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天下大同?什么是天下为公?古来圣贤各有解释。
中国两千年的平等观念是经济平等,一旦天下大乱,平定天下以后就均田地,大家平分田地。洪秀全均田亩,大跃进一大二公,都属于这种平等。均田地以后,假以时日,就出现两极分化,然后是豪强兼并土地,然后是民不畏死揭竿而起,然后是改朝换代,然后再来一次均田地。耕者有其田,是孙中山的愿望,也是毛泽东的愿望,蒋介石在台湾也搞土地改革,通过赎买均田地,均田地是农业国家政治家的座右铭。建国初期土地改革均田地,不久两极分化,就改为共田地,走合作化,然后人民公社,一大二公。一大二公使得经济没有了物质刺激的激励机制,只剩精神激励。
改革三十年,平等有了新概念,就是机会平等。引入市场机制,否定了第一种平等,第一种平等是农业社会的农民意识,不符合现代化社会生产,于是有了第二种平等,就是机会平等。机会平等就是大家都有机会,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是,争夺机会的时候就有了赢家和输家,假以时日,就出现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引发社会动乱,动乱积累就会引发革命,就会重新洗牌,再来一次机会平等。机会平等的市场经济放弃了精神激励,完全靠物质刺激利益机制。
因此,我们有了第三种平等,我称之为利益平等。何谓利益平等?利益平等不是效果平等,也不是机会平等,而是利益相关者都有得益,大家都有得益,都有经济进账。这种利益平等的通俗表达有很多种,如互利共赢,或互利双赢。这不是第一种平等那样无论投入大小大家收益都一样,也不是第二种机会平等那样或许双方投入都相当,但是赢者通吃,分赢家输家,两极分化。在第三种平等下,经济体保持一定贫富差距张力,这样经济运行有动力,同时保持大家都有收益,所谓共同富裕,就是虽然大家贫富有差距,但是经济发展进步的利益共享,大家都有经济地位的改善,都有动力致富,也不会因素屡屡失败丧失动力。一个成功的商业,就应该让所有利益相关者都有得益,这叫利益组合,利益捆绑,即保持物质利益激励,又倡导社会责任的精神激励。这就是我提倡的第三种平等,这第三中平等才是我心中的普世原则。
第一种平等是空想,第二种平等是动物本能,地三种平等才有人的尊严。第三种平等下人的努力有成果,成果包含社会责任和社会贡献,社会贡献是人的尊严和成就的精神肯定。第三种平等意识使得人不仅仅是经济动物,而且有精神追求。
第一种平等是结果平等,地二种平等是机会平等,第三种平等是利益平等,大家都有利益,经济发展也和普及教育一样,一个不能少,人人都有生活改善,人人都有奔头,人人有人的尊严。
我提倡第三种平等,第三种平等叫作利益平等,叫作互利共赢,叫作共同富裕。我们即不应该提倡理想而忽视了物质激励,也不应该盲目拜金而忽视了精神激励。我们有兼顾物质利益激励和精神激励,个人奋斗要兼顾社会责任和各方利益相关者。利益平等这才是生动活泼和谐社会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