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的、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天然的、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从食品谈起。

 

在农药、兽药、化肥、杀虫剂、增产剂、添加剂、防腐剂等满天飞的今天,消费者在购买食品时,往往会更加注重选择那些天然食品、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那么,这些食品到底有哪些区别呢?

 

天然食品(natural foodwhole food),常是指那些生长在自然界中,未经加工或仅经过少量加工的食品,由于这些食物仅靠有机肥料,不施化学肥,也不含加工过程中人为添加的各种防腐剂、乳化剂、人工色素等化学添加剂,因此有人认为天然食品是富有营养、利于健康的食品。古代原始人以及现代远离城市的人们食用的就是真正的天然食品。

 

纯天然食品(pure natural food),又叫自然食品(natural food)。一般人认为,凡是天然的就是好的,但事实是来源于天然资源加工而成的食品或天然添加剂,未必就一定是安全卫生的食品。因为,许多天然植物都多多少少带有一些对人体有害的成分(比如自然界某些地区土壤的重金属偏高)。天然植物由于受被污染的土壤、水源、空气、酸雨以及农药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害成分会残留在植物内。而且,如果天然植物在种植、收获、储存及制作过程中没有严格的质量控制,就更难保证它的食用安全性。

 

自然食品(natural food),是指在充分保持自然环境或尽量使用自然原料情况下生产的食品。一般包括两个层次。第一是用土壤这种基质生产粮食、蔬菜、果品时,应在露天自然状态下,不施化学农药和化肥,只施用有机肥,以防食品被污染和品质不良;生产畜产品时,不用增肉剂、速饲法,不用抗生物质做防病药物,多采用混合材料饲养,并配以自然放牧。第二是用农牧产品做原料加工食品时,不添加大量的白糖、糖精或其它合成甜味素、香精、防腐剂、特殊营养物质。自然食品是人们对农业生产过程中人为因素过多、食品工业化学添加物过多的反抗和批判。自然食品类似在大自然中自然生长的食品,或许就是野生食品(wild food)。可见,自然食品的食用安全性是很难保证的。

 

有机食品(organic food),也叫生态食品(ecological food)或生物食品(biological foodbiofood)等。有机食品是国际上对无污染天然食品比较统一的提法。有机食品通常来自于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根据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的标准生产加工的。除有机食品外,国际上还把一些派生的产品如有机化妆品、纺织品、林产品或有机食品生产而提供的生产资料,包括生物农药、有机肥料等,经认证后统称有机产品。

 

从物质的化学成分来分析,所有食品都是由含碳化合物组成的有机物质,都是有机的食品,没有非有机的食品,因此,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把食品称作“有机食品”的说法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这里所说的“有机”不是化学上的概念——分子中含碳元素——而是指采取一种有机的耕作和加工方式。有机食品是指按照这种方式生产和加工的;产品符合国际或国家有机食品要求和标准;并通过国家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一切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包括粮食、食用油、菌类、蔬菜、水果、瓜果,干果,奶制品、禽畜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等。可见,有机食品的含义不是“安全”而是“生态”。

 

绿色食品(health foodgreen food),是指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的安全、优质食用农产品及相关产品。在中国,绿色食品认证依据的是农业部绿色食品行业标准。绿色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但对用量和残留量的规定通常比无公害标准要严格。

 

无公害食品(nuisance free food),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允许使用农药和化肥,但不能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然而,如果不使用农药、化肥,病虫害就抑制不住,肥力就不够,农作物产量就很低。虽然食品安全了,却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对食品的需要。于是就搞折中,派生出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转基因食品等。绿色食品在农药、化肥的种类上严格限制使用,但并非完全不使用;无公害食品要求合理地、科学地使用农药、化肥,不允许滥用,并规定了极其严格的允许残留的量。转基因食品对人类造成极大影响,因为无法认证其对下一代或子孙以及自然环境造成的危害,人们还是对其避而远之。

 

实际上,无论在哪个国家,我们平时吃的农产品(或食品),绝大部分都经过检测与检验,农药残留大约为千万分之一,细菌、病毒以及寄生虫等也在有效控制当中。如此微乎其微,其实是无害的。哲学上讲“绝对的纯是没有的”;科学上讲“毒物即剂量”,剂量不够,不会有毒害作用。常说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是说对昆虫高效,对人低毒,农药分子分解了,残留很低。人与昆虫的亲缘关系很远很远,生理结构大相径庭,以菊酯类农药为例,对人的毒性只是对昆虫的毒性的千分之一。转基因食品也有类似问题。所以,全世界公认,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是相对最安全的,但并不是讲绿色食品与无公害食品里面不含任何有毒有害物质。

 

