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旅途

人生旅途
吕孟申
人生旅途几度秋,悲欢离合情依旧。苦辣酸甜寻常事,青山不老水长流。
在闻名世界的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地下室的墓碑林中,有一块名扬世界的墓碑。
其实这只是一块很普通的墓碑,粗糙的花岗岩质地,造型也很一般,同周围那些质地上乘、做工优良的恒利三世到乔治二世等二十多位英国前国王墓碑,以及牛顿、达尔文、狄更斯等名人的墓碑比较起来,它显得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并且它没有姓名,没有生卒年月,甚至上面连墓主的介绍文字也没有。
但是,就是这样一块无名氏墓碑,却成为名扬全球的著名墓碑。每一个到过威斯特敏斯特大教堂的人,他们可以不去拜谒那些曾经显赫一世的英国前国王们,不去拜谒那诸如狄更斯、达尔文等世界名人们,但他们却没有人不来拜谒这一块普通的墓碑,他们都被这块墓碑深深的震撼着,准确地说,他们被这块墓碑上的碑文深深地震撼着。在这块墓碑上,刻着这样的一段话:
当我年轻的时候,我的想象力从没有受到过限制,我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当我成熟以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这个世界,我将目光缩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当我进入暮年后,我发现我不能改变我的国家,我的最后愿望仅仅是改变一下我的家庭。但是,这也不可能。
当我躺在床上,行将就木时,我突然意识到:如果一开始我仅仅去改变我自己,然后作为一个榜样,我可能改变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帮助和鼓励下,我可能为国家做一些事情。
然后谁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变这个世界。
据说,许多世界政要和名人看到这块碑文时都感慨不已。有人说这是一篇人生的教义,有人说这是灵魂的一种自省。当年轻的曼德拉看到这篇碑文时,顿然有醍醐灌顶之感,声称自己从中找到了改变南非甚至整个世界的金钥匙。回到南非后,这个志向远大、原本赞同以暴制暴改变种族歧视鸿沟的黑人青年,一下子改变的自己的思想和处世风格,他从改变自己、改变自己的家庭和亲朋好友着手,经历了几十年艰苦的磨砺,终于改变了他的国家。
真的,要想撬起世界,它的最佳支点不是地球,不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不是别人,而只能是自己的心灵。要想改变世界,你必须从改变你自己开始;要想撬起世界,你必须把支点选在自己的心灵上。正像中国古人所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人生旅途,岁月悠悠,红尘辗转,兴衰沉浮。路径窄处,留一步让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品,与人方便,就是与己方便。
一个人的轻与重,贵与贱,决不是自己能定下标准的。平静谦和,不事张扬,才是最重的分量。
北京大学开学的日子,一个新生拦住了一个看门的大爷,让他照顾一下箱子。第二天才发现,这个看门的大爷,竟然是北京大学副校长,著名学者季羡林。这位学贯中西的学者,竟然能够如此看轻自己,也许,正是他成为当代学人榜样的原因之一,初涉世事的年轻人,往往个性张扬,率意而为,不会委屈求全,结果可能是处处碰壁。而涉世渐深后,就知道轻重,分清了主次,学会了内敛,少出风头,不争闲气,专心做事。
有人说,人是上帝撒在草地上的一群羊,上帝赋予了我们奔跑的能力,却没有给我们划定奔跑的目标、道路和速度,所以还是在草地上多撒欢吧!
