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是个日本女孩,我的学生。十来年前的一次新生入学辅导周,作为辅导教授委员会成员的我正在办公室挨个和新生交谈,一个亚裔女孩走进我的办公室。女孩个子矮小,大约一米五五,乌黑柔顺的头发剪了个童花头,瓜子脸大眼睛,皮肤白皙嘴唇红润,微笑时眼睛变成弯弯的月牙,非常可爱。看上去不像大学新生,倒象是十五六岁的高中新生。原以为亚裔学生比较腼腆羞涩,正想着怎么开始我们的谈话,却没想到这个女孩是个“异类”。她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说她的名字是Tomoko,来自日本。问了几句她的背景和兴趣爱好之类后,我问她将来毕业后打算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一般的大学新生其实都不太清楚自己将来到底要份什么样的职业,只能笼笼统统地说个还不太离谱的行当作为回答。使我大吃一惊的是,这个貌似还未长大的小女孩竟然自信满满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将来要当经济学教授!”天,那不是说的我吗?可是新生是随机分配给各个辅导教授委员会成员的,在见面前新生并不知道要见到的是谁,所以她并不知道我就是个“经济学教授”啊!
为了这个巧合,和子一进校就成了我辅导的学生。为了帮助她实现她的理想,我指导她从一年级就开始修专业基础课,而这时她的大部分同级同学都在修公共必修课。和子是个非常聪明又很用功的学生。由于提前开始修专业课,她的同班同学都比她大,有的是大三甚至大四的学生,已经修过一些专业课了。从一方面看,由于经常要和比她年长,比她知识丰富的高年级学长一起讨论或者完成团队作业,和子在独立思考和参与团队合作等亚裔学生比较薄弱的方面进步飞速。尤其因为她是班里年龄最小的,长得又可爱,学长们也都愿意帮助她,从来没人嫌她是个累赘。到一年级快结束时,和子的文章已经写得很不错了。但从另一方面看,和子又必须和那些学长在成绩上进行竞争。由于她知识基础不如学长,在这种竞争中显然处于不利地位。但是和子的聪明和用功使她脱颖而出。第一学期她的成绩在A-,到一年级下学期,她的成绩就保持在A了。我曾经和和子的数学老师谈过一次话。据她的数学老师说,有的学生因为受的训练比较多(同类课选得多)而取得好成绩,而有的学生天生对数学有能力,即使训练不多还是能取得好成绩。在他看来和子显然属于第二类。
比较熟悉以后,和子告诉了我她的名字Tomoko的汉字写法是“和子”,并说她父母给她取这个名字是希望她为世界和平做出贡献。她进校后就选修中文,并几次和我说到日本人民对不起中国和中国人民,她希望中日友好。这使我有点惊奇,还有点不舒服。过去我也接触过不少日本学生,也许因为知道我是中国人,一般他们都回避直接对中日关系发表什么看法。我怀疑和子是否有意以此讨好于我,但这个怀疑很快被和子的中文老师转发给我的和子的一篇作文彻底打消了。(和子的中文老师后来把她的这篇作文发到了网上。)和子在文章里说,她从小最喜欢的就是爷爷,哪怕是正在哭闹,只要一见到爷爷就会破涕而笑,而她也是爷爷的开心果。从小爷爷就一再告诫她,中国对日本有恩,日本对中国有罪。要她长大后为中国做点事,以报此恩。等她长大一点,爷爷告诉她,1944年冬天,刚满16岁在北海道当农民的爷爷被强征入伍,送到中国的东北战场。一次他被派到森林里侦察,结果迷了路。他在森林里转了好几天,一直找不到出去的路,差点冻饿而死。后来他遇到一个到森林里收集柴火的中国大嫂。大嫂先是要拿斧子砍他,看出他还是个未成年的少年后起了恻隐之心,一面骂,一面示意他不要离开,并把自己带的食物给了他。后来他在森林里躲了好长一段时间,大嫂隔几天会带点吃的东西来给他,直到战争结束他才走出森林回到日本。他深觉日本军队在中国的所作所为是罪恶,而善良的中国大嫂却救了他的命。由此,和子明白了爷爷的告诫,“为中国做点事”也成了她自己的愿望。
三年级时,和子决定到中国做半年的交换学生,学习中文。她没有选很多学生选择的上海,而是只身去了北大。为的是可以看看故宫,看看夏宫(颐和园),体会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因为爷爷说过,日本的很多文化都是从中国借鉴来的。和子在北京期间和我保持着电邮联系。因此我知道她到北大不久就在北大附近找到一所专为农民工子弟开办的学校,在那所学校免费教孩子们英语和日语。她发现农民工子弟学校非常缺乏文具和体育用品,就和她的父母联系。她母亲在日本募捐了一大批文具,书籍,和体育用品,并特意和另一位日本妇女一起专程将几大箱募捐来的用品送到那个农民工子弟学校。她回校后,那所学校寄来了感谢信。信上用很多孩子的照片贴成了一个“心”型,表达着孩子们对这位姐姐般的老师衷心的喜爱和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