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出来一篇单亲爸爸的文章,读者们一片感动、无法想象和佩服。而我,是不用想象的。跳过常人的感动,我想到的应该是常人更无法想象的。
(一)
单亲爸爸和单亲妈妈哪个更难些?一样艰难!虽然各有更难的方面。
丧偶和被背叛、丧父/母和被父/母抛弃,哪个更痛些?一个眼睁睁送走爱人,但温馨永存。一个活生生被最信任的人置于不覆之地,伤疤永存,还时常被揭开,终生无法痊愈。
困境中,人会珍惜地count仅有的一点blessing。一般至少还有爱自己的父母家人,搭把手,或者哪怕只是远远的一点温暖惦念。也有不少虎毒不食子的,给出厚薄不等的support。
那如果什么都没有、被所有人遗忘无视呢?只有靠自己的一口气、靠自己为孩子永不言弃的意志。
(二)
斗转星移,孩子们终于快成人了。人们经常好心地说:有那么好的孩子,你应该高兴(知足?)。或者:放弃了那么好的孩子,他肯定很后悔。
那如果我的孩子们没有turn out这么“出色”呢?我所有的青春和付出就没意义了?他反而会好受?人们还会安慰我什么?
我对孩子们的付出不是以希冀为条件的,我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力图给他们双份的爱,却绝不要他们有双份的负担。他们不用为了我高兴而怎样,我要他们和所有“正常”家庭的孩子一样,只为他们自己的人生负责。
我很不情愿总被介绍成xx的妈,不喜欢跟别人描述自己的孩子有多好,“母以子贵”在我听来很不顺耳。我给他们的是我最纯最厚的爱,无价,为何要用他们的成功与否来证明价值?
(三)
我知道,人们对那篇文章的感动、对我的安慰都是真心的。但恕我不敬,也都很苍白。说无法想象,其实有几个人真去想象过?单亲家庭大多数时候是被无视的,我们不开口求人,有几个人会想起我们很多时候都真的可以用到一点点帮助?
华人中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有着根深蒂固的偏见,没长好,是有人生没人教;即使长得不错,也“必定”有心理问题,尤其是所谓寡母养大的独子。人们也许是无意识的,但确是站在自己家庭“正常”的制高点,居高临下地同情、幸灾乐祸地看笑话。
路很难,我和两个孩子独自一步一步走过来,我们有彼此,有只属于我们的快乐和悲伤。我们没必要自揭伤疤、向谁展示孩子多好、来证明我们的不易、博取谁的肯定和感动。
我知道自己做到了自己认定该做的事,没有向任何逆境低头,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