人的一生或长或短都是一场没有回头路的旅途,仔细想来,每个人犹如一株麦子,只有一季的成熟,而且必须经受风霜雪雨的蹂躏,往往流出了血汗,不一定就能收获丰硕的成果。
人生旅途,别无所有,只有爱代代相传。一代代的人们爱脚下的路,爱脚踩过的地面,企望留下足印。他们走过的路的两旁,盛开了新奇的鲜花。他们热爱同路的陌生人。爱是他们前进的动力,消除他们中途跋涉的疲累。人间美景和母亲的慈爱一样,伴随着他们,召唤他们走出心境的黯淡,从后面簇拥着他们前行。
阿富汗作家乌尔法特在其散文《生活》一文写道:同是一条溪水中的水,有人用金樽来喝,有人用泥制的陶碗来喝,没有金樽和陶碗的人,就只好用手捧着喝。
水,本来没有任何的差别。差别的仅仅是“容器”,然而君主与乞丐的差别就在于这盛水的容器上面,容器不同,君主与乞丐队水的品味也不同。
从沙漠中走出来的旅行者,是最晓得水的滋味的人。
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锄禾者,是最晓得水的宝贵的人。
山上下来的牧羊人,趴在河边一顿痛饮,他成了世界上最了解水的甜美的人。可是另一种人,尽管他仰在绿阴下的躺椅上,身边放着精美的茶壶,手里捏着别致的茶杯,茶水品得悠闲,却怎么都品不出水的甘美来。
为什么?因为他不曾有过旅行者的疲渴交加,不曾有过锄禾者的大汗淋漓,也不曾有过放羊者的口干舌燥。
无论什么人,只要他没有尝过饥与渴的滋味,他就永远也享受不到饭与水的甜美。同样,不管什么人,如果他不曾饱尝过生活的艰辛与汗水,那么他将永远不会知晓心灵的幸福与欣悦。
黎巴嫩作家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说过:我们生来都是旅人;假如万能的天帝强迫我们在无尽的路上跋涉,假如严酷的厄运攥着我们的头发向前拖,作为弱者,我们有什么法子?启程的时刻,我们听不到威胁的雷鸣,只听黎明的诺言。不顾途中的危险,艰苦,我们怀着爱心前进。虽然有时人手不了。但有爱从四面八方伸过手来。让我们学会响应不倦的爱情的召唤,不陷入迷惘,不让惨烈的压迫用锁链将我们束缚!
我坐在络绎不绝的旅人的哀泣和欢声的旁边,注视着,沉思着,深爱着。我对他们说:“祝你们一路平安,我把我的爱作为川资赠给你们。因为行路不为别的,是出于爱的需要。愿大家彼此奉献真爱,旅人们在旅途互相帮助。”
人生旅途,靠心灵导航,走过春秋四季。
对于大多数正常人来说,一个人的青春期一过,就会出现像秋天一样的优美的成熟时期,这时,生命的果实像熟稻子似的在美丽的平静的气氛中等待收获,我们的基础已经多少稳定了。世上的吉凶善恶,都有助于我们性格的形成,我们的内在的个性就在这样的世界中,通过各种忧患和欢乐而发展。到了这时,我们会把欲望从那诱惑的但非我们所能达到的领域中收回来。
日月经天,江河纬地,青山不老,绿水长流。老去的岁月,每个人只有一次,可对于这个世界来讲,却是平常得如同太阳的升起和落下。每天都有人在老,以及老去,古往今来,从未停止。
人活在世,无论你拥有多么显赫的尊荣,但家则是难弃难舍的避风遮雨的窝。当你寒冷的时候,家是一杯暖暖的热茶;当你孤独的时候,家是一轮高悬的明月;当你彷徨的时候,家是一盏引路的明灯;家是心中永远的牵绊和温馨的港湾。一个人若没有可供休息的床铺,没有欢迎他旅行归来的晚间灯火,他的命运确实是很可悲的。
我们不仅仅是要追赶眼前的太阳,更重要的是要高高举起自己生命内部的太阳。活着的日子不仅要满足个人的需求,更要像太阳一样无私的付出全部的光和热,大爱洒满人间,对亲人、对社会,对生养我们的这方土地尽一份责,出一份力,而不是成为包袱或累赘,甚而成为一颗毒瘤。
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总结自己的一生,他说:有三种情感,单纯而强烈,支配着我的一生: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这些感情如阵阵飓风挟卷着我在漂泊不定的路途中东飘西荡,飞跃苦闷的汪洋大海,直抵绝望的边缘......
爱情与知识,尽其可能,引领着我通向天堂,然而怜悯总是把我带回现实。那些痛苦的呼唤,在我内心深处回响。饥饿中的孩子,被压迫和折磨的人们,给子女造成重担的无助老人,以及孤独、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理想生活的嘲讽。我渴望能减少这些不幸,但无能为力,这也是我的痛苦。
人生旅途,走不完的路曲曲弯弯,看不尽的人海沉浮。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间沧桑,内心安然无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爱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定其心,应天下之变。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胸襟,有舍有得就要看智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