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末期,家里的肉食主要就是猪肉,其次是鸡肉。基本上没有牛肉羊肉,也没有鸭鹅。当然,在老家还是有一些的。猪肉票是一人一张,每年春节前拿着户口本去居委会领取。如果第一年是红色的,第二年就是蓝色的,以免混淆。每个月的计划票上面写有月份。邻居有一个回民伯伯,据说不吃猪肉,每次都要把肉票给我。
计划供应猪肉取消之前,多数时候都是在父母工作单位买猪肉、猪排、猪肚、猪心以及猪肠等等。粉蒸肉和糖醋排骨,是我最喜欢的;猪肚、猪心、猪肠等内脏,一般只有节假日才会有。除此之外,自己家里吃的猪肉,因为比较少,很多时候就是做汽水肉,可以放两个鸡蛋蒸,一滴香麻油,小时候就是觉得很好吃。
买猪肉的事情都是母亲去菜市场去,每次就是买一条细长的,带皮的,有肥瘦肉的那种,而且是从一大片猪肉(有时候就是半边猪)上割下来,看要仔细看看有没有检疫局的蓝色章子,肥肉有没有泡心,瘦肉有没有筋(结缔组织)和碎骨。那个时候没有绞肉机,剁肉都是父亲的事情,体力活!开始是一把刀,后来用两把刀,噼里啪啦一顿,家里就是满屋子菜刀与砧板的声音。猪肉剁成肉泥蒸的汽水肉,那个味道相当的好。后来有了绞肉机,就是觉得味道没有剁肉的好。
有时候母亲忙于做饭做菜,就让父亲去买。有一次,父亲买回来的猪肉不仅不太新鲜,而且筋筋很多。母亲就一边处理一边埋怨父亲,说不能买便宜货,应该如何如何。父亲不高兴,抓起猪肉就仍了。其实,女人喜欢唠叨,是很正常的;男人发脾气,也很正常的,一家之中,相互谅解很重要。买菜的学问很大,经验也是要一点一点积累的。一般来讲,男人们买菜,就是直去直回,即使还价,也不挑选。偶尔遇到便宜货,大多数都是摊主推销的卖不出去的最后那些。母亲说得多了,我就记住了,生活就是经验的积累呀!
猪油是一定要买的,尤其是春节前。母亲首先要用刀切成小块,放进大锅里,在放点水,大火慢慢熬。水熬干了,猪油就慢慢出来了,最后把猪油用勺子舀进一个猪油缸子。剩下的猪渣子,放点盐,那个味道,香!脆!家里有时候没有菜没有肉,就吃猪油+白糖+白米饭,味道也不错。那时候的人,都缺营养,有吃的就不错了。遇到米汤,那就是上品!据说维生素多。
猪肺也是好东西。中国人常说:吃什么补什么。买回新鲜的猪肺,红红的。把气管对准水龙头,还要用绳子系紧;慢慢放水,再轻轻拍拍,红红的猪肺,就会慢慢变成粉色,直到变成白色,就算洗干净了。切碎,煨一锅心肺汤,母亲说是大补,治疗肺痨。那时候,肺痨是没法医治的。我们小时候也喝,算是预防。
中国人炒菜,一般就是用蔬菜炒肉,因为肉少菜多,这是历史原因。有人说是因为中国人的小肠比西方人长,淀粉酶纤维酶多,容易消化淀粉类纤维类食物;西方人小肠短,蛋白酶多,容易消化牛羊肉。不知道真假。不过,家里的肥肉,基本上都是我吃,瘦肉就是姐姐吃。后来在全省最大的杂技团学艺,吃食堂,国家供应猪肉不限制,很多女生不吃猪肉,当然我全部吃下,当时我是一号大力士,吃得多,可以把2倍左右重的教练举起来。
炒菜时,先要放入肥肉,在锅里炼油(那时候没有色拉油)。待肥肉焦黄,再放入用生粉(团粉、淀粉)和酱油与盐腌制的瘦肉。母亲说,这样炒肉,就会很嫩。最后再放入蔬菜,当然,味精是一定要用的。有时候,家里也没有饭菜,没有吃的,面条也没有了,母亲就给我们喝“神仙汤”:白开水+酱油+醋+味精。感觉很好喝!
80年代前后,处理鸡鸭以及青蛙等等,都是自己做。父亲一边处理,一边教,这些手艺都是这样传授的。处理青蛙比较简单,剥皮、去内脏、剪掉头部和爪子就行了。处理鸡,要先放血,然后烧开水,但开水不要太烫,否则,鸡皮都掉了。现代人不吃鸡皮,不过,那个时候,鸡皮还是上等佳品。烫鸡之后,就是拔鸡毛。如果是公鸡,鸡毛是可以做毽子的。拔毛之后,还有在火上烤一下,烧去微小的细毛(绒毛),最后才是清理内脏。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去掉鸡脖子上的淋巴,以及肺和肾,用筷子一挑,就弄干净了。
鸡肠子也是好东西。用剪刀解开,洗干净后,用盐腌制。与鸡肫、鸡肝、鸡心、鸡皮、鸡冠等,一起炒青椒和豆腐干,这就是我们家最传统的“一号美食”,现在也是,永远会传下去。
记得还在郊区居住时,附近都是农田。家里养鸡,记得有3-5只,说是吃家里剩下的饭菜,每天早上可以听鸡叫,也有半夜叫的时候。每次在市场买回很小的小鸡仔,家里都是泥土地,用竹编的筐子围起来,看着慢慢长大,还可以早上放出外喂养,晚上,母亲一声叫唤,鸡们就会回家吃。有一次父亲杀鸡,鸡脖子(气管)切开了,动脉还没有切断,鸡就跑掉了,很快就钻进农田,一家人很长时间也没有找到,结果就是没得吃啰。
后来父亲也学会了杀鸡,教我整个过程:左手抓紧两只鸡翅膀,拇指和食指挤压出血管,小指勾住一只鸡腿(这样就固定了鸡),右手用刀轻轻割断血管,看见血流出来之后,然后放下刀,把两只鸡腿倒提起来,鸡脖子向下,让鸡血慢慢流出来,碗里面放一点点盐。这时候,千万不能松手,鸡会跑掉的。当鸡血流之后,鸡就不会动了。鸡血也是上品,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