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正法眼藏06

欢迎光临本人YouTube频道(频道名:林泉晗禅):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PVjv8tLsukFI_ciYYAxN5A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正法眼藏06

慧律法师主讲

司仪杨文强Michael:恭迎师父进场。

众:阿弥陀佛!

司仪:大家向师父三问讯,一问讯。大众向上人问讯。上人面向大众把法宝举至额头行问讯礼。

司仪:阿弥陀佛。

众:阿弥陀佛!

诸位!请坐。

那么,我们今天时间稍微调整一下啊,为什么在这个时间上课呢?因为我们晚上要早十五分钟下课,那么这个时间就变成这样调了,所以我们今天下午上课,上到五点十五分,给大家用餐,五点十五分休息到七点十五分,就开始演讲,那么七点十五到九点十五分,刚好结束,那么我们尼泊尔的事,我们会总回向,会总回向!总消灾,总回向!

诸位!请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好,各位尊敬的大法师、慈悲的护法居士大德,我们今天进入第二天的演讲。

诸位啊,要牢牢地记住!两军交战,兵不在多,在精!两军交战,将不在勇,在「谋」!「真如」与「无明」在内心交战,法不在多,在「悟」!听了那么多法,如果不悟,不能启动般若智慧这个心灯燃烧起来。

解释一下。

两军交战,兵不在多,在勇?不!在精!「精」,就是特别训练过的军队。这个袁绍百万大军啊,被曹操八万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一百万啊,算是大军啊,袁绍的军队。所以两军交战,兵不在多,在精!精兵主义啊!两军交战,将不在勇,就是说:只凭着勇敢,那个没有用的,打不过胜仗的。将不在勇,在谋!谋略的「谋」,要懂得如何来谋略!那么「真如」跟「无明」在我们内心里面交战着,无明多了,业力就强,就轮回生死,真如强了,生死就停止,妄念停止,痛苦止息,就会停止。法不在多,在「悟」!你法听了那么多可是你就是不能悟,不能从清净自性里面,显露出那种摩诃般若,那么,这种力道啊,不够大!

那么今天,是三天课程里面,对初学佛法来讲,很难!因为今天要讲:如来的境界,最高的!既然要传佛的心印,连佛的境界都不知道,那你如何来传……把如来的心印传下来,传承下来?所以我们今天对初学佛法来讲,这个课程有点难。但是呢?没问题!

如果,像在座诸位尊敬、尊贵的法师,你们有相当的深厚的佛学底子,那么,这个就很简单了,也不是那么难。那么,我们既然讲「正法眼藏」,正法眼藏,就是传佛的心印,那佛的心是什么?佛的境界,又是什么?这是今天下午最重要的主题。

法,不必多!这三天里面,我们也不敢说,求大家你每一句都能听得懂,但是,有举哪一个例子,或者是哪一个典故,或者哪一句,契入你现在的境界所需要的,那么你就值回票价!

那么昨天大家都那么地精进,那么地用功,像今天早上五点多,居士就来了。这个精神让人敬佩。不过呀!这里交代一下,因为这个国际展贸中心,它是属于公共的场所,所以我们来的时候,佛弟子,让得!不要堵在外面一个出入口那个地方,一定要给国际展贸中心一个好的印象,这是师父在这里恳请大家能够合作!师父理解你们求法心切!那么早,五点多就来,让人非常地感动!但是大家一定要配合一下,因为这里啊,是公共场所,那么国际展贸中心有自己的规矩、原则,所以啊,如果你早来,可以不要堵在门口,或者休息啊,稍微注意一下就行!

以下,我们讲「如来的境界」。

[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先讲这个偈诵。如果,有人想要了解佛的境界是什么?「当净其意如虚空,」在《华严经》常常用这个「虚空」,来比喻如来的境界。虚空,不增也不减;虚空,没有任何的相;虚空,能包容一切;虚空,任何二六时中,都让一切星球运作无碍。所以,如来的境界「等如虚空」,不增不减,无所不包容,无所不含摄,万法都不离虚空。简单讲,六根、六尘、六识,全部不能离开我们的佛的境界、佛性。说:「若人欲识佛境界,」识,就是认识的「识」,如果有人想要理解、想要认识佛的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你回归当下,除去所有的执著、所有的分别、所有的颠倒,而且要真的放得开,那一种原本的心,等如虚空、无量无边、无所障碍,那一颗心,就是佛的心。所以,当净其意,应当「净」,清净他的意念,就是心啊!他的心要像如虚空,意思就是,这样子就是佛的境界。

