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分不太清musical和opera。音乐剧在中国人中毕竟小众,人家说POTO和LM这些西方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也不知是什么。
一般说四大音乐剧在国外全称是the Big Four of Cameron Mackintosh,并不是严格地的所有音乐剧里的“四大”;是指:the Phantom of the Opera、Les Miserables、Cats和Miss Saigon。
“歌舞剧”和“音乐剧”都是单词Musicals的两种汉译,而“歌剧”指的是Opera,区别是在这里。
歌剧是起源于意大利,历史悠久,必须全部都用美声演唱表演,而且全部都是唱,可以看到的大部分剧目都是欧洲小语种。
而音乐剧Musical theater, 简称Musicals,又称为歌舞剧,起源于工业时代的英国,通常是歌唱与对白并用,唱法很杂,同时还经常伴有群歌群舞的热闹场面,歌曲朗朗上口,以通俗为主。
音乐剧商业化程度极高,世界上有两个地方集中演出音乐剧,一个是英国的伦敦西区,一个是美国纽约的百老汇,那里剧院林立,每天有许多音乐剧在各个剧场驻场演出,每一部戏,周一到周六共有8场演出。
《悲惨世界》是一部音乐剧。虽然这种全程song-through,对白台词也用宣叙调唱出来的方法是模仿歌剧的形式;虽然没有舞蹈;但是舞台上的演员们不断换位、走台、脍炙人口的大合唱,都是音乐剧的典型特征。《悲惨世界》没有舞蹈,是因为题材略有些压抑严肃。在这部戏,诞生之前,很少有人能想象,唱歌跳舞、欢乐的音乐剧居然也可以有这样宏伟严肃的主题,而且还这么成功,《悲》其实也是音乐剧历史上,故事题材的一大突破。 《悲惨世界》是由两个法国人最早创作出的法语音乐剧,后来经过重新编曲、包装制作、增加曲目的英语版,在伦敦首演,一炮走红,虽然前期英国的专业剧评给的极差,但是在西区却不可思议的大受欢迎,一票难求。之后在纽约的驻场演出,也是大获成功,轰动了百老汇。因此,英语版《悲惨世界》的上演被认为是其真正成功的开始。
很多歌剧也是有对白的,比如莫扎特的德语歌剧,施特劳斯《随想曲》里也有大段对白。“换位、走台、脍炙人口的大合唱”,这些歌剧里面也具备啊,歌剧里面经典的大合唱段落数不胜数啊。
一些著名的音一些著名的音乐剧包括:奥克拉荷马、音乐之声、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西贡小姐、悲惨世界、猫以及歌剧魅影等。
世界十大歌剧包括:《浮士德》,《乡村骑士》,《卡门》,《图兰朵》,《阿依达》,《茶花女》,《弄臣》,《托斯卡》《奥赛罗》,《蝴蝶夫人》和《艺术家的生涯》。但另外有些排名也将罗西尼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和莫扎特的《魔笛》、《费加罗的婚礼》排在十大歌剧当中。
清唱剧是一种大型套曲结构,有一定的戏剧情节,由多种声乐曲以及管弦乐队组成,其中包括咏叹调、宣叙调、重唱、以及合唱。介于歌剧和康塔塔之间的多乐章大型声乐套曲。包括独唱、重唱及合唱,由管弦乐队伴奏。其中,各乐章的歌词在内容上较康塔塔更具有连贯性。清唱剧与歌剧的不同是:没有布景、服装和动作,多在音乐会上演出。
清唱剧与康塔塔的区别是:篇幅较大内容复杂,有较鲜明的戏剧结构和情节,更富史诗性和戏剧性。
