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明的外销瓷收藏/中国清代外销瓷探源

这一生,我们都在走在回家的路上!
打印 被阅读次数

1. 余春明的外销瓷收藏
 

江西是个瓷器大省,自古所产的瓷器不仅供国内和皇族使用,同时在三四百年之前,景德镇的瓷器也在大量出口,这些瓷器具有中国瓷器的精美,同时纹样和造型具有欧洲的典型特色。这就是外销瓷。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中国名片”一直没有机会回到家乡。今年5月1日,南昌大学博物馆成立,首批展品即为馆长余春明自己收藏的160件外销瓷,造型精美,中西合璧。至12月,博物馆的外销瓷已增加到了236件,数量之多在全国也是名列前茅,同时博物馆对外销瓷的研究也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外销瓷有着怎样的历史价值?又是怎么回到江西的?


236件珍贵外销瓷回赣


“我个人在海外收藏的236件外销瓷精品,已经全部在博物馆里了,南昌大学还出资500多万元在国内外收藏外销瓷及相关画作。”说到南昌大学博物馆,创办者余春明特别动情,他把外销瓷带回国内,安置在博物馆,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外销瓷的收藏和研究。记者于11月底12月初在青苑书店有幸结识、采访余春明时,他正因为博物馆在海外购买的外销瓷和古画,带回国遇到的海关问题而纠结着。


这些外销瓷,除了一两件元朝的、一两件明朝的,其余的都是清代的。“外销瓷存在广义与狭义两种概念,有史以来中国运往国外的瓷器可称广义的外销瓷,这个从唐朝就开始有了;而自明代嘉靖以后,随着资本主义的萌芽,中国与欧洲各国贸易交流,中国工匠先是按照伊斯兰文化样式或欧洲样式,制造中西结合的瓷器,卖给西方,之后发展成接受欧洲设计的订单,定制并销往国外的瓷器,这些就是狭义上的外销瓷。”余春明告诉记者,目前业内谈及的外销瓷主要指后者,唯有这一概念,才体现了外销瓷独特的样式和历史文化价值。


作为美国的大学教授和职业画家,余春明收藏了10年的外销瓷。随着年龄的增大、小孩已成家立业,余春明想回到中国,寻找自己艺术真正的根,于是他和夫人打算回江西,去婺源继续外销瓷的收藏和研究。“南昌大学校长听说我们回来,极力邀请我们回到南昌大学,并提出给我们很好的待遇,并且很快为我们准备了一间大画室,供我们存放东西。我们觉得,把自己收藏的外销瓷带回中国,本身就是想要推动中国外销瓷的收藏和研究,让国人真正地了解这些国宝的价值。”被校长的诚意打动,再加上南昌也是余春明出生并成长的地方,他于是带着他收藏的外销瓷“回家”了。


1955年出生的余春明是地道南昌人,1982年,他从浙江美术学院(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陶瓷专业毕业,1996年赴美。在夫人庄文瑾的帮助下,余春明进行了10余年的外销瓷收藏,其收藏囊括了纹章瓷、中外人物故事、花鸟、山水建筑、西方设计和雕塑6个大类,种类全、规格高。他不仅基本收齐了各种类型,保证收藏品基本上都传承有序,还开始研究每件瓷器的历史及文化内涵。



景德镇最早的外国订单


之所以说“外销瓷回赣”,这是因为,这些外销瓷,绝大部分都是当年西方在景德镇的陶瓷订单,尤其是明清时期,可以说是景德镇最早接受的国外订单。


“外销瓷订单最多的是荷兰和英国,这主要是二国的海上霸主地位轮替决定的。”余春明表示,葡萄牙时代,传教士盛行,在贸易方面,葡萄牙人盛行转卖东南亚各国的特产,欧洲其他国家从葡萄牙进口的中国瓷器非常少,按照欧洲国家订单生产的瓷器更少,但其时中国的财富之多已令世界侧目。1604年,葡萄牙的“圣卡塔古林娜”号帆船被荷兰东印度公司抢劫,船上的货物使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资产翻了一倍,从此强大了起来。荷兰打败了葡萄牙后,瓷器的订购量越来越大,仅1639年就达到了2.5万多件,当时最主要的风格就是克拉克瓷。康熙初年实行海禁,使这一时期的中国瓷器外销几乎停滞,欧洲的目光由此转向了深受明末青花五彩及红绿彩影响的日本九州市场。


海禁解除之后,清代缔造了外销瓷的最高峰,尤其是在英国成为海上霸主之后。欧洲和英国的贵族,通过管理严格又异常强大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大量进口中国瓷器,订单源源不断来到了景德镇。尤其是此时,欧洲广泛实行了分餐制,王族和贵族的订单,一整套餐具和装饰品有两三百个瓷器,一些景德镇的瓷器艺人不熟悉西方的传说和风土人情,也会出现一些错版画。据余春明介绍,1720年以前的订单全部是贵族的;1720年至1740年,有贵族也有商人;1740年以后,平民订单大量增加。因而整个18世纪贵族的订单在所有订单中仅占10%的比例。


