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浩如烟海,在史书上最早传入中国的记录始见于公元前二年。得益于此前之一百二十年,汉武大帝辟西域之通途,引异邦之宝物,佛经也初由陆路从西域而关中,由海路而吴楚。史籍有载,汉明帝永平七年,即公元64年,遣使十二人往西域访求佛法,三年后偕同两位印度高僧带回经书和佛像至洛阳,始译部分经典,并建中国第一座佛教寺院。因当时入寺的经书佛像由白马驮运而至,故名白马寺。
历史上大规模有系统的译经工程,可上溯至公元五世纪,由印度人鸠摩罗什开一代译经宗师之典范。籍由当时姚秦政权的鼎力襄助和业已成就的一批具高深修养的义学僧人的辅佐,译出三百多卷佛经宝典;而本土译经当以玄奘大师为代表人物,出其手译出的经文更高达一千三百三十五卷。汉译佛经工程浩繁,持续了从二至十一的十个世纪的跨度,其间参与的著名中外译经师在二百人之上。尤为殊胜的是,这些译经人士多为明经开悟,精通汉梵,饱学中外的出格大家,不论直译、意译,皆于梵语原文共循共遵共致信、达、雅境界。其译文之义理了然、文辞溢彩,绝非今人可望其项背。且现处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经本自不待说,仅就佛经中的众多名词、术语,在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其原意就多被曲折,于学习佛经时产生歧义,更加不易了悟经文。
何为经之正义,于原意合不合,当有一个标准。近代净宗十三祖印光大师菩萨化身,倒驾慈航,悲悯众生,开示真谛,著《印光法师文钞》,实为检验曲直之绳墨,普渡迷津之慈舟;又由常听净宗传人净空法师讲经说法,由此,末学随闻就笔,恭记敬录,谨希于学佛道中共勖同勉,步步入胜,了然真意,以期同登莲台,面礼弥陀,亲蒙授记。
(一)
六道:指天、人、阿修罗、畜牲、饿鬼、地狱。
造业:众生一切善恶思想行为,正发生时为事,事后成业。
断证:断除贪、嗔、痴等烦恼,证悟宇宙人生真相。
阿罗汉:是四圣法界中声闻乘的最高位。有三意:一、杀贼,杀尽烦恼之贼;二、无生,了脱生死不受后有;
三:应供,接受天上人间的供养。
劫:梵语“劫簸”的简称。指日常年月不可计及的极长时间。如一个世界成、住、坏、空的时间称为一个大
劫,含四个中劫,八十个小劫。
十种生命:指胎、卵、湿、化、有色、无色、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善道:通常指天、人、阿修罗三道。
恶道:畜牲、饿鬼、地狱三道。
三学:指戒、定、慧。即持戒、禅定、智慧。严持戒律为戒,内不动心为定,观察明了事理为慧。
天帝:欲界第二层忉利天的天主(帝王)。
非想非非想天:无色界天中最高的一层天。亦即三界最高天。
业力:指善恶业的力量。善业有引生善果的力量;恶业具趋导恶果的力量。
感应道交:众生之感与如来(佛)之应相互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