再来看另外一组食品:强化食品、功能食品、保健品、健康食品。

 

强化食品(fortificated foodfortified foodfortifying foodnutrient fortified food),也称营养强化食品,是加有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添加剂,使营养得到增强的食品。除了政府推荐的四类强化食品(碘强化食盐、铁强化酱油、维生素A强化食用油、“7+1营养”强化面粉)外,市场上的其他“强化食品”已“风靡许久”,比如高钙奶、高钙饼干、维生素C饮料、高碘蛋、DHA婴儿配方奶、含铁饼干等。强化食品是改善营养的重要方式,结合自己的营养现状,很多人都有营养缺乏的问题,通过食用强化食品营养可以得到满足,从而能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可以远离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个人的生活质量会有明显提高。专家称中国居民身陷强化食品包围圈,选择需谨慎,若选择不慎或致病。据悉,中国食品市场将朝着方便、快捷化;营养、保健化;多样化、功能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消费档次将逐渐提高。笔者觉得这是一条健康之路。

 

功能食品(functional foodfunction foodHFFs),是指具有营养功能、感觉功能和调节生理活动功能的食品。国际生命科学研究院欧洲分部的一个由欧洲专家组成的项目小组采用如下功能食品定义:“一种食品如果可以令人信服地证明对身体某种或多种机能有益处,有足够营养效果改善健康状况或能减少患病,即可被称为功能食品。”它的范围包括:增强人体体质(增强免疫能力,激活淋巴系统等)的食品;防止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便秘和肿瘤等)的食品;恢复健康(控制胆固醇、防止血小板凝集、调节造血功能等)的食品;调节身体节律(神经中枢、神经末稍、摄取与吸收功能等)的食品和延缓衰老的食品。功能性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是多学科、多领域不断交叉、融合的产物,涉及营养学、药学、生理学、预防医学、生物工程、食品科学。

 

功能食品具有三个基本属性,包括:食品基本属性,也就是有营养还要保证安全;修饰属性,也就是具备色、香、味,能使人产生食欲;功能属性,也就是对机体的生理机能有一定的良好调节作用。第三点是一般食品所不具备的特性,而功能食品正是这三个属性的完美体现和科学结合。这三点也是功能食品研究中必须做到的基本要求。

 

功能性食品适宜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功能性食品经历了三代的发展。第一代功能性食品是根据基料的成分推断产品的功能,没有经过验证,缺乏功能性评价和科学性。第二代功能性食品是指经过动物和人体实验,证实其确实具有生理调节功能。第三代功能性食品是在第二代功能性食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因子结构、含量和作用机理,保持生理活性成分在食品以稳定形态存在。

 

保健品(food supplements),一般特指保健食品,或翻译为食品补充品,或者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又称营养补充剂、营养补充品、营养剂、营养食品、饮食补充剂等。保健食品在欧美各国被称为“健康食品”,在日本被称为“功能食品”,在德国被称为“改良食品”。Supplement的意思,就是补充人体某些营养的不足。中国国家标准定义:保健(功能)食品是食品的一个种类,具有一般食品的共性,能调节人体的机能,适用于特定人群食用,但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

 

由于大部分保健食品的设计是依据中医药理论和中医养生思想,科学组方配伍而成的,但由于组方不同、原理不同,甚至配伍剂量不同、原料来源不同、工艺剂型不同,均可能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和作用,而且在不同人群(年龄、性别、职业、身体状况、生活区域、生活环境、生活方式)当中也会有不同的体现,这种同一保健功能却有不同人体作用效果的事实,需要在上市后通过循证医学研究加以产品作用和用差异化的客观评价。在中国(或许包括海外华人),只有3%的消费者相信保健品。

 

健康食品(health foodhealthy food),有两个层次的概念。其一是天然的蔬菜、水果、鱼类、豆腐、坚果、大米等,还有包括人参、螺旋藻、蜂蜜、糙米豆乳、香菇、胚芽食品和饮料等,而不包括动物肉制品、加工肉制品、烤制面食、快餐食品等。其二是包括食物补充品、功能食品和天然食品等的一类食品。按功能可分为:营养补充型、抗氧化型(延年益寿型)、减肥型、辅助治疗型等。其中,营养素补充剂的保健功能是补充一种或多种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而功能性健康食品,则是通过其功效成分,发挥具体的、特殊的调节功能。进一步细分可分为一般食品、绿色食品、疗效食品、营养补助食品、特殊用途食品和功能性食品等。

 

