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诗翻译的“形式优美” 剖析

打印 被阅读次数

首先我们看一下这个“形”字。 形”字讲的是视觉效应。  “形式优”起码包括“形美”。  但英诗中的格律是讲音节,音步,抑扬,押韵等等。  从视觉的角度, 英文律诗没有汉语律诗的规整。 换句话来讲, 英语律诗没有“形美”。

当人们讲“形式优”时, 它含义被挪用了, 扩展了, 延伸到音和韵。  但英语与汉语是如此不同的语言, 英语以词为单位, 汉语是字。  英语一词可以有几个音节, 但汉语一字一音节。 英语有扬抑格(轻音, 重音), 汉语有四声和抑格顿挫。  这里面的相通性很小。

但是人们基于好的愿望, 认为在翻译英文的律诗(尤其是早期的)应有古风, 应有格式, 于是就有了自我约束。  这种约束是一种松散的约束。  10个音节的诗往往被用11个字一行译出, 12 13 14个字, 取决于内容的复杂程度。  字数并无定论, 因诗而异, 因人而异。  从音节到字的MAPPING是非常弱的, 我看不出有任何根据。  这是一厢情愿, 也无可非议。  但是这种约束带来两个直接的坏的结果。  一是限制了准确地表达原诗的内容, 感情, 隐喻。 二是不简洁。  因为你要凑数。  当我们追求这样的“形式美”时, 不可忘掉它的局限, 更不可祭为尚方宝剑。  对一些短而简单的诗, 这种“形式美”是可求的。  但当原诗表达的含义非常深刻, 复杂, 追求这种“形式美”可能会作茧自缚, 或者是在自杀。 这是我的看法。

另一个可以被容纳到“形式优”的是韵律。  诗在最初是唱的, 后来是吟的。  韵是和发声连在一起的。  韵的实质是重复, 在劳作是吟唱能减少疲劳, 使内容更好记忆。  必要的韵律会增加美感。  但有韵不一定必然美。  单调的重复会带来疲劳感。

我不看好简单地采用原诗的RHYME SCHEME, 因为讲汉语的人习惯于千年培养起来的韵律。  我举个例子来说明英语中常用的ABBA在汉语中并不上口。

AAAA   AA?A是被人们广为接受的。

树上喜鹊喳喳叫,

新娘新娘快下轿。

新娘情急没踩好,

姑丈面前崴了脚。

 

树上喜鹊喳喳叫,

新娘新娘快下轿。

新娘情急不小心,

姑丈面前崴了脚。

 

ABBA (十四行诗中常用的)则不被人们同样感受。

树上喜鹊咋咋叫,

新娘新娘拜双亲。

新娘情急不小心,

姑丈面前崴了脚。

 

上面的顺口溜是瞎编的。  我是想说明, 韵是活的, 不应照抄。

同样, 扬抑规律在不同语言中也是不同的。  比如 按英诗中轻重(音),轻重,轻重。。。。会出现

一人, 两人, 众人,

人人能吟。

 

但在汉语中更为欣赏的还是

一人, 两人, 众多人,

人人能吟。

 

以上是个人感想, 没从课堂学过, 也没读过许多INTERNET 上的文章。  偶尔读一点, 大多是和我的看法相反。

 

希望看到论坛上别人的想法。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