余春明告诉记者,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贵族订单总数在6000个左右,这些都是精品外销瓷,数量在180万件左右,大收藏家和研究者已经厘清了其中4000多个订单,而他自己拥有的贵族订单是200多个。


揭秘外销瓷的身份证


外销瓷有一整套的订单、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其身份打上了深深的中西文化和贸易烙印。


余春明在专著《中国名片——明清外销瓷探源与收藏》中提出,外销瓷虽然也是按照材料如青花、粉彩、五彩等来划分类型的,但和官窑的题材不同,外销瓷有西方设计的题材内容和具有外销色彩的中国题材内容,以及有别于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如西方的花卉、建筑风景、人物故事、历史画面、新闻题材、情爱场面等,都是中国传统纹饰中不曾见到的,其设计手法也以阴暗、光影为主。


外销瓷的运输主要是海上,因而其订购和销售也就成了各国东印度公司垄断的贸易。在当时,欧洲王室和贵族,在家族有人结婚时,均以拥有中国瓷器为荣,他们往往会在定制的瓷器上打上家族的纹章。这些外销瓷都用优质的高岭土,丝毫不亚于官窑产品,其绘画和烧制都是当时最高的技术,且拥有流传至今的家族纹章,因而显得额外珍贵。


外销瓷的生产,一般由代理商到景德镇交付窑厂制作,其制作价格较一般内销瓷要高,造型和绘制要求也是中国人不熟悉的。除了绘画和制作对景德镇艺人更有挑战外,余春明特别提出,由于文化的差异,有些订单如要求遍施黄釉,工匠会拒绝制作。因为在中国,遍施黄釉仅限于官窑,是皇帝专用的色彩。


余春明表示,外销瓷的收藏时间主要从1557年嘉靖皇帝批准葡萄牙传教士进入中国开始,到19世纪中期欧洲的东印度公司全面解体为止,这次外销瓷回赣可以说阔别祖国已经有数百年了。
From http://www.jnds.com.cn/thread-129035-1-1.html
-----------------------------------------------------------------------------------------------------------------

2. 中国清代外销瓷探源

———余春明 庄文瑾

目录

一、 缘起

1. 百年灾难

2. 仿品泛滥

3. 中国人未开采的中国古瓷宝库

二、 外销瓷的历史

1. 宋以前(丝绸之路)

2. 宋—元(一统版图)

3. 明朝 ( 敲开大门 )

4. 清朝 ( 完善贸易 )

5. 外销瓷的运输

6. 外销瓷的订货和生产

7. 学会透视 学会素描

8. 外国人怎么用瓷器的(关于器型及功能)

9. 关于东印度公司

三、 外销瓷的纹饰

1. 纹章瓷类

2. 船泊风景类

3. 宗教故事类

4. 人物故事类

5. 花草动物类

6. 中国纹饰类

7. 欧美各国纹样风格特色

8. 瓷雕类

四、 中国清代景德镇外销瓷

1. 明末到顺治(青花、五彩、其他)

2. 康熙(青花、五彩、彩彩、其他)

3. 雍正(青花、粉彩、珐琅彩、其他)

4. 乾隆(青花、粉彩、珐琅彩、其他)

5. 19 世纪(青花、粉彩、五彩、其他)

五、 中国瓷与外国瓷

1. 清中期后欧美各国自己建厂烧瓷

2. 相似的纹样,审美不同

3. 中国古瓷的精神性

4. 胎质与釉色的差异

六、结束语

一、缘起

为什么写这本书,原因有三方面: 1. 中国这一百多年来,老祖宗的宝贝及有历史价值的文物消失的太快。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不珍惜自己的文化和文物的。现在中国人有钱了,但却不认识自家宝贝,只认为皇家的东西是宝贝。当然啦,在“家天下”的中国,大家长皇帝用的东西一定是最好的。但从整体艺术价值来讲,也不一定。皇宫的东西规范、细致有余,生动、创造艺术性不够。加上仿品泛滥成灾,真假难辨。一百多年的灾灾难难,皇家宝贝在我们自己家里早就没几件了,还是别人帮你保存了不少。 2. 就是仿品泛滥问题。中国的仿品生产已经走过了原始积累阶段。从原来整个村的农民都在仿造古瓷,到现在只有极少数专家在仿制,专家对付专家。世界上最著名的拍卖行“佳士得”、“苏富比”等就出现过拍卖到几百万、数千万港币或美元的仿品。中央台的“鉴宝”节目,当故宫专家鉴定一件价值连城的“官窑”器时,景德镇的专家正在家里看着乐呢。 3. 中国外销瓷是当年外国人花了大价钱买的。“东印度公司”就专门为欧美各国购买运输这些宝贝。在中国内战、抗日和文革等灾难不断,宝贝渐渐损毁的时候,人家不但保存得非常完美,而且所有资料整理的井井有条。从东印度公司的购买单据,订货人要求价格到设计图案,出木样、到交付生产和运输等,清清楚楚。虽然不是每一件都是这么完整的资料,但总比中国的专家只凭经验要好得多了。许多外国专家为研究中国瓷器付出了毕生的精力。如研究中国纹章瓷的英国人,大卫 S 贺华德 ( David Sanctuary Howard )。在世界上建立了其权威性,我们应该感谢他们。有人说“外销瓷太多了,不值钱”,别人已经给你整理好了你家宝贝的等级、价值,你把自己家里的宝贝都毁了,却说别人的东西太多、不值钱,这好像没道理。而且我们的老祖宗在百年前就开始在用中国文化的技艺、内容来服务全世界,让世界通过瓷器来认识中国,几百年后的今天,中国不也是大量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吗?不也面临着一个文化和产业的全球化问题吗?不同的是那时候中国瓷器特别贵,现在中国货品便宜,是不认识外销瓷,还是不想认识是不一样的。当然这得要有一个过程。我写这本书,就是要告诉国人,有多少我们的宝贝,是什么样的宝贝在国外。

