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行 10—山西 中华文明之千年晋祠

中华文明悠远流长,黄河流域孕育了龙的传人,三晋大地创造了灿烂的华夏文化,几千年来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人说在中国,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境内拥有中国80%的木制古建筑古文物,走在这片土地上,一不小心看到一座老房子说不定就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我们来到太原市郊外的晋祠,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祠。晋祠是奉祀晋国首任诸侯、周武王次子叔虞的祠宇,曾名唐叔虞祠、晋王祠。西周初始,周武王灭商后分封诸侯,将次子叔虞封于唐,故称唐叔虞 。叔虞死后其子燮即位,改唐为晋,这便是后来的晋国。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后人在悬瓮山麓、晋水源头修建祠堂祭祀叔虞,这就是最初的唐叔虞祠。提起祠宇的修建年代,谁也说不清楚,只知道最早的记载出现在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书中对晋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其川上遡,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侧有凉堂,结飞樑于水上,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于晋川之中最为胜处”。因此即使从北魏算起,距今至少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祠宇经过多次修建和扩建,面貌不断改变,名称也从唐叔虞祠改变为晋王祠以致现在的晋祠。北齐、隋唐都对晋祠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唐贞观二十年(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晋祠,撰写碑文《晋祠之铭并序》并又一次进行扩建。到了北宋,仁宗追封唐叔虞为汾东王,并为叔虞生母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圣母殿。此后,铸造铁人、建献殿、钟鼓楼、以及水镜台等,以圣母殿为主体的中轴线建筑群完成。原先居于正位的唐叔虞祠退却于次要位置,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晋祠格局。千年的晋祠沉淀了许许多多的珍贵文物,最著名的有国宝级三大建筑:圣母殿、献殿、鱼沼飞梁;并有晋祠三绝:周柏唐槐、北宋彩塑、以及晋水源头难老泉;另外还有三大名匾:明朝大书法家高应元的“对越”、明末清初思想家、书法家傅山所书的“难老”匾、清朝翰林杨二酉书写的“水镜台”,素有“晋祠庙里三块牌,难老对越水镜台”之说;以及三大名刻:《晋祠之铭并序》碑,为唐太宗亲手撰书、《华严经》石幢、和《柏月山房记》砖雕。对于这些古迹文物,各位看官可随我慢慢行走,一一看过来。

千年晋祠,准确建立年代不详,最早记载出现在北魏时期的《水经注》,距今至少1500年。最初为唐叔虞祠堂,北宋扩建成为祭祀唐叔虞之母,周武王之妻的主祠堂   

晋水从这里流出,浇灌祠前辽阔的土地  

走进晋祠,首先看到的是古木遮天,坚实的树干尽显岁月沧桑。导游告诉我们晋祠有千年以上的树木26株,其中有西周时期的柏树,隋唐朝的槐树,被称为周柏唐槐。最老的周柏已有3200多年树龄,是我国第二古老柏树,也是晋祠三绝之一。 

唐槐 

齐年柏,又称卧龙柏,这便是晋祠三绝之一的周柏,位于圣母殿旁,从周代时期便屹立在此,经历了3200年的风风雨雨。树身苍劲,分为两枝向南倾斜,与地面呈 45o角。其中一枝倒在旁边另一棵较为年轻的柏树身上,年轻柏树由于撑起周柏,不使其进一步倾斜,压倒大殿而被称为撑天柏,虽说年轻也有1900岁了。 

撑天柏  

信步向前最先看到的建筑是水镜台。水镜台其实是一座戏台,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为重檐歇山式结构,建于明朝,后半部是卷棚歇山顶式戏台,由清朝加盖。戏台下埋有8个大水缸,两两成对,起到4个大音响效果。据说台上唱戏时,声音广传,在庙里任何地方都能听到。在晋祠传统习俗中,向有祭神赛社、祭圣母、祭水母等活动,每年农历七月初二晋祠庙会,六月十五晋祠河会,都会搭台唱戏。这些习俗最早起源于北宋,一直延续至今。水镜台造型奇特、雕刻精巧,集楼台殿阁为一体,据说慈禧太后初建颐和园时,曾照搬晋祠戏台至园内。戏台前屋檐下的“水镜台”匾额为乾隆时期的翰林书法家杨二酉所提,书体清秀、笔力遒劲,是晋祠三大名匾之一。

