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新闻媒体在乎的是信誉,品牌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在美国,新闻媒体不是工具,更不是喉舌。报纸想要销量好,必须创出品牌。而品牌最关键的一点是信誉。讲个故事吧。
 
初来美时,曾在个连锁餐馆的办公室打过工,美其名曰会计助理,其实就是对对帐单什么的。打这份工的副产品是知道了一些餐馆运作的皮毛,也有些有趣的故事。这里只表报纸对餐馆评估的事。
 
都知道纽约时报是纽约的老大。该报不仅新闻报道质量超群,它对各行各业信息的提供,亦有撼动市场的力量。
 
那天不知为什么连锁餐馆中质量最好的一家晚上不到八点烧鸭就卖完了,还有几个招牌菜也相继告罄,外面队伍排的好长。第二天再次重复,但大家不知是何缘故。据说还是那个平日轻易不露面的犹太老板提供了信息:纽约时报给了好评了啦!大厨立即大量准备报上提到的几个菜,不能让到手的生意跑了!
 
于是,办公室里就有人给我介绍,在美国,美食家都是匿名、自费去餐馆品尝,然后发表评论。名气特大的美食家往往还有做一点化妆之类的事以免被人认出来,目的就是他(她)吃的菜必须是和你我吃的菜一样质量的。同一家餐馆还要吃好几次,在不同的日子去,周日去,周末也去,看看大厨休息的时候质量是否也保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给出的评估是有价值的,是经得起检验的。信誉是最最最最重要滴!这信誉是非常值钱的,这就是我说的有撼动市场的力量。要保持品牌,就千万千万不能拿这信誉去做交易。
 
报纸、专刊介绍餐馆和食品的非常多,但牌子不同,效果也完全不同。纽约时报是特大牌,上了这份报纸,在那个时候,至少三天餐馆会卖空,三天后生意还是会远远好过以前。那是20多年前。现在网络发达,以前的报道随时可以查出来,评估的效力就更显著了。除了特大牌的,一般餐馆凡是上过纽约时报的一定是把放大的那份报纸贴在餐馆门口的。
 
 
那是二十多年前,刚从大陆来美的我还不懂得这种匿名、自费的概念,听了特感慨。而我的亲身经历也证明了这样的匿名是非常重要的。
 
当时办公室的小老板时不时请我吃自己餐馆的小灶,或是叫送外卖的送上门,或是我们自己去餐馆,吃的最多的就是上了纽约时报的那家,真的是每一次、每一个菜都好吃。于是,我就在周末拖上家里那位去那家餐馆吃同样的菜。一般来说,菜也没让人失望,但我发现,我们在餐馆吃的和我在办公室吃的不是一回事。我吃的“小灶”料是特别的足,味也就特别的浓。好几次,我不得不抱歉的对我那位说,对不起,没有我说的那么好,我吃的是老板点的,是特别做的。所以美食家匿名去餐馆吃是绝对有道理滴!
 
 
这是餐馆评估。说是众口难调,毕竟比新闻报道容易做到客观,实事求是。要论新闻报道,那就更讲究了。要建立信誉,就要客观,公正,全面。记者也是人,也有自己的观点,如何才能保证不偏不倚?不容易!除了依照一般新闻报道的常规外,纽约时报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后有机会我一一介绍。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