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堡,柳堡
——看电影《柳堡的故事》
柳堡,一个充满了浪漫气息的名字,在那里有过一个动人心弦的故事。不过,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那个故事却是发生在腥风血雨的1944年,那时抗战正进入到一个关键的时期,一方面是日军的气焰已进入强弩之末,败象尽显。另一方面敌占区的老百姓依然饱受日军和伪军,以及乡绅恶霸的蹂躏。正是在这种局面下,一支新四军的部队开进了柳堡村驻扎了下来,于是乎,时间一长,新四军副班长李进与村姑二妹子之间发生了一段极其纠结,却又光明磊落,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
这部取名为《柳堡的故事》的影片是1957年由八一厂拍摄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这部影片就像是一颗璀璨的珍珠依然难掩它该有的光泽,它不仅令那个时代的人为之感动,也令这个时代的影迷们所倾倒。今天的观众惊讶地发现,在那么多年以前,在那个火红的年代,还能拍摄出这么清新可人,却又别开生面的爱情故事片。真是让人不免要向影片的编导献上由衷地尊敬!同时也要向那个繁荣的时代表示深深的敬意!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一部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也能够反映出它诞生的那个时代的真实状况。人们曾经以为,中国的文学艺术只有在改革开放之后才出现了好作品,在这之前,好像不曾出现过什么杰作。其实这种认知是极其荒诞不实的,应该是被文革所误导了的。其实,文革前所拍摄的众多影片,每一部都是够水准的,也就是说既有思想性也有艺术性。因此,文革前的中国文学艺术是群英荟萃,佳作不断,那是一个文学艺术上的春天,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硕果累累的时期。
看了《柳堡的故事》就会更加让人们对此确信不疑,因为《柳堡的故事》是一部极具敏感背景的影片,其政治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可是即便就是一部这样的片子,也被拍得生动别致,很接地气,很有可看性。这反过来也说明那个时候的社会意识是开放的,文化是多元的,艺术家也是真正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不仅能够符合公认的价值观,而且也能够更注重艺术性与欣赏性。因此那个时代的影片,多为观众所喜闻乐见,并能够流传至今,仍被影迷们所喜欢,所津津乐道。
新四军这支被国民政府编制在册,又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没有八路军的名头响,可是在后来的文艺作品里却多有表现,像著名的样板戏《沙家浜》的经典唱段就有这样的唱词:“新四军久在沙家浜,这棵大树好乘凉,你与他们常来又常往,想必是安排照应更周详。”《柳堡的故事》的新四军军人身穿崭新的军装,打着绑腿,背着背包,精神抖擞地行进在稻田的田埂上。这同人们的印象很不一样,有点太脱离当时的情形,但是观众的注意力很快就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淡忘了这些个看似不符合实情的镜头。
不过,从另一种角度去思考的话,这样的设计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是艺术创作,就可以有所虚构。为了达到最佳效果,而把画面处理得干净唯美,也是必须之举。就像芭蕾剧剧《红色娘子军》,不能为了强调真实,就让一群女兵衣衫褴褛地在舞台上起舞一样。艺术总是要有些许的夸张与美感了。也许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与运作,影片《柳堡的故事》就拍得很美了,美得有点像童话般的感觉。或者就像是一首童谣,清丽不俗,却又没有虚假做作之感。这也凸显出编导的造诣是多么得不一般了。
然而,这个故事也真是太难诠释了。一个新四军战士与房东的女儿相互有了好感,并暗生情愫,这在和平时期都是不允许的,何况还是在战争环境下。这样的事情肯定是被禁止的,当事人也要被严厉批评教育,甚至是被处分的。这是纪律,也是原则,影片的故事不能违背这个原则,否则电影也就不会成立了。可是,在具体处理这个辣手的问题时,这里面却有学问了。处理好了,就能够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同时也能警惕和教育其他的战士,起到提高觉悟,提高斗志和战斗力的作用。