水镜台,从这个角度看前面为单檐卷棚顶戏台,清朝所加盖,后部为重檐歇山顶为明朝所建 

水镜台匾额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由清朝乾隆年间翰林杨二酉所书 

继续向前来到会仙桥,这是一座明代时期的石桥,相传明朝翰林罗洪先在此地与仙女相会,故名为会仙桥。会仙桥下河水清澈,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智伯渠。两千多年前,晋国大夫智伯瑶为攻赵襄子采地,围困晋阳城(今太原),他筑坝开渠,引汾、晋二水水淹晋阳。几千年过去,晋伯瑶早已在自己引来的大水中烟飞灰灭,但他所挖的晋水渠终年流水不断,灌溉晋祠前千亩良田,使这一带成为盛产稻米的北国江南,是山西唯一的大米产地。由于晋水富含各种矿物质,晋水浇灌出的晋祠大米晶莹剔透、颗粒饱满,口感香醇、回味无穷,是与天津小站大米齐名的优质大米。 

会仙桥,古老的桥身尽显岁月的沧桑 

智伯渠,清澈的河水浇灌千顷良田   

再向前,来到金人台,也称莲花台。花台四角站着四个铁人,其中三个是北宋的原物,而东北角的铁人是民国二年补上去的。北宋的三座铁人其中两座已有残缺,但西南角的铁人却亮光闪闪,完好如一。导游说两座残缺的铁人是当地工匠所铸造,当时张姓富商不满其工艺,远赴河南嵩山请来最好的铁匠师傅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铸造了第三座。铁中含有其他金属元素,相当于如今的合金。历经900多年的风霜,铁人仍铮铮透亮,可见当时的铸造技术已有相当高的水平。

左边这尊为北宋时期当地铁匠所铸,其左手已残,右边的铁人为民国时期补铸 

这尊为北宋时期当地铁匠所铸,其左手已残,右边的铁人为民国时期补铸 

金人台后有一座造型别致结构精美的牌坊,中间两个鎏金大字“对越”。对越牌坊是明代大书法家高应元为解母亲病痛出资修建。传说高应元母亲患偏头痛,四处求医不治,听说晋祠内吕仙阁内求签灵验,于是求得一签,上写“添砖加瓦”。高应元决定为晋祠修建一物,看看晋祠内,殿、堂、楼、阁、亭、台、塔、桥、样样不缺,唯独少了牌坊,便捐赠300两白银修建牌坊。母亲的病果真好了,高应元在牌坊上用心写下“对越”二字。二字出自《诗经》“秉文之德,对越在天”,“对”为报答,“越”为宣扬,意为报答宣扬神明恩德。这块匾额也是晋祠三大名匾中的第二块。对越坊两侧分峙钟楼鼓楼,使得对越坊更加稳重雄伟。两楼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内),两楼形制相同,设有阶梯上下。据说大钟重9999公斤,抗战和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民众所藏才没有受到损坏。 

钟楼 

接下来我们来到献殿。献殿是祭祀圣母存放贡品的场所,建于金在定八年(1168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7年)修葺,整个建筑没有一颗铆钉,完全是卯榫结构,看似像殿却四面无壁,是我国唯一的殿亭结构建筑。献殿于1955年用原料按原法修整,殿顶留有修建的文字。献殿与后面的鱼沼飞梁、圣母殿通称晋祠三大国宝建筑。 

整个建筑没有一颗铆钉,完全是卯榫结构 

古人以圆形为池,方形为沼,因沼内多鱼故名为鱼沼;“架桥为座,若飞也”、“飞梁石蹬,陵跨水道”为桥梁,鱼沼飞梁便是圣母殿前水池上的十字桥。桥面高出地面,前后与献殿和圣母殿相接,始建于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 多年历史。整个桥架为宋代遗物,沼内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顶架斗拱和枕梁,承托着十字形桥面。这种十字形桥是中国现存古桥梁中的孤例,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国家一级文物。鱼沼飞梁四角原各有石狮一个,但现在仅存东北和东南端两个。其造型生动,呈现与幼狮嬉戏状,为飞梁同时遗物。 

飞梁,十字型桥梁 

鱼沼,三十四根石柱和桥架是宋代遗物 

铜狮,铸于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中国古代石狮到处都是,但铁狮并不多见,晋祠的铁狮属于我国最早的铸铁狮  