清唱剧形成于16世纪末。1600年在罗马演出的卡瓦列里的《灵魂和肉体的表白》,是历史上的第一部清唱剧。17世纪清唱剧创作的代表人物是卡里西米。他的名作《所罗门的审判》和《耶弗他》以《圣经》故事为题材,唱词用拉丁文。许兹、亨德尔和巴赫是德国的清唱剧代表性作曲家。海顿、门德尔松、舒曼及现代作曲家爱德华·埃尔加、科达伊等都曾留下此类名作,清唱剧的结构与歌剧的组成,大致相同:有抒情调、独唱二重唱、朗诵调、合唱、序曲和其它器乐曲,也有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分配。不同之处在于:清唱剧中演员不化装、不表演、只歌唱,无舞台布景、灯光、道具,演唱者一直在台上,没有出入场和其它戏剧化的动作,整场演出自始至终不分幕,而只有章节之分,专有一名叙诵者,叙说情节。此外,清唱剧中的合唱比歌剧多。清唱剧到了17世纪,以基督教为主要内容得到迅速发展,代表人物为卡里西米与许茨。清唱剧分为拉丁文的教会音乐与意大利文的通俗音乐两种类型。著名的清唱剧作品有:《复活节清唱剧》、《十字架上耶稣的七言》、《圣诞节的故事》等,中国第一部清唱剧是黄自作曲的《长恨歌》。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AD%8C%E5%89%A7
歌劇最早出現在17世紀的義大利,既而傳播到歐洲各國,而德國的海因里希·許茨、法國的让-巴普蒂斯特·吕利和英格蘭的亨利·珀賽爾分別在他們自己的國家,開創了17世紀歌劇的先河。一直到18世紀,義大利歌劇依然是歐洲的主流,縱然巴黎吸引了不少外國作曲家到法國謀生,而韓德爾最終落腳英倫。
而義大利歌劇的主流一直是正歌劇,直至格魯克在1760年代推出的?革新歌劇?,以對抗正歌劇的矯揉造作。而今天依然著名的18世紀歌劇巨匠,顯然是莫札特。莫札特少年時先以正歌劇起家,既而以意大利語喜歌劇,風行各地,尤以《費加羅的婚禮》、《唐·喬望尼》和《女人皆如此》為人稱頌。而莫氏倒數第二部歌劇《魔笛》(最後一部為狄多王的仁慈),更是德語歌劇的指標性作品。
19世紀初期是美聲(bel canto)風格歌劇的高峰期,風行當時的羅西尼、多尼采蒂和貝利尼等人的歌劇,時至今日,依然常見於舞台。與此同時,賈科莫·梅耶貝尔的歌劇作品則成為了法式大歌劇(Grand Opera)的典範,並風行全法。
19世紀中後葉則被譽為歌劇的?黃金時期?,其中理查德·瓦格纳和朱塞佩·威尔第在德國和義大利各領風騷。而黃金時期過後的20世紀初,西歐歌劇繼續演變出不同風格,如義大利的寫實主義(verismo)和法國的當代歌劇,和及後贾科莫·普契尼和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而在整個19世紀,在中東歐地區,尤其是俄羅斯和波希米亞,國民樂派的崛起造就了當地和西歐平行發展的歌劇作品。
整個20世紀,現代風格元素常被嘗試混入歌劇當中,如阿诺德·勋伯格和阿尔班·贝尔格的無調性手法和十二音階作曲法,以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為代表的新古典主義音樂和菲利普·格拉斯和約翰·亞當斯的簡約音樂。隨著錄音技術的改善,像恩里科·卡鲁索等歌手成為歌劇圈外人士所知的名字。隨著20世紀科技的進步,歌劇也會在電台和電視上播放,也出現了為廣播媒體而寫的歌劇。
歌劇的歌詞往往紀錄在「辭本」(libretto,直譯為小冊子)上。一些歌劇作曲家,往往會為自己的歌劇填詞,如華格納;另一些作曲往往會和指定的作詞人合作,如莫扎特和他的最佳拍擋洛伦佐·达·彭特。歌剧有两种传统的演唱形式:宣叙调(recitativo),不帶旋律結構的演唱部分,通常用於交代劇情;咏叹调(aria),通常用於表達角色感情,帶旋律結構的唱段。二重唱(duet)、三重唱(trio)和多人重唱也很普遍。每一种歌唱方式都辅有乐器伴奏,有時也會有合唱團伴唱。在某些形式的歌劇,如歌唱劇(Singspiel)、喜歌劇(opéra comique)、輕歌劇(operetta)和半歌劇(semi-opera)中,宣敘調往往被沒配樂對白所代替。在其他歌劇中,宣敘調偶然也會被帶旋律結構的咏叙调(arioso)。