「远离妄想及诸取,」远离,就是真的看得开、看得破、放得下、远离妄想。我们之所以有妄想,只有一句,著境以为实!我们认为,这个世间是真的,妄想就绝对断不了的。这个世间的真相是什么?万法都是假相。既然假相,就没有真实的东西。所以,学佛第一个步骤,要懂得放下!离相,舍之又舍,以至于尽,舍掉所有的执著跟分别,舍之又舍,以至于尽,最后,完全尽除所有的执著、所有的分别,叫做「远离妄想及诸取」。取,就是这个东西我拿来,叫做「取」。去取一盆水来,这个「取」。

「令心所向皆无碍。」为什么「令心所向皆无碍」?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反过来讲的,意思就是,众生的心,是时时刻刻都有碍,没有一时一刻不执著,没有一时一刻不被相捆住,停滞在某一种意识形态的观念里面。

因此,凡夫也好……为什么我们说:书读得很多,这不代表解脱?比如说,美国,拿到美国的一个博士,他的生活不如意。这个美国博士,这个男孩子有三个孩子,后来,怎么样?拿枪,这个美国的枪支啊,可以拥有枪支来防范,但是要登记,结果他拿起枪来呀,把他的老婆杀死,三个孩子统统开枪打死。然后,这个博士自己开枪,总共死了五个。那博士书读得够了,要拿到美国的博士,也没那么简单,可是他用的,只是文字,他所拥有的,是头衔,是解决现实的问题。博士,地位高一点,挣钱比较容易一点,但是并没有办法解决生命的最大的迷茫,所以,也一样是凡夫。

佛法可不一样,佛法,不管你是读小学的、初中的、高中的、大学、研究所、博士的,只要你能契入如来藏心,佛陀的那一颗心,各个解脱!唐朝的六祖、近代的广钦老和尚,都不认识字喔!可是,有哪一个比他活得更自在?

为天人师,如佛!博士,也是望尘莫及啊!所以高学历能说,语言文字这个工具,他比较行,但,不代表解脱,所以大家不用气馁。无论你念过多少书,或者是学历很高,我们也欢喜赞叹!说:哎呀,师父,抱歉,我书读得不多,那佛性跟文字没有关系,诸佛妙理,无关于文字。我去台湾大学上课,就跟台大这么说:台大算是世界一流的,跟北京大学是一样的。我跟台大的同学也是这样讲,我说:我们今天讲的这个「禅」,无关于文字,也无关于学历,不是学历高的就很行,这个跟学历没关系,这是每一个人的本心、每一个人的本性,肯下功夫的人就相应、就受用,就受用!就像今天大家这样子,来坐在这里,那一定很受用!不管根器。

所以今天大家看看哪一句觉得很棒的,就把它作为自己一辈子的圭臬、标准。这个「正法眼藏」就是传佛的心印,那么我们不了解佛的心,如何传这个佛的心印呢?不了解佛的境界,又如何传佛的心印呢?所以,我们依据经典。那么,佛已经不在世了,那么,但是佛所留下来的经典,就变成我们依据的大善知识,经典,就是法,依法不依人,虽然佛不在世,可是,我们现在依据经典,佛是我们最大的大善知识,那么他讲的法,就值得让我们做依据。所以我们今天来讲这个「佛的境界」,我们对照《说无垢称经》的里面的「观如来品」,来认识一下,佛的境界是什么?我知道你们手中没有资料,我就先把它念一下,这一段,也没很长,但是也不是很短,我知道你们手中没有资料,但是我先念一遍,最后,我们会用白话文,一定把它讲得非常的清楚。

先念经文:

[说无垢称经卷第六]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译]

[观如来品第十二(节录)]

[尔时,世尊问无垢称言:「善男子!汝先欲观如来身故而来至此,汝当云何观如来乎?」]

