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妇女谈谈民主 (七) 【读经救得了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核心: 中国人,只要他手里有一丁点儿的权利,就要充分的使用, 过过当主子的瘾, 要不然,在其它的地方,他仍旧是个奴才被欺负罢了。
=====================================

最近几年,国内兴起”国学”热。

看到过一组照片,一群挺可爱的5,6岁的小朋友们,穿着小马褂,坐在古色古香的书房里诵读《弟子规》。标题是,“现代私塾儿童船仿古衣冠拜孔子像。”

一个被普遍认同的看法是,十年文革,把我们的优秀的传统的文化搞得断层了,后来又过于重视经济的发展,文化方面没有跟上。 于是就把儒家经典都搬出来让孩子们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弟子规》到比较难懂的《庄子》《论语》。 民间甚至还有山寨的“私塾”出现。一句话,人们把希望重新寄托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上,指望它能够拯救现实的道德丧失。

很多学者也认为,读经可以是小朋友早期接触中国的文化精髓,既对其成长过程具有积极影响,也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承传,值得提倡。

那我便非要问一句,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什么? 我们要传承的又是什么?

中国现在世风日下,道德在金钱面前彻底没有位置。可是我不认为这仅仅是文革造成的。其实,文革不是因而是果,文革中的人难道不是中国人?? 像文化大革命这样的长期的社会灾难,恰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面镜子,毫不留情地照出了它极其丑陋的本质。

还是那个问题,中国文化的精髓到底是什么?

我一时说不清,可是我同意鲁迅先生的对此的结论: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中学的时候,学到《狂人日记》,对这段文字并不感到吃惊,因为那时有种普遍的认知,即封建文化是腐朽的,万恶的。但是讽刺的是,几十年以后,这些吃人的文化又莫名其妙的被正名了,重新成了国人膜拜的教科书。

中国的文化的精髓是儒家文化,讲的是克己,尊的是纲常,培育的是奴性。把人的天性中的自由尊严泯灭掉。说白了真的就是吃人,鲁迅先生说得太尖锐,太尖锐了。

有的人会说,没那么严重吧,我们让孩子读读经书,不过是想让孩子们学点规矩和礼仪。那我就要说,规矩和礼仪,最好的学习方式是家长以身做则,言传身教,你们自己的修养举止如果拿不上台面,就指着孩子靠背几篇古书达到这个目的,这可能吗?而且,整个社会的风气如此糟糕,让孩子们天天学习“温良恭俭让”,出门连公车都挤不上,他们能信吗。

而且,你分得清吗?《论语》里的确有不少关于规矩礼仪的教导。有的是好的。但更多的规矩是君臣父子,从下对上的顺从,建立在的不平等基础上的所谓的礼节,简直就是一本”奴才手册“。同时,《论语》的对象不是普通民众,而是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将来要做官,去统治民众的。论语教他们怎样的修身养性,怎样的治民。 里面有一句很经典的话: 民可使由之, 不可使知之”。意思是说,管理人民,要让他们知道去做什么,但不要告诉他们为什么这样做。所以,从另一方面,它又是一部“主子手册”。

这就好比是饭里掺了毒药,你说你只吃饭不吃毒药,几乎是不可能的。

鲁迅先生上个世纪的《呐喊》,“救救孩子!!” 我们每个人都学过的。如今我们自己又张罗着给孩子这样的教育,我们这是怎么了???

现在的中国,人们找不到文化的出路,又没有宗教信仰可以庇护心灵,于是就饥不择食的跑回去吃已经被自己批烂了的传统文化,也不去管它有没有毒了。

我们到底,中国的文化应该怎么走?

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中国几千年沉积下来的传统文化对我们先今的社会已经没有什么太大的价值了,它甚至是我们通向理性和科学的阻碍。严复曾说过这样的话,“无论中国传统文化多么优秀绵长,都无补于解决中国目前面临的危急,必须进行启蒙。”

这不用再证明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一帮谦谦君子拯救不了中国的,仅仅靠道德是行不通的,必须引入理性和科学的概念。

引入理性和科学的第一步,就是要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做一个深刻的检讨,看看它什么地方有问题,为什么在这样的文化下,人们会有如此深刻的奴性。

周予同先生是著名经学史专家, 他一生都在致力于经学的研究。

所谓经学,是研究《周易》《诗经》《论语》《孟子》等十三部儒家典籍的学问。实际上是中国古代专制社会的通知学说的总称。

周先生说 “【儒家经典】是可以研究的, 但是绝对不可以迷恋的。经是可以让国内最少数的学者去研究,好像医学者检查粪便,化学者化验尿素一样,但是绝对不可以让国内大多数的民众,尤其是青年的学生去崇拜。”

