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裴闲话 之 过把瘾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看过把瘾的时候,我正在谈恋爱,三天吵两天好,还时不时闹个分手啥的。其实根本没什么大矛盾,就是太在乎对方,老没事儿找事儿。俩人一边看一边感慨,我们俩闹别扭活脱脱就是过把瘾的现实版。

我是觉得方言身上的毛病他身上都有:大男子主义,不会哄人,不细心,烦了很豁得出去,什么话都敢讲,过后还强词夺理,都变成了别人的错,屁大点事儿上纲上线。他是觉得我跟杜梅一样是个烦人精,粘人虫,动不动耍小脾气,老搞文青的那一套,非得让他发誓言,表决心,不然就老没事儿找茬给他小鞋穿。我们俩都委屈,都觉得自个儿不是对方说的那样,自己闹那都是有充分理由的:如果不是你那样,我肯定不能这样。。。讲到这份上,俩人就接着再吵一场。

现在想想,那时候真是精力过剩,战斗力极强,白热化战争跟极地冷战相互交叠,旷日持久。鸡犬不宁的日子伴随着烽火硝烟过得飞快。过把瘾这部片子也就留在了我们的恋爱史中,成了永恒不变的经典。这部片子一度成了我们俩的教科书,被拿出来引经据典,断章取义。有一阵儿我们俩对过把瘾里的台词极为熟悉,高兴不高兴就挑一段出来抨击对方。动不动开场白就是:你这个同志啊。。。他也常常指着我的鼻子说:比带一个团的兵都累。。

青春里的爱情大多数是这个模样,所以杜梅和方言这两位同志永远都只有二十岁。你看如果三四十岁的人还象他们那么谈恋爱,那就只有一个字:作。不信你去问问三四十岁的男人:喜欢杜梅那样的吗?他们经常沉思一下说:年轻时可能喜欢,现在?拉倒吧,找杜梅那样的就是往自己脖子上套绞索。三四十岁的女人里也没有杜梅,没有她那样掏心掏肺地在乎一个人的激情和单纯,她们都明白,其实天真是可耻的。没有了杜梅,自然也就没有了方言,只剩下循规蹈矩好好过日子的男男女女。

爱情里其实大多数都是细节,你很难说你为什么会爱上一个人,有时候就是些细节让你某根神经通上了电,搭错了线,然后就爱上了。就像杜梅,她说起方言的时候,就说方言跟别的男人不一样,他抽烟的时候,会给你赶。。。这话说得有点儿没头脑,但看过这部戏的人大概都明白。一个男人当你面儿抽烟但会给你赶,这就是个细节,有人就会通过这些细节爱上一个人。所以,爱情是无法掌控的化学反应,你完全不知道两种物质能生成个什么结果来,好坏多少靠运气。

再来说说王朔。跟左手聊天的时候,我跟他说年轻时很迷过一阵子王小波,基本上他写的书都翻过,而且是没日没夜地看。他问我,记住什么了?我老实讲,好像真的什么都没记住。他提醒我,到底是喜欢王小波的文章,还是把它当色情教科书了?时间太久远,我还真记不太真切,隐约间好像是读他的书挺躁动的,是不是跟他那些露骨的肉欲描写有关就完全没把握了。但鉴于我们那个年代这类生理卫生普及读物非常匮乏,把他当了教科书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要不然是什么书能好看到那个程度,让人没日没夜地看,最后还什么都没记住呢?更重要的是,自己从来就没有把王小波的书再读一次的欲望。然而,王朔就不一样了。是他让我懂得了或者说是印证了,爱情就是牺牲和成全。他的早期作品我读了一遍又一遍,每次还是会非常感动,可以说他塑造了我的爱情观。喜欢的人物个性慢慢地在心里生了根,长了叶,开了花。他的小说跟周星驰的电影一样,会让你笑着哭。他们爱情故事都是纯真,是隐忍,是奉献,是某种意义上的永失我爱,是一场彻头彻尾绚烂而美丽的悲剧。只有悲剧,才是完满:过把瘾,就死。。。就是这样。。。

老裴0000 发表评论于
谢葵叔读文,可惜他的文我就一通乱读,都不记得了
Sunflower28 发表评论于
哈,我对《无双》印象很深,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小说之一。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