[无垢称言:「我观如来都无所见,如是而观。何以故?我观如来非前际来、非往后际、现在不住,所以者何?我观如来色真如性,其性非色。受真如性,其性非受。想真如性,其性非想。行真如性,其性非行。识真如性,其性非识。不住世界,同虚空界;非六处起,超六根路;不杂三界,远离三垢;顺三解脱,随至三明。非明而明、非至而至,至一切法无障碍际。实际非际,真如非如,于真如境,常无所住;于真如智,恒不明应。真如境智,其性俱离,非因所生、非缘所起,非有相、非无相,非自相、非他相,非一相、非异相,非即所相、非离所相,非同所相、非异所相,非即能相、非离能相,非同能相、非异能相,非此岸、非彼岸、非中流,非在此、非在彼、非中间,非内、非外、非俱、不俱,非已去、非当去、非今去,非已来、非当来、非今来,非智、非境,非能识、非所识,非隐、非显,非暗、非明,无住、无去、无名、无相,无强、无弱,不住方分、不离方分,非杂染、非清净,非有为、非无为,非永寂灭、非不寂灭,无少事可示、无少义可说,无施、无悭,无戒、无犯,无忍、无恚,无勤、无怠,无定、无乱,无慧、无愚,无谛、无妄,无出、无入,无去、无来,一切语言施为断灭。非福田、非不福田,非应供、非不应供,非能执、非所执,非能取、非所取,非相、非不相,非为、非不为,无数、离诸数,无碍、离诸碍,无增、无减。平等平等,同真实际,等法界性。非能称、非所称、超诸称性,非能量、非所量、超诸量性,无向、无背、超诸向背,无勇、无怯、超诸勇怯,非大、非小、非广、非狭,无见、无闻、无觉、无知。离诸系缚,萧然解脱,证会一切智智平等,获得一切有情无二,逮于诸法无差别性,周遍一切,无罪、无愆,无浊、无秽,无所碍著,离诸分别,无作、无生,无虚、无实,无起、无尽,无曾、无当,无怖、无染、无忧、无喜,无厌、无欣,一切分别所不能缘、一切名言所不能说。世尊!如来身相如是,应如是观,不应异观。如是观者名为正观,若异观是名为邪观。」]

今天这个就是这一段经文,这个初学佛法听到这一段啊,差不多下一堂课就会请假了,不知道在念些什么东东?佛法怎么会这么地难!这么地难!又是「非」,又是「即」,又是「是」,又是「非是」,摸不着门儿啊!摸不着门儿!这个就是大学教授来,也摸不着门儿啊!好,我们一句一句来跟大家解释:这如来,他的境界是如何?

无垢称,就是示现的大菩萨。尔时,世尊问无垢称言,说:善男子!你……我们现在全部用白话文,直接就解释。你,先一开始修行,想要了解如来的境界,叫做:观如来身故而来至此。如来身,当然是无相,身,就是境界的意思。善男子!你本来想要观如来的境界,所以来到这个地方。佛就问无垢称这尊示现的大菩萨,说:你应当云何?你应当如何来观如来的境界呢?

现在我们接下来,一直用白话文解释,就不在语言文字上打转。

这个无垢称菩萨就这么说了:我观如来的境界,都无所有、无所见。无所见,就是不会「头上安头」,也就是说:知见立知,是无明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都无所见,就是说六祖讲的这「本来无一物」,不见一物、不见一相、不见一法,不立知、不立见,不著一法、不著一相、不著一物,无所见,就是如来的境界。我观如来都无所见,因为没有能所嘛!如是而观。我了解诸法本自寂灭,本来就是如来,本来就是涅槃,所以,如来其实是不可得,所以统统叫做「无所见」,如是而观。为什么咧?现在开始解释:

如来的境界,我观如来的境界,非前际来,并不是以前跑到今天来的,非往后际,也不是存在于未来,如来的境界不存在于过去,也不存在于未来,也不存在现在,现在不住。你说「现在」,是人类时节因缘里面,因为有过去、有未来,推论才有现在,所以,你说「现在」,如来,绝对没有「现在」,说是「现在」,是时节因缘里面、逻辑学里面推论,因为有过去、因为有未来,所以推论现在感受得到的,统统叫做「现在」。而现在刹那不住,岂有现在?诸法空无自性,本自寂灭,所以也无所谓「现在」。我观如来的境界,非过去,不存在过去,也不存在于未来,也不存在于现在。那有的人,禅宗打禅七的人,常常喜欢讲:回归当下!那我问你:什么叫做「当下」?你试说看?

有一个去打了禅七,有点儿心得,来到文殊讲堂,他很得意自己,说:有所体悟。我说:那你说说看,万法回归当下。我再问他:回归当下,那个回归当下,那个「当下」怎么解啊?他说:啊!就是当下啊!他讲不出所以然,讲不出所以然。「当下」是没有过去、没有未来,也不著于现在,名为叫做「当下」,「当下」就是现前一念,他的观念就是这样子。我跟他讲:佛无念啊!所以我们怎么样去形容每一个人本具足的佛性、如来的境界,怎么形容都没有办法!当下,实无当下,当下,推论这一点就会构成有时节因缘,有时节的因缘,所以,参禅的人,大家都会讲:回归当下!谁不会讲?那说:师父,那「当下」什么意思?我说,我跟他讲:就是智慧的现在啊!那师父,你又讲现在。我说「现在」是没有现在啊!智慧的现在,要不然怎么形容啊?我说「即」,也没有「即」,我说「离」,也没有东西可以「离」啊!是你心中自生分别啊!我说:智慧的当下,智慧的现在,也唯有这样形容,所以我观如来不存在于过去,也不存在于未来、也不存在于现在,因为现在刹那不住。

