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印象:邓小平——熟悉的陌生人

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一种挥之不去的眷恋,一片散落云间的思绪。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时代印象:邓小平——熟悉的陌生人

邓峰评论2014-08-22 03:47:31
 

“老邓”,这曾经被一代人最广泛使用的中式昵称离开人们的记忆17年了。斯人已去,日月更新。多年以后,当邓小平再一次被他的国人回顾的时候,另一个世界的他会发现自己必须接受“80后”、“90后”新一代的重新评价。一个被认为开启中国变型大时代的伟人,在今天的一些年轻人心里,其名头甚至还不如拜金主义电影《小时代》导演郭敬明、《变形金刚》的配角“大黄蜂”响亮。

中国今天的新一代有着远不同于邓小平那个时代人们的想法,不会像他们的父辈那样一味地称赞改革开放和“老邓”的丰功伟绩。“邓小平”对他们如同高挂在天边的云,望到却感受不到。当有人告诉他们,你们今天的一切都是来自于邓小平这个伟大的改革设计师时,他们甚至会困惑地反问:我们今天享受的一切难道不是“正常”的社会状态吗?我们生活中的艰辛和失落 ,“邓爷爷”你又能否知道?

一个一手创造了改革开放的伟人,在给中国带来极大物质成就之后,却要开始接受新一代的“责难”。而这一代正是体现了改革开放所带来的鲜明印记——更加独立,更加实际,更少历史记忆。如果说在过去,邓小平无疑是人们心中备受崇敬的史诗般人物,那么现在不同了,新一代人更多的是以“现代”的政治家标准衡量他的历史功绩,至少,质疑甚至斥责的声音不再成为禁忌。

在新一代的眼中,邓小平的名字依旧如雷贯耳,但是却有些遥远;他的形象依旧熟悉,但却多了一份陌生。熟悉,在于他仍然被广为人知,不断被官方、教科书、父辈提起;陌生,在于曾经熟悉的评价变得模糊,曾经的“红利”经受着时间的稀释。但是,所有熟悉邓小平的人都不会为此替他担忧。这个生前不断被折腾的小个子,从来没有为自己怕过什么,他把所有的喜怒哀乐都寄托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身上,其身后的一切毁誉比起推开改革开放之门都是“浮云”。邓小平留给中国的不是“金山银山”,而恰恰是一条由“陌生”走到“熟悉”,又要从“熟悉”走向“陌生”的永续改革路。

一首没有名字的歌

1979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春雷啊唤醒了长城内外,春晖啊暖透了大江两岸……作为《春天的故事》的主角,老人的名字一直未被公开提起,但是放眼全国,几乎无人不知他是谁。三十多年前那场改革开放的前夜,中国正值一穷二白,麦当劳、肯德基等西式快餐还闻所未闻,对于许多人来说,吃饱穿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那时,“文革”虽已结束,但是毛泽东那已经安息的身躯依然在深刻影响着中国,这位伟大领袖享有众多的赞曲,几乎每个中国人都要唱。同样是深刻改变中国的人,邓小平却与毛泽东不同,在他生前,他的名字从未在歌曲里面出现,直到在他诞辰110周年、去世17年之后,才有了一部以他为主角的电视连续剧。

邓小平为人虽低调,但不代表他的影响力不大。作为曾经的中国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他有着非同一般的权威,可以号令群雄,擎起改革开放的定海神针。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附在他身上的光环和争议都不少,以至于真实的他似乎越来越模糊。不管是他的同僚和亲友,还是中共乃至民间,抑或海外人士,他们眼中的邓小平互不相同甚至对立。中共将邓小平称为“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把他引领中国改革开放抬到不容置疑的地位,而某些批评人士却将邓小平斥之为“屠夫”或者“独裁者”。事实上,这两种截然对立的评价均有欠妥之处,不利于人们客观看待邓小平的功过是非,更不是新一代看待邓小平所认可的角度。那么,褪去光环的邓小平在今天的后人眼里,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邓小平是一个有胆识的人。如何盖棺论定邓小平或许在某些角落存在争议,但是如果抛开所有意识形态,只看具体的个人,相信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邓小平是一个有胆识的人。更进一步说,邓小平的胆识绝不是匹夫之勇,而是有勇有谋,是一种真正的胆识。暂且不论他16岁远赴法国勤工俭学,年纪轻轻便参加可能会丢掉性命的革命,也不论他在“文革”后期整顿过程中拒不认错的固执,单是看他以年迈的瘦小身躯打开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便足以看出他是一个有胆识的人。或许会有批评者认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有限”的,未触及更深层次的政治领域。不论这样的批评是否存在偏见,但是放在全民高呼“毛主席万岁”、不敢越“两个凡是”雷池半步的时代背景下,邓小平能够挺身而出,果断将中国转向一条充满争议的新路,已经非常不易。

