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十分的承上启下, 上集是阅报栏, 本集是吃, 这儿是在阅报栏前的吃包子, 看完吃吃完看, 买个包子吃着看, 随意。关心国家大事也不能饿肚子, 是吧。小伙子急着忙慌, 后面老头干嘛张着嘴? 想来个?
这种是小饮食店, 年轻姑娘煮的是饺子, 为什么女孩笑容满面? 看看后边包饺子的, 你就明白, 有人来拍照! 没见包饺子的回过头来张望?
不是饺子就是馄饨, 不过这肯定不是刚才那姑娘, 你看手臂有多粗壮!
生煎馒头, 只有上海采这么莫名其妙, 馒头包子一把抓统统地说成馒头, 真正的定义“有馅为包子无馅是馒头, 压扁了就是饼”。要出锅前敲敲平底锅, 一则通知大伙“好啦”二则把沾锅底的略微敲送一些, 待会好出国啊。
要靠你要靠我, 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这位阿婆在八十年代就也算“新一辈”, 最早的小摊, 就在家门口支个炉子放上个过, 煮煮“五香酱油茶叶蛋”!!!别小看这个蛋, 一天能赚上好几块钱呢, 按那时的工资,绝对超过研究原子弹的副教授, 也许还是比不上三钱的一级教授工资。
锅贴制造商, 从帽子来看, 应该是回民, 在好些城市, 锅贴得失牛肉的, 还真的只有回民做得好, 看上去他的馅里好像还有粉条。 这老爷子你看, 还穿的是节约领呢
应该是爸爸和女儿, 女儿应该是回城知青, 解决不了正式工作, 老爸恐怕原来也就是小商小贩摆锅贴摊的吧, 这样的收入, 肯定瞧不起街道工厂那八毛一块一天的工资。
社会主义商业习气还没有完全消失, 饮食店不给送食品, 自个买好到锅边去自己端, 现在哪个饭馆会这样?
老油条炸老油条。
油条比油饼难做, 这两人图省事, 卖油饼也能养家糊口, 兼卖麻花。
方便吃客, 就在弄堂里, 穿着睡衣就来了, 买好拿回家, 小赤佬还没起床呢?
也是吃不过是自家吃的, 房子太小没有厨房, 马路厨房又不用付房租, 但是, 没有一个人愿意, 宁可负房租也希望有自己独用的厨房。
看来看去没明白卖的什么。
包生包, 这么多人在干, 一定是国营的。
刚出锅的锅贴, 我都闻到香味了
熟菜摊, 前几天哪位在说红肠呢?
吃好红肠来杯冷饮, 字写得像狗爬, 名字倒是挺雅的, 自心, 笔画有简单, 要是理解成“自新”就可能是劳改释放的人开的了。
废纸请丢到垃圾箱里,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