说:所以者何?为什么呢?我观如来色真如性,我现在观察如来,这个色,就是五蕴当下皆空,接下来,就是讲五蕴:色、受、想、行、识,一一来剖析。

我观如来「色受想行识」这个「色」的真如性,因为它空无自性,所以,「色」当下就是空、就是寂灭,但是真如性又不是色。真如性,如果是色,色法,是生灭,那么我们老的时候,老的时候,脸上会有皱纹,那么我们清净自性,是不是会起皱纹呢?色身会老,哪有本性会老的呀?所以,我观如来色真如性,色,当下就绝对空无自性,存在着如来藏性,空无自性,但是,其性非色,可是那个「性」不是色法,色的当下空无自性,就是真如性,可是,其真如性又不是色法,如果真如性是色法的话,那人死掉了,那这个「性」就跟着死去了,没有这个道理啊!

「受」真如性,其性非受。受,就是感受的「受」,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色,舍,就是无记,就是不苦、不乐、不忧、不喜。我们的感受大致上来分辨,苦受、乐受、忧受、喜受、舍受,这个舍受,就是不苦、不乐、不忧、不喜。那么,这个「受真如性,其性非受」,受真如性,好,当我们苦来的时候,苦、空无自性,苦的当下,如来藏性时时显露。但是,因为我们定力不够,被这个「觉」叫做恶觉知所牵制了,我们生病了,苦,苦到一直烦恼,没有正受。一切法不受,名为「正受」,可是我们一苦起来,一烦恼起来,忧,苦受,还有忧受,那佛性提不起劲啊!所以这个「受」其实也不离真如。如果我们了一切的苦,苦受,或者是乐受,都空无自性,不实在的,那么,我们的真如清净自性就显露,所以,「受」其实就是真如,但是要「正受」,真如有正受,那么一般众生都是邪受,不正受,不是掉进去苦,就掉进去乐,掉进去忧,要不然就是掉进去喜悦,因此没有办法显露如来藏性,苦爱、乐受、忧受、喜受,不苦、不乐,都能放得下。那么,受真如性,其性非受,意思就是:当你有所觉受,记得放下那个无所受的正受,当下就是妙真如性。所以,当你在觉受的时候,虽然有点迷失,当下就是真如,但是真如性,其性又不是生灭的觉受,不离生灭的觉受,但是又不是生灭的觉受。

想真如性,其性非想。想,就是妄想,诸位,这个可就很难了,到这个修行人当中,没有几个人不掉进「想阴」的境界。什么叫做「想阴」?就是落入妄想,诸位哦!这个妄想,是能、所不断,就算你能、所断,内心的深处,那种深层的意识,也是没有办法,深层的意识,这个想,都是由能、所,能缘心,能缘的妄心,执著所缘的境界,而有妄想,而有这个妄想,但是这个妄想,只要掉进去深层意识,就没有办法!

好,把笔放下来。就看这里,最上面这一层,叫做表层意识,眼、耳、鼻、舌、身、意,攀缘色、声、香、味、角、触、法,能缘的根,攀缘所缘的境,它就会掉下来这个种子,往下掉下来,这个种子啊!白天,开始起这个贪染、执著,但是这个种子很可怕,慢慢,它会沉淀下来,慢慢,它会沉淀,往下掉。我这样比喻,你不太听得了解,好,如果我捡一块东西,投进这个河里,这个河里啊,慢慢地,慢慢地,有浮在上面的,经过一段时间,慢慢地沉到中间,慢慢经过一段时间,沉到最沉的地方,最深层的地方,到最深层的地方,就变成强大的业力,妄想形成微细的牵制,变成沉淀的一种业力、习气、污垢,这个没办法除。简单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在座诸位,我今天,这个想阴十境,看一下,我今天看这个境界,诸位哦,比如说,我很贪染,有人说:唉呀!我贪染财、色、名、食、睡,贪染,这个种子掉下来,今天贪、明天贪、后天贪。有一天,人家开示说:你的贪染是不对的,要修学佛道。喔!他回光返照,知错也改!改了以后,诸位!能解决问题吗?不能!晚上作梦的时候,掉进去最深层的地方,它就会浮上来,叫做梦中独头意识,完全没办法控制。

