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看这个剧,或是没看过这个剧的,肯定觉得字多,晕字,我相信爱看这个剧的会感觉怎么八都不八不够,一定会字字句句都看完的。我会分历史时代,佣人掌故,服饰和礼仪,贵族精神,语言特点几个角度聊。以后有人有兴趣的话,会继续聊更多方面。
电视剧故事讲述的历史时代- 爱德华时代以后,它第一集是1912 年
爱德华时代(1901-1910)是紧接着维多利亚时代之后的的,维多利亚时代有60多年(1837 -1901)。这个时期从生产关系上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的时代,具体到生活中,就是很多劳动人民从手工作坊,或者码头揽活的,变成工人,需要很艰难地开始适应早晨上班,晚上下班,中间不许随意溜号的生活( 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而在维多利亚时代的人是从没经历过这个到逐渐适应这种生活)。 经过维多利亚时代的扩张和发展,爱德华时代英国成为强国,伦敦甩掉纽约巴黎几条街成为头号金融中心。 爱德华时代突出特点是等级制度分明,而因为经济发展生产关系的微妙变化(资本主义劳力自由流动),任何国家在这个阶段都会出现一种想打破这种等级制度的力量。表现为跨阶层之间的融合和妇女地位的提高。剧集里对这中流动力量的表现非常真实,还就是这个时代才能出现的,别的时代不可能, 比如 家里车夫追求三小姐,二小姐给报社写稿后来成为作家,比如一个爆发户富豪差点娶到了这家贵族的大小姐,都反映了这个时代特点。 一个年代剧把握准确了时代的特点,难怪让人觉得真实可信,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人民生活方面,当然是贫富悬殊。在Downton Abbey 里富人们过着极端高雅奢侈的生活,而实际当时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十分贫困。举例说当时普通劳动者住的房子都是茅草做顶,叫Thatch. (一提到 Thatch 我就联想到撒琪尔夫人,Thatcher 是不是表明她家祖上很可能是穷人? ) 唐顿庄园里的人住的是大理石城堡。当时一户家里如果孩子生的多点,全家10个人就住那一间房,全家人要供用一个室外的坑作为厕所,这是啥生活条件。我印象最深的(一本讲那个时代的 audio book) 是,当时童工很普遍,小孩都要工作,最常做的职业是扫烟囱的。那时候都用壁炉,烟囱要定时清扫,而只能由6-9岁的小孩来扫,因为他们体格小。当时卡住在烟囱里的,或者被灰尘烟雾呛死的穷人小孩不计其数。 所以剧集里女佣 Ethel 的私生子, 如果跟着妈妈只能是这个命运,所以放在这个背景下,大家更能欣赏(appreciate) 理解剧情里当Ethel 决定把孩子送给爷爷奶奶,终生不能见儿子的悲剧。
她儿子小时候的演员特别可爱。 第二张是母子诀别,尤其孩子小不知道,更加令人悲哀。
当时社会雇佣人十分普遍,当时据说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有佣人的人,另一种是佣人。 所以说当时等级制度极为严格。
谈谈剧里的一大看点,几个出彩的佣人形象和佣人一些掌故。
关于佣人的一些掌故: 那个时代因为家庭自动化相当低,所以一个家庭的正常运转都需要有佣人的服务。想想我们现在有中央供暖,供煤气,洗碗机,洗衣机,自己可以出行,很多家庭的需求拜生产力提高所赐,不用再雇人了,而当时是必须要佣人来完成的。 当时一个中等收入的家庭的运转需要 6-10 个佣人,有奶妈,governer( 家庭女教师),厨娘,洗衣妇,打理炉子的(供暖做饭,都需要有人长期保持炉子不灭),花匠,马车夫或汽车夫等。像唐顿庄园这样的豪宅当然更甚。除了这些职能,他们还有一个管家 Butler, Mr Carson, 主人们还有帮穿脱衣服的,贴身男佣人叫( Valet). 原来 Valet parking 的起源是这样的,贴身服务的意思。女的贴身佣人叫 Lady's maid,其他杂役叫 footman. 如果从footman 成为 valet 算是 promotion.
