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功课往往是这般巧妙安排的:外向型的姐妹俩儿各生了个内向型的女儿
——为其解惑另一半未知的世界提供了第一手学习资料。
懂你 —— 在嘈杂的世界里激发“安静”的力量
俗话说:人缺什么,补什么。我这个唧唧喳喳的外向人,当年结婚时颇看好性格内向的理工男,内敛沉稳、言思缜密都是我喜欢的加分项。而今女儿继承老公的性格,特别是在公众场合安静、少话的特点,却令我屡屡抓狂。作为一个给点阳光就灿烂的外向型人,我很难揣摩内向人上台发言的窘境与不安;也不理解他们参与集体活动的纠结与挣扎。我害怕在这个处处宣扬“展现自我”的社会文化中,女儿的沉默寡言淹没了她的才华;更担心身处这个褒奖、推崇”外向性格“、轻视、忽略“内向性格”的大环境下,她会变得孤僻和自卑。
我要改变她吗?带着疑虑,花了两周拜读畅销书《安静,内向性格的力量》(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 ,试图走入内向性格人群,了解另一半世界,现将读后感分享大家:
1 原来内向不是缺陷
“内向”不是缺点,更不是缺憾,接受它,并珍视它。书中提到,世界上?的人口为内向型性格,环顾四周,亲人、朋友、同事中不乏性格“内向”人。不要轻看“内向人”,仔细观察,会发现“内心”性格的种种魅力:友善、爱思考、精力集中,更富创造力、相对成绩更好。生活在一个看似被”外向“人主宰的环境中,能说会道、热情四射的人自然备受青睐,而一群专注倾听、内敛、细腻、安静思考、独立创新的”内向人“,比如我们熟悉的Dr. Seuss, Steve Wozniak, 同样可以用不同形式的表达来散发奇光异彩。
2 原来矫正会留心理创伤
坦率地讲,大众喜欢“外向型”原因很简单,他们充满活力和感染力;他们被社会描述成敢于表现自我、善于捕捉机会的领导者。而”内向人“则被认为弱势性格、不讨喜性格。不少家长给孩子标签为:害羞、孤僻、胆小、懦弱的人。这些误读、标签不断地提醒孩子”内向“是个毛病,要努力改变它。而在这种包袱下成长的孩子,如果矫枉过正,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甚至会产生讨厌自己天生的”内向性格“的悲观情绪。正如《安静》作者所说:“我们的性格倾向如同性别一样,是自我认同的非常重要的部分。然而,对内向者微妙的偏见导致了对天赋、能量和快乐的浪费。”
3 原来尊重、耐心才得正果
《安静》一书,用不少篇幅、列举大量实例阐述”内向人“的优势,丰富的内心、低调、书卷气、沉思、温和、平静、规避风险。说实话,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也常常羡慕不少优秀的”内向“人。羡慕他们在这个看似焦燥的世界中,独享一份安宁;羡慕他们看似被遗忘,却安静地厚积薄发的力量。这或许是我这个”外向人“一生学习的功课,我在努力着,以家长的角色练习遵从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的个性,给足她时间,期待她的自然绽放。
扬长避短,顺理成章
我家大女儿自称是“Mommy’s alien in training(妈妈训练中的外星人)”, 因为我俩性格截然相反,判若不同星球的来客。第一次知道她上台害怕是她快满三岁那年的圣诞前夕,幼儿园老师让班里的十几个小朋友站成一排给家长唱圣诞歌,她躲在墙角吓得直哭。“怎么一点儿不像她妈”,按照前辈们的说法,要让她多“锻炼锻炼”。于是,我给她报了个舞蹈班,别看老美不注重基本功,对汇报演出却从不含糊 —— 又到圣诞前夕,上演传统剧目《胡桃匣子》,女儿扮演花仙子,身着四十美金量体订制的芭蕾服装,在舞台的灯光下,美极了。可怎么上台一圈没转完就下场了?原来湿了裤子。这下我的弦绷得更紧了,上小学前一定要抓紧时间”锻炼锻炼“。于是乎我又给她加了个表演班,第一堂课下来,老师把我叫到一边: “对内向孩子不要Push(逼),要找她Comfortable space(自在的空间),let her come out of her shell gradually(渐渐出壳)”。