邓小平是一个坚硬的人。不管是他的支持者,还是他的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他是一个坚硬的人。他坚守纪律,领军作战时冷静到近似冷血,乃至“文革”期间所面对的铺天盖地的攻击,他总是给人一种雷打不动的感觉。“六四”事件时的邓小平,冒着一生声誉被毁掉的危险,为了坚持这个民族必须稳定推进经济建设,不能够再次陷入意识形态的斗争中,他硬是作出一个后来被不少人定义为他一生最大“污点”的决定。这样的人,若不用坚硬来形容,还能用什么形容呢?

邓小平是一个相对清醒的人。纵观邓小平一生,独立思考贯穿始终,大事面前总是让大脑保持清醒。清醒的人得出的观点未必是对的,做的事情未必是合理的,但是却因为是清醒的,所以可以对自己作出的决定负责。“文革”期间,邓小平一度被下放江西,一夜之间从国家领导人变成受批判的普通工人。带着满身“污点”,站在整个国家的“对立面”,邓小平却开始重新思考中国的未来,而这恰恰奠定了日后他改革开放思想的雏形。在江西的日子里,几乎每天黄昏落日前,邓小平都会在院子里面散步,来回地兜圈,一天会绕四十多圈。中国的改革蓝图和复兴之路,正是在不断“兜圈”中成型,后来改变中国的系列动作,正是循着兜圈时的“清醒”布局在按图索骥。

邓小平是一个有信仰的人。从19岁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的工作开始,邓小平便正式成为职业革命家。随后不久,年仅22岁的他又远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取经。归国之后,更是将自己一生献给他所认同的共产主义事业,穿梭于枪林弹雨之中。虽然至今不少人对共产主义本身存在怀疑,但是邓小平依然故我,付出一生代价。打开中美关系大门的美国前总统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曾评价,“邓小平一直都是忠诚的共产主义者”。邓小平自己也说过:“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又有代表那个阶段最广大人民利益的奋斗纲领。”等到他执掌中国最高权力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正在步入人生的晚年,但是为了信仰,他奔波日本、美国、欧洲取经,带领中国走上一条改革开放的道路。1992年南巡的时候,他已经是88岁的老人,可是仍然在生命最后几年狠狠地将中国继续往前推一把。

从有胆识的人到坚硬的人,从相对清醒的人到有信仰的人,一个更加真实的邓小平展现在世人的面前,他的人格魅力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难以抹煞。邓小平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呢?那首没有名字的歌,今天已不再流行,但是在它的旋律上人们有了更多的新词,他看重的是结果。邓小平较之毛泽东,少了太多意识形态的狂热,他更加务实,堪称一个百折不饶、手段强硬、精明能干的实用主义者。他的一生从未担任过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较少公开露面,不太在乎头衔和荣誉,更少谈论各种主义和争论,宁愿充当幕后的决策人。无论是“不管白猫黑猫,会捉老鼠就是好猫”,还是“三个有利于”,实事求是的色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实干家,邓小平对中国的命运产生深远影响,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几乎改变了当下所有中国人的命运,虽然当下的年轻人大多对此处于无感状态。而邓小平之所以能够一直以来被人歌颂、称赞乃至抨击、谴责,背后都有一个前提——改变中国。

