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呵!伊斯坦布尔(2)
清晨醒来,天气甚好。朝霞依然那么灿烂
土耳其的地毯世界闻名。我们早餐以后,就去一个有名的地毯公司。沿途看到古城墙下面竟然有商店
街景也很漂亮
终于到了这家地毯店
公司很豪华,上下七八层楼。游客刚进门就端茶上水,热情异常。这是女工在现场表演织地毯
我们在一间上百平方米的厅内落坐。经理介绍了土耳其地毯的历史和特色之后,指挥两个青年把大大小小几十张地毯摊在我们面前。地毯的确价格不菲,一条大约1平方米的地毯,就要1000欧元左右。我们只好谢谢再三,逃之夭夭。
离开地毯公司,我们的目标是圣索非亚大教堂。教堂建于公元532年—— 公元537年,当时拜占庭帝国正处于鼎盛阶段。作为世界上十大令人向往的教堂之一—圣索非亚大教堂与蓝色清真寺隔街相望。圣索非亚教堂恢宏无比,充分体现出了卓越的建筑艺术,从而也成为了后来伊斯兰清真寺的设计模板。事实上,自拜占庭帝国衰落后,圣索非亚大教堂已转变成了供奉安拉的土耳其清真寺。如今,圣索非亚大教堂是属于基督徒和穆罕默德信徒共有的一个宗教博物馆。
下面是它的远景图
我们拍的侧面,由于太近,只看到一部分。不过,也足见它的恢弘气势
进到里面,抬头看到巨大的拱顶
把拱顶的中心放大是这个样子
著名的基督教故事,把教堂和城池献给圣母玛利亚,左边是索非亚大教堂,右边是伊斯坦布尔
还有伊斯兰教的神圣标记
两个宗教交织在一起,突出了它的博物馆内涵
大厅里面灯火辉煌
玉瓶真大,不知道当时做什么用途?
壁画里面的脸孔既逼真又神秘
围起来的圆圈,是这个教堂的中心还是“世界中心”?
为了人们祈祷的需要,建有祈祷小屋
如果想去塔顶观看伊斯坦布尔市貌,可以从这个金色小门爬楼梯上去
这个塔具有东正教特色,和伊斯兰教的拜塔不一样
看完出来,大门也十分雄伟
今天的行程也十分紧张,我们马上就要赶往托卡比皇宫。它是位处伊斯坦布尔的一座皇宫,自1465年至1853年,一直都是强大的奥斯曼帝国苏丹在城内的官邸及主要居所。托卡比皇宫是昔日举行国家仪式及皇室娱乐的场所,现今则是当地主要的观光胜地。托比卡皇宫与邻近的其他历史遗产同属“伊斯坦堡历史地区”,该区在1985年成为联合国审定的世界遗产。托卡比皇宫被描述为“奥斯曼帝国时期皇宫的表率。皇宫的形状就像一个粗糙的矩形,主要分为四个庭院及后宫,主轴由南至北。下面的全景图可以大致看到皇宫的位置和它的恢弘气势
苏丹一般经由帝王之门进入皇宫,故帝王之门又称作苏丹之门,位于皇宫的南面。帝王之门于1478年落成。这就是帝王之门
身穿当年服饰的卫兵
赶快进去吧!
第二进大门
第三进大门
到后院了
后院有四个铜兽
出后门可以到海峡码头
珍宝馆里面珍宝很多,当时参观的人很多,排队要不少时间
珍宝馆不准拍照,开头不知道,所以拍了几张。有勋章和绶带
宝盒
头盔
皇宫的建筑和装饰很有特色,择其一而二,以飨诸君。喷水池好漂亮
金色的天花板
也有红色的天花板
金色的门和门周围的美丽图案
朝廷的议事庭也很华美
漂亮的回廊
圆顶建筑很有特色
立柱顶起巨大的拱顶
宫殿一角,太美了!
