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白银的流入
(一)
中国古代的白银存有量,根据零碎的史料,平均摊薄,则北宋银课年15万到20万两。以一百年矿产的开采期,共1500万到2000万两的银课。北宋是十课二的。 则北宋的全部白银矿产量为7500万到1亿两。但是北宋没有用银的习惯。这些白银多半做了工艺品用途。铸成锭储备起来作为支付使用的,大概只有政府收去的那2000万两。当然这里的“两”和以后我们说的“库平两”还不是一回事,一则宋斤640克,一两合40克,二来它的纯度应该没有纹银那么高。
换个角度计算,结论也差不多。1126年金人围城,北宋政府满城收刮白银赔款,得白银480万两。这是一个汴京城里的白银货币存有量。假设汴京白银居北方之半,南北方白银货币存有量又各居半,则南北宋之际,中国的白银货币存有量为2000万两。南宋政府经常抛出1,2百万两白银购入会子以稳定币值。那它拥有的白银货币存量应该在1000万两以上。
元代白银的进出口情况复杂些。元代的海外贸易由于政府的提倡大为发达,按理就会有白银流入。但是色目人是蒙古人的经济代理,他们拿了蒙古人给的纸币后大量套现白银运往西域,所以,元代的白银从南方流入,从西方流出,这里面到底是入超是出超不好判断。姑且算它略有出超吧。因为在明初,白银缺乏,购买力很强。而在元初,民间普遍用银。元剧里有大量的用银情节。哪怕几分的小额都用银。这个至少说明元初的某些经济发达地区,比如江南,白银的存量足以支持日常经济的周转。
换个角度计算,结论也差不多。1126年金人围城,北宋政府满城收刮白银赔款,得白银480万两。这是一个汴京城里的白银货币存有量。假设汴京白银居北方之半,南北方白银货币存有量又各居半,则南北宋之际,中国的白银货币存有量为2000万两。南宋政府经常抛出1,2百万两白银购入会子以稳定币值。那它拥有的白银货币存量应该在1000万两以上。
元代白银的进出口情况复杂些。元代的海外贸易由于政府的提倡大为发达,按理就会有白银流入。但是色目人是蒙古人的经济代理,他们拿了蒙古人给的纸币后大量套现白银运往西域,所以,元代的白银从南方流入,从西方流出,这里面到底是入超是出超不好判断。姑且算它略有出超吧。因为在明初,白银缺乏,购买力很强。而在元初,民间普遍用银。元剧里有大量的用银情节。哪怕几分的小额都用银。这个至少说明元初的某些经济发达地区,比如江南,白银的存量足以支持日常经济的周转。
南宋到元,政府都是提倡海外贸易的,其结果就是金属货币的大量流出,到了明初中国不光是缺金缺银,连本来还有一点的铜都变得缺乏了。日常生活都用宝钞。金瓶梅里卖烧饼的武大郎随便往口袋里一掏就是四,五十贯。白银的流通要到1450年,才终于代替了用钞,这要多少白银才能撑起全国的商业流通盘子呢?估算历史上的商业销售总值除了以史载的商税数据估算外,还可以从人口来估算。比如北宋后期的商税为四,五百万贯,假设税率是销售额的10%,这已经是高税额了。则北宋后期的商业销售总额在四,五千万贯。再假设黑白经济对半,则北宋后期的商业销售额大概有近一亿贯。而北宋的人口大概也有一亿(五千万肯定不对,在中国一亿是个坎,人口到了一亿,经济会呈现出一种类似资本主义萌芽的繁荣,唐中期,宋中期,明中期都是这样,你看一眼经济就知道当时的人口绝不止五千万)。这样说来,人均商业销售额一年一贯。考虑到宋明二朝中国经济模式并无大变,可以将人均一贯这个参数用在明朝。只要将北宋的一贯的实际购买力搞清楚就是了。北宋后期的一贯足,大概值一石半大米,绢一匹。那么假设明中期的人口仍然是1亿左右。明一石大米是宋石的1.5倍,按照一石米的人均销售额,明中期的商业销售总额约为1亿石米,一石米0.25两白银。那么需要2500万两白银,这个算是一年周转一次。
明的白银矿课总数1550年前大概1000万两,十税三,矿银出产总数3000多万两,这3000万两应该大部分成为了货币。那么到1550年为止中国本土的白银货币存有量大概是5,6千万两。这样说来,1450年前后,日本,欧美白银进来之前,中国其实并不缺银,缺银是后来的事。万历年间,大米一石0.5两了,人口2亿了,商品销售额超过了白银存量,而白银因为窖藏周转的越来越慢,这才开始缺银起来。
1550年以后中国人疯狂地追逐白银,既是缺银所致,也是出于对财富积累的冲动。中国百姓有史以来就不储存财富。没法存,存物吧,易坏。存钱吧,铜钱本身名义价值就超过实际价值,而且死沉,缓急之间很不方便。钞更是扯蛋。所以白银是有史以来第一个适合老百姓的财富储存工具。以中国之财富,一旦集中到某样商品上购买,那整个世界都将供应不上。今日之奶粉,往日之白银,都是如此。16世纪的幸运在于发现了大量的白银。百年之后西班牙人终于明白过来了。这些白银是个祸害。欧洲实际上承受不了这样大量的白银。当时世界上谁都没能力承受这些白银。除了中国和印度。中国默默地承受了超过自己经济需要数倍的白银冲击,不声不响地消化了。白银储蓄是很大的原因。这样的分析可以合理地解释明中期忽然爆发出来的白银狂热,为什么中国会出现超过自身需要的白银需求,为什么数倍于正常需求的白银流入,中国经济没有发生大的通胀?为什么到了明末中国反而出现了白银短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