会本身,使得原先那些使理论得以成立的社会条件逐渐消失。最后,理论由于失去了自己的物质根基,就不再是适用的理论了,它不能解释,也无法解决阻碍经济生活进一步发展的新问题。于是理论原有的魅力便消失了。
? 上述自我否定效应是如何发生的呢?任何一种理论体系,它的所有命题都建立在一系列的
前提之上,除了逻辑推论的正确性外,这些前提是否符合实际,就决定了该理论体系的命运。经济学体系的前提往往有两类:一类是理论体系所明确指明了的,另一类则是体系所隐含着的,隐含的前提是体系本身没有指出,但却关系到体系能否成立的那些前提。它们的真实性的消失往往使理论体系遭到厄运。
?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是以自由放任的私人企业制度的萧条阶段为背景的,也就是说,是以一个不存在通货膨胀的世界为背景的。同时,其分析又是以马歇尔式的短期为前提,于是他便略去一些在长期中才对总需求起作用的变量因素。 更略去了在长期中会影响供给的因素。在《通论》中,他对于通货膨胀有一个重要结论,即未达充分就业之前不会有真正的通货膨胀。只会出现一些半通货膨胀。 所以他没有指出通货膨胀会通过什么途径对决定需求和供给的因素发生什么影响,这就蕴含了这样一个结论:通货膨胀对这些因素的影响是中性的。之所以会有这种看法,是因为他体系中的资产选择理论否认了社会在未达充分就业时,货币数量的增加会直接引起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他坚信社会在未达充分就业时,货币数量增加的直接后果只能是利率下降。
? 问题出在他的资产选择理论上。在他的体系中,隐含的前提是只有两种可供选择的资产形式:货币与债券。于是利率便取决于货币数量与灵活偏好二者,而与其他因素包括汇率的变动、外国的利息率等均无关。上述隐含前提正是英国二三十年代的现实。伦敦当时是巨大
的金融中心,所以如果凯恩斯“相信世界利息率是在伦敦决定的,其他各种货币要按照一定
贴水或折扣同英镑兑现,那么这一点不一定是不合情理的。而且,在伦敦的价格几乎稳定不
变的预期之下,债券、股票、房屋和土地的价格不一定以长期不一致的方式变动,所以在1936年时把债券看成是一种典型的钱包中的资产,这一点可能是合理的,因为在1936年,商品
价格在这以前一个半世纪内增长得较小”。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只适应于一个不存在通货膨胀的世界,一个处于世界金融中心地位的国家,更确切地说是只适应于一个物价长期稳定的世界。但是根据他的理论体系制定出来的政策,都偏偏不让世界保持这种状况。
? 凯恩斯医治萧条的处方便是扩大有效需求(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进行收入再分配,以扩大消费需求;通过降低利率和政府直接投资以扩大投资需求。这些措施实施的结果往往是导致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一旦可供选择的资产项目不再局限于货币与债券,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便不会像凯恩斯所设想的那样只是降低利率,而是会引起物价普遍上涨,这就造成了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这种预期将提高利率,结果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在比较长的时间里便不呈反方向变化,而是同方向变动了。以凯恩斯的老家英国为例,从1971年到1974年,当英国的货币供应量(M3)增加将近1倍时,不还本的政府债券的价格几乎下跌一半,政府必须支付的长期利息率则从9%上升到17%。
? 由于货币供应量增加的长期结果是提高利率,为了压低利率,货币当局在凯恩斯理论体系的影响下,会把利率的上升归于其他原因,因而进一步增加货币供应量。结果便形成了利率—货币供应量的上升螺旋。
? 通货膨胀一旦出现,如果政府依然奉行凯恩斯的政策,则它就将以各种方式不断地自我复制,形成一个无休止的过程。这种自我复制的机制之一便是价格—工资的上升螺旋,螺旋
过程的中介,便是工人们对通货膨胀的事前预期和事后反应,以及希克斯所指出的不同劳工
集团对货币工资水平的看齐效应。价格—工资的螺旋,正如罗宾逊夫人所指出的,是阶级斗争在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中的表现形式。
?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隐含了一个前提:效率在私人企业制度中总是有保障的。他认为在私人企业制度下,“看不见的手”保证了资源在使用时的高效率,但无法保障资源一定被使用;
保证了供给的结构自动适应需求的结构,但无法保证供给达到资源条件所允许的最高水平。只要扩大了政府的机能,就“可以医治疾病,同时保留了效率与自由”。 但在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里,生产的效率,从而总供给不再像他得到的那么乐观,有着各种机制造成生产效率的下降。首先是人们的消费观念完全改变了,人们尽可能地进行消费,甚至按消费需求来确定应争取的收入。私人储蓄则基本上局限在用于购买住宅这类非生产性活动。