小个子撑起大国的天

从前,关于邓小平的个子一直流传着一个典故:邓小平在联合国代表中国讲话时,走上讲台习惯地将话筒向下拉一拉,会场传出一片笑声。邓小平平静地等笑声停息,洪亮的四川口音响了起来:“你们笑我个子小,但我请问,有哪一位高个子被打倒两次还能够站在这个世界的讲坛?!”于是掌声经久不息……邓小平的确自嘲过自己的身材,他笑称,小个子的好处就是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他可以无忧。大概正是有这样的自嘲才顺理成章地有了之前那段典故。有趣的是,中国变革之天,真正顶起来的却是他这个小个子。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的开篇便写道:“天下惟庸人无咎无誉……有人于此,誉之者千万,而毁之者亦千万;誉之者达其极点,毁之者亦达其极点;今之所毁,适足与前之所誉相消,他之所誉,亦足与此之所毁相尝;若此者何如人乎?曰是可谓非常人矣。其为非常之奸雄与为非常之豪杰姑勿论,而要之其位置行事,必非可以寻常庸人之眼之舌所能烛照而雌黄之者也。”在支持者看来,邓小平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罕见的伟人,功劳之大,世界为之瞩目。在批评者看来,邓小平是中共历史上第二个“独裁者”,是“六四”悲剧的“刽子手”。不过,令人吊诡的是,大多数批评邓小平的人士在鞭笞的话语结构中都有一个“但是”——即不得不承认邓小平时代中国社会的进步是举世公认的。邓小平正是梁启超所定义的非常之人,成就非常之事。他的一生可谓惊心动魄,年纪轻轻便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1949年中共建政后,逐渐成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核心成员。但是,不管他前大半生是多么的显赫,倘若没有开启改革开放的大门,他留给后人褒贬的最多不过是一个中共元老。今天所有称赞和批评他的声音大多建立集中在改革开放上,因为这不仅是他一生最重要的抉择和事业,更是影响所有中国人乃至世界历史的事件。

那么,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到底给中国人带来什么呢?教科书和上一代人可能会这样说:“改革开放让人们思想更加理性,更加像一个正常的人。改革开放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力,有利于改善中国人的生活水平。通过改革开放,中国得以从封闭的社会主义国家走向现代世界的中心。”不可否认,改革开放确实带来许多这样的变化。可是,新一代中的一些人并不认为今天中国所有的进步都直接归功于邓小平,认为他们的父辈和祖辈在改革中国的大潮中也同样辛苦努力创造了财富,贡献也应该属于每一个参与推动中国历史进程的劳动者。新一代的想法或许令邓小平的支持者感到愤怒,因为这些自小受惠于改革开放红利的“80后”、“90后”乃至“00后”,是根本无法想象当年邓小平大刀阔斧推行改革开放的难度,更是无法体会他们父辈和祖辈从一个不仅吃饱饭都困难而且还要在“阶级斗争”无处不在的压力下生活,当他们走向新时代时的惊喜和感恩之情。从某种角度上讲,正是因为新一代不再有他们父辈和祖辈那么强烈的感恩之情和历史记忆,所以他们自以为在以一种“现代”的观念来看待邓小平的改革开放。

新一代中有人或许会说,邓小平是打开中国大门的那个人,是敢于吃螃蟹的第一个人。摘下“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桂冠的邓小平,是一个既普通又不普通的人。普通在于一些人认为他的作用是有限的,不普通在于他毕竟是开门的那个人。毛泽东身后,在开启封闭的大门将中国从愚昧、狂热、封闭状态带出来的过程中,邓小平起了重要作用,中国的面貌开始发生巨大的改变。换言之,他们感觉邓小平的作用仅仅在于开启一扇门,为日后中国的巨变竖立了定海神针。不过,站在当年的历史关口,有可能开启大门的并不止邓小平一个人,至少叶剑英、陈云、华国锋等人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最终完成历史大任的却是邓小平。这是无法用个人命运作出解释的,也表明这扇历史的大门有多么沉重,它只为英雄而开启。如今,通过邓小平时代的改革开放,曾经许多不可思议的东西今天变得理所当然,曾经许多想都不敢想的东西今天已经是琳琅满目,不正常的社会变得正常,而这也许正是邓小平一生之中的最大历史功绩。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切都在于冲破不合时宜的旧框架,让人们能以个人意志和努力做自己的主人,这在今天的时代早已不是非分之想,以至于现在的绝大多数人即使受惠于改革开放,也不会觉得邓小平改变了他们什么。而在改革开放之前,无论是靠努力学习进入好大学,还是经商,乃至外出务工,都是无法想象的,但是放在今天,一切变得如此正常,如此天经地义,甚至有人认为,改革开放只不过是邓小平把民众应该享有的东西返还给了民众而已。但事实上,邓小平的功绩正是在于把一度不天经地义的东西变得天经地义,而这恰恰是他超出同时代人的地方。但是,无法否认的是,作为一人之力的政治家,邓小平没有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中国问题,而这恰恰构成了新一代对于他的批判,使得曾经熟悉的邓小平形象变得陌生。