诸位!我现在举一个例子,这个例子没有轻视,我必须要说明清楚,我没有轻视任何人的职业,没有!有一个特种行业的,一般香港叫做鸡,台湾叫做妓女啊,有一天也拜佛,有一点年岁了嘛!年轻的时候,化妆起来,吹弹可破,人人追求!没经过几年,人老珠黄,六十多了,她有一次啊,跟师父说:师父,我不怕你取笑,我以前是做这种特种行业的,干过妓女的。我现在学佛,我念佛很精进,我也很用功,也很忏悔过去的不对,可是,我一躺下来,一睡觉,统统那种影像,晚上作梦,那种影像也是浮上来。诸位,这个就是「想」,到达沉淀的、深层的潜意识的时候,这个就主导你的业力行为了。所以,我们修行只在肤浅的用功,没有深层的照见这个五蕴皆空,单单这个「想阴」啊!就很难去破。想阴,它有肤浅的,还有深层的,有根深柢固的。有一个人啊,骂人,他骂人家:你这个畜生。我跟他讲:你应该跟人家道歉!说:啊!是的,我真的讲错话了。赶快道歉啊!他就道歉,对不起!畜生!(众笑)这跟人家道歉又造业,那种内心的深层的那种我慢,那没办法,很难改掉,这个叫做「想」。第三关啊,几乎没有人能够突得破,叫做:想真如性,其性非想。意思就是说:我们的妄想跟颠倒,其实当体却空,就是真如自性,所以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其实并不是妄想,而妄想,离开了妄想,你也找不到真如自性,你也找不到。离开水,你找不到波。离开波,你也找不到水,水波的「波」。所以,想真如性,其性非想,这个颠倒妄想,其实当体即空,就是「真如自性」。而真如自性是不生不灭,但是,妄想是生灭的。

接下来,行真如性,其性非行。行,就是身、口、意的造作,名为「行」,我们身、口、意的造作,统统叫做「行」,身行、口行、意行,统统叫做「行」,行,就是造作,就是身、口、意的造作。均属于生灭,生生灭灭。这个生生灭灭的造作,其实当下,就是不生不灭的真如性。而真如性,不是生生灭灭的造作,叫做:其性非行。

接下来,识真如性,其性非识。识,就是分别了境,我们这个分别心,其实当体即空,是一种般若智慧,所以,性、识是不二的,本性,不生不灭的本性,因为妄动,而浮现变成能、所,见分跟相分,而有这个识心分别。那么这个识心分别,其实就是不分别的真如自性,这个真如自性,也不是生灭的意识心,但是,这个生灭的意识心,当下空相、空性,就是真如性,而真如性,却又不是生灭的东西。

好,这样讲,如果你听不懂,我现在用一个比喻,你就一定听得懂,你一定听得懂。诸位,这个是什么?抚尺,对不对?抚尺是什么?是生灭,对不对?抚尺是生灭,诸位,这个抚尺是生灭,你看到虚空有生灭吗?没有!好,那注意听啊!这个发出来的声音,(上人把抚尺在桌上一拍:啪!)这什么?喔!声音,(上人把抚尺在桌上一拍:啪!)喔!这个还是声音。(上人把抚尺在桌上一拍:啪!)喔!这个还是声音,随即现,立刻就灭。(上人把抚尺在桌上一拍:啪!)所以声音是生灭,对不对?对!请问,虚空有生灭吗?没有!好,再接下来就是这样子,这花,有一天会不会败坏咧?会的,会败坏的,这个花一定会败坏的,花有生灭,我们现在处的这个虚空,会生灭吗?没有!没有!好,你这个墙壁,会生灭,虚空,没有生灭,意思就是:色、受、想、行、识,是生灭,可是它当下,就是不生不灭,当下就是不生不灭,就是如来藏性。因此啊,我们要了解这一段的意思。佛的境界,色、受、想、行、识,统统是妙真如性。就众生来讲,五蕴身,有色、受、想、行、识,就如来来讲:所有的色、受、想、行、识,全部都是如来藏性,这一段,就是这个意思。

我再简单念一遍。我观如来色真如性,其性非色,我看如来的境界,色当下就是空,就是真如性,可是真如性又不是生灭的色法。五蕴里面的受蕴,色受想行识的受,当体即空,就是妙真如性,但是妙真如性,又不是生灭的受。想,当下就是没有能所,就是妙真如性,其真如性又不是想。身口意的刹那,造作的行,当体即空,就是妙真如性,其行又不是生灭的行。分别心的识,当下就是不生不灭、不分别的智,就是真如的智。这个识,当下就是不生不灭的般若智慧的真如性,这个不生不灭的真如性,又不是生灭的分别心。