百年灾难

这百年的灾难我不想写太长,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屡屡入侵,掠去多少宝物。这是国人喜欢吊在嘴边讲的。但是,除了大规模的抗日战争,绝大多数宝贝都是我们自己毁掉的。而且是彻底的毁掉。别人抢去的还在别人那儿完整的保存着,有了钱我们还能买回来。但如果那些宝贝一直就呆在中国,不可想象,那将会对中国文化和人类文化宝库是一个多大的打击呀。

我只想说我经历的和我知道的这五十年内的事。先说在民间吧。我小时候,吃饭的碗是民国的,家里攒的花瓶也是很精美的民国名家画的。我太太家里有幸存了一套民国名家四条屏小摆件,前些年居然还卖一十多万元呢。那时候,天天街上有人挑担子走家串户的补碗,我记得八岁那年一个夏天,听到有人在街上吆喝“补碗”,父亲叫我拿家里一个青花人物大碗去补,喝汤用的,在家里每顿饭都要用到,很重要。我出去叫住他,是个老人。他先用膠粘住碎片,然后拿出钻子,在碗上钻小眼,再钉上铆钉,这叫锔瓷。四十几年后的今天,这门手艺没有人会了,而且连锔过的瓷器都不多见了。前年台湾历史博物馆专门举办了一个锔瓷展,就是为了叫人们在记住这一古老技艺。

再说我小时候平均一个多月要去剪个头,我就只爱在一个叫吴松林的老人担子上剪。那是个红木的,雕刻很精美的剃头担子,一边是座椅,后面靠背上有红漆雕花和金漆,刻得是 西游记的故事。他还会有一些小人书,让你在一边等的时候看。背靠后面吊着一块脏兮兮的刮刀布。最精美的是前面的镜子四周刻得很细,镜子下面是炉子烧着热水,上面有个脸盆。四十多年过去了,要问现在八十后的二三十多岁的人,应该百分之九十没见过,不知道这玩意儿。这现象说明在中国一种文化现象消失得太快。在美国不是这样的,我喜欢周末逛“家庭遗产拍卖” Estate Sales 。特别是有钱人区域。我家一套六椅大餐桌,五十美元买来,五十年前那家老主人结婚时买的,和新的差不多。现在的餐桌加几十倍价钱买的也没有那么好的质量。我们在美国人家里买到过清朝黄花梨木套几、日本罗汉床、明式交椅及欧式陈列柜等,都十分精美和完好如新。这在中国是不可能看到的。

我特喜欢林风眠的画,但买不起。前段时间买了本林风眠画集,看到在文革期间,林风眠先生因为担心抄家会抄到他的画,在家中的马桶里冲掉了二千多幅他的作品。那是多么大一笔财富呀。现在,我的母校(中国美院)以林风眠先生为荣,但在那段持续二十多年的灾难中,历史对他是多么的不公啊。

林风眠兼容西方与东方,但却从一个崭新的起点上延续,发展了中国人笔墨移情的重要功能,而不是传统文人的“笔墨”,这在二十世纪无人可以比拟。当然这是另一个话题,在这里不必详议。但林风眠的文革遭遇却反映了文革那场“浩劫”的残酷。刘海粟一辈子献身美术教育,文革中把他一辈子教育心血和财富堆在学校操场上,他戴着高帽子跪在一边看着他的终生追求的成果被毁掉 …… 。这些事太多了,那时全国七、八亿人口几乎无人逃避。这样的灾难为什么会发生在中国?现在的中国人不愿意谈这些,没意思。但大家为什么都去做收藏呢?就为了以后毁掉吗?

