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了100多万人性命的方法

五花八门身边事,喜怒哀乐笔中行。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先讲三个事例:

一.近日,浙江金华一个17月大的小贝边玩边吃花生,被噎住。10多分钟后,奶奶发现小贝大口喘气,以为他玩累了就抱他回家,等父母赶到送医已晚。小贝大脑受损严重,父母只好含泪同意放弃治疗,孩子就这样走了。

二. 一位两岁男孩的母亲在微信上发了这样一个信息:“回想起昨晚的一幕还是心有余悸,儿子在商城柜台时,好心的阿姨给了他一颗水果糖吃,不久儿子大哭满脸通红,很快我就意识到糖果被他囫囵吞下卡在喉咙里,当时我要吓死掉,使劲敲背,似乎没有任何作用,儿子的嘴巴已经有些发紫,慌忙中想起海姆立克急救法,照势背抱他抖晃了两下,一颗比枣核还大的硬糖果从他喉部伴着一些粘稠的液体喷出,儿子立刻脸色红润起来,大声哭出来,我的心总算落地。事后又认真学习了海姆立克急救法的标准动作,想起来当时真的是照葫芦画瓢。

三.1974 年,一位老人在进晚餐时被鸡块卡在了喉部,生命岌岌可危。因为此时她呼吸困难,不能发声,无法拨打电话呼救。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的邻居,一位70岁的老 人,刚刚在报纸上读过一篇介绍亨利•海姆立克医生发明的气管异物急救的科普文章。老人马上将学到的技能用到老妇身上。他用双手从背后将她抱住,一手握拳, 向上用力冲击其腹部,鸡块很快地被冲击出气管吐出,老妇憋得青紫的面孔顿显红润。

四:《人在囧途》这部电影中,王宝强就利用“海姆立克急救法”成功的让一位老太太吐出了卡在喉咙里的枣核,挽救了老人的性命。

 

海姆立克为“世界上拯救生命最多的人”

  海姆立克教授是美国一位多年从事外科医疗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他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的动物实验,终于发明了利用肺部残留气体,形成气流冲出异物的急救方法。1974年,他作了关于腹部冲击法解除气管异物的首次报告。

 

“海姆立克急救法”具体应对

1.如果是3岁以下孩子

  救护人应该马上把孩子抱起来,一只手捏住孩子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孩子的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孩子后颈部,让其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孩子背上拍1-5次,并观察孩子是否将异物吐出。

2.如果经过上述操作异物没出来

  可以采取另外一个姿势,把孩子翻过来,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或取坐位,并使患儿骑在抢救者的大腿上,面朝前。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胸廓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重击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直至异物排出。

3.应用于急救成人

  抢救者站在病人背后,用两手臂环绕病人的腰部,然后一手握拳,将拳头的拇指一侧放在病人胸廓下河脐上的腹部。再用另一手抓住拳头,快速向上重击压迫病人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4.用于自救

  可采用上述用于成人4个步骤的后3个步骤,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到异物排出。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容易使老人和小孩发生气管堵塞的食物

1.果冻

  老人和小孩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不能轻忽大意!建议家长给老人和小孩吃果冻的时候,不要一整颗给,可以先弄碎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2.麻花,糖果

  不好咬的食物,本来就容易噎住喉咙,不适合老人和小孩食用,如果真的要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建议先切成丁状。

3.鱿鱼丝

  纤维过长,咬感过硬的零食,包括鱿鱼丝,牛肉干都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吃。

4.花生酱

  黏稠度过高,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吞食。

5.坚果类

  体积太小,有时老人和小孩可能来不及咀嚼就吞食下肚,容易噎到。

6.小巧水果

  小巧圆形但里面带核的水果并不适合给老人和小孩食用,如龙眼,葡萄,樱桃等,可剥开去核后再给老人和小孩食用。

7.多纤维蔬菜

  维纤多且不易咬烂的蔬菜不适合老人和小孩,如芹菜、豆芽。

8.大肉块

  大块的肉块老人和小孩都无法咬烂,若强吞下很容易噎到,应该切成薄肉片或肉丁。

9.长面

  太长的面条老人和小孩不易吞食,若以吸食的方式食用也容易噎到,烹调时可先切成小段再烹煮。

10.多刺的鱼

  建议选择鱼刺较少的鱼类烹煮,否则容易噎到并会刺伤老人和小孩食道与口腔。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谢谢小松来访,也祝小松一周愉快!
南山松 发表评论于
真是很有用啊,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可以一试救人:)
谢谢点点分享,新周快乐!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山韭菜' 的评论 : 谢谢喜欢!祝愉快!
山韭菜 发表评论于
太有用了,感谢分享!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