? 为了扩大消费倾向而制定的税收和转移支付制度则成为降低生产效率的因素。为了在通货膨胀中维持实际工资水平,货币工资必须提高,而提高的结果是边际税率的提高。这样,或者是货币工资提高的幅度不仅足以抵消通货膨胀,而且足以抵消税率的提高,而这又将加入价格—工资的上升螺旋中;或者是货币工资的提高幅度达不到上述要求,结果是劳动者失
去劳动热情,丧失效率,减少供给。
?通货膨胀引起名义利润上升,边际税率随之上升,而资本资产的重置成本也会上升,但折旧费用往往按过去费用提取。这样,为了在原有资本资产折旧完毕进行重置(新机器厂房往
往伴随更新的技术,从而也就有更昂贵的价格),就要提高计划中投资的最低所需报酬率,这往往减少生产性投资,并使有限的投资不再使用在购置具有更高效率的新设备上,而是使用在兼并收买其他厂商原有的机器设备上。
? 在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中,以追求自身利益为行动目标的厂商,往往更愿意购买有稳定收入的国债,而不愿进行有风险的生产性投资。这也是造成投资减少的一个原因。
? 生产性投资的减少,以及生产性投资的非技术更新性质,引起劳动生产率增长速度的下降。据统计,1948年至1966年,美国的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增长2.5%,从1966年至1973年却只增长1.6%,1973年以后增长更少,1979年第二季度竟下降3.3%。
? 劳动生产力的降低引起产品海外竞争能力的削弱,这就造成国际收支状况的恶化。为了减少外贸赤字而贬值货币,又从两个角度引起通货膨胀,一是由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涨,二是由短期利率的提高。这是通货膨胀自我复制的又一种机制。
? 虽然通货膨胀世界中的税收制度和转移支付制度起着降低效率的作用,但由于一系列国内外的政治因素,却使得减税和减少转移支付面临相当困难。结果就造成了卡莱斯基所说的政治性商业循环。
? 投资需求的减少造成膨胀中的失业,在长时期中更造成生产力的缓慢发展。另一方面,当生产力提高时又会造成结构性失业。于是伴随着通货膨胀就会出现失业的增加,形成了凯恩斯经济学无法解释的滞胀局面。
? 综上所述,凯恩斯经济学局部地改变了资本主义世界,但也改变了使凯恩斯的理论具有适用性的社会前提,结果造成了一个通货膨胀的世界,一个否定凯恩斯的世界。从实际生活中概括出来的理论体系改变了生活的面貌,同时引起了体系与新情况之间的不适应,导致了体系的使用价值的丧失。理论体系总是相对凝固不变的,而世界却在不断变动。理论与现实之间的矛盾结束了凯恩斯经济学对西方经济政策的指导地位。
? (三)凯恩斯经济学的范式性质——当代西方经济学发展的出发点。
? 借用研究科学史的著名学者库恩的概念,可以说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了一个新范式,
为西方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出发点。凯恩斯提出私人企业制度是一个需要对总需求加
以管理的制度,并对如何管理提出了比较原则的建议。但他认为自己的《通论》主要是讨论
理论上的困难问题,至于理论的实际运用则是第二位的。 于是凯恩斯的理论便面临了一个矛盾:一个本质上主张进行管理的理论对具体的管理方法未作充分讨论。使凯恩斯的理论能够更有效地指导经济政策,便成为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 提高凯恩斯的理论与现实的吻合度,也是凯恩斯以后西方经济学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是对凯恩斯消费理论的修正补充。凯恩斯的消费理论并不仅仅是把收入作为影响消费的惟一因素,建立一个以收入为惟一自变量的稳定的消费函数。他对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作了广泛的考察。 虽然他对影响消费的众多因素进行了广泛考察,但并没有同等程度地重视这些因素。相反,他忽略了许多因素。这种忽略,有的是他的短期分析的需要,有的是他认为被忽略的因素实际影响很少。 在做了种种忽略和假定之后,他得出的结论是:在短期中,当其他影响消费的各种因素不变或作用甚少时,总消费量主要取决于总收入量。以此为据,他才提出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的结论。从整体来看,他并没有把心理因素当作决定消费的惟一因素,仅仅是把它当作短期中,在不发生重大社会变革,也不顾及制度方面的渐进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假定财富和收入的分配不变等条件下决定消费的因素。他的消费理论一方面对影响消费的因素作了广泛考察,另一方面只重点分析了收入单独一个因素,造成了考察的广泛性与分析的狭隘性。这种狭隘性的合理之处在于把新古典学派的消费决定机制(利率决定储蓄,储蓄决定消费)纠正了过来,变成收入决定消费、消费决定储蓄。但他分析的狭隘性使他没有分析长期中会影响消费的许多因素。