要知道,这些文物是永存的。我们在它们面前只是过客。它们几百年,上千年来看了多少故事。这些外销瓷,几百年前产于中国,生产的过程就很有意思。运往欧洲,辗转于欧美不同家庭、博物馆。以后说不定再回到中国。多少代人在它们面前消失了,我们也一样。千万要珍惜文物,不要成为罪人。作为收藏家要研究它,收藏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活,是修身养性,而不是财富和附庸风雅的炫耀。中国收藏和一些文化现象有不正常的群体意识(所谓“跟风”)。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一种文化的出现、流行。以前是皇家导向,现在也许是市场,也许是政府,也许是外来风。但都有稀里糊涂的跟着走的现象,不是真心喜爱。所以,当此风不流行时就不珍惜。我常和国内收藏字画的朋友往来,有一次当我跟他说到我在收中国清代人物画家,如改琦、费晓楼的画时,他脱口而出的是:“他们的画不值钱,不但没有你老兄的画贵,连国画系研究生的画价都不到”。不当一回事。但这些画家,在二百年前就是大家,收藏家又保存了两百年,他们的画对研究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是很有价值的,要珍惜啊。问题是收藏要真正喜欢,而不是为了钱。西方人收藏大多以个体意识为主,国家、市场不能完全引导个人的意识。所以,什么东西国外都可能有人喜欢收藏。我到过一家人收藏成百上千种铃铛,还有收藏可口可乐成来所有的罐、瓶和图片 …… 。说了这么多,一句话,要真心喜欢,要惜物。我们国家以前不是这样,不要说民国大收藏家张伯驹把自己十五亩地大的四合院和全部家当来换展子虔的《游春图》。就是我们知道的张大千和收藏家王季迁都是真正的做研究并不跟任何风潮,而且更不为金钱和炫耀去收藏的。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时,徐悲鸿在桂林买到董源的《溪岸图》,三八年抗战,徐托张大千带回四川。张大千当然知道这幅画的价值,他以金农的《风雨同舟图》交换。五〇年王季迁看到了,坚定信念一定要此画,便以 12 张古字画换来。后来张大千长期居住海外,家大业大,卖画实难养家之时,在美国东方艺术界出了名的“小气包”王季迁却无任何要求的提供经济支援,而张大千又总是回报更多的字画。这种收藏是一种生活,是友谊、是境界。

仿品泛滥

中国文化的特点就是摹仿的文化。当今中国社会更是仿品泛滥,仿造软件、仿造影碟、仿造产品、仿造绘画、仿造古董、仿造文化样式 …… ,整个就是一个仿造的社会。

摹仿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人的行为准则是摹仿祖先的行为规范;后一个皇帝仿前面的,子孙仿家长的,百姓仿皇家的;最高的行为规范是“直追尧舜 …… ”。尧舜长什么样他都不知道,但他知道那是圣人,仿他没错。

要仿,就要有范本。人的行为的范本就是祖训、族规。人要按那个规范去做,不可逾规;否则轻则不孝,重则会被定为“离经叛道”而被罚。离“经”,叛“道”,这个“经”和“道” 就是范本。若是永远一点儿也不离“经”,不叛“道”,那不永无发展了吗?你看南方水牛耕田的犁,硬是一千年没变。但朝代更替,环境变了,范本一成不变实在是不行。所以,摹仿就有了第二版本,那就是变通的仿制,为我现在所用。

中国文化艺术品,包括陶瓷、书画的摹仿历史大多离不了这两种版本。

先说中国画。中国画不仅规定了画法、图式,也就是模仿的范本,连画画人的情绪表述规范都有规定。首先是一笔一画都要仿得像,符合标准,画兰花和画梅花、竹子各是怎么用笔的,怎么样的步骤都有规矩。不按那个规矩就是“不像”,这个不像不是像不像真的兰花、梅花,而是像不像范本上的,或祖宗(历史上的某大师)的兰花、梅花。我们常听人说:“此人画得像徐渭”,“这个人的画风像八大” …… 。 这不是贬他摹仿人家,而是赞美他画得好。

我们要谈外销瓷,一定会联系到中外文化的不同。在前面谈一点中西文化,后面就会说得清楚一些。中国画为什么会是一种摹仿的绘画,我们不妨先从它的功能来谈谈。首先,中国画是为修养的绘画,而不是为画家的绘画。它是中国文人士大夫为自己在精神境界上的人格提升而画的。这些文人们在朝政、官宦场上滚爬,天天游刃于权势、关系、利害及皇家与百姓的污泥浊水之中,然而他们的最高境界却是老子所说的“道”的境界。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有物混成,先天地而生 …… ”;这个“道”的境界是人生的精神修养的最高境界,画画就是为了这个。像不像真实的物体不重要,“太像媚俗”。有没有原创性,不去想它,因为画画是为了修身养性,不是为了当画家,或创什么风格。所以,每天都要有一段时间什么都不想,写写字,画几幅画。大多数人仅限于此。高兴时,他画梅花、兰花,朋友喜欢拿去挂在堂中,天天看着高兴;生气时,或要表达其人格时,画画墨竹、菊花等。同是官游之人得以从画中知道他的境遇和思想。久而久之,有人画的梅花欢喜之中见苍凉,从苦寒中来;有人笔墨中显孤傲,个性不同,在生活中不能显露,在画中流露出来,因为在这里才露真情。于是在微妙的笔墨之中,风格渐渐不同了起来。但表面看都一样的画法。就像美国人看中国女人看不出年龄的差异一样。所以,中国文人就要求有一种特殊的欣赏方式;几个人坐一起,要志同道合之人;品着茶,有享受,有时间,有心境,再看画。看画不是看一眼就算了,是品味。慢慢看,这样才能看出不同笔墨。所以,中国画的原创意识是人格境界在笔墨上的展现,不是形式上的原创,形式上是要摹仿的。所以,上千年的国画、文人画没什么样式的变化。而西方几百年,中世纪、文艺复兴、荷兰画派、古典艺术、现实主义、乡村风格、印象主义、现代派 …… ,变化太多了。中国上千年画风靠什么变呢?朝代更替,大环境变了,人也就变了,画风才会有一点点变化。越是战乱,越出大师。

