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口之家(连载一):搬家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打印 被阅读次数

2008年版的《童年故事》中,笔者介绍了自己的童年,包括学生生活以及与同伴游玩的诸多细节。不过,如果要谈到四口之家,故事还是有很多的。以下从几个方面回忆当年的生活片段和快乐时光,留给后人。

 


记得小时候,父母亲就是不停地搬家。因为没有固定的住所,每个“新家”也是一样的简陋:有庙宇,也有平房,还有大杂院;没有卫生间,没有自来水,更没有浴室。不过,每次搬家,都要比原来更好更宽敞,那是文革末期。

 

父亲的工作稳定之后,母亲也开始在同一间工厂打零工,从油漆工到翻砂工,从天车工到保管员。转正后,开始学习财会,先后在财务室和工会工作,一直到退休。

 

父母所在的工厂是一个与军工相关的企业,职工福利很好的。那一年,工厂修建了整个城市第一批高层住宅楼,好像是4层的筒子楼。职工们兴奋啊!千百年来,居民们一直就居住的平房(大杂院的木质结构楼房除外),老家的四合院更是如此,而且还是用井水。我们一家4口,父母双职工,我们又是“花边”(一男一女),分到3楼靠楼梯的一套。

 

记得搬家那天,从工厂借用的一辆卡车,所有家具全部装上去,还包括我们一家4口,这一车就是我们家的全部财富。那个激动啊!早在分房之前,我和姐就随父母一起来看过多次,虽然有点担心这楼房会不会塌了,但还是很想住高楼。这可是“我们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啊!

 

这是一套两间卧室的房子,外加一间厨房,没有客厅和餐厅。厨房有一个小的水龙头,而洗衣服和洗漱,都在公共走廊的长条水池处。也没有卫生间,白天就下楼,去附近的公共厕所;晚上就用马桶。母亲每天早上就提马桶下楼去一楼的公共厕所,然后在附近农田的一个池塘里洗刷。无论夏天冬季,起风下雪,天天如此,这是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

 

还有就是扫地。平房时期,地面都是泥土,扫地就用扫把,泥土是扫不完的。有一次看见母亲在厨房里面扫地,因为刚刚炜好鸡汤,地上都是鸡毛和蒜皮。我说,都是些鸡毛蒜皮。母亲笑着说:就是嘛,这就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可这就是生活呀!

 

那个时候,还是使用煤炉子。家里有蜂窝煤炉和煤球炉两种,父母亲下班后,在楼下路边的集市买菜,然后拿上楼,才开始做饭做菜。家里所有买的东西,柴米油盐,都是靠双手提上楼,如果有重的,就叫隔壁的邻居帮忙,我们帮不了。我和姐姐放学早,一边做作业,一边吃零食。那时候的零食很简单,主要是糖果、饼干、麻花、京果、爆米花等等,然后就是春节期间父母亲做的油炸食品,都是湖北风味的小吃。上初中时,市场上才开始有冰棒和汽水。

 

我上初中的时候,父亲调动了单位。不久,新的工作单位分配了一套更好的住房:两室一厅,外加厨房,3楼。实际上,那时候也不可能分“室”和“厅”,父母一间,我和姐姐各一间。来了客人,就在父母的主卧室,放有沙发和小圆桌,还有书桌,那是父母共同使用的。我做作业,一般就在这里,而姐姐自己的房间,有自己的书桌,好奢侈!

 

因为厨房与卧室之间有一个走道,空间比较大,后来就隔起来,成为餐厅。因为每一层楼有一个公共卫生间,这就比过去好很多。但更主要的是有厨房专用的水龙头和水池,还有阳台晾晒衣服。而洗衣服,那就全靠木盆和洗衣板了。

 

80年代初期,父亲的工作单位对这栋宿舍楼进行了改造,给每家每户增加了一间卫生间,就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住宅了。再后来,家里用上了液化气,买了洗衣机和电视机,进入舒适的小康生活阶段。冬季再也不用烧热水洗衣服了。

 

80年代中期,也就是我大学期间,父亲的工作单位效益相当好,产品一直出口,又新建了两幢职工宿舍楼。这次分房还是老规矩,因为我和姐当时都是学生,父亲又分配到一套4楼的两室半一厅,房子结构是我们居住楼房以来最好的,采光也不错。不仅有厨房卫生间,我和姐都有自己的房间。唯一的一个缺点,就是客厅与餐厅合一。不过在当时,这种房子结构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后来,还买了冰箱、热水器、空调和电话,进入现代化家庭生活。

 

中国人一直就把住房当成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有了住房,就不停地装修、改造,然后就是买家具,把卧室、厨房、卫生间搞好,这样才算是安居乐业。家,就是这样的一个概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