接下来,如来是什么境界呢?如来,不住四界,就是:如来在地、水、火、风,完全不执著,不住。好,如果举这个例子,你可能听不懂,为什么如来不执著这个地、水、火、风?地,就是一切有形相的;水,就是一切流动的;火,就是一切温度;风,就存在在这个世间,我们的呼吸、海风、森林也有风、地球转动就会有风。好,为什么讲:不住地水火风?有这么伟大?诸位啊,这个了不得!美国有一个大富豪,他花了几个亿的美金哦!做什么?哇!打造那个景观,有地、森林有树木、小桥、流水、还有游泳池,诸位啊!所有的世间人都著于美好的风景——地水水风所构成的风景。而佛陀知道: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样就已经足够了。所以在这个世间,不住地、水、火、风的,还很难!比如说,我们练毛笔,练毛笔,写一下啊,我不是说练毛笔不对,而练毛笔,练得很好,不生执著的,还很难!毛笔,墨水就是水啊,砚台就是地啊,对不对?人啊,写字要呼吸啊,身上有温度啊,一样练这个毛笔。当一个人,执著于自己的毛笔的时候,或者是画画的时候,不能说他不对,而是说:这习气既然已经染上了,也许,他是一个很在才干的才子,但是,佛陀并不住著这个东西,所以这个地、水、火、风,就是万物,万物就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简单讲:佛陀把自己的理性,升高到最高处。我这样讲,你比较听得懂。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佛陀并没有主张绝欲,没有!在《八大人觉经》里面,佛陀告诉我们,基本的生活,少欲、知足,身心安乐啊!佛陀讲的是:少欲,你总不能说,叫修行人不吃饭嘛!就像印度的外道,这外道,有时候三个月不吃饭的,只喝水的。我有看过那个报导:有的几年,都不吃一粒米的,他们认为:这个是在修行,只有呼吸新鲜空气、喝喝水,就有这个能量了。那一般这种修行人,佛陀告诉我们,这个称为自饿外道,不要去学他这样子。因此啊,不住地水火风,简单讲,就是如来的境界是什么呢?不著于天地万物、地、水、火、风缘起的万法,他都不执著,等同虚空,同虚空界;地,当下就是空,水、火、风,当下就是空。所以,佛陀看任何的东西,等如虚空,空无自性故,决定不会住著任何的境界。

接下来,如来也绝对不执著于六根,非六处起,超六根路。如来的境界是什么?绝对不会迷恋于色、声、香、味、触、法,叫做非六处起,绝对不会去迷惑颠倒,在色声香味触法里面,而且他六根是完全超越能、所的,所以佛陀的六根是完全清净的,六根门头放光动地,能做得了主,我们六根没办法做得了主的,没办法的。众生就是这样子的。众生你说:哎呀!那个不好的境界,你不要去看,那当他执著那个境界,他没办法,那控制不了,控制不了的。所以一般要超得六根,除了了解诸法空无自性以外,世间人的,很难的!

比如说,台湾有年轻人,去哪里咧?去网咖,网咖,这网咖我没去过,也不晓得那里面在做什么?都看新闻报导的。网咖可能里面有一杯咖啡吧!还有网路吧!这个年轻人玩网路,哇!很激动。后来啊,三天三夜,就趴在网路上面,这老板啊:喂!关门儿啊,可以了!死在网路上面,网咖里面,打到心肌梗塞,执著那种线上游戏,线上游戏,三天三夜,有点类似赌博啦。死了!你就知道:我们的六根要不缘这个六尘啊,很难的!很难的!

就像阿难,为什么出家呢?他观如来三十二相,阿难,也是著于色相,而出家的。观如来,看到如来三十二相,无比的庄严,全身,佛陀的身是金色身,他也是著于色相,而出家的,你就知道,要不著于色相,很难的!诸位哦!所以诸位法师,我劝导你们,出来外面,要给居士一个好的印象,不能说:啊!我不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我蓬头垢面啊!长发、长的指甲,看起来又像外道,对不对?也不剃头;衣服啦,如果你没钱,以现在的经济不太可能,故意把它弄破,那就不好!所以,我们出家人,身口意以外,也是要注意一下庄严的外表,庄严的外表。为什么呢?给人家一个好的印象。相,有时候可以度众生的,是不是?像我要来演讲,喔!那就~七天前就开始洗澡了。那说:师父,你平常不洗吗?当然洗啊!七天前就开始刮这个胡须啊!慢慢刮这个胡须,上台啦,哎呀,这个众生啊,菩萨所到之处,令众生生欢喜心,不要说:我突破我执,让众生看到,哎呀!这个蓬头垢面,接近慧律法师以后,有一股怪味儿。我没有的,没有的。

