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位朋友曾告诉我说,“如果你从来都没去过威尼斯,乘船进去是最好的一个方式,这样你能从海上一睹威尼斯风采。” 他的建议的确很受用。
客船离开马可波罗机场码头后就进入了海路。机场码头逐渐淡出了视野,威尼斯岛城从一条朦胧的海岸线变得清晰可见。
半个小时左右,客船进入了威尼斯的大运河。河边的建筑、支流、小桥历历从眼前过去,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而这画卷刚打开就停止了 -- 我们的目的地圣斯岱(San Stae)码头到了。
在来威尼斯以前,我们做了一些功课,从船码头到旅馆只有800米左右,过两座桥、步行10分钟就能到达。但我们却走了有一个小时。
威尼斯的岛城充满了水道,许多胡同都是死胡同。在找地方时,光靠方向正确是不够的,一定要走对胡同。几个死胡同走下来,我们就迷失在意大利面条(spaghetti)一样的街道里。无奈,我们在圣齐亚克莫德罗里奥(S. Giacomo dell’Orio)教堂的广场停了下来,找了一个长凳坐下。一是喘口气,大热天的;二是买张地图,这样可以用我的iPhone按图索骥。正当我们为在地图上找不到旅馆街名而手足无措时,一位看上去很友善的意大利老太太坐到了我们边上。
“您说英语吗?”我用意大利语问道。
“Si.(说的。)”她回答说。
她拿着我们的地图,标出了旅馆的街名,并告诉我们说,“旅馆离这其实很近了。”她指着一条胡同,“从这条胡同过去过一座桥就是。要是再走丢,就问Rio Marin在哪。”
“Grazie.”我们起身向这位热情的老太太道谢。
“你们从哪儿来?”她好奇地问道。
“我们是中国人,从伦敦来。”我答道。
“祝你们一路走好,Ciao!”
“Ciao!(再见!)”
我们顺着她指的路,拿着地图和iPhone,又七拐八绕了一圈,再走错几条胡同,终于找到了旅馆。
我们办完旅馆登记,简单地用了午饭。匆匆上路去探索“威尼斯迷宫”。
我们以前来过意大利,有一本“Guide to Italy(意大利旅游指南)”。这本指南抱怨威尼斯是一个没有旅游淡季的城市,每天都挤满了人,并且东西死贵。而我们在威尼斯的小巷里游荡时,却觉得冷冷清清,游人很少。
倒是看见一只神气活现、翘着尾巴的猫,大摇大摆地在弄堂里晃悠。
在安静的街区,我们路过一座无名小桥。看见一棵树枝悬挂在清澈的水渠之上。蓝天、白云、绿叶与老屋、旧墙、倒影相益得彰,水木明瑟,令人遐想无限。
有时在桥上顺河望去,往往引着你想看见最远的地方。
我们串街走巷,来到了里亚尔托(Rialto)桥,我们这时才体会到为什么那本旅游手册说威尼斯没有旅游淡季。
这里是威尼斯最热闹的商业区之一。街的两边充满了工艺品店、饭馆和其他商店,在不远的河边,还有一个露天自由市场。熙熙攘攘、到处都挤满了人。从桥上望去,繁忙的大运河尽收眼底。这里有轮船、游艇,也有刚朵拉(一种摇橹小船)。
我们过桥看纪念品,这里出名的是手工面具、玻璃制品、透花编织和威尼斯设计。我们挑了几样。然后来到河边的一个咖啡馆。点了卡布奇诺(Cappuccino)、冰淇淋和奶油苹果酥,权当下午茶吧。咖啡店有一个伸入运河的小码头。我打开安全门,走到码头的尽头。从这,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刚才在里亚尔托桥上的位置。
威尼斯大运河像一个反写的S,北边弯线以内是圣保罗区,南边弯线以内是圣马可区。这两个区由里亚尔托桥相连。我们止步于此,选择另一路线继续探索圣保罗区。
她拿着我们的地图,标出了旅馆的街名,并告诉我们说,“旅馆离这其实很近了。”她指着一条胡同,“从这条胡同过去过一座桥就是。要是再走丢,就问Rio Marin在哪。”
“Grazie.”我们起身向这位热情的老太太道谢。
“你们从哪儿来?”她好奇地问道。
“我们是中国人,从伦敦来。”我答道。
“祝你们一路走好,Ciao!”
“Ciao!(再见!)”
