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教育漫谈(3)

3

有人的地方就有冲突,人口密度越高的地方冲突越厉害。人口密度最高的地方之一就是有孩子的家里。父母之间的冲突、父母与孩子的冲突、孩子之间的冲突,个个都是让人脑袋疼的事。

 

不过,如果想到冲突永远都是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处理冲突的能力是孩子将来在社会中生存的一个基本能力,父母其实应该把家里发生的冲突看成锻炼孩子成长的极好机会。PBS的《自然》节目中,野兽在小时候总是在跟兄弟姐妹打打闹闹,而母亲在旁边从来都视而不见,顾自凝望远方,因为她知道孩子那就是在学习。我也发现我的两个孩子之间从小的互动对他们后来与朋友同学的相处大有帮助。

孩子之间的冲突,只要没有到人身伤害的地步,我的处理办法都像母兽那样:视而不见。这是多年前我在某本书里读来的,一直坚持使用,效果很好。其中的道理很简单:兄弟姐妹归根结底是互益的关系,这是万变之中的不变。坐看云起,让故事演绎下去,不管情节如何曲折变幻,总会回到这个源头。有的父母每次都急着插一杠子,还经常是偏袒其中一方(通常是老二)。其结果不仅让老大嫉恨父母不公平,还助长了老二狐假虎威的气焰,也剥夺了他独自解决冲突的历练机会。这就不如野兽明白了。

 

我有时候也介入孩子的冲突,不过我一般拒绝听他们关于冲突起源的申诉 清官难断家务事,那一团麻是不可能理得清的。我的办法是着眼于结果,问他们是否能找到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或者哪一方能选择高姿态,自愿让步。对于自愿让步的一方,我给予最高的精神奖励。因为是自愿让步,孩子不觉得自己是输的一方。另外一方虽然暂时得了点便宜,但已经自知理亏,下次就有点收敛了。我觉得人懂得自愿让步是文明社会的标志。来美国后,我在开车从小路上大路时,如果大路上交通繁忙,过一会大路上总会有车慢下来,向我招手或闪远光灯,让我上路。久而久之我也习惯了给别的车上路的机会。给别人一个机会,我自己也很高兴。一次一个大路口各个方向的所有红绿灯全部失灵,而交通井井有条,除了因为大家大都尊重路权的概念,也因为很多人都知道给别人让一步:即使偶尔有人不顾路权抢了先,也不跟他一般见识。我曾经在大家都抢路、大家都堵死的地方生活过多年,所以很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做懂得礼让的人。

我经常要横穿的一个有红绿灯的十字路口最近改建成了环岛,这让我发现环岛是个伟大的发明。用红绿灯时,一个方向的车通过意味着其他所有方向的车都要停下来,一个行人按下横穿路口的按钮就要阻断所有的车辆交通。变成了环岛,所有的车都可以同时开行,横穿路口的行人在任何一个时刻只挡住八个行车方向中的一个,所以很少有堵车的时候。我发现解决冲突也是一样的道理,于是讲给孩子听:两个人起了冲突,就好象是两辆车抢着要过十字路口。如果都不肯让步,两辆车都会被撞得稀巴烂。一种解决办法是让父母来调解(安装红绿灯),另一种办法是自己解决,每个人都让一点,就像是环岛,每辆车都慢下来,每辆车都拐一点弯,结果是大家都能顺畅通过。

父母与孩子的冲突通常要比孩子之间的冲突性质严重得多。这种冲突常是由于父母想要改变孩子的习惯而起,诸如孩子太贪玩、不爱学习、不爱弹钢琴、不爱学中文、玩游戏成瘾。这种冲突,往大了说可以说是源于双方深层意识形态的分歧,不是靠几句话的调解就能达到共识的。人的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养成之后也不是一天两天能改掉的。所以父母只有两个选择来解决冲突:要么制定一个能有效改变孩子习惯的长期计划,要么改变自己,理解和尊重孩子的独特个性。发火是不管用的。

 

管制孩子看电视玩游戏的时间经常是两代人闹得不愉快的导火线。如果没有大人去干涉,孩子们可以一看好几个小时。但是孩子正看到兴头之时去把电视关掉又有点太暴力。我对此的哲学首先是改变自己,或者说安慰自己:看电视不见得是坏事,很多电视节目是不错的。我小时候不看电视,是因为那时没有电视。那时我每天听收音机的时间大概也有几个小时,还背着父母悄悄收听“敌台”。如果那时有电视,我也一定是被父母批斗的对象。其次,我们已经帮助孩子们从小养成了爱看知识性节目的习惯。他们小时候只看PBS的教育节目,长大一点后也爱看ABC的晚间新闻。这些我们都认为是对孩子的成长有必要的营养。除了知识性节目,偶尔看些娱乐节目也不为过。如果实在想把他们从电视前赶走,我的办法是先发出警告:下次广告开始时就该关掉电视了。孩子们都是只顾眼前,想不到将来,就痛快答应下来。等广告一开始,我便请他们关掉电视。因为是他们自己答应的,也就无话可说了。让孩子自己关掉电视,就给他们留了面子,让他们感到是在自律。只要父母愿意非暴力解决与孩子的冲突,他们总能找到化干戈为玉帛的办法。

在家庭成员之间的几种冲突中,我的感觉是父母之间的冲突是对孩子打击最大的。如果是在意孩子成长的家长,就该好好琢磨如何用非暴力方法来处理与老婆(老公)的冲突。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经常在孩子那里施用强权。等孩子大了,他们也会在父母那里施用强权:看不惯父母的英文、各种做事方式和生活方式。这个时候,父母应该放低姿态,虚心接受孩子的批评。恰恰是愿意承认错误、愿意改变自己的父母才能赢得孩子的尊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