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记错的话,南京是世界上城墙所围面积最大的城市。现在的南京,修复后的城墙也基本上划了一个圈。其中不少砖头是当年的旧物,很多还是明初的。
这块是洪武七年八月的,即1374年,700多年的历史。这块摄于城西的石头城一带。
洪武七年,似乎发起了一场全民造砖的运动,不少砖都是那年的。下面这块字体和形制都不一样,应该与上面不是同一个地方出产的。
上面这块也是石头城那段城墙上的,下面1这块来自中山门城墙
字有点难认,但“七”字还是比较清楚的。显然与上面两块都不一样。
右边一行文字是“太平府提调官同知林永黻(?)司吏施祥”。左边文字是“当涂县提调官主簿王晋道司吏郭思中(?)”。一般可能是高级的官员写在右边,符合 惯例。第一次看到提调官,马上想到那部电视剧,但那是大宋“提刑官”,什么是提调官,在网上搜一下,说是有点象现在的什么什么办公室主任,比如打假文明 办,维护稳定办等等,就是为了某一项重要任务临时抽调组成的一个部门的头。所以城墙上的提调官就是烧砖办主任。
上面是官方,下面是民科:
右行“总甲真自如 甲首冷允昌 小甲戴宏通”,左行“人夫余文郁窑匠何名甫”,左行多写成窑匠某某某造砖人夫某某某, 这是固定的模式。上面两块来自午朝门城墙
有些砖上的文字比较随意:下面这块也来自石头城里面,近燕王河的城墙
文字放大:
里面有“X匠朱八”几个字,虽看不太清,按城砖文字格式,“X”应该是“窑”。有意思的是,如果这块也是明砖的话,这几个字却并不避讳,避洪 武大帝本人朱重八之讳。也许重八为小名,不在避讳之列,或者避讳在朝而不在野,这种工匠序列不入流的,无所谓,或者干脆明初万事待定,还顾不上避讳小事。
下面这块,似乎是少数民族的产品:
文字有“马祥清真观六康...”,似乎出自回民。也来自石头城。
下面这块,来自解放门,城砖研究所附近。
前面的文字是“总甲方伯谦。。。”,就是这几个字吸引了笔者的眼睛,方伯谦这个名字很熟,让人联想到甲午风云。总甲应该是居民委员会以类的官,老方怎么会从居委会主任上升到政府大员?再以想,时代也不对,甲午风云是清朝,比大明晚了几百年,不是一个人。
再上几张南京城墙,摄于中山门外月牙湖公园
上面很多砖都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