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进化论与创造论的争执--<圣道三百言>之散论一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超越进化论与创造论的争执--<圣道三百言>之散论一

玄野

基督教和现代理性的最大冲突是创造论和进化论的分歧。争论的结局是向真理的进步,坚守的原因是信仰的真实。应该说双方各有正义的一面,也有各自的盲点。现代理性中最开放的一派是包容与发展的,不因为难以纳入已知的科学逻辑而否定他人经历的真实。而现代理性中更普遍的是对逻辑的过度自信甚至妄自尊大,从而肆意妄为驱动天地为人类服务,将自然选择的进化论绝对化是其在知识界的突出危害。而在基督教一方,这是本不应发生的纷争,因为这与耶稣所传的福音并没有直接关系,只是后世将耶稣的福音教条化以后从而间接地认为旧约全书中的记载必然是神谕的真理,从而不容忍与圣经记载发生冲突的科学结论存在。达尔文进化论所衍生的一些机械理解的确悖逆了神的旨意,对人类社会造成很大毒害,典型如社会达尔文主义。遗憾的是,基督教界对进化论的批判并没有切中要害,对达尔文主义中那个被绝对化的物竞天择原理没有警觉,而是驳斥被学术界普遍认同的生命进化现象。生命进化是人类依据自己所能得到的确凿证据对自我发展历史的一个反推,而物竞天择是对这一发展过程内在机理的猜测。前者是简单的历史陈述,后者是对自然规律的大胆断想。二者完全是两回事。随着历史证据的进一步发现,生命进化这个历史变得越来越清晰而且无法撼摇。同时,随着这一历史的逐渐详备,物竞天择的猜测在生命演化的整体机理中也变得越来越片面和局促,最终成为生命演化理论的一个侧面要素而不是主要机理。

个人以为,神造生生命,必然在深层中埋藏了生命适应环境而逐步演化的机制。单纯通过自然的随机选择,无法产生这样的生命进化速度,或者说,物质的随机碰撞组合,根本就不可能出现生命这一现象。神必然有在自然物理规律和随机过程之外的单独属于生命的机制。世界充满着不确定的随机变化,在这样随机的环境中,生命被赋予了一种主动适应相关环境的机制。这个机制当然要深入到遗传物质中,同时也可能超越生命的个体而存在于整个宇宙中,然后通过生命与自然的交感起作用。所以,生命既不是最初被一步到位地设计好,也不是通过物质粒子的随机碰撞而产生并发展的,而是神给予了生命某种机制,在与自然界随机事件漫长的相互作用中,逐渐发展出适应那个环境的生命。

世界包涵着随机过程,自然规律和自主动机制三种不同的类。人首先确切认识的是自然规律,其次是理解随机过程,而如今依然没有深入了解的就是自主动机制。可能用一个更加具有生命灵性和神性的概念来定义这个机理比较好,自主动机制有太浓重的逻辑理性痕迹,从老子的道,易经的阴阳和地中海一神论的神的角度来定义这个概念会比较恰当。一时想不好,就留待日后圣人诞生来命名吧。这里我从理性事理角度来向形而上方向透视这个生命机理。首先说,这个自主动机制或者生命特质与上世纪新三论中的自组织完全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自组织实际上是自组织了局部而淆乱了整体的行动,而生命的现实却显示了完全相反的规则。生命的确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能量与必需品,而这个生命的代谢物和其对环境的影响也成为其他生命或生态圈的必需品,其本身是生态的不可或缺的组分。自组织结构只能是短暂而且无生命意义上的存在,因为它是局部危害整体的结构。在生命的细胞构成组织,组织构成器官,器官构成系统,系统构成生命个体,生命个体构成种群,种群构成群落,群落构成生态结构,生态结构构成生态圈的环环相扣中,几乎每个环节都是其下级的整体,又是其上级的局部。构成生态圈的最基本条件就是要每个环节不但有益于其个体的存在,同时其也必须是有益于其上级整体的组分。在这个复杂的体系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是自组织结构,而必须是生命结构,否则整体就要瓦解,整体消亡后,个体也丧失了存在的依据。在生命历史中,是否有某种生物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是危害和制造垃圾,可能不易考证。即使有,也已经在生命发展中被淘汰了,或者被神谕的生命自主动机制灭绝了。但是,现今繁荣于生态圈中的生物,有这种行为的物种也只有人类一个。如果人类延续自己的垃圾制造者身份,神谕的生命自主动机制将人类灭绝应该是确定无疑的。基督教一直坚持标榜要做蒙神喜悦的事,这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人很早就对生命和意识有了认知,但这似乎是自主动机制的表象。而透过生命和意识看到自主动机制的本质,需要富具穿透力的灵性与直觉,这些就是历史上诞生的屈指可数的圣人。而停留在生命和意识的表象上,进而将生命和意识神秘化教条化,是后人对圣人的崇拜却又有些不知所措的亦步亦趋。达尔文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学说看到了自然规律和随机过程,而没有足够的灵性与直觉去认识自我主动机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基督教批判自然选择学说,的确也维护了生命所体现的神的自我主动机制,应该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只是基督徒朋友们往往看不到这个深层内涵,而高调地拒绝那些越来越无法争辩的确凿历史证据,这形成了基督教等诸传统宗教在当代科学独大的人文环境中的生存困境。

 

此文为<圣道三百言>之一章,全书在以下网址陆续发表: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4445/?catid=95628

http://rj2000.net/dispbbs.asp?boardID=4&ID=15650&page=1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