和中国人的行为规范的摹仿与变化,中国文人画的摹仿与变化一样,中国历代陶瓷的摹仿也有两种。一种是完全的仿,一模一样;一种是有变化的仿,为符合新时代的使用功能和审美的需要。

先说一模一样的仿制。方法是:先用透明纸补在原瓷器上描下花纹,完全一样。然后,顺着纹样线条用针刺出连贯的小眼,而后,再将此纸补到新仿的泥坯料上去,用黑色草木灰包在细纱布中,扑打在这些图案上面,纹饰图案就一样的摹上去了。再用一样的料彩去画、施釉、烧制 …… 。

陶瓷行业分工很细,“共计一坯二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当时御窑厂分工计二十三作,“大碗作、久钟作、碟作、潘作、锺座、印作、锥座、画作、写字作、色作 …… ”。仿制一件高档瓷器是很不容易的。要一模一样的仿制有两种原因,一是为获利,因为以前的古董太少、太贵,以假充真去卖,获取暴利。二是因为前朝或古代的东西好,现在依然难以做到,争取仿制一样,为现在所用。后者在官窑中较多。

先说为获利的那种,在历史上,隋唐以后哪朝哪代都有仿古瓷的出现,完全仿制在明、清以来特别多。如康熙朝,上至六朝青瓷,唐、宋名窑,下到明朝精品,仿得惟妙惟肖。那时的成化斗彩鸡缸杯已是不菲的价格,康熙年仿品特别多。如今在故宫博院就有十几只呢。当时多为皇家仿制,民间有无仿制获利就不得而知了。如果说清代以来大规模仿古,康、雍、乾三朝为第一次的话,清末二十世纪初就是第二次了。那段时间,大量的欧美商人进入中国,大多要买明、清官窑器,虽然那时战乱频频,百姓民不聊生,但有商机在。所以,仿品充满市场。那时候的仿品有些特点,一般十九世纪大多仿康熙,二十世纪初仿的大多仿乾隆,基本上都是仿官窑。二十世纪初年( 1916 年)袁世凯派郭宝昌任督陶官,只是历史上最后一个官窑督陶官了。他就是玩古瓷,做古董生意的。所以,他任职后主要就做仿古瓷。仿康、雍、乾三朝粉彩,珐琅彩、仿得极为精美。而且,他可以用当时清朝宫廷中的彩料来画。他死后所藏瓷器捐了故宫,如今故宫博物馆能看到这些东西。第三次仿古高潮是解放以后,重点是在 80 年代以来。解放以后,景德镇成立了艺术瓷厂,仿古瓷是其中一个生产项目。在计划经济下也无暴利可获,所以,画工很细。但你要那时候的瓷厂去按古法淘料,并用极为稀少的高岭土,还要用数年以上去沤制泥胎,那是不可能的。所以,胎、釉都粗糙。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仿品更是泛滥。三十年来,仿制产业已经历了原始资金积累阶段,进入了其成熟期。这个成熟期的仿品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仿得都像,极难辨别。在二十世纪八十年初,江西省一些村庄,全体村民都做仿古瓷。当夜幕降临,南昌市街头巷尾到处是卖瓷器的农民,都说是家中挖到的,后来他们就去广州、上海等地。真是泛滥成灾。现在大大不同了,现在是极少数人在仿;这些人是专家,他们跑遍世界各大博物馆和拍卖行,一年只做几件瓷器。当《鉴宝》节目里,故宫专家鉴定一件官窑器是真品时,他们正在电视机前偷着乐呢。当他们仿制的东西在大拍卖行卖到上千万时,他们也会引以为荣。但不是他们在获取暴利,他们只赚应得的辛苦钱,并显示他们的聪明才智。接客人订单,一对一的仿制,使他们的基本经营方式。

现代仿制的方式:

我们不去谈有多少种仿制方式,只谈几十年来的仿制水平。先谈谈釉上彩。首先,他们一年只做几件,有时间慢慢做。然后,有资金调动景德镇一切能工巧匠。首先,可以全世界找古代老胎,现代网络世界,他们的眼力非凡。老胎挂新彩,历来有之,不稀奇。但老胎挂新彩现在能看出来的就不多了。他们在一样的新白胎上先试,用电脑调试釉彩的成份,烧制温度等。这一个烧成功了,再做真东西。烧成功了又怎么样呢?有经验的人都知道有两个问题:一、有新光(也叫贼光);二、长年氧化,手摸后整个画面会有一种整体磨损,有一种自然美。新东西没有。没关系,人家还没完呢;订货的是些大收藏家,是内行;手里有东西,舍不得出手,但又要资金去转,要钱用。所以,找到这些专家,验货合格后,在收藏家手中摸玩数年,新光一定没了。画面味道也有了,胎是老胎,试问:专家如何鉴定?