英国文化里对upstairs, downstairs 有很特殊的指代,就指的是主人和佣人。下面这段 恶搞唐顿庄园的视频很逗,粉丝一定看看。也可见这个剧对主流文化的影响。开头就有一段 butler 在那叽歪 upstairs, downstairs,逗死了。
掌故1:薪水: 今天听NPR 正好里面一段介绍一个英国新书
掌故2. 下午茶: Afternoon tea. 是下午4-6pm之间的茶点。 因为当时英国一般只吃早餐和晚餐。所以你在剧里看到过吃早饭的情形,和很多晚宴的场景,却看不到午餐。因为早晨和午餐之间,佣人不开火,主人,尤其女人坐家里,清锅冷灶,又冷又饿,这时候,沏壶热茶,吃点不用动火的冷三明治垫补垫补,好熬到晚饭。原来我们小资界最崇尚的下午茶的产生是这么悲催,却被英国文化输出成高雅范儿的符号,还贼贵贼贵的,价格比巴肥(buffet)贵两倍好嘛。
早餐也有个讲究,有一次只有二女儿和父亲吃早饭,因为结婚的女人都在床上吃早餐,这更透露了二小姐的落寞。对已婚妇女不知道是不是规定呢?反正我享不了这福,我宁愿站大街上来套煎饼果子,也受不了坐床上咽白水煮鸡蛋,要不说三代出个贵族呢,当贵族就是难。;-)
说到唐顿庄园里的佣人,几乎每个粉丝都喜欢 Butler, Mr. Carson. 这个演员演的太好了,最绝的细节是,每个来拜访唐顿庄园的人,都由他在门口迎接并帮助脱外套,就在这短短的几秒钟镜头里,他能表现出他对这个客人的好恶,尤其是轻视,有时候是遗憾(比如Sybil 回家参加婚礼),如此之subtle, 隐藏在恭敬有礼后面,不温不火,短短的镜头,一连串的动作和表情,转瞬即逝,你不仔细看就会错过,但是如果仔细看了,能回味半天。 他敬业,身染重病时候还要撑着精神说,bring me the wine ledger (听听,晚饭喝的酒都列在 wine ledger) 他要亲自为主人的当天晚餐选配的酒。他顺从并坚守upholds等级, 当汽车夫成为贵族家女婿,就直呼大小姐名字时候(而不是my lady)他异常生气, 他刻板,“I just like things to be done properly. ” 这是他的终身信条。
每个佣人的英语口音都暗示了他们来自哪里,和揭示了他们下层人的身份. 英国人对口音和代表的地方特别敏感就是因为英国的等级制度造成的阶层之间不流动(inmobility). 赫本演的 My Fair Lady 也反映了这一现象(把口音纠正好了就能混充上流社会)。如果观众对英国各地方言有接触的,听他们的“南腔北调”会很有感觉。 如果你熟悉澳大利亚口音会发现这其实就是那些佣人里人的口音,呵呵。
其他佣人也各有特点,实难尽数,最难的是这么些非主要角色,编剧都能让他们性格有多个侧面有立体感。我看了很多剧组主场人员采访。大家都遗憾最后让男主角Matt (Dan Stevens饰演)死掉了,扮演footman Tom 的演员凑趣说,我就怕哪天也让我死掉,编剧 Julian Fellowes 说 footmen don't need to die, footmen leave. 哈哈,好残忍,这些演佣人的演员都很有功力的,但是却那么容易被替换,都不用麻烦编剧给他们编死的情节。
服饰和礼仪:
唐顿庄园里贵族男女们的衣服精致,养眼到极致。这个剧的服装设计得了业内大奖,实至名归。我看一些主创人员访谈说,即便那些看似宽松的款式,其实他们里面也都要穿 corset, 这让我没想到。演大姐 Mary 的演员说,有时候午饭稍微吃饱点 corset 穿上就喘不上气。而眼女仆 Ann 的演员说,你穿 corset 至少每天换N 套漂亮衣服,我从头到尾就穿那一身照样要穿 corset 呀。哈哈,当仆人的演员都一肚子苦水呢。唐顿庄园服饰对社会文化影响之大从这本上可见一斑,我在书店偶然看到,很吃惊。哈哈。
礼仪: 我看了很多剧组访谈(没办法,就是喜欢反复看这帮人),里面提到,他们有一个历史顾问。这个人主业是给当今皇室和贵族做礼仪咨询和培训,所以对当时贵族家里吃的啥,用的啥,啥礼仪,啥规矩相当门儿请。大家事无巨细都问他。我想正是因为有这样的人,让我等不懂啥贵族礼仪的人,看着觉得特别精致,特别开眼,提高了这个剧的观赏性。有一次这个礼仪专家临时有事去给皇室咨询了,他们拍晚宴的戏,里面吃芦笋 asparagus, Robert Crowley 的演员突然意识到自己不知道贵族是咋样吃芦笋的,怕拍出来露怯,可是专家又不在。没办法,大家商量了一下,决定像吃豆角一样的吃芦笋,就是把芦笋切成小段往嘴里送。天,竟细致到如此。
贵族精神
我不能自称懂贵族,也没见过贵族,所以绝对不会鼓吹啥贵族。就从我看得这个剧里概括一下它传达的或者想表现的什么是贵族精神,作为观众,说说看懂了哈料想还是被允许的。
