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爱如何成了祸害 --- 走出传统文化的误区》这本书的主题是探索中国文化中哪些因素形成了父母之爱的误区,误导动机良好的父母之爱,结果却损害了孩子的心智成长和发育;在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对科学和真理的认识中,找到更好的父母之爱。本书将在中国大陆出版。
我相信天下的父母都是爱自己的孩子的。但是我也相信,天下的父母不是个个都有能力爱自己的孩子。很多时候,父母迷失在爱孩子的自我感觉中,甚至是迷失在自己的无知当中,结果“爱”孩子就变成了“害”孩子。
为什么要写这个主题?因为一个人小时候的生活,会给他的未来打下深深的烙印,影响到他成人之后的生活。而我们华人因为文化上的原因,往往会迷失在对孩子的爱中,把一些在科学上发现的“非正常”养育方式,当做对孩子正常的爱;而家长却毫无知觉,那样的爱会损害孩子的心理和情感成长。
我在写《父母之爱》之前,在华人中做了不少调研。许多父母对我说,这有什么问题呢?哪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这个时候我常常会问这些父母这样的问题:你怎么知道你的爱是正确的?没有人给我答案。大都会说,爱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呀。那些年纪大一些的父母会说,孩子不是已经长大了吗?可是长大以后的生活情形呢?遇到挫折和困难的时候呢?面对生活的选择和诱惑呢 ? 为什么有的人会一次次失败?为什么有些人会失败了再也起不来?为什么有的人会生活在郁郁寡欢的孤独生活?很多父母不回答这些问题。
但是,只要我们看看周边我们认识的、知道的、听说的人或者朋友,你难道不会识别出那些在生活中失败了的成年子女吗?虽然不是个个都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情,但是他们在婚姻和家庭的不幸,在工作上的不顺利,他们无法适应社会,生活自理能力的欠缺等等,在告诉我们做父母的什么?
这本书的主题就是对父母之爱的定义做一个深入的探究,看看到底什么样的父母之爱才能算是真正的爱,有利于孩子的身心灵发育成长。在过去三年对这个主题的写作中,我发现在华人文化里, “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爱孩子”仍然是主导信念。而这个信念基本上还停留在父母的自我感觉里,或者是传统文化的教导里:父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女好;所以为了孩子,父母不顾一切,扑汤蹈火,哪怕牺牲自己的幸福,也在所不辞!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以及基督教神学的启示认为,爱不爱孩子要看“结出的果子”。这个意思是说,如果父母有心想要爱孩子,但是却不知道怎么爱,结果在爱的过程中,损害了孩子的心智发育,导致孩子长大以后在生活上失败,这种爱就不是爱,用老百姓的话说,是“好心办坏事”。用心理学家米勒爱丽丝等人的话说,这是“以爱为名的情感虐待”。
有些父母感慨地对我说,哪个做父母的,不爱自己的孩子?若是看到自己孩子成年以后生活不如意,或者凄凄惨惨、或者忧郁痛苦、或者麻烦多多,哪个父母会不痛心疾首?谁都想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开开心心地生活在幸福之中。所以爱孩子,又迷失在爱的路上,真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