圣母殿是晋祠主要建筑,殿内供奉西周时期周武王之妻、周成王和唐叔虞之母、姜子牙之女—邑姜,建于宋代天圣年间(1023-1032)。殿前八根盘龙柱,盘龙由树根雕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盘龙柱。中国古代只有皇帝才能九龙五爪,而圣母享受八龙四爪,可见其地位之高。大殿外观看上去两角屋檐上翘,这是采用了宋代《营造法式》的“柱升起”、“柱侧角”方式,增强了大殿的曲线美和稳固性,是宋代建筑的代表作。殿内邑姜凤冠霞帔居中而坐,神态庄严、雍容华贵,并有侍女彩塑42 座,其中宦官5尊、女官四尊、其余为歌姬、舞姬等职责不同的侍女。这些宋代彩塑形象逼真,注重微小细节,如宦官靠近圣母一侧的耳朵要稍稍大一些,表示他们随时都在听从圣母召唤,注意圣母的需求。 侍女们更是造型生动、表情各异、 顾盼生姿、栩栩如生,其中一人被称为双面无语,从不同的角度看她,展现不同的表情,一则低眉忧郁,一则含羞微笑,是晋祠的三绝之一。可惜殿内不让进,只能站在大门外远处欣赏。但在晋祠门口的图片上,顺着导游的手指,我们果然看到了侍女的两种不同神态。据说梅兰芳曾站在这些彩塑面前久久凝望,揣摩其表情,随后说出“一颦一笑自述平生”。 

圣母殿的盘龙木雕 

圣母邑姜,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和唐叔虞的母亲、姜太公的女儿 

北宋侍女彩塑

双面无语,只可惜拍不下来

圣母殿前的天王彩塑

圣母殿向南设有臺骀庙、水母楼等。臺骀相传是上古少昊的后代,承袭祖业为水官之长,疏通汾洮二水。帝颛顼嘉其功封之于汾川,后世遂尊其为汾水之神。水母楼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供奉晋祠水神,水母娘娘。殿堂中间水母娘娘一副梳妆未竟的村妇模样,关于水母民间流传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水母原为一个善良、勤劳的村姑,为解救村庄被大水淹没献身堵水,从而化变为神。 

台骀水神 

水母楼  

水母殿前面便是晋祠三绝中的最后一绝,难老泉。这里是晋水的源头,涓涓泉水出自悬瓮山断岩层,淙淙流淌,向东汇入汾河。 《山海经》就有“悬瓮之南,晋水出焉”的记载,北齐时擷取诗经中“永锡难老”将其命名为难老泉。唐代诗人李白也有诗赞曰:“时时出向城西曲,晋祠流水如碧玉。浮舟弄水鼓萧鸣,微波龙鳞莎草绿。”走近难老泉,一座八角亭盖在泉眼上,上挂一块“难老泉”匾额,这便是晋祠的第三块名匾,由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书法家、医圣傅山所提。难老泉流出的泉水在人字堰前十孔分水至南北两渠,南三北七。这种分水法也有一个传说:晋阳大地靠着晋水浇灌,夏日水少时难免有各村抢水现象。为了解决纷争,乡人在水边架一油锅入放铜钱,说好谁捞起的铜钱多,谁得到的水也多,北村的张姓小伙抢先跳进油锅捞起七枚铜币,从此北村得水七孔,南村只得三孔。为了感谢张郎,北村人在水中修了张郎塔以纪念他。 

涓涓泉水、滚滚财源,导游告诉我们接水便是接财 

不系舟 

难老泉匾,晋祠三大名匾之一,为清初书法家傅山所书

晋祠流水如碧玉

百尺清潭写翠娥

十孔分水,北七南三

晋祠内还有许多石碑石刻,最著名的是三大名刻:《晋祠之铭并序》碑,由唐太宗于贞观二十年(646年)亲自撰写并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块行书碑,也是书法艺术中的国宝珍品。隋朝末年,天下大乱,李渊父子起兵太原,行前曾来晋祠祈祷。大唐立国后,李世民为报答唐叔虞的保佑,特立碑传世。太宗爱好书法,喜爱王羲之的行书,此碑为模仿王羲之的杰作,书法飞逸洒脱、骨格雄奇、笔力遒劲,非常珍贵。《华严经》石幢,位于奉圣寺前园左右两侧碑廊中,唐圣历二年(699年)武则天请西域高僧翻译《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并刻制成《华严经》石刻经幢126块,是研究唐代宗教、书法、雕刻的宝贵资料。《柏月山房记》砖刻,雕刻在奉圣寺塔院内的伴月亭前高大的明壁上,为清代书法家、晋祠人杨二酉的作品。全文186 字,字大五寸见方,笔势流畅、挥洒俊逸,是珍贵的书法和砖雕艺术品。 

继续向南,悬瓮山脚、树林丛中有一宝塔矗立,那便是浮屠院的舍利生生塔。浮屠院即塔院,浮屠为梵语音译,为佛塔之意,建于隋文帝开皇年间,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据说塔下有地宫,但从来没有人探入过。 

我们沿着晋水慢慢向前走出晋祠,告别这座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文物云集的千年古祠堂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