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美国买房——说说美国房产中介的乱象

利以义制,名以清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七十说美国买房——说说美国房产中介的乱象

 

文:海纳愚夫

 

美国房屋交易,由于实行经纪人制度,而经纪人入门门槛低。一个经纪人执照,快则三个月可以考取,慢则一年两年。

 

所以,美国房产经纪人多如牛毛。而且,在美国,大多房产经纪人与工作收入不稳定划等号。由于入门门槛低,导致经纪人素质良莠不齐,差异很大。

 

因此,在这个行业,注定很多经纪人没有生意可做。人在饥饿状态下,会失去很多理性的行为。便会有部分经纪人为了达成交易,不择手段,诈欺就不可避免。因为当生存受到威胁时,有谁还在乎执照被吊销,有谁还在乎职业道德与操守。

 

而且,购房人与经纪人互相不信任,其结果就是购房人害怕被经纪人算计,经纪人害怕购房人只看不买。于是,互相算计,互相防范。致使交易成本增加,陷入恶性循环。

 

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华人社区,在其它族裔社区同样存在。竞争与博弈,优胜与劣态,注定了社会生物链的残酷性。

 

在愚夫从业近三年中,有很多读者告诉愚夫,订金被没收,房屋还没有进入ESCROW,就吃官司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是与购房人自身有一定关系,另外就是购房者的经纪人没有很好保护购房人利益有关系。

 

这中间的原因在于,经纪人过于急迫达成交易,而忽视交易过程中不成熟的一些因素,导致客人处于险境。

 

问题根源还是在于,经纪人与客人之间互信不够。经纪人害怕客人不忠诚,导致自己前期努力付诸东流,所以,尽快达成交易,高于一切。

 

客人害怕经纪人能力不足,朝三暮四,找多个经纪人同时看房,忽略经纪人的工作成本。而客人的这些行为,一旦被经纪人察觉,碰见做事有底线的经纪人,直接就将客人扔垃圾桶,不再提供服务。

 

遇见心机深,报复心强的经纪人,就可能被暗算,顺着客人的心思,投客人所好,不择手段,达成交易,忽视保护客人利益的条款,最后将客人装进去。

 

在购房前,选择经纪人,货比三家,实属正常。但是,一旦选定,通过实际接触,如果无法认可经纪人的工作能力与人品,明确告知经纪人,说声谢谢,缘分到此结束。如果客人去与经纪人玩一些心眼,其结果极可能被人玩。

 

美国华人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应该是美国社会所有族裔中最低的,这是全民互骗的必然结局。

 

而取得他人信任,是需要自己言与行的积累,不是自以为是的“我值得您信任”。只有将您的一言一行展示在他人面前,得到他人的验证与认可,才能谈信与不信。

 

而这就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付出。

 

真诚与付出,是做人成事的关键。真诚,才能带来人脉,人脉才能带来资源;付出,才能带来回报,当还没有得到回报,那是因为付出还不够多。

 

而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喜欢今天付出,明天得到回报。更有很多人,倒在了回报的前夜。所以,有恒为成功之本。但是,坚持不懈,很多人做不到。

 

从事这个行业将近三年,愚夫非常庆幸,能够从这个行业成长起来。愚夫能够成长,缘于众多客人的帮助与支持。所以,愚夫每天心怀感恩,工作时刻愉快开心。

 

缘于自身的壮大与成长,愚夫在面对客人的选择时,也能够有能力去选择重情有义,遵守江湖游戏规则的客户朋友。

 

愚夫能够快速与客户朋友去建立彼此的信任,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愚夫也就不害怕被客人忽悠了,因为,忽悠愚夫的客人成为了极小部分,这种成本愚夫可以忽略不计。而且,愚夫害怕的是无意中对不起他人,而不怕他人对不起自己。所以,就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态决定一切。

 

同时,随着愚夫的不断历练,从一开始,部分得不到愚夫认可的客人,可能直接就被愚夫扔垃圾桶了。愚夫始终坚信,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为天下有缘人提供专业与服务,愚夫将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2016年4月16日星期六  于美国洛杉矶

 

(作者海纳愚夫 加州持牌专业地产经纪 网络自由撰稿人 专业著作《话说美国买房》)

X723 发表评论于
從我幾次買房的經歷來看,還沒有遇到過作者所說的經記.
nightrose 发表评论于
我的经历是每个经纪人只负责一个区域,出了这个区域或者经纪人不熟,或者干脆不服务。所以如果买家没想好在哪个区买,就只能同时用几个经纪看几个区。
LEOTHECAT 发表评论于
美国华人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应该是美国社会所有族裔中最低的,这是全民互骗的必然结局。愚夫能够快速与客户朋友去建立彼此的信任.
愚夫华人否?
化外人 发表评论于
赞楼主孜孜不倦,上下求索。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