再谈谈釉下彩仿制,一谈到釉下彩,大家一定会说仿雍正粉彩可以买到雍正老胎,仿雍正青花,总不能去找到雍正朝的泥胎吧,这是其一。其二,人们也许会问,仿明宣德青花、苏麻璃青的铁锈斑,以前是加重青料做出来,都能识别,历朝历代都没有仿好过,现在总不能去中东买来回青吧;现在中东还能买到一样的钴料吗?人家也不操这个心。

一是泥胎问题,别忘了元、明、清三代官窑泥料的产地“高岭土矿坑”还在,早已不开采的遗址上能挖到含高岭土矿百分之十,或哪怕百分之一的原料,那么,分解出来也是高岭土。石头原来用那里的,现在一样。康熙胎质地那么紧密,用什么材料,要风化、沤制多久才能制出一样泥胎 …… 。通常从原始采集,分解到最后成泥坯,至少二至三年。不着急,只要能做到一样,怎么做怎么行。苏麻漓青钴料就好办了些了,用电脑分析,其成分早有材料专家分析好了的成份配方在那儿呢(见 982 年版《中国陶瓷史》 372 页)。现代工艺在知道了其成分以后,研制出一样的钴料不是太大难事 …… 。

外销瓷基本没有什么仿制,只有几家公司,制作在景德镇。在香港,上海有分公司。但由于大多原件仿者见不到,而且没有那么大的利润,所以仿制仅在初始阶段,很粗糙。这几家公司基本上仿纹章瓷,由于无法仿制一样的康、雍、乾三朝外销瓷,所以,他们写出来的说明是 19 世纪的纹章瓷。然而到了十九世纪,外销瓷,尤其是纹章瓷,基本上在美洲市场;若是画着法国、英国的徽章图案,说是 19 世纪制作的,那么收藏家一眼就能看出来。

所以,现在的中国清代外销瓷市场稳定,藏品流传有序,资料丰富,艺术水准层次清楚,尚没有难以辨别的仿冒品出现。现在进入这个市场,应该正是时候。

接下来我想谈谈不一样的仿制。

画画也有仿形和仿意之分。张大千是个仿画高手,他仿沈周的《庐山图》这幅画就是按自己的风格去仿的。喜闻今日故宫博物院推出高档精仿瓷“故宫专造”瓷系列,从大小到图案感觉都不是一模一样的仿,但是水平相当,是收藏的佳品。景德镇有一位学者,也是古瓷的专家,他开了一个厂,专做仿古瓷,价格不低,质量很好。他就明确告诉人们,他卖的是精仿品。不想鱼目混珠,欺瞒世人。当然,仿品能被专家看不出来也是一门不错的技艺。和张大千的“庐山高图”秀气,沈周的“庐山高图”雄浑一样,有的不一样的仿制就是审美观不同了。如:雍正皇帝,这个事无巨细都要过问的皇帝不知有多少批奏是关于烧瓷器的,而大部分都是“照样多烧些”。如:“雍正七年 …… 闰七月十( )日郎中海望持出均窑双管瓜楞瓶一对 …… ,交年希尧照此瓶上烧造些来”(造字 3326 号)等等”。这样的批奏很多,但也有要修改的。如:清宫内务府造办处档案记载:“雍正七年四月十三日 ……. 交来成窑五彩瓷罐一件(无盖) …… ,奉旨,将此罐交年希尧添一盖,照此样烧造几件。原样花纹不甚好,可说与年希尧往精细里改画 …… ”(造字 3323 号)。雍正嫌原罐纹样粗了点,新仿的几件和添的盖子纹样往细里画一点,这就是不完全一样的仿了。

要注意的是那种仿古瓷想仿得一样精美,但水平达不到,而且很容易看出毛病,一般不要去买。大多人们会犯一种毛病,那就是说,自己会给自己出一个解释,“也许 …… 吧”。我第一次看到仿的纹章瓷,还是买了。当时我从胎,到釉和金色都觉得不对,但特便宜,又是老外在卖,而且画的很棒。心里就想:反正不贵,也许是真的呢,那不就捡了个漏吗? …… ,这种心理不对。

中国人未开采的中国古瓷宝库

这个宝库就是外销瓷。为了方便起见,本书只写景德镇清代外销瓷,这一部分外销瓷,占目前国外中国外销瓷市场的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比例。

什么是外销瓷,就是指外国人向中国订制、订货的部分瓷器。也包括一部分民窑瓷出口。这里分三个内容:一、外国设计图案,制成木(铜)样,带到中国,由中国陶瓷艺人按样式制成。这些由外国设计的纹样也影响到中国官窑瓷的纹样,如乾隆官窑器里就有花西洋人物(用素描技法画)和西洋花卉、帆船的瓷器。而那时候,直接供职在皇宫内的就有如郎世宁等人在内的欧洲画家。而由欧美直接派出来的东印度公司的商务人员及陶瓷业务有关联的西方传教士,与皇家督陶官年希尧、唐英本人就是好朋友。在外销瓷上也发现过珐琅彩,当然,这些材料在清初本来也是由国外进来的,但是不是所有的珐琅彩都是在北京紫禁城里画的呢?