新一代被唤醒的批判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恰如诗人赵翼所言,中国新一代逐渐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虽然现在还很弱小,但是注定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历史的主力。与他们的父辈、祖辈不同,新一代自小从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从未经历过类似于大饥荒、“文革”这样的惨痛记忆。不同于父辈、祖辈身上的理想主义,新一代更加务实,敢于直面自身的权益。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人虽不能说一出生便含上金钥匙,但至少不会担心吃饱穿暖,而且因为生活水平的提升,他们的诉求更高,对人生、对社会的期望更高,对执政者的要求与标准也更高。伴随着期望值的升高,改革开放“红利”的减少以及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开始困扰着新一代。无论是买房难、就业难、生活难,还是环境污染、贫富悬殊,甚至贪腐成风,导致大众的权利被利益团体瓜分,这些都让新一代变得更加敏感,压力更大,对生活充满焦虑,使得他们中的一些人误以为这是改革的后果,把重新审视邓小平的政治遗产当做挑战官方宣传的“伟光正”的举措。反叛,在各个社会都是年轻一代成长必须经历的门槛。不论新一代人的“反叛”和“挑战”多么荒唐和极端,最重要的是新一代人对于邓小平的看法将决定了中国今后“改革开放”会往哪里去。

新一代中的一些人或许认为,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一首未竟之歌。如果说上一代更多的是称赞改革开放,那么他们质疑改革开放的成分远比上一代多。新一代由于受困于高房价、资源不平等、贫富悬殊、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难免对改革开放产生怀疑,甚至不乏有人认为正是改革开放的局限性在较大程度上导致今天如此严重的局面。有人感觉改革开放虽然从整体上提升了中国的综合国力,但是社会贫富悬殊却越来越大,大多数人并未得到太多好处,相反那些有特权的少数人倒是成为获利最多的人,以至于不少人批评改革开放导致中国成为一个权贵资本主义国家,数以亿计的普通中国人辛勤劳动,尝尽人生的艰辛,却在供养一个奢靡的特权阶层。在这些人眼中,国家与国家之下的大多数人是不一样的,虽然国家看起来确实强大很多,但是生活于其中的大多数人依然在为生计苦苦挣扎。改革开放红利的巨大不平等背后反映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一种如清华大学秦晖教授所言的“低人权优势”,即通过牺牲人权、环境、资源等代价来换取经济发展。这种理论或许不被官方认同,但是却让许多通过互联网接触更多信息的新一代找到宣泄的快感。

支持者们或许会替邓小平辩解,即使改革开放本身存在不平等,但是中国确实通过改革开放建立起初步的开放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整体性提高。然而新一代中也有另外的看法。他们不太注重将眼光放在自己及国家发展的角度,反感官方以往不断提到的“自己同自己比”的“环比”,更愿意在同层次上与他人的“对比”,因此对自己“落后”与其他同龄人和同时代人的方面会格外敏感,也就更多地在横向的世界发展进程寻找答案和评判的“武器”。正是在这样的对比中,他们在检验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大业时,同上一代人的评判标准及要求必然不同,甚至将邓小平的改革同以往中共的错误捆绑来看,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不应“夸大”。

今天的新一代人不再有吃不饱饭的生存问题,因此也更从精神上产生追求,强调“尊严”甚至“政治权利”。有这样思想的人评价邓小平时,难免同上辈产生“代沟”。上辈人可能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邓小平能让中国人吃饱饭已经就非常了不起,再去强求政治改革无疑有些过分,对邓小平是不公平的。但上述的青年人就不会有这些顾虑。青年一代本身就思想活跃,特别在官方开始强调公平、正义、自由、民主、平等的今天,希望新一代不去要求政治改革是不切实际的。再者,改革开放恰恰让中国的新一代有了广阔的对比空间,这也使他们的要求多过冷静和忍耐。而对政治的冷漠也同样从另一个侧面影响人们。新一代中也有不少人将观注力从公共事务上面转移到不择手段地为个人发财致富上,甚至丑相百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这些人自私冷漠一切向钱看,知识分子逐渐犬儒化,民众变得更加市侩,潜规则、阶层对立、弄虚作假、破坏人权等问题愈发严重,令新一代中的理想主义者深感痛心。他们也会迁怒于邓小平的改革。

同时,“六四”事件同样成为许多新一代关注政治的人批判邓小平的理由。这个事件依旧是中国大陆的政治敏感词,新一代中的大多数人要么有一小部分“六四”的记忆,要么根本闻所未闻。于是“遗忘”和“人云亦云”成为这一群体在“六四”问题上的两大特征。正是由于官方的僵化思维和刻意回避,反而使欲了解“真相”的年轻人无法辨别地接受各种相关信息,不能也无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而官方的“正统”说辞反而导致他们更靠近反面评价。某些历史事件不会因为回避就可以消失,在面对新一代时,官方必须深思。

其实这些所有的质疑和批评,正是由于邓小平打破了中国人面对现代世界的思想及生产力的各种束缚,让国人的眼光和心胸有了更多的追求,作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也必然会遭遇历史的扫描和由此产生的苛责,“邓爷爷”,您会想到吗?

