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去春来,看季节更替,观大地换装。送走冬的肃寞冷寂,迎来春的轻柔温暖。在春风荡漾中,万物在苏醒,在重新焕发蓬勃生机。每一个春天都有自己的故事,那些故事,也许流传下来,也许没有,生活在那个春天的人也大多不会记得,唯有一些丝丝缕缕的牵挂,一些支离破碎的片段会留在一些人的记忆之中。
在许多年前的一个春天里,我曾经很喜欢这样一首歌,其中唱道:投入地笑一次,忘了自己;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伸出你的手,别有顾虑;敞开你的心,别再犹豫。投入蓝天,你就是白云;投入白云,你就是细雨……
之所以喜欢这一段歌词,是因为感觉自己读懂了它,或者是说我的感觉与它产生了一些共鸣。那时的普通人活得似乎都很累,有太多的责任和义务负在肩上,有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在心上。尤其是在某些特殊环境下,那些有着较高的文化程度,知识背景的人物,在某种情况下还保留了一点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政治、党性、宗派、 事业、良心、理智、感情的冲撞、挤压下,几十年来一次次地体会到一种人格分裂的内心痛苦,他们为做自己而煎熬,为不做自己而痛苦。而在俗称为“知识分子” 的千千万万人中,有多少人能体会到这种人格分裂的内心痛苦,这种痛入骨髓的灵魂煎熬?也只有到了捅开了天窗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才敢有这么一想:如果有那么一瞬间,能忘了自己,忘了一切,去投入地笑一次,敢投入地爱一次,也不枉在人生途中潇洒走了一回。
如今,在二十一世纪一个新的春天的来临中,我想起了这首歌,那熟悉的旋律顿时回荡在心头。但是经过了这么些年,心境有了些变化,对歌词也有了些新的想法。我们这代人是在和平时期长大的,可经历却不是一般的复杂,经受了除战火之外的几乎所有灾难——政治的、经济的和自然的洗礼。可以说我们都是苦孩子,小时候担水、劈柴、挑野菜、拾煤渣、饿肚子、带弟妹;年轻时上山下乡修地球,沉浮于回城潮中,随后又十年失学青年千军万马闯那高考的独木桥。好不容易安顿下来,又赶上洋插队……多少惊心动魄,可我们走过来了。比起我们的父辈,我们自以为是明白了该怎么活着才能做自己的一代人。为了寻找如何做自己的真谛,我们如蒲公英的种子那样放飞自己去那陌生世界寻找路径。
如今,无论在国内在海外,几乎个个过上了小康生活,而我们这一代仍然摆脱不了始终背着蜗牛的壳行进的宿命,我 们仍旧在为如何做自己而纠结。故国有太多的东西让我们牵挂,我们是中国承担赡养父母责任的最后一代人,也是靠不上子女赡养的第一代人。对于前者,我们心甘情愿,还有许多的责任和义务没有尽完;对于后者,我们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和物质的准备?我希望,有一天,我们能真正地放心地抛开一切,做回自己。如果那 样,我想可以把那首老歌的歌词改一下:投入地笑一次,为了自己;投入地爱一次,为了自己。伸出你的手,别有顾虑;敞开你的心,别再犹豫。离开蓝天,你就是白云;离开白云,你就是细雨……
也许还可以加上:离开细雨,你就是水滴。我以为,重新变成了水滴,才是做回了自己,真正的返璞归真。而水滴汇入了大海,那就又是一个轮回了。
另外还可以写上一段词,从蓝天到大地:投入大地,你就是绿荫;投入绿荫,你就是嫩叶……
对于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历程的我们,做回自己,也是可以重新变得年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