《柳堡的故事》之所以好看,就是在这个关键点上很有看头。既维护了不容违犯的纪律,又解决了实际的危机,并且还端正了其他人的认识,达到了新的团结。主人公李进,为了这件事,指导员没有少找他谈心,对他进行帮助。在他向指导员坦白心声的时候,观众会看到他的思想多么得单纯,他的胸怀又是多么得坦荡,而他的意志却又是那么得坚定。他跟指导员的那几次交心是这部影片的精华,从中能够让观众感受到,这个打仗时勇敢无畏的战士,在感情问题上不论多么执着,还是能够服从纪律,放下自己的私利。
他不无痛苦,却又是如释重负般地向指导员说:“想到这段感情要放下时,是很难过的,可是还是能够放下,不去想它。但想到要是因此而离开部队,离开革命,我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也是放不下的。”当个人感情与革命利益发生冲突,二者只能取其一的时候,孰轻孰重,一目了然。李进凭着他那有限,但又是极其朴实的觉悟,做出了最明智的判断与选择。而这个决定恰恰不是在高压下被迫做出的,而是经过指导员耐心又平和的一次次与他谈心,开导启发他,而使他有了清醒的认识,并甘心情愿地做出了这个了断。这个过程就是影片的最感人之处。
影片结尾时,李进与二妹已经分别五年了。身经百战的李进此时已是连长了。这一天他随部队重返了柳堡。原来的指导员已经是团政治处的主任,主任还是很关心李进,特意把他找到跟前,问他是不是还没有忘记二妹子?李进憨厚地笑了,他承认还没有忘记她,可是经过这么多年了,还不知道她是不是已经嫁人了,所以他是不抱幻想的。主任打消了他的顾虑,告诉他,经过他的打听,新四军离开柳堡后,二妹子就参加了当地的游击队,现在已经是一位成熟的革命战士了。
主任代表组织,允许李进去看望二妹子。李进喜悦之极,兴匆匆地去找二妹子。李进终于见到二妹子了,可是二妹子却不能一下子就认出那个来找他的人就是李进。当二妹子终于确认眼前的这位英俊的解放军竟是李进时,她惊喜之极,欢喜的笑容洋溢在脸上,就像是盛开的花儿一样美丽。她的兵哥哥回来了。他没有忘记她,她也没有白等他。革命胜利了,他们的爱也成了可能。两个相恋已久的人终于可以在一起了,不过两人重逢之时,没有拥抱,没有亲吻,也没有一句情话,他们只是默默地四目相对,喜悦之情却从眼睛里,从嘴角处毫不犹豫地展示了出来。这个结尾含蓄动人,美丽至极,留给了观众一个无限美好的遐想。
影片中的指导员,很有些《冰山上的来客》杨排长的风范。同样都是遇到问题能够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既不丧失原则,又有人情味。这也是这两部电影,受到一致欢迎的主要原因。只不过,《柳堡的故事》所展现的问题更严重,又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中,来不得半点的马虎。然而那位指导员却将问题处理得很稳妥,很正面,即没有伤害当事人,又团结了群众,提高了连队的士气。令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这也是这部影片的魅力所在,一个有着更多人性关怀与人情味的故事,就是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与青睐。
与《冰山上来客》一样,这部影片也是因为它的插曲而更有知名度。所不同的是,《冰山上的来客》里有许多首插曲,而且每一首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柳堡的故事》却只有一首歌曲,但是那优美的曲调,那极富情感的歌词,却让人过耳难忘,深受影迷歌迷的喜爱。以致于很多人是因为这首名为《九九艳阳天》的主题曲,而知道这部影片的。不幸的是曲作者高如星就是因为这首歌,成为文革中的一个冤魂。通过这个事实,也越加让人相信,所谓的文革是多么得疯狂残暴!光是一个中国电影界,因文革而惨死的人就不胜枚举。
曾经有一档是专门回顾老电影的电视系列节目,在谈论到《柳堡的故事》这部影片时,该节目考证出,李进的原型人物在后来的战斗中牺牲了。二妹子的原型,那个大辫子村姑也不知了去向。为此很多人不胜唏嘘,为他们没有能够有情人终成眷属而难过。其实,这样的考证,到底有没有必要呢!其意义又何在呢!非常值得思考。
也是无独有偶,曾经有过一位武侠小说的大师,在一部书的后记中告诉读者,这个什么什么故事是他根据什么什么虚构的。这样的告白真是令人瞠目结舌,因为太煞风景了!本来读者已经被小说中的故事感动了,信以为真了,完全沉浸到故事中去了。可是作者却告诉他们这些都是假的,都是他杜撰出来的。这个画蛇添足,令人大倒胃口。不难想象,如果作者把这个声明放到小说的前面,读者还能对这部小说感兴趣吗!