1. 感情内敛。讲究的是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骨子里哪怕爱的死去活来,讲究脸上保持酷范儿,面无表情,俩人说话完全打官腔。哪怕心在流血(Mary 得知Matt 找到新女朋友了),表面上连一刻的不爽都不表露,马上接茬往下说别的事。
有一次Sybil 对汽车夫说,even we don't show, we do have feelings.
2. 有正义感,讲究以国家和人类兴亡为己任。这点在第二季打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情节里体现的很明显。国难当头,贵族子弟也都去自愿参军。不像有些特权国家,觉得只有穷人子弟才应该去当炮灰。作为在家乡的贵族们,大敌当前,无私支援军队,把自己的贵族城堡贡献出来供伤病员使用。Downton Abbey 在这一季里相当主旋律。
3. 坚持原则,坚持做对的事情。 Matt 在家里特别缺钱的时候,仍坚持不冒领一笔被误认为他有权利继承的遗产。我常常觉得这种“毛病”真是只配“不差钱”的贵族得啊。我们普通人遇到这种情况,想坚持原则很昂贵的说。
还有啥吗,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特质,我一时就想起这几个。
语言
这个剧精到准确的英国英语,和有特定时代特色的遣词造句是这个剧最重要的看点之一,让人无比享受。编剧 Julian Fellowes 是这个剧成功的灵魂,他本身是个演员并且有爵位(a member of the house of lords) 这个背景可能对他表现贵族生活比较有力。他自己就曾写过介绍贵族礼仪和生活的书。他做演员并不成功,访谈中有次提到他想在好莱坞 audition 一个角色人家没要他,人生中我们做的很多事有时候看起来不相关,但到最后,万事可互相效力,都成为成功前的积累。我希望大家都列举一些自己喜欢的语言方面的桥段,大家一起玩味欣赏。 尤其是 Violet Crawley, the Dowager Countess of Grantham (Maggie Smith 饰演), 借用毛妈一句话,很多 punch line 都是这个老太太说的,逗极了。
My favorite:
Violet Crawley:I am a woman with many perks (别人赞美她时候,她得瑟自己说的一句话)。
Mary: I am glad to hear that, because I should hate to be predictable. (婚礼上,未婚夫说不确定她会不会出现,她的回答)
the list goes on.
最后说一下演员幕后八卦:
演Mary 的演员 Michelle Dockery, 接受采访的时候,别人问她这部戏给她的影响,我以为她的说点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话,没想到她是这么说的 “She said: 'It's a very solid and successful job; it just gives you that sense of security, I guess. I mean, I own a flat now...I worked out I moved 16 times from the age of 19, just hopping about from different flats, because I couldn't always afford to stay. It's lovely to feel stability.' 这个女演员无论天生条件,形象,嗓音的厚重,还是表演功力都很不错,以前过得这么窘迫啊。当演员也真是个中甘苦自知。
不同的采访里几乎所有的演员(除了 Dan Stevens) 都不同程度提到这个剧让他们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来源,他们以前因为要付账单,没有奢侈能选择剧本,云云。 让我觉得原来剧里的角色让我如痴如醉,表现的纸醉金迷,生活里他们的生活这么悲催不稳定充满着不确定。
八完毕。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来八你喜欢的桥段和亮点。鞠躬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