外国人直接设计图案,大多有这几种,一、全部由国外设计,中国只是制作,如宗教故事,历史神话故事等;也有一些纹式全由外国设计。二是纹章瓷,纹章本身由国外设计好,其余纹样或在国外选好,或在中国图案里选。三是国外设计好基本器形和图饰位置,再选中国纹样修改。除了国外设计好了样品来中国制作之外,就是选择中国纹样的图案,用在西式器型上,有的是直接运用,有的就稍加修改,所以,在东印度公司内就有一些设计人员。当有的器型国外的与国内的都一样时,如陈设瓷或盘子等,外销瓷和民窑器相差不大,但瓷质和品质的要求却和官窑相差不远。另外有两种特殊样式设计。其一是康熙二十三年康熙皇帝下令解除长达二十多年的禁海令,并在:江苏连云港、宁波、漳州、澳门设四个海关,开放对外贸易。其后外销瓷数量大增。但在禁海令实施的这二十多年中,西方在中国的订货生产点转移到了日本,并出现了一种次釉下青花,加釉上凡红、五彩及金线为装饰风格的伊万瓷( IMARI :),解禁后,西方人依然喜欢这种风格。所以,康熙年间,伊万瓷的风格纹饰很受欢迎,而且量大。另外一种是由来自印度的西莲花(皮球花)和木槿叶子 等,几种植物图案组合而成,大多为釉上彩,少数有釉下青花,也有勾金线,色泽华丽,变化丰富,名称叫“烟叶瓷”( Pseudo Tobacco Leaf ),其实和烟叶关系不大,伊万瓷显单纯 , 烟叶瓷华丽、丰富,其造型图案也直接影响到官窑纹饰。若金色掉了一些,也影响装饰品质不大,而且这一类瓷量不太大。所以,烟叶瓷比伊万瓷要贵一些。

现在外销瓷市场很稳定。也其他古董一样,价格遵循如下原则:一、品质。没破没损,完好如初始终是很重要的。很多外销瓷一买来就被当作陈设收藏品,从没用过。这品质更重要的是原来的画工,瓷质等品质。并不是古东西,没有破损的东西都有价值的。二百年一个木水桶再新再完整也只不过是水桶而已。二、稀有程度。有的瓷器当时只烧了五百个,有的当时订了数万个,有的只有几个。二、三百年下来依然是这个比例(如果品质相同的话),那当时只有几十个的,现在在全世界也许就仅有几个了,当然珍贵。三、背后的故事。如:直接从事中国出口瓷贸易的东印度公司的徽章瓷,现在一个盘卖几万美元(雍正年制),而同品质一般的家族徽章瓷,现在也只卖三千美元不到。前不久美国一拍卖行卖了一个小盘和小杯,四寸小盘,图案简单,乾隆末年,品质也好不到哪里去。通常这样的东西一盘、一杯约卖三百美元以内。我曾经九百美元买了 40 多件,包括大盘、大壶。可见这是很便宜的东西,但这两小件拍了 2300 美元,因为这是肯尼迪总统家族的徽章瓷。美国总统家用过,是他们家订做的。贵十倍当然应该的。四、依类型贵。有的类型就是贵,就像官窑器一样,只要是官窑就贵。外销瓷中,通常纹章瓷贵,我们把它称为“洋官窑”,因为是欧美贵族、皇室成员订做的家族纹章瓷。它对西方社会而言,又同样是纹章学、家族史研究的对象。因为英国学者,收藏家大卫 贺华德的研究,这一部分徽章瓷大部分都有据可查,从家族的历史到这个瓷器的产生缘由等都很清楚。由于订制时费用高、要求严,这类瓷器从瓷质的胎土到彩绘大多十分精美。所以,徽章瓷基本属中、高档瓷器。二是巴洛克、洛克克等文化类型,如像这样花园、拱门、女人、洋车、仆人、小狗等这种样式,大多比较贵。三是帆船、城堡;帆船型更贵一些,因为西方是海洋民族的国家,专收藏帆船型瓷的人较多。四是圣经等宗教故事类;如基督受难故事。前几年在一个网站上看到基督受难的画盘,乾隆年间的,因为修改过画面,标 4000 多美元一直没卖掉; 2008 年佳士得拍卖同样的一对盘子,要价一万到一万五美元。这五种类型是有很特殊的背景类型。再如:乾隆及乾隆以后销往美国的瓷器,如果上面有鹰和美国国旗的图案,都会被爱国的美国人弄得比较贵。其他的背景:如在 1713-1740 年间,普鲁士皇帝选皇后,就以 600 名撒克逊龙骑兵和邻近小藩国君主换了一批中国瓷器,其中有 被叫做“近卫”花瓶的十八只大花瓶,近来在各个拍卖行把同类花瓶也称为“近卫”花瓶。