所以,我们要超越六根、超越六尘,但是,我们要注意一下,我们的行为举止,还有庄严的仪表,这个也是度众生的一部分。

接下来,佛的境界是什么咧?佛的境界,叫做断除三界的习气,哎唷!这个了不得!三界的习气,这个了不得!男人的习气,就是女色啰!没有几个男人能突破这一关,女色啦!所以佛陀告诉我们,不要试验你的定力,就说:嗯!我呀,要试试看我的定力。肯定不行!只有遵照佛陀的戒律,叫做欲来须避,如避火坑。欲望来了,男女这个事儿,谁也说不定,现在、今天行,有这个定力,但是明天就不太行了,对不对?万一业障现前,很快就倒了。那这比丘尼也是一样。这比丘尼长得特别的庄严,又是高学历来出家。你看,哎呀!这个比丘尼长得够庄严的,你不要以为,没有头发就很难看,有时候没有头发就更好看,看久了就很耐看!所以啊,这个广化律师就教导我们,哎呀!我们这年轻人啊,欲望炽盛啊,一定要跟女众保持一个距离,那么这个在家居士,也一样!跟三宝保持一个尊重,那么女众,这个比丘尼啊,还是要跟长得比较帅一点的,保持一个距离。不过你认为说:哎呀!我那个男众徒弟很丑。那可不一定哦!今天看,很丑,明天看很丑,经过一年,他对我那么好,又好像觉得很帅。人,有时候会错觉的,这业障现前,就麻烦大了!

台湾也有比丘尼是这样子的。有一次呢,这个比丘尼生了重病,她的家庭不关心,有一个男众居士就关心她,煮一点东西,拿一点水果,今天看,明天看,看了~看了~看了……咦!没有进入佛堂,两个人到最后就进入大礼堂,结婚了!就结婚了!

所以我就告诉你,人的那种业力、习气跟种子啊,哎呀!这个太难断了,这个!如来断除三界一切的习气,所以,我为了这些比丘啊,这是佛教将来的栋梁啊!我老了,六十多了!总要做一个传承、交代,诸位年轻的比丘啊,听我一言,肯定受用!跟在家的女众保持一个距离,这一辈子,你会走上一条平稳的大道。

在座诸位,只要比丘听师父一句话,一辈子就成功了一半。一、远离女色;二、常常听闻正法。就不要说,你有什么大修行,所以,为了怕习气控制不住,控制不住。因此,要学佛一样,少欲、知足。比丘尼,也是一样。

所以,有的人讲说:师父啊,你都没有剃度女众。我说:是的!因为广化律师是这么交代的,所以我有发愿:一辈子不剃度女众。那有一个女众来,也对我有一些微词,她说:师父,你这样是分别心唷!女众就不是人吗?我说:女众是人啊!那你为什么?这样也是不平等啊!我说:嗯!那佛陀也不平等啊!是不是?我遵守佛陀的教诲、律师的教诲,我一直坚持到今天,希望,希望我能够在后半辈子走一条安稳的路。我这一句话,没有批评任何一个诸山长老,完全没有!我现在站在我的立场,是这样坚持的。因为我们的众生习气,实在是太重了。

所以,佛陀断除了三界的习气,欲界、色界、无色界,远离三垢。

什么是如来的境界?内心绝对不动一念贪心;如来是何等境界?绝不动一念嗔恨的心;如来是何等境界?如来拥有大般若智慧,绝不动任何一念愚痴的心

顺三解脱,三解脱,如来证得真如,顺着真如的方向。在座诸位,如果说:我手往这样指,顺着真如的方向,叫做「顺三解脱」。

 

注1.「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明此义而说颂言:……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五十·如来出现品第三十七之一》

注2.[㈠受:梵语,又译为痛、觉。可分为二:(一)心所之名,为五蕴之一。俱舍宗以受为一切心遍起的心所之一,乃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认为是五遍行之一。「受」系根(感官)、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和合之触(即接触感觉)而生。换言之,受,即领纳之意,亦即领纳违、顺、俱非等之触,及外界之对象,以此而感受苦、乐等感觉之精神作用。故「受」为外界影响于生理、情绪、思想等,所产生之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感受,由此有利(顺)、不利(违)、无利害关系(俱非)等境界,产生相应之苦、乐等主观感受,而引起远离违境、追求顺境等一连串爱欲活动。 

对受之解释,诸论有异,如:(1)据俱舍论卷一载,领纳所随之触,称为受。(2)据顺正理论卷二载,领纳所缘之境,称为执取受;领纳所随之触,称为自性受。(3)据阿毘达磨藏显宗论卷二载,就领纳所缘而论受之义,谓一切之心、心所皆称为受,特别是指领纳随触。(4)据五事毘婆沙论卷下等载,领纳所缘之境,称为受。(5)据成唯识论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三末等载,受不能缘俱生之触,故领纳顺、违等境界之相,为其本义;此说有驳斥前列四说之意。 