他把经书看作僵尸的作祟,每一次出现都要给国家带来祸患。 他发誓要 “捉住这僵尸,剥掉它的古衣冠,用照妖镜的眼光,看它究竟是一个什么东西变成的。” 他的大量研究打碎了对于经典的迷信和崇拜, 揭示了历代统治者利用对经典的解释,来强化统治的事实。

什么是奴才,什么是奴性? 很简单,没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只知道听从主子的命令。从统治者的角度看,老百姓的奴性越深,便越好管理。 这是显而易见的。

孟德斯鸠的 《论法的精神》提到,“为了使之为奴才也,必先使之终于为愚民”

因此统治者利用经书,向老百姓的头脑中灌输一种等级观念,父母在上,儿女在下, 夫君在上,妻女在下, 君王在上,臣子在下。 在下的对在上的人有严格的礼仪。 经书很多的地方在讨论如何做君子而不做小人, 君子有德行。这是一种暗示,即在上的阶级都是有德行的人,他们值得信赖, 值得听从。

依靠道德来对权力进行约束,认为掌权者是道德至善的化身而不会为恶。统治者布德于九州、牧民于四海,对臣民进行礼德教化,臣民要修身养性、尊尊尚德、沐浴圣化,老老实实依"礼"行事,做统治者的顺民。

因此,中国的文化里面,只重善恶,不讲是非。 什么是善? 忠孝义便是善。它鼓励人们不去思考,不辨真假,不问对错, 而只是盲从。二十四孝,是孝的范例,效仿就是了,不需要任何思考。一个路匪,只要他说家有八十老母要奉养,大家便会觉得他是个好人。

一遇到是非,需要一点理性逻辑,便赶紧绕过了,比如,论语中,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意思是说父亲过世后三年之内,仍要按照老人的生前的习惯来做事。孔子的一个弟子便问,为什么是三年,而不是一年,孔子不语,并让那学生出去。 后又一个学生问鬼神的事情,子曰,“未知生,焉知死”,意思是,连生的事情还没搞清楚呢,怎么知道死的呢。 因为孔子也不知道,也根本不想搞清楚。

春秋时期的社会还是比较原始愚昧的,生产力很低下,孔子的教育思想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甚至可以说是很超前的。但是社会在发展,到现在都几千年了,这么多年里,科学不发展,艺术不发展,所有知识分子专门研究背诵那些经文,以至于随便翻到一页,随便指出一行,便可以接着背诵下去,这实在是神经病,浪费生命。 我相信如果孔子活着,他也不会赞同。

来举个例子,由论语改编成的《弟子规》中有这么一段: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大意是,父母亲有过错的时候,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劝导时态度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并且和颜悦色,
如果父母不听规劝,要耐心等待,一有适当时机,例如父母情绪好转或是高兴的时候,再继续劝导;如果父母仍然不接受,甚至生气,此时我们虽难过得痛哭流涕,也要恳求父母改过,纵然遭遇到责打,也无怨无悔。

读到此处,我简直想说 “岂有此理"。 很明显的,父母和儿女的地位是极其不平等的。儿女在父母面前,就是一个家奴。主子有吩咐要去做,主子有错,要小心谨慎的指出,绝不能惹主子生气。

所以,只会有《弟子规》,从来没有什么《父母规》,《君主规》。

儒家的礼治思想就是: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人在社会上的贵贱和在家族中的亲疏、尊卑、长幼的差异是天生的、是生来就注定的。 因此,人和人的关系就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一个人,他在家里可能是父亲,是主子,但是到了朝上,他又是臣子,是奴才。

因此,中国人,只要他手里有一丁点儿的权利,就要充分的使用, 过过当主子的瘾, 要不然,在其它的地方,他仍旧是个奴才被欺负。

蒋经国发过这样的感慨:“我们国家的制度的确有许多地方值得批评。官员的办事能力欠缺,办事态度也不好。但是这不是国民党的错,也不是中华民国政府的错。这是传统养成的习惯。这种习惯留在民间,也留在政府内。不管是谁,稍稍有权威,就开始耀武扬威。一个小小的二等兵,当他被派去桥头查哨的时候,他就自愿有了权威,执行任务的时候就对老百姓大声呵斥,或者有其它不礼貌的行为。”

我回国时, 很多国内的朋友问我起在加拿大的情况。我告诉他们我在一家公司做雇员,他们会带点嘲笑地说,还在给别人打工啊。开始我不得其解,后来明白了,只要你不是老板,便是奴才。

在文革中,很多的学校把老师斗得很惨,有出人命的。我常常想,那些中学生们怎么下手会这么狠,对方是他们的老师啊,后来发现这也是一种奴性的表现。 奴才翻身是很具破坏力的。

下次要谈谈“孝”了。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