同理,这档电视节目发掘出这样的独家秘闻,又有什么必要呢!艺术本来就不应该是浩瀚森林里的某一棵具体的树,而应该就是那个浩瀚森林的本身。它当中必然要出现的那一棵树,也决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一棵树,而应该是一棵具有典型意义的树,一棵经过艺术的提炼与升华的树,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树。媒体在带领观众怀旧的时候,不应该把观众引向一些细微末节中去。而是应该引导观众从艺术和美学的角度,去欣赏和品位那些经典名作,去认知它们的价值。舍此就是一条旁门左道,就是人云亦云式的八卦,自然也会成为一种不负责任的误导。对作品的本身,对观众都没有助益。
不幸的是,还是这个节目,在讲述《冰山上的来客》这部影片时,竟然以《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之名,专门访谈介绍了歌唱家李世荣,而李世荣在那部电影里所唱的恰恰不是那首《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歌。可是在这个电视节目中,又没有指明这首歌的真实歌唱者是谁,这就很容易让人误以为,这首有名的歌曲也是李世荣唱的。当这个不能原谅的错误被观众质疑后,有关责任人竟然说录制节目时,因为找不到地址,联系不上原唱者,所以就没有访谈原唱者或是原唱者的后人。
说实话,即使是对于任何一个影迷来说,只要认真一查,就不难发现《冰山上的来客》不是一位歌唱家唱了所有的那些歌曲,而是至少有有四位歌唱家参与其中,而且这四位歌唱家都是有名有姓的。对于握有宣传重器的人来说,要查找一部影片中的歌唱者在哪里不是什么难事。可是就没有去查,为什么呢?不得而知。不过他们一定是忘记了,在网络时代什么事情都是透明的,明察秋毫的观众有的是。那个节目团队,为此不得不向观众道歉,又扛着摄像机去补拍了有关素材,并把那一期节目由《花儿为什这样红》,直接改为《冰山上的来客了》。
所以,还是要向《柳堡的故事》的编导致敬!是他们所具有的专业素质与敬业精神,让他们把故事叙述得这么好。他们把一对青年男女在特定环境之下的感情,描写得纯洁无瑕,又真实可信。最后的结尾更是非常舒服,也非常有感染力,还弥漫着一种蓬勃向上的英雄主义气氛。从而也越加令人相信,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影片,它既不受时空的限制,又礼敬了一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
因此,对于观众而言,柳堡,柳堡,完全就是一种美的代名词。不管时代有怎样的变迁,它都有足够的吸引力,把人们的目光吸引到它那里。它除了能够提供美丽的水乡风光,也能够让人们见证那个美丽的故事,那是一个以战争与爱情,革命与浪漫为话题的动人故事。人们有理由相信,就是再过五十年,这部影片还会魅力不减,令人感叹!
电影《柳堡的故事》链接:http://tv.cntv.cn/video/VSET100177876094/730dea41e5cc49319bcf104e558c8dd3
附:电影《柳堡的故事》插曲《九九艳阳天》的原版歌词,
共分四段,但并不是连贯地唱完一整首歌,而是将每一段分别穿插在影片的前段、中间、结尾中:
共分四段,但并不是连贯地唱完一整首歌,而是将每一段分别穿插在影片的前段、中间、结尾中:
(第一段新四军帮田大爷修房子——)
男声领唱: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十八岁的哥哥呀坐在河边
东风呀吹得那个风车儿转哪
蚕豆花儿香啊麦苗儿鲜
男声合唱:
风车呀风车那个咿呀呀地个唱呀
小哥哥为什么呀不开言
小哥哥为什么呀不开言
男声领唱: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想把军来参
十八岁的哥哥呀想把军来参
风车呀跟着那个东风转哪
哥哥惦记着呀小英莲
男声合唱:
风向呀不定那个车难转哪
决心没有下呀怎么开言
(第二段二妹子田学英在河边收衣服——)
女声独唱: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想把军来参
风车呀跟着那个东风转哪
哥哥惦记着呀小英莲
风向呀不定那个车难转哪
决心没有下呀怎么开言
(第三段小马撑船,李进愁思——)
男声独唱: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告诉小英莲
十八岁的哥哥呀告诉小英莲
这一去呀翻山又过海呀
这一去三年两载呀不回还
这一去呀枪如林弹如雨呀
这一去革命胜利呀再相见
(第四段片尾处,李进与二妹子田学英再次相见——)
女声领唱:
九九那个艳阳天来哟
十八岁的哥哥呀细听我小英莲
十八岁的哥哥呀细听我小英莲
哪怕你一去呀千万里呀
哪怕你十年八载呀不回还
女声合唱:
只要你不把我英莲忘呀
只要你胸佩红花呀回家转
啊…… 啊……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