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0年考进中学,每月26斤,每天二餐,一次四两,月结有余可带回家,星期天可以回家,59年我还在农村,从大煱饭开始,经过任食、限食、分饭,分粥,一路过来,那时是困难,死人我不否认,当年叫生产队,队与队之间也有好一点的,差一点的,如果生产队完全无粮,怎么办?要等国家公粮到来补贴,我队也有过,当天就解决好,队里派人到公社粮仓取粮,所以弄到开餐不准时,等粮回來做好吃完再干活,在那些年餓死人不假,我从来也没否认过, 但没有说得这么离谱,
我的乡一共三个生产小队,合共有六、七千人,当时我十六、七岁,还在读小学,我的小队死了一个,也不是饿死的,由于一切归公,社员收红薯,回到队里红薯要进仓,社员边收边食,(生吃)由于食得太多,不消化,回到家里后肚痛,属胀死的,死者和我家带点亲,我知道的就此一个,我队千多人死一个,按比例全国死多少?我乡是个穷的乡,惠阳,丘陵地带山多耕地少。全国死了几千万,怎样算出来,
公社粮仓有粮食,那是国家公粮,供给那些军人、机关干部、城镇居民用的,农民再辛苦也要交公粮,公社库存公粮一定要有,如果公粮粮仓都空,那些人吃什么?城镇居民,军人没有饿死全靠公粮,公粮那里來靠农民,农民饿死谁交公粮,政府不会不知道吧,到处都死人,公粮从那里來,城镇居人,军人不能饿死,非要饿死农民?生产队是得到公粮补贴的,这是事实,当年我经历过,你认为政府粮库无粮吗?生产队无粮农民没得食,有体力干活吗?不干活明年公粮从何而来,政府是否要救?有公粮不拿出补贴,看着他们饿死?天天说中国坏话,能得到什么好处?
古今中外大小国家当政者,没有不想自己国家好的,把国家搞好谈何容易,新中国成立时,本来国家就穷,国民党搜括的财富,全搬到台湾,台湾地少财多,那时是比大陆生活好,那些钱是大陆人民血汗钱,所以不能拿台湾来比,再者西方百般干扰,封锁物资,好在当时领导者眼光独到,有远见,留下小小一个香港,从香港进些物资,进些信息,在当时这种环境下,一穷二白,白手兴家,容易吗?领导者要想把国家搞好,想尽一切办法,应了所谓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向前走,在此情况下,又想走快一点,难免走错路,掉进深坑,就是后來发生的事了,所以人民也理解,没出大事(造反), 社会发展是从落后一步一步摸索走向先进,
任何一个国家,也不可能一下子变富強,发达国家也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这条路不能走,换路走,走开放改革路,这也是共产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些功劳不能全归某某人,朝鲜战争后, 两彈一星,国防上去了,国家稳定了几十年,工厂建设、水利建设,钢铁产量、水泥产量、没有这些前期的基础建设,某某人是神仙?能点石成金?一下子把中国富起?所以不能否认前期领导人做出贡献,
今时今日,反毛反共大有人在,当年生活不满意,(弄杯茶,拿张报纸看看又一天,这种生活没有了,要他们一起和人民一起干,他们当然要反毛反共),现在富了,叫他们拿出实际行动来,帮助一下中国,看他们愿不愿意,人是自私的,别说风凉话, 关于整人,你同他对着干,夺他权,他不反击?人是自私的,任何人都一样,利益之爭,勝者为王,丛林法则,变成你,有人伤害你,你怎样,反击吗?不反击等人宰割?这是本能,古今中外,历朝历代当权者,那个不想自己人民好,对人民不好不怕人民造反,人民为什么要造老蒋的反?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用之不尽,人力资源取之不尽,人才辈出,中国人勤劳,世界公认的,就算现在开发不出来,资源也不会跑,留给子孙后代慢慢去开发,國家强盛了,有谁还敢进來抡,中国只会一天天强盛下去,总结一条,国防一定要搞起来,才能堵住外敌不敢进来,才能有发展可言。
(总篇) 我的自述-(70年经历及所见所闻)…(想到那写到那,加加插插修修改改)
我写自己经历和一些所見所闻,我的经历是千真万确无胡编乱造,所见所闻是真是假靠各人分辨了。写自述可练脑,也可避免痴呆早到来,我文化水平有限,很多错别字,还请多多包涵見谅。
(一)…(家乡篇)、(二)…(偷渡篇)、(三)…(香港篇)、(四)…(英国篇)、(五)…(谝闲传)
(70年经历及所见所闻)…老李的故事
(一):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家乡篇…二十年间家乡生活见闻(0/130 reads)2018-09-22
( 亲身经历大跃进、人民公社大锅饭、三年困难时期 )
(二):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偷渡篇 …三次难忘的一段旅程(0/116 reads)2018-09-22
( 第一次随流走、第二次坐船走、第三次八日八夜行程 )
(三):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香港篇…十一年间香港生活见闻(0/106 reads)2018-09-22
( 经历过六七暴动、每四天供水一次,每次四小时掣水、有史以来山泥倾泻)
(四):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英国篇…四十多间英国生活见闻(0/134 reads)2018-09-22
( 经过打工、开外卖店及餐馆、卖水晶生涯 )
(五):我的自述-…老李的故事:谝闲传 …七十多年來见闻(0/96 reads)2018-09-22
( 东拉西址闲聊七十年來见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