我们顺着她指的路,拿着地图和iPhone,又七拐八绕了一圈,再走错几条胡同,终于找到了旅馆。
我们办完旅馆登记,简单地用了午饭。匆匆上路去探索“威尼斯迷宫”。
我们以前来过意大利,有一本“Guide to Italy(意大利旅游指南)”。这本指南抱怨威尼斯是一个没有旅游淡季的城市,每天都挤满了人,并且东西死贵。而我们在威尼斯的小巷里游荡时,却觉得冷冷清清,游人很少。
倒是看见一只神气活现、翘着尾巴的猫,大摇大摆地在弄堂里晃悠。
在安静的街区,我们路过一座无名小桥。看见一棵树枝悬挂在清澈的水渠之上。蓝天、白云、绿叶与老屋、旧墙、倒影相益得彰,水木明瑟,令人遐想无限。
有时在桥上顺河望去,往往引着你想看见最远的地方。
我们串街走巷,来到了里亚尔托(Rialto)桥,我们这时才体会到为什么那本旅游手册说威尼斯没有旅游淡季。
这里是威尼斯最热闹的商业区之一。街的两边充满了工艺品店、饭馆和其他商店,在不远的河边,还有一个露天自由市场。熙熙攘攘、到处都挤满了人。从桥上望去,繁忙的大运河尽收眼底。这里有轮船、游艇,也有刚朵拉(一种摇橹小船)。
我们过桥看纪念品,这里出名的是手工面具、玻璃制品、透花编织和威尼斯设计。我们挑了几样。然后来到河边的一个咖啡馆。点了卡布奇诺(Cappuccino)、冰淇淋和奶油苹果酥,权当下午茶吧。咖啡店有一个伸入运河的小码头。我打开安全门,走到码头的尽头。从这,可以清楚地看到我刚才在里亚尔托桥上的位置。
威尼斯大运河像一个反写的S,北边弯线以内是圣保罗区,南边弯线以内是圣马可区。这两个区由里亚尔托桥相连。我们止步于此,选择另一路线继续探索圣保罗区。
住在威尼斯岛城的一大优点是可以很多时间,有利于设计不同的漫游线路。漫游威尼斯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享受,这个城市的本身就像个大博物馆。
这里没有汽车、没有污染,天空明媚晴朗,河水碧波荡漾。在夏日的阳光下,一切都像透明的,仿佛来到了中国的江南水乡。
这里有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
也有一样的古朴、平和、宁静。
我们流连忘返,走过了无数小桥、胡同、和广场,最后在玛丽亚方济会荣耀教堂(Santa Maria Gloriosa dei Frari)的晚间钟声中结束了第一天。
这里没有汽车、没有污染,天空明媚晴朗,河水碧波荡漾。在夏日的阳光下,一切都像透明的,仿佛来到了中国的江南水乡。
这里有一样的小桥、流水、人家,
也有一样的古朴、平和、宁静。
我们流连忘返,走过了无数小桥、胡同、和广场,最后在玛丽亚方济会荣耀教堂(Santa Maria Gloriosa dei Frari)的晚间钟声中结束了第一天。
第二天,我们搭水上巴士(ATV)从圣斯岱码头去圣马可广场。这样,我们可以穿越整个大运河,从水上一览威尼斯风采。大运河就是这的大马路,而小运河就是小胡同。水上巴士要比水上客快慢,但它很平稳。加上它的班次很多,是一种便捷的游览船。
当我们从圣斯岱上船后,威尼斯画卷再一次展开。运河边的一些建筑展现着这座城市昔日的辉煌。
当船通过里亚尔托桥后,运河上的威尼斯尽收眼底。
通过木质的“学院桥”后,伟丽而庄严的圣玛利亚安康教堂(Santa Maria della Salute)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
钟楼的西面(正对面)和南北面(两边)是旧时的行政院,有三段建筑,连起来构成一个躺到的门字,正好围起了圣马可广场。钟楼靠近行政院“新楼(Procuratie Nuove)”。新楼有三层,看上去好像由无数的拱门构成,美轮美奂。行政院的“老楼(Procuratie Vecchie)”有两层,与新楼面对。
钟楼背靠(东面)圣马可教堂和旧时的法院。法院侧面运河的对面是旧时监狱,由一座封顶的桥连接起来,是有名的“叹息桥”。囚犯审判前要经过此桥,可能由此得名。
整个圣马可广场的建筑群可谓庄严华妙。但庄严的内容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的游客和数不清的饭店、咖啡吧,还有世界各地商家做的广告。
拥挤和吵杂多少影响到观景的兴致。既然什么都看到了,我们打算到运河对岸的的圣玛利亚安康教堂去。我们看了一下地图,如果步行,我们得绕道“学院桥”。这样走,不仅路远,而且还要在同样的路上走两遍,因为河对岸的多索杜勒区为狭长形。要是有渡船就好了。
出乎我们意料,圣马可广场的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有一种为原住民服务的刚朵拉渡船,离这很近,只要过两座小桥。这真是一举两得,我们正在找合适的刚朵拉体验。到了威尼斯,不体验一下刚朵拉,多少会有些遗憾。
刚朵拉悠哉悠哉地把我们摆渡到了对岸。一上岸,感觉立刻就不一样。这是一个夹在大运河与朱代卡运河(Canale Della Giudecca)之间的半岛。从这,可以北望圣马可的钟楼,南望朱代卡岛和圣乔治马奇奥尼岛。
