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论坛里的争论和斗争,并没有逻辑基础,往往只是来自一种情绪。有时候只是为了争高下, 任何东西都只是把柄, 在艺术当代化的今天, 可以说, 任何实际的绘画都是"罪证", 是不画画的人做文章的借口。

有一些网友在临摹学习我的肖像素描,这些作品都是很短时间的作品,15分钟之内的,在美院的标准,称为慢写,不算长期素描,也不是速写。主要是这些东西经过一些概括,比较容易很清楚地看到线条和简约的调子,适合初学者。实际上画这类东西得到本真的画家并不多, 中国的画者往往容易体会到光影或者某种趣味的形式, 能够一针见血地抓住神和质的极少。

但是这样的学习气氛,引起其他一些人的议论,甚至开始了连续几天的攻击行为,最近的一波,是贴出来一些苏派的作品,包括列宾和苏联的美术学院的作品,呼吁大家要临摹“真的”好作品。我很同意,这些作品我自己少时都临摹过一些,但是,作为斗争的手段提出来这些东西,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于是有网友开腔:

临摹谁的作品是网友的自由和自主选择, 没看到这里谁是被刀架脖子被迫临摹的。
搞不明白为什么一定要唱反调。在美国大学里用自己的画教得了学生,在这儿倒教不得了,这是什么道理?!世界名作当然应该临摹,可是适合初学者不适合还另待商榷。 我不临摹,只是看,但如果临, 我喜欢谁的就照谁的画。只要我喜欢,哪怕是业余爱好者,又有什么关系?

每个网友的要求和目的是不同的,有的想弄出点儿名堂,有的就是业余爱好图个乐子,有的就为饱饱眼福(象我)。没必要强求一致划一的都去临摹名画。 还是那句,学谁的画,是网友自己的事。


我在国内的时候出版过《世界名家素描鉴赏》,是中国美院出版社出版的。那些大师的作品需要经过解读来学习,西方有一本书,叫《向大师学习素描》(Drawing Lessons from the Great Masters-Robert Beverly Hale) 可以看看。 我在最近出版的书里也反复强调要学习素描语言,向大师学习,而不是从现象中学,再在现象中实践。恰恰很多人不了解这个,只是从照片中去描摹,出来是绘画就软弱、表面了,素描的确是绘画的基础,素描的功力是绘画的骨架,也就是造型的基本逻辑。当然,色彩更多的需要天赋,在环境和对比中理解色彩,也需要悟性的。

但是那些按照光影效果描摹的苏派素描,如果不是在专业的工作室里规范地长期练习,不适合自学,没有老师手把手地教,很容易偏离,这就是为什么要上好的美术学院的原因。好在艺术道路千万条,大家不需要为没有苏派的工作室训练而扼腕,很多欧洲的艺术杰作为所有的人指明了道路。但是苏派也有苏派的好处, 它仿佛是一种标杆, 即使千军万马都朝一个方向在冲锋, 画家的水平很容易得到评判和排列。

可是艺术哪里会这么简单? 屁屁啪啪甩点笔触和颜料的油画早已经过时了, 绘画从观察形和色的简单工作中早已经解放了出来, 艺术需要的是梳理和精练, 目的是提炼自己的语言系统。

在杭州访问的时候, 参观了学长崔晓东正在教学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室。研究生的教室不大, 用的是双人体, 有将近10个研究生, 他们都画得很棒。老崔把我介绍给大家, 也让我给学生们说了几句。好像有学生问到我在美国出版的书, 不知道是哪里听说的, 其实国内买不到, 于是我就简单地介绍了一下我两本书的内容, 其实我的书都是给西方人学习用的, 是"中为洋用", 而不是"洋为中用", 跟多数人理解的学习西方绘画语言不同, 我认为很多西方的大师早已经开始学习东方的观察和绘画手段。而这个我们又往往要通过他们的作品, 尤其是原作来体会出来。

苏派的写实主义是以结果来作为标准的, 所以在过程中不断地搭建脚手架来帮助结果的准确度, 在过程中不断精进对具体形色的描绘以及在空间中的关系。东方的观察是不同的, 画家要享受一笔一划之间, 过程中的片段就是目的, 最后看到的是清晰的过程和思路, 所谓有条不紊, 或者款款道来, 好比文章一般, 哪里是照相式的绘画可以比拟? 其实即使国画家, 如果受苏派毒害多了, 也不会理解绘画的过程的重要, 那不是快和效果, 而是慢, 一种有趣味的慢的凝固。

我提到, 有一次看佛罗伊德原作, 发现从他青年时期比较细腻的画风转向后期的厚重, 其实是有线索的, 即使后期的作品, 可以看到缜密的观察和思路过程, 用笔并不是想象的无理头的简单涂抹, 而是跟随着纹理的流动和述说, 是一气呵成的。

我相信研究生们会有很多体会, 逐渐从被动的描绘进化到体会无尽的过程中去。

回过来说我画慢写, 它就是一种无限快的感觉和无限慢的从容之间的灵动, 用擦了光影或制作了效果的苏派的或中国式素描来比较, 本身就是错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