这个市场已有三百年的历史,当初,从东印度公司的船刚到码头,在码头的一幢房子里早已人头耸动,很多人在等着送来拍卖的瓷器。有的瓷器直接从船上送来拍卖。如今,这个市场高、中、低档价格分明。中国是一个特别大的消费市场,有着不同层次的收藏家,外销瓷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是中外贸易、中外文化的交流桥梁,人们因它而认识了中国。在全球化的今天,在我们有能力拥有它的时候,为什么不买呢?而且这里大部分是质优的清三代的产品。它们的品质之精美,令人赞叹。

二、外销瓷的历史

当东方遇到西方

在很久以前,地球的东方有一群人是我们的祖先。他们来到一块地方,在那里住了下来,并世世代代繁衍下去。他们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事:春天播种,夏秋收获。他们不必为做事而操心,因为世世代代都是这样做的。所以,在他们的眼里,没有“事”,只有“人”。眼睛只看着别人,别人在做什么,想什么,我要如何做才会比他们过得好。在国家有家长 ----- 皇帝;在村镇,有家长 ----- 族长;在家里,长辈为尊,也是一家之长。人人争着做家长,出人头地。在这群人中,创新是大逆不道的,要做的是遵循祖训。要和谐的空气流淌在这个圈子的里面。一些有知识的高人们,为表达他们不屑于俗人为伍,“大隐隐于市,隐于朝”,便在书画的笔墨中表现他们的精神。在外人看来每个人都一样的画竹子,画花草,千百年不变,但其连接精神的笔墨却反映了人与人的不同。大的形式一样,不违祖训,小的笔墨不同,反映灵魂。他们讲究“气韵生动,中锋用笔”的审美准则,用毛笔书写和画画,书和画是不分的。

他们强调以家长为中心的群体意识,不提倡个体的独立创新。

而西方游牧及海洋民族的另一群人,他们在草原上牧着牛羊,追逐着水源青草而生息,没有固定的疆域。为了生存,人们选出一群人为领导。而每个人都将面临着新的发现和新的危险。因为在他们熟悉的地方,草已被羊吃完,水源也日益枯竭,人们必须开辟新的土地才能生存。因此,发现与创新是生存的需要。他们认为,只要有光的地方,他们都能去。因为光就是神,是神应许的地方。所以,在他们画中,就以“光”为语言,并力求独特创新。他们强调个体的独立意识,人与人之间有着一定的空间,人们讲究客观与科学,绘画通过光来反映客观存在,懂得了透视法,并用于绘画反映客观。

东方重内在精神,西方重外在客观;东方谈感觉,西方谈存在;东方重人与人的关系,西方重人本身;东方喜欢黄色,西方好紫色;东方喜欢吃热的,西方吃凉的 …… 。反正,东西两方相反的地方很多。

到底西方与东方何时相遇的呢?历史太漫长了,谁也说不清楚。

我在写《中国南方民居大门》一书时翻阅过一本英国著名艺术历史学家库尔兹写的一本书叫《西方与东方带翅膀的狮子面具》, 里面谈到狮子衔环的造型时是这样写的:“大约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古代希腊的一个艺术家产生了一个怪念头,他要把一个活动的环装在刻成或铸成的狮子里,或者说,他要把两种传统的成分,即艺术的形象与实用的功能结合起来。新的艺术形式一旦创立,它便到处能够生存,并几乎是远播不缀的。。。。。。”。希腊人看到美妙真实的狮子头型,嘴上衔着圆环,美观、艺术又好用,自然是喜欢。

不知何年,这个造型传到了中国,中国人也很喜欢,但怎么样也得赋予一些精神的东西,于是就有了一个故事:作为中国人图腾的龙有九个儿子,各不一样长相,也不一样的本领,其中有一子名曰:铺首,专门帮人看门,为人守宅院。就是这个狮子衔环,它是龙的儿子,彻底的中国种,不是外来户。

由此而想到改革开放初年,国内一些有才气的画家看到一些国外现代派画家的独特形式绘画,马上学来画中国人物和反映中国现状,国人不知其源,惊叹“天才画家”,而这些人也自认为就是天才了。后来,这些天才们到了国外才发现没有人欣赏他们,自己又不知要干什么。摹仿别人,人家不买你的帐,生活都成问题。

在三百年前,我们的祖先 ­­­­ ——景德镇的艺术家们,这群东方陶瓷艺术的精英们,当他们遇到西方的客户是:不熟悉的审美标准,明暗画法,透视 …… ;但我们的祖先很好的解决了这些问题。他们画出了很美的画,烧出了很美的瓷器,让西方人如痴如醉的喜欢,甘愿陶大价钱大买特买。当东方遇到西方时,古代的艺术家们。。。。。(待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