在巴洛克和古典主義音樂時期,宣敘調還分為兩種:乾宣敘調(recitativo secco)是指只帶有「數字低音伴奏」(continuo)的宣敘調,通常只有羽管键琴提供若干和弦,供歌手對音;而伴奏宣敘調(recitativo accompagnato)則有整個管弦樂隊提供伴奏。在19世紀以後,伴奏宣敘調漸漸成為歌劇界的主流,管弦樂團在歌劇中的音樂角色漸被看重。華格納的作品更進一步「廢除」宣敘調和詠嘆調之間的停頓,將歌劇化為旋律不休止的樂劇。當然,這個舉動和華格納的其他舉動同樣惹人爭議。有些人跟隨了這個樂劇潮流,有些現代歌劇則尊重傳統,保留了這些停頓,如史特拉文斯基的《遊子歷程(The Rake's Progress)》。[3]
Joan Sutherland
琼·萨瑟兰1926年生于澳大利亚的悉尼,曾就读于悉尼音乐学院,她总是将非凡的技巧同丰富的感情融为一体,琼·萨瑟兰清亮剔透、华美淳厚的嗓音会让你整个圣诞都明亮起来, 有神奇“神奇女高音”之称的,在歌剧女高音领域久负盛名的女高音之王——琼·萨瑟兰的不朽名作,圣洁女神,萨瑟兰的女高音代表了人类难以企及的高度。这段中她的演唱高亢宏亮,大气磅礴,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巅峰之作,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继承和发展了意大利唱法传统。她总是将非凡的技巧同丰富的感情、深刻的思想内容融为一体,即使是最缺乏个性、最器乐化的句子,也要赋以活生生的感情内容,而绝不炫耀卖弄技巧。今天,人们公认她是花腔艺术的典范。
——《Casta Diva》http://v.youku.com/v_show/id_XODU4ODk3Ng==.html
唐尼采第的《Lucia di Lammermoor》是意大利美声学派的代表作,对女主角的声乐技巧要求异常的高,据说演绎这部歌剧的最佳人选有三位,分别是格鲁贝洛娃(E dita Gruberova),玛丽亚?卡拉丝(Maria Callas)和琼?萨瑟兰(Joan Sutherland)。而第一位斯洛伐克的格鲁贝洛娃的露齐亚又最为听众喜爱。因为许多歌唱家畏惧高音C,但她却像天女散花似的将更高的高音E 大把大把地撒向听众(丁丁历险记里的那位比利时女高音歌唱家有点像她喔?),这是后两者所不能办到的。卡拉斯的演绎带有悲剧性特质,以情来打动人,萨瑟兰的声音色调较暖,音质柔和,在这两点上格鲁贝洛娃正好相反。当然历史上没有哪一位歌唱家是完美无缺的。
玛丽亚·卡拉斯(Maria Callas),著名美籍希腊女高音歌唱家,8岁便开始学习钢琴,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歌剧女王。1923年出生于纽约,1937年随母回国,就学于雅典音乐学院。1941年在雅典歌剧院正式登台,1947年在意大利维罗纳演出歌剧《拉焦孔达》一举成名。此后两年在威尼斯演唱绮瑟、杜朗多、布琳希尔德等戏剧性女高音的角色。1950年进入米兰拉斯卡拉剧院,演出了《阿依达》。1965年在英国演出最后一场《托斯卡》后,退出舞台。1973年东山再起,与著名男高音朱塞佩·德·迪斯泰法诺联合举行独唱音乐会。她一生扮演过43个角色,共上演500多场次,50年代是她演唱生涯的最鼎盛时期,在伦敦科文特加登歌剧院(1952)、芝加哥(1954)、纽约大都会(1956)等歌剧院演唱,获得无数世界声誉。1977年9月16日卒于巴黎。
爱狄塔·格鲁贝罗娃 (Edita Gruberova,1946-),捷克花腔女高音歌唱家。1967年毕业于布拉格音乐学院,1970年起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任主要演员。参演作品有《纳索克斯岛的阿里安德涅》《拉美莫尔的露契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