从那时起,我们开始注意在校内和校外寻找她自在的空间,等待渐渐出壳。策略是参加她特别喜欢的、擅长的美术活动,而且这些活动要有老师指导下的小组交流,因为她的creativity很快会被老师、同学认可,她在少于5-6人的圈里发言,通常比较轻松自如,从这一长项上逐渐建立起她的自信。
校内有大量发言和上台讲话的“锻炼”机会,老师因人而异的鼓励、接纳和认可,使她很快琢磨出扬长避短的雕虫小技(或许扬长避短是人天生的本能)。记得班里第一次演讲的题目是:假设你是一名奥林匹克冠军,到领奖台上讲三句话。放学后不到五分钟她就写好了三句话,却花了五个小时都背不过自己写的三句话!(我当时突然意识到,原来害怕可以把一个聪明孩子吓成傻瓜)。第二天出人意料地得了满分:音量的两分被全部扣光,creativity 得了附加两分-——她自己从家里找了个塑料奖牌挂在脖子上。一直到小学临毕业前几个月,她每次都是熬到最后一个上台,每次音量都会被扣掉两分,而又会从创意上补回两分。
这个内向人,初中阶段开始探头了。每次争取第一个上台,用她的话说是”早说完早了事”,而且”第一个上台的老师通常给的分高“。上课发言老师也能听见她说什么了,以前要靠周围的同学当麦克风,重复一遍,她发现“先假装大胆,装着装着就真的大胆了”。
高中阶段,终于出壳了。主动报名参加了学校的讲演俱乐部,有机会每周六和临近高中的学生比赛。最初选的是“诗歌类”,可以拿着本子(遮面)读一部分;后来越战越勇,高四找到了合适她的“戏剧类”,能够将她的creativity以语言、动作、表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小荷才露尖尖角。随着自信的增强,她的领导力也渐渐展现出来,虽然不是学生会领袖那种显赫的大人物,确以她内向人的独到之处起着领导作用:(initiation(倡导), responsibility(负责), team work(团队合作)”。诸如自愿为班里设计体恤衫,提出诙谐且励志的团队口号,组织订购;陌生的社交场合中,主动帮助比她还腼腆的学生打破僵局;在 Youth and Government组织中担任Legislator 角色,对政府的某些规定提出质疑和起草修改法案。
回顾女儿的成长旅程,她的”出壳“与老师的接纳紧密相关。虽说每年换班主任,但每个班主任都一致地给予她选择的空间并认可她点滴的进步。一年级时,老师允许她不主动举手发言,只要叫到的时候能回答就行,而且认可(表扬)她的发言非常Thoughtful。 二年级班里Poetry Night, 老师允许她不选单独的台词,能跟着大家一起合颂就行,而且认可她眼睛做到了正视观看的家长。五年级全年级表演Musical(音乐剧), 老师允许她不上台,在台下以负责音乐切换的形式参与也行,并且认可她为节目单做的封面设计。
女儿的“出壳”与我认识的转变应该说也有关系:当我意识到自信不与性格划等号,能说不与交流技能划等号时,便很容易看到她的内向在不同场合下的长处与短处。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我毫无疑问是个外向型,但在美国工作的头几年里,同事们都以为我是个典型的东方内向型人,因为缺乏对自己英语,文化背景的自信不敢说话。很多时候,说话是为了表现自己知道,还有的时候脑子里忙想琢磨如何说,没人认真听对方说的是什么,不是一种真正的自信,而是掩盖自己的不自信。认识改变了,自己在情绪上也就放松了,主意和耐心也就随之而来,可以观察、寻求各种适合她的环境和机会,在行为上帮助她扬长避短,顺理成章地体验小小大大的成功,从老师、同学的认可中增加自信;配合学校里学到的各种交流技能在日常生活中帮她应用,诸如:如何表达情感,如何辩论、如何给他人反馈,如何在社交中打破僵局等等,避免了拔苗助长或以“性格缺陷”来消减孩子尚在建立中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