世界卫生组织经过3年的研究,评选并公布了六种最健康食品:蔬菜——红薯、卷心菜、甜菜、芹菜、胡萝卜、芦芛、花椰菜、茄子、荠菜、苤蓝菜、金针菇、雪里红、大白菜;水果——木瓜、草莓、猕猴桃、芒果、杏、柿子、西瓜;荤菜——鹅肉、鸭肉、鸡肉(居然没有鱼类);零食——核桃、花生、开心果、腰果、松子、杏仁、大豆等。

 

自然健康食品(natural health food),一般是指上述的健康食品,但特指在加拿大。在加拿大,没有“健康食品”的概念,取而代之的是自然健康产品。据悉,加拿大的自然健康产品除了严格的制造环境及产品登记制度外,健康局还要求,所有自然健康产品都一定要述及疗效。这点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制度几乎是背道而驰,主要是因为加拿大政府认为:自然健康产品必须是真的对健康有帮助的产品,才能被列在此列。如果只是食品,那就以一般食品形式呈现就好,为什么要特别浓缩、制程特殊剂型或有提取有效成分的手续?加拿大政府认为:自然健康产品应该是自然疗法中的自然药品,可以预防特定疾病、改善轻度到中度的健康问题,或者能够与一般化学合成药物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抑或可以降低合成药物的使用量,进而降低药物的副作用。而一般海外华人所熟知的传统中草药,在加拿大也属于自然健康产品。

 

在加拿大,2010年开始全面强制执行“自然健康产品字号(NPN)”制度,加拿大的自然健康产品,是全世界质量最高的。大部分美国的健康食品,都不再允许进入加拿大贩卖,除了少数大型同时具有FDA认证的药品级GMP厂,在送交加拿大健康局所有工厂审核文件通过后所生产的产品,才能有机会进入加拿大市场。在进入加拿大之前的每个产品,成分、疗效、配方、安全性等,也都必须先送交加拿大健康局审核后,才能合法进口。

 

日本严格区分"功能性食品""健康食品",两者不仅定义不同,而且由不同法规分别管理。前者有严格的技术标准,产品销售时可以注明功能;而后者门槛较低,但不能标注任何功能效果,只作为可能有益于健康的普通食品销售。美国同样严格区别功能食品和健康食品,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审批的功能食品只是少数有足够科学证明的产品,其它则作为膳食补充剂,补充剂不能声称功能疗效。中国目前则将功能食品和健康食品视做同一概念,同法管理。因此,中国的保健食品到美国或者日本一般只能作为"膳食补充剂""健康食品"销售,而不能作为"功能性食品"

 

从上述分析来看,天然食品、自然食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是大众消费食品,但是,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安全合格的食品并不多见,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是相对有安全保障的。对于强化食品、功能食品、保健食品、健康食品来讲,这是一类适合特殊人群的食品,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但又有别于药品,因市场比较混乱,产品鱼目混珠,一定要咨询相关专家或营养师。

 

对食品持有“天然的、自然的,就是安全的”这种认识观念是错误的,落伍的。持有这种陈旧择食观念的原因,可能来自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膳食观念。现在的生活环境,已经大大不同于过去的人类生存环境了,药膳与保健品已经从皇宫贵族家庭走进很多普通人家庭。但是,精神健康、营养均衡、适当运动以及合适的保健品,这才是现代人提高自身免疫力、追求健康生活的4条黄金标准。

 

在生活中,我们也时常听到这样的观点:顺其自然就是最好;感觉自然就是最好;自然就是美;自然地走,自然地忘,不牵强。自然,是万物最美的姿态。中庸即性,性即自然,自然即命!

 

笔者是十分推崇中庸之道的。那么到底自然是不是最好呢?如何理解?

 

实际上,我们对于绿色食品或健康食品的评判,是依据现代科技手段;分析事物的最好与最坏,是基于我们的理性能力。然而,过分地迷恋现代科技手段,或者是人的理性能力,其实恰恰是反理性的,这似乎陷入某种“迷信”,科学与自恋同样都是某种宗教,法律与道德也同样具有宗教特征。真正的理性精神,是明白人的理性能力是有一定局限性的。

 

面对自然、面对生命,正确的态度就是中庸之道。“中庸即性,性即自然,自然即命,这句话的含义,不是指顺应自然,而是顺应自然的发展与发展规律。我们既不必把这些东西神秘化,形成了一种宗教,但也不应狂妄地居于其上,以过分自信的科学或理性为名义,亦或是传统的或最高的法律与道德为名义,随意地摆弄自然与生命。

 

如果我们将这一观念推广到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我们的生活:在不断文明与进步的法律与道德体制下,打破旧有的、传统的思维方式与生活方式,不断抛弃原始的、愚昧的、束缚的生活观念,让自己的身心得以解放和自由,并获得自我体验与自我感受,才是健康快乐的生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