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外销瓷及越南陶瓷

博客博客博博客, 客博客博客客博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中 国陶瓷在宋元时期大量销售海外,供应亚洲各地的需求。到了明代,确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人民不得擅自驾船到海外贸易,以致亚洲市场的瓷器短缺,越南青花瓷 遂乘势而起,填补市场需求,并在十五、十六世纪达到贸易的黄金时期;有别于中国青花瓷富丽雄强的姿态,越南青花瓷以其温婉内敛的美感风靡了整个亚洲。在琉 球王国首里城、印尼东爪哇满者伯夷王国遗址,都发现了越南青花瓷的残片;远在西亚的土耳其炮门宫与伊朗阿德比尔庙,也将越南青花瓷纳入皇家收藏。1990 年代,一艘通称为“会安沉船(Hoi An Shipwreck)”的船舱里装载着二十余万件的越南青花瓷,时代约当十五世纪后半至十六世纪初,可见此时越南陶瓷产业的活跃以及当时运销亚洲各地广受 欢迎的程度。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些青花瓷器,风格上与会安沉船瓷器相近,应为红河流域下游越南海阳省(Chu Dau)窑的产品。造形、纹饰丰富,可略见越南青花瓷最盛期的样貌。

传统青花瓷:

传统的青花瓷是在素洁的胎上,以钴蓝颜料彩绘图案,覆盖一层透明釉,再以高温烧成,如有白色画布

上的蓝色彩绘,十分悦目。中国青花瓷在唐代已现踪迹,元代末期始大量烧造,并成为明、清官窑中重要的生产项目。

从贸易记录和考古发现来看,越南在十四世纪就已经生产出青花了。1980年日本曾出土了一块越南青花陶片,而出土陶片的城市在1416年就被毁灭了。另外,冲绳(琉球)和越南的贸易在1363年就有了纪录。所以,这块青花瓷片很有可能产于十四世纪后期。

早期的越南青花瓷

早期的越南青花瓷,通常是些小件碟碗瓶罐之类,纹样主要是些缠枝卷草等,绘制简单迅捷,风格质朴。有的和越南釉下铁彩十分接近,有的和元代民间风格的青花很相似。与此相对应的也存在着少量的制作精美、画工仔细的大件仿元盘罐。这时的越南青花尚保留着自己的性格。

由于缺少瓷石矿藏,越南青花胎灰、音钝、缺少瓷器那半透明的质感。越南的青料有的从中东进口,有的来自云南土产。前者色泽浓郁、明亮,后者质量不纯、色灰。在越南青花中,这两种青料有时会搭配使用,进口青料绘制主体画面,土料则用于边角。亦正亦邪、也相映成趣。

仿造明朝青花瓷风格

越南青花瓷基本仿造明朝青花风格,各类瓶、罐、碗、盆。纹饰特征以莲瓣纹、开窗纹居多,大多画得比较工整。越南青花瓷釉色不如明朝青花瓷器透明,较为浑浊;胎子也不如明朝青花胎子细洁。

文化交融:

中国于十四世纪上半叶,由景德镇陶工生产出了精美的青花瓷器。此后,越南便有了用青花来绘制铁彩纹样的趋势。再后来,越南青花和景德镇青花瓷一起出现在热衷于青花的伊斯兰世界的市场上,出现在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和亚达毕尔(伊朗)的皇家收藏品中。

关于越南青花的工艺技术,曾有人推测是元代景德镇的移民匠人将青花技艺传入越南;还有人认为越南陶工在十四世纪早期就已能生产精致炻器,所以在模仿复制青花的技术上没有什么障碍,而且本土工匠轻车熟路,更熟悉当地的材料。

匿迹原因:

十 五世纪末的越南青花依然活跃在国际市场上,但在质量上已略显颓势。陶工们的兴趣逐渐地转向了釉上装饰。红、绿、黄彩或是和青花共同装饰器物,或仅仅单纯的 釉上装饰。十六世纪的越南陶工更加的热衷于装饰的堆砌,虽然陶瓷的产量很高,质量却越发令人堪忧了。1567年,即隆庆元年,明朝政府开放海禁,"准贩东 西二洋"。随后,景德镇的产品大量的涌向海外市场,质量之高、工艺之精无人可及。就这样,越南陶瓷和很多其它窑场一道淡出国际市场,包括越南传统的东南亚 市场。由于后来明、清朝代更迭影响了中国窑业,越南陶瓷业得以延续至十七世纪末。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清朝收复台湾。翌年,开界驰禁,中国陶瓷又恢 复了从前的统治地位。越南陶瓷从此在国际市场消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