宫中教堂颇为显眼
出门了,再回首
看完皇宫,已经是午后,匆匆用过午饭,便赶往下一个目标:蓝色清真寺。蓝色清真寺又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17世纪初建造。它位于伊斯坦布尔旧城市中心,因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磁砖装饰故名。蓝色清真寺属阿拉伯风格的圆顶建筑,周围有六根尖塔,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蓝色清真寺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建造蓝色清真寺未使用一根铁钉,建筑结构严谨,外观造型独特,400年间历经数次大地震安然无恙。清真寺的260个小窗、2万多块蓝色磁砖、数百块地毯和众多阿拉伯书法艺术作品是该寺的重要看点。蓝色清真寺大圆顶直径达27.5米,另有4个较小圆顶,大圆小圆煞是好看;清真寺不可或缺的尖塔高43米,而且比一般清真寺多出一根。相传只有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清真寺才能盖六根尖塔,蓝色清真寺在兴建时,建筑师听素檀何密一世“黄金的”的命令,没想到“黄金的”和“六根的”音很近,结果蓝色清真寺就逾矩有了六根尖塔。
清真寺前面广场的喷泉
过了喷泉就看到蓝色清真寺
走近一点点
再近一点点
到门前了
该进去参观了
参观者从这个侧门进去
里面灯火辉煌
看看大拱顶
非常艺术的阿拉伯文字
有蓝色基调的漂亮窗户
祈祷大厅宏大而华丽
也有祈祷小屋
巨大的立柱和无数的瓷砖
蓝色清真寺四大看点:窗户、地毯、瓷砖和文字
参观完毕,回头再拍一张,真是美不胜收!
告别了蓝色清真寺,外面来到附近的方尖碑广场。方尖碑是古埃及的一件杰作,也是除金字塔以外,古埃及文明最富有特色的象征。方尖碑外形呈尖顶方柱状,由下而上逐渐缩小,顶端形似金字塔尖。以金、铜或金银合金包裹,当旭日东升照到碑尖时,它象耀眼的太阳一样闪闪发光。在巴黎的协和广场、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广场和伊斯坦布尔等等地方,都有方尖碑的踪影。
这个广场有最有名的两座方尖碑。第一座是15世纪罗马人从埃及劫获运到土耳其,它筑成的时间可追溯到3000年前,碑上刻有当时的象形文字;第二座为青铜铸蛇型方尖碑,但在土耳其保存的只剩蛇身,蛇头现收存于大英博物馆。
看看这个无头的青铜碑,远处是另一个方尖碑
从埃及抢来的方尖碑
看看上面的象形文字
今天最后的旅程是去参观伊斯坦布尔地下水宫。它在蓝色清真寺和圣索非亚大教堂附近,称为耶莱巴坦地下水宫,也给这座都市增添了一丝神秘的色彩。
整座水宫长140米、宽70米,336根高9米的粗大科林斯式石柱支撑着巨大的砖制拱顶,而这些石柱据说均是从安塔托利亚地区的神殿中搬运过来的。这里原是6世纪拜占庭时期因战争原因而建的贮水池。据史料记载,地下水宫是公元542年,朱斯提尼安大帝动用七千名奴隶在教堂废墟上建成的,一方面为保证宫廷用水供给,另一方面是防止敌人围困,有备无患。水宫储水量达10万吨之多,如果蓄满了水,据说可供当时全城人喝一个月。这是水宫入口
从水宫入口拾级而下,好似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呈现在面前的景色亦幻亦真,令人着迷
耳畔回响的全是水珠掉落水面的叮咚作响,脚下的石板路有些湿滑,路旁伫立着一排昏暗的路灯,不禁令人产生暗夜街角的错觉。凭栏望去,一根根汉白玉的石柱表面,留下了时光和流水雕琢的痕迹,氤氲的水汽和石柱底部散发出来的暖红色幽暗灯光,营造出了一种宁静而幽远,神秘而朦胧的氛围。
往脚下望去,只见浅浅一汪水,却极清澈透明,鱼群穿梭往来,好似闲庭散步般悠闲自得,似乎它们才是这里真正的主人。
水宫之所以充满神秘色彩,还因为这里囚禁着的邪恶的神灵——蛇发女妖美杜莎,在希腊神话中,凡人只要与她对视,便会化作石像。在水宫的一侧,两个巨大的石柱下面压着女妖的头像。一个朝下,另一个则侧脸向下。究竟为何如此放置,就不得而知了。
还有著名的“眼泪柱”,上面有许多眼泪倒流的眼睛,其灵异作用也是众说纷纭
从水宫出来,我们就要离开伊斯坦布尔了。十天精彩的历程,即将结束。我们乘坐巴士离开伊斯坦布尔
踏上回家的路,终于到了中转机场━━苏黎世国际机场
飞机飞起来,奔向温暖的家,下面是瑞士风光
纵观我们的金婚纪念游,历时12天(包括时差),实际游历十天。人生能得几回游? 蓝色的爱琴海和那些蓝白相间的岛上建筑,给我们留下了极其美好的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