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附中专业教师、著名油画家申胜秋老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8月1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63岁。
“申胜秋的油画艺术首次获得画界的广泛瞩目是1992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二十世纪—中国》美展上。他与冯法祀先生合作的巨幅历史画《南京大屠杀》(1990),气势宏大,颇受好评。旅法多年的油画界前辈常书鸿在画前踟蹰良久,连声夸奖作品气魄大,画得结实,甚至盛赞作者为“中国的德拉克洛瓦”。
昨天才知道这个噩耗,很悲痛。他还很年青啊。往事历历在目,好像就在昨天。
那时我在海淀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室,一次全校教工大会后,有人叫我,说美术教研室的申老师叫你去一下。我知道有个新来的申老师,正好去打个招呼。见到他,他开门见山地说,想给你画肖像画,行不?我没心没肺的说,行啊,给我一张就行。后来我对自己的迅速敲诈行为十分满意。他说,那你明天把你觉得好看衣服带来吧。 我心说,我哪有什么好看的衣服?
第二天,我把自己三件喜欢的连衣裙拿去给他看,他不说话,一个劲地摇头。一件件的否定。我垂头丧气地小声说,那,没有了。。。我还有一块料子没做呢。你把它披上我看看,他说。我披上了,他顿时眼睛就亮了,就是它了! 不要做,就披着它画。
申老师是个学究气十足的人,有些木纳,甚至有些迂腐。但是你会从他的眼神里看到一种孩子气的质朴,流露出艺术家不食人间烟火的独特气质。
记得很快就放暑假了,我天天骑车去他里的自己盖的一个简陋的画室给他当模特。好辛苦啊!几个小时不能动的。还要等光,等那自然光从他的那个小天窗上射下来。记得很多次我去,他看着我说,不行,你怎么一点精神都没有,歇一会儿, 他拿出两管蜂王浆让我喝。一会,他说,你好了,可以画了。我心说,这人的眼睛怎么这么独啊。我累和不累他都看得清清楚楚。
记得第一天,他在画布上勾勒一个单线条的轮廓。我说,我就要这张哈,咱们说好了。
我十几天就后悔了。太辛苦了。和老公耍赖皮,站在家门口不想去。老公说,咱们坚持一下,以后谁会给你画肖像画呀,画好了咱们一辈子留着都值。我陪你去!我只好悻悻的跟着走。顶着骄阳骑车,然后坐在他的小黑屋里,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要不是为了财迷一张画,打死我都不干了。
当时我知道他老婆是工人,很凶。嫌他穷,也嫌他花钱买进口的英国颜料,记得他家里放着一筐苹果。他说是他老婆单位发的,不让他吃。我说,你真的不吃?他说,嗯,我不吃就是了。那个小屋又脏又破。为了让我不觉得时间太长,他有个很破的小录音机,给我放贝多芬的交响乐。一会就不响了,他就使劲地拍,一会又响了。那时的日子,真的是很苦。可他好像也不觉得。好像在他的世界里,只要让他活着就行,其他的,他只关心他的画。
我们也聊天,他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的孩子,排行最小。我们聊兴趣爱好,聊书,聊教学。记得他和我说,我和其他的模特不太一样。有些模特,很漂亮,但是他画着画着就失去了兴趣,因为他感觉里面是空空的,没有东西。而我不一样,他越和我聊,越觉得更有兴趣画,里面的内涵很多。我说,也许是因为文革以后从小吃苦多,感触多的缘故吧。
那幅《白色的和谐》画了24次,说是给外行看得。另一幅,是绿色的底,说是给内行看的。画了14次,没画完就就开学了。没时间再画了。
第二年暑假,他找我,可是,就是那个时候,我怀孕了。反应太大了,吐得个混天地暗。我说什么也不干了。事情就这样放下了。他好遗憾。
我出国的时候,我把画留给了我爸爸。后来,我爸爸说,申老师把画借走了去参加全国美展。再也没有还回来。
很多年以后,我和老公一次回国去看他。问他可不可以把画给我们。他眼睛看着地说,我有两幅一模一样的。第二幅是找着地一幅临摹的。我不说哪是原作。你们挑到哪幅就拿哪幅。我说,好的。
他把画拿出来了,并排放着。我一下就叫起来了。是这一幅!我认得。他问,有什么不同?我说,不知道,就觉得这幅是我,有种灵性,是活的。而另一幅更完美,可我觉得陌生。他说,你眼睛真厉害,很多专业的都没看出来。他恋恋不舍的让我们拿走了。他送我们到大门口的时候,站着不走了,突然说,我如果开始就给你第二幅,你是不是也不会觉得? 我突然心软了,很不忍。几乎脱口而出说我们不要了。这幅画,一定是他的宝贝。可是,可是,我也想要啊。狠心什么都没有说。和他道别,走了。
此时此刻,申老师,如果你在天上,请你原谅我!原谅我的自私!!我没有帮你把接下来的那幅画画完。是我不好!对不起!!!
申老师,希望你的在天之灵安息。一路走好。。。
申老师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