? 这种短期分析的狭隘性,使他的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与长期的统计事实相悖,引起了消费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使后来的经济学家们开始强调其他因素对消费的影响。如杜生贝的相对收入假定,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假定,莫秋格里安尼的持久财产假定,或贺塔克等人的消费品存货调整假定。他们的共同特征就是都围绕着收入、财产对消费的影响作文章。因此可以说,他们对消费理论的发展都是沿着凯恩斯的新范式所指出的方向前进的,在某种意义上,这些发展带有给凯恩斯的范式“填空”的性质,即填补他指及却没有深入的“空位”,进而局部修正他的结论。这种修正并没有动摇凯恩斯新范式的整体结构,只不
过使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得到了一定的缓和。在消费理论的发展中,惟一突破凯恩斯范式
的例外是詹姆士·摩根的消费决策影响收入假定。因为它根本颠倒了消费与收入之间的相关
关系。
?使凯恩斯的理论与现实进一步吻合的另一个领域,是西方经济学在投资与收入关系方面的发展。凯恩斯在《通论》中提出的乘数理论使宏观经济的基本变量收入、消费、投资三者之间建立起一种高度简洁的关系。它促使人们去思考收入与其他需求因素之间的类似关系。故乘数理论在凯恩斯以后的一个重要发展就是乘数效应的普遍化,不仅私人投资具有乘数作用,政府开支、外贸出口的增加同样对收入具有乘数作用。
? 但凯恩斯的乘数理论从两个方面把收入与投资的关系简单化了,其中一个方面是他只看到投资对收入的影响,没有反过来看到收入对投资的影响。这是因为他当时的迫切任务是说明萧条的原因,指出摆脱萧条的办法,因而就特别重视投资对收入的刺激作用。汉森、萨缪尔逊看到了乘数理论在说明投资与收入之间关系时的这种局限性,提出了加速数理论。这一理论是对凯恩斯关于收入投资关系理论的一个重要补充。通过这一补充,使凯恩斯范式中关于收入投资的理论与现实有了更强的吻合度。
? 凯恩斯的乘数理论把收入与投资之间的关系简单化的另一个方面是认为收入是投资的线性函数。这与现实差距不小。凯恩斯本人已经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了消除这一差距,他作了多方面的努力,就是指明了使乘数理论成立的一系列前提假定,并指出现实生活中影响乘数
作用的各种修正因素。 尽管如此,乘数理论到70年代,当凯恩斯经济学已经走下坡路之后,还是受到了希克斯的反省。因为乘数理论事实上需要对各部门的存货量有一个复杂的假定。从凯恩斯明确提出的假定与隐含的假定来看,它们主要符合老式商业循环中的萧条时期。故凯恩斯的乘数理论主要反映了老式商业循环中萧条时期的收入投资关系,一旦循环越过了萧条阶段,则乘数理论所需要的许多前提便不再存在了。希克斯对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反省,意味着已经需要建立一个更一般地概括投资与收入之间关系的理论了。
?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为经济增长理论在战后的大发展准备了出发点。凯恩斯在《通论》中所给出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只是一个短期理论。但他已经触及到当年均衡对下年度的影响,
“一切资本投资,迟早总要变成负投资,故如何使新的资本投资,常常超过资本负投资,以
弥补净所得与消费之罅隙,乃成为一大问题——而且此问题随资本之增加而愈来愈难。只有当人们预期未来消费支出会增加时,当前新投资才会超过原有资本之负投资。每次我们以增加投资来取得今日之均衡,便增加取得明日均衡之困难”。 这意味着,理论的内在逻辑已经要求建立关于长期均衡的理论体系。但他并没有考虑投资增加,生产能力扩大给长期均衡的实现所带来的问题。他更关心的是阻碍着投资需求的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在长时期中的发展趋势。就像在短期中一样,在长期中他的注意力仍然是局限于需求一方,而没有考虑供给一方的变化会对宏观均衡产生哪些影响。他认为只要国家干预利率且直接投资,就能在长时期中使资本极为丰富以致边际效率为零,从而消灭资本主义的主要弊端之一:食利者阶层的存在。 这样,他的长期分析就缺乏短期分析那种现实感,而富于幻想色彩。可以说,在他的长期分析中,对资本主义长期趋势的主观愿望占了主导地位。而收入决定理论本身的内在逻辑要求,建立长期动态均衡体系的要求,却没有得到深入地考虑,只是作为一个理论难点提了出来。这样,他的短期分析从两方面为研究长期动态均衡的增长理论做了准备,一方面是提供了适用的概念和分析工具,另一方面是提出了课题。没有《通论》所做的这些准备性工作,很难想像能用哈罗德-多玛模型这样简练的理论概括复杂的增长问题。50年代各种增长模型蜂拥出现,固然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有关,但其先决条件之一,便是凯恩斯所建立的新范式,它提出了新的概念、新的分析工具、新的思索方向,后一点尤为重要。
? 凯恩斯的《通论》也促进了其他经济学分支的发展,向他们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特别是计量经济学,这方面的结果就是克莱因的宏观计量模型。