超越时代的陌生,是平凡也不失伟大

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物质财富从未像今天这样丰富,民众的整体视野从未像今天这般开阔。正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让一个封闭、愚昧、僵化的国家重新回到现代世界的中心。仅此一点,足以让邓小平享有全球一流国家领导人的荣誉,不仅能够在国内获得大量的支持,更能为许多外国领导人所敬重乃至佩服。邓小平的改革开放固然是有限的,固然未能在政治改革上面有所突破,但是通过他的改革开放,世界开始广泛影响中国,人们的观念得以发生根本性变化,中国的未来只可能在邓小平留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从这一点来看,邓小平虽然未能看到中国的今天,但是他的功绩正是日后中国进一步改革的基础和前提。

回看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二十世纪初,苏俄式社会主义思潮风靡一时,被认为是当时进步、自由、民主、人权的代表,忧国忧民的有志青年先后为之奋斗,在世界范围内开始了一场社会主义的大实验,结果有的倒下难再起身,有的却“凤凰涅槃”。一个国家贵在能够从历史错误中重新崛起,因为真正可怕的是错误永远得不到纠正,执政者不能或者不敢于自我革新。所以当古稀之年的邓小平正视历史错误,重新出发的时候,虽然当时左倾思潮占据绝对上风,但他的行为无疑是极大勇气的结果。作为一个人,不能排除邓小平的个人局限性。“六四”的巨大历史悲剧,使得他在世界历史上的地位打上折扣。不过,若把中国进步的希望全部寄托于邓小平一人身上,肯定是不公平的,也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本来作为世界人口最多、面积第三的大国,中国的大事情可以说就是世界的大事情。邓小平能在人生晚年让中国十三亿人吃饱穿暖,能让中国有彻底成为现代文明的国家的可能性,已经足以让他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个需要英雄的时代往往是不幸的时代,一个不再需要英雄的时代无疑是一个幸福的时代。一个真正的历史伟人不会在意人们是否还记得他还赞美他,而在意他带给后人的生活是否平静、舒适、恬淡,一代代新人能在正常的生活中忘却以往的不正常,未来的历史才是一座流淌的墓碑。有这样的胸怀才配称为伟人。

邓小平,在一个贫穷与富裕的十字路口正确地指出了方向,带领中国走上发达之路。他轻轻地去,不带走一片云。中国今天再次走到现代化的十字路口,再次需要重拾邓小平的改革精神,带领民众走上一条人人皆可理直气壮地过实现自己梦想的道路。中国需要从“熟悉”再一次走向“陌生”。邓小平、习近平,“双平中国”,这是历史的巧合还是必然?所有满怀希望的中国人再一次翘首以待。

世界上有一种遗忘,叫做时过境迁的遗忘。邓小平已经逝去,虽然他依旧是中国人最熟悉的人之一,但是他注定将随着中国变得更加正常而逐渐淡去。时间会淘洗细节,历史会刷去记忆,当新一代渐渐成长起来,邓小平当年披荆斩棘的改革历程可能只剩下一个粗略的印象,如此熟悉,又如此陌生。“陌生”是一代代人在传承历史时必然出现的正常现象,越是伟大人物越要接受后来者的一遍遍检视,重复一次次由“陌生”到“熟悉”的过程。古希腊作家普鲁塔克言:“对他们的伟大人物忘恩负义,是伟大民族的标志。”当作为“熟悉的陌生人”邓小平真的有一天被人们越来越平静地看待,彼时的中国或许真的已经成功跨越中国历史上“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

 

(邓峰 评论)——转自《多维》

tingyy 发表评论于
邓小平的最大功绩是把中国人民从毛泽东的阶级斗争思想禁锢中解放出来。但是他自己的思想解放得并不彻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他的最大的历史败笔。所以改革开放到现在还不能够走上顺利发展的轨道。从列宁、斯大林到毛、邓都没有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实质。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