从远方望去,朱代卡岛和圣乔治马奇奥尼岛的天际线被几个教堂建筑(包括救主教堂、齐泰拉教堂和圣乔治马奇奥尼教堂)主宰着,两岛环抱在无际的海水中,给人一种飘渺感。在蓝天白云下,真是一幅天然的水彩画。
离开圣玛利亚安康教堂,我们进入迷宫一样的街区,穿过一个的漂亮临河小街,来到了一个带有花园的饭店。花园有几棵大树,也有爬在墙上的花卉。在炎炎夏日的树荫下,来上一杯冰凉的啤酒,多少有几分惬意。
中饭后我们来到“学院桥”。学院桥是威尼斯大运河上的一座优雅的木桥,将学院博物馆和圣马可区连通。
从这回望圣玛丽安康教堂,别有一番风情。
离开学院桥后,我们回到了圣马可区,在这消遣、漫游,仿佛回到了中世纪。威尼斯的假日就是这样的悠闲自得。
很多人是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第一次知道威尼斯的。许多旧时的威尼斯犹太人隔离在一个称为“盖托”的居住区(The Ghetto),这是世界上的第一个贫民窟。英文字ghetto(贫民窟)来源于此,离圣露西亚火车站往东不远就是,值得一游。
我们两天的时间用来漫游威尼斯大概正好,但没有时间去布那诺岛(以透花编织闻明)和马那诺岛(以玻璃制品闻名)。留给下次吧。
再见!威尼斯,我们还会回来的。
当我们从圣斯岱上船后,威尼斯画卷再一次展开。运河边的一些建筑展现着这座城市昔日的辉煌。
当船通过里亚尔托桥后,运河上的威尼斯尽收眼底。
通过木质的“学院桥”后,伟丽而庄严的圣玛利亚安康教堂(Santa Maria della Salute)欢迎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
圣玛利亚安康教堂的河对面,就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站,圣马可广场,威尼斯最热闹的地方。望远的钟楼主宰着整个广场。
钟楼的西面(正对面)和南北面(两边)是旧时的行政院,有三段建筑,连起来构成一个躺到的门字,正好围起了圣马可广场。钟楼靠近行政院“新楼(Procuratie Nuove)”。新楼有三层,看上去好像由无数的拱门构成,美轮美奂。行政院的“老楼(Procuratie Vecchie)”有两层,与新楼面对。
钟楼背靠(东面)圣马可教堂和旧时的法院。法院侧面运河的对面是旧时监狱,由一座封顶的桥连接起来,是有名的“叹息桥”。囚犯审判前要经过此桥,可能由此得名。
整个圣马可广场的建筑群可谓庄严华妙。但庄严的内容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无数的游客和数不清的饭店、咖啡吧,还有世界各地商家做的广告。
拥挤和吵杂多少影响到观景的兴致。既然什么都看到了,我们打算到运河对岸的的圣玛利亚安康教堂去。我们看了一下地图,如果步行,我们得绕道“学院桥”。这样走,不仅路远,而且还要在同样的路上走两遍,因为河对岸的多索杜勒区为狭长形。要是有渡船就好了。
出乎我们意料,圣马可广场的信息中心的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里有一种为原住民服务的刚朵拉渡船,离这很近,只要过两座小桥。这真是一举两得,我们正在找合适的刚朵拉体验。到了威尼斯,不体验一下刚朵拉,多少会有些遗憾。
刚朵拉悠哉悠哉地把我们摆渡到了对岸。一上岸,感觉立刻就不一样。这是一个夹在大运河与朱代卡运河(Canale Della Giudecca)之间的半岛。从这,可以北望圣马可的钟楼,南望朱代卡岛和圣乔治马奇奥尼岛。
从远方望去,朱代卡岛和圣乔治马奇奥尼岛的天际线被几个教堂建筑(包括救主教堂、齐泰拉教堂和圣乔治马奇奥尼教堂)主宰着,两岛环抱在无际的海水中,给人一种飘渺感。在蓝天白云下,真是一幅天然的水彩画。
离开圣玛利亚安康教堂,我们进入迷宫一样的街区,穿过一个的漂亮临河小街,来到了一个带有花园的饭店。花园有几棵大树,也有爬在墙上的花卉。在炎炎夏日的树荫下,来上一杯冰凉的啤酒,多少有几分惬意。
中饭后我们来到“学院桥”。学院桥是威尼斯大运河上的一座优雅的木桥,将学院博物馆和圣马可区连通。
从这回望圣玛丽安康教堂,别有一番风情。
离开学院桥后,我们回到了圣马可区,在这消遣、漫游,仿佛回到了中世纪。威尼斯的假日就是这样的悠闲自得。
很多人是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第一次知道威尼斯的。许多旧时的威尼斯犹太人隔离在一个称为“盖托”的居住区(The Ghetto),这是世界上的第一个贫民窟。英文字ghetto(贫民窟)来源于此,离圣露西亚火车站往东不远就是,值得一游。
我们两天的时间用来漫游威尼斯大概正好,但没有时间去布那诺岛(以透花编织闻明)和马那诺岛(以玻璃制品闻名)。留给下次吧。
再见!威尼斯,我们还会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