? 凯恩斯经济学不仅为当代西方经济学若干重要课题的发展提供了出发点,而且也是当代一些具有较大影响的流派的共同的理论基础之一。凯恩斯之所以能够成为当代几个流派的奠基人,重要原因是他首先系统地建立了宏观经济学。在今天的世界上,不考虑宏观问题的经济学流派是没有立足之地的,而要考虑宏观问题,便或多或少要接受凯恩斯的理论。这种现象可以称作是首创者的基石效应。除了这种基石效应,使凯恩斯成为当代一些对立流派的奠基人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他的理论体系在一定范围中的可塑性。即可以把他的理论按不同需要向不同方面进行塑造。这种可塑性的存在,是因为理论本身就已经具备了向不同方向发展的可能性。
? 以汉森、萨缪尔逊为代表的美国凯恩斯主义者,从制定具体政策以保证资本主义稳定增
长的目的出发,着重强调了凯恩斯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和乘数理论,而对于他对资本主义的
某些批判倾向,采取了嘲讽的态度。 而对于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又特别强调有效需求、消费函数、利率对投资的影响。相比之下,忽略了预期的重要作用。实际上,在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中,资本边际效率表在联系未来与现在的作用上,比利率大得多。凯恩斯特别强调支配资本边际效率表的预期的重要性。 这种忽略的原因在于,企业家的预期往往是无法控制的,而利率则是相对可控的,因此从制定具体政策的目标出发,必然更注重对可控因素的分析。再者,凯恩斯在分析预期对产量与就业水平的影响时,强调了投资的私人性对社会的危害。 这也是他们要回避的。经过美国凯恩斯主义者加工改造过的凯恩斯经济学成为五六十年代西方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成为正统凯恩斯主义。
? 以罗宾逊夫人为代表的凯恩斯左派。它们与美国的正统凯恩斯主义,在对凯恩斯经济理论的注释上,有着尖锐的冲突。其实他们之间的冲突,是凯恩斯经济理论本身两重因素的发展。这种两重因素在《通论》中的主要表现就是一方面通过对产量就业水平的分析提出了治病的措施,另一方面在分析过程中对私有企业制度的弊病持一定的批判态度,对食利者阶层表示憎恶。这两重因素在《通论》中可以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但对后继者们却埋下了使他们分道扬镳的种子。这种两重因素也表现在《通论》对产量就业水平的分析过程中。凯恩斯一方面承袭了新古典学派的均衡分析方法,认为产量与就业水平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所不同的只是把新古典学派的静态均衡改造成移动均衡,考虑人们的未来预期对今日均衡的影响。另一方面,他又看到了现实世界中人们的预期是那样的不确定,“以往预期不一定
实现,而今日对于未来之预期又可以影响今日之行为” 。这样就把经济生活看成是一个在时间中钟摆前进的过程。这些两重因素构成两派分歧的开端。正统派在分析产量与就业水平时描绘了摆式的均衡过程,在经济政策上重视对需求进行管理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尤其是前者。而左派更强调预期,强调不确定性的影响,认为凯恩斯是用历史观代替了新古典的均衡观; 在政策主张上特别重视收入政策,力图通过收入分配政策来刺激经济的增长。他们继承凯恩斯理论中的激进倾向,沿着凯恩斯所开辟的道路一直向左走,并打算越过凯恩斯所止步的地方。他们不满足于仅仅解释就业水平的理论,而且要建立能解释就业内容的理论,并通过收入政策对投资的社会管制来指导就业的内容。也就是说要扩大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范围,不仅要干预投资总量,而且要干预投资的内容,因为仅仅让投资总量达到充分就业,并不能保证谋求自身利益的企业商号的投资符合社会利益。这些想法针对着正派的经济理论和政策所导致的社会现实。
? 除了站在左边的左派,正统派还面临右边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的挑战。货币主义在货币理论上提出了与凯恩斯的灵活偏好理论不同的看法,在政策主张上反对凯恩斯和凯恩斯正统派对财政政策的重视,主张单一货币政策,扩大企业自由选择的范围。另一方面,弗里德曼在《货币分析的一个理论结构》一文中,建立了一个与凯恩斯大致相同的国民收入决定模式。这说明,凯恩斯所建立的新范式的基本分析框架同样为货币主义者所接受,不过对这个范式的某些部件提出了更改意见,正是与凯恩斯范式的这种双重关系,使弗里德曼不仅声称“我们现在都是凯恩斯主义者……”,而且还声称“……没有一个人再是凯恩斯主义者”。弗里德曼的自白告诉人们,即使是那些继承非凯恩斯传统的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在建立自己的宏观模型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凯恩斯的理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