关于受之分类,有诸种说法。据杂阿含经卷十七记载,受有:一受、二受、三受、四受、五受、六受、十八受、三十六受、百八受、无量受等。(1)一受,受之自相虽有苦、乐、捨等三种,然苦受属于苦苦,乐受属于坏苦,捨受属于行苦;一切皆苦,故称一受。(2)二受,心受、身受合称二受。眼识乃至身识等前五识之感受属肉体之受,故称身受。第六意识之感受属精神之受,故称心受。大毘婆沙论卷一一五列有诸家对心受、身受之解释,如:1.无分别为身受,有分别为心受。2.缘自相之境为身受,缘自相、共相之境为心受。3.缘现在之境为身受,缘三世之境、无为之境为心受。4.缘实有之境为身受,缘实有与假有之境为心受。5.于境一往取为身受,于境数数取为心受。6.于境暂缘即了为身受,于境推寻乃了为心受。7.依色而缘色为身受,依非色而缘色、非色为心受。8.世友论师谓一切之受皆为心受,而无身受。(3)三受,依受之自相而有所分别。即领纳爱、非爱及非上记二种之触,而生起苦、乐、舍等三种感觉。1.乐受,对可爱境之感受。2.苦受,对不可爱境之感受。3.舍受,又作不苦不乐受、非苦乐受。乃对非可爱、非不可爱境之感受。(4)四受,依界繫不同而有所分别。1.欲界繫受,又称有味著受,属于自体爱相应之受。2.色界繫受。3.无色界繫受。4.不繫受。后三项,又称无味著受,属于不相应之受。(5)五受,又称五受根。依身、心受之自相而有别。1.乐受,又称乐根。指五识相应之身悦,及第三静虑的意识相应之心悦。2.喜受,又称喜根。指初二静虑及欲界的意识相应之心悦。3.苦受,又称苦根。指五识相应之身不悦。4.忧受,又称忧根。指意识相应之心不悦。5.捨受,又称捨根。指身、心之非悦、非不悦。(6)六受,又称六身受、六受法。指经由六根,六识得以觉知六境,复由根、境、识等和合之六触,产生眼触所生之受乃至意触所生之受。(7)十八受,又称十八意近行受。计有六喜意近行、六忧意近行、六捨意近行等。谓喜、忧、捨等三受以意识为近缘,各活动于色、声等六境,乃有十八受。(8)三十六受,又称三十六师句。谓前项十八意近行各有染品、善品之别,如六喜意近行之中,有顺染受之耽嗜依及顺善受之出离依。(9)百八受,谓前项三十六受各有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别。(10)无量受,由上述各家所说之此受、彼受等,可知受之相复有无量之别。〔杂阿含经卷十三、法蕴足论卷九、卷十、发智论卷十四、成实论卷六、卷八、俱舍论卷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大乘义章卷七、杂集论述记卷三、卷五〕 

(二)为十二缘起之第一支,称为受支。为幼年少年时期对苦、乐等相之了知。说一切有部基于分位缘起说认为幼年少年时期虽觉知苦、乐等相,然尚未生起淫爱,此期之位即称为受;此系以五蕴为体,而非以受为体。于唯识大乘之看法,则以无明及行为「能引支」,识乃至受之五支为「所引支」;又以无明及行为「能熏」,识等五支为「所熏」之种子。亦即识、名色、六处、触等,由于无明、行而影响阿赖耶识之种子,称为受。〔中阿含卷二十四大因经、长阿含卷十大缘方便经、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六、卷九十三、成唯识论述记卷八本〕 

为「取」之旧译。乃烦恼之异名。(参阅「取」)——《佛光大辞典》]

注3.苦受: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受者,领纳外境之义。境有顺、违、俱非三境,故受有苦、乐、捨三受。逼迫身心,领纳违情之境而起苦恼之感者,称为苦受。其为三受之一者,系指于身心所领纳的逼迫不悦之感受;其为五受之一者,仅指于身所领纳的逼迫不悦之感受。〔成唯识论卷九、四念处卷一〕(参阅「三受」559、「五受」1103)p3945——《佛光大辞典》

注4.乐受:受,为领纳对境而觉苦乐之精神作用。乐受,即领受顺情之境,而觉身心适悦之精神作用。乃三受之一,五受之一。在三受中,谓于身、心有适悦感受。在五受中,于身之适悦感受,称乐受;于心则称喜受。然俱舍论卷三谓,第三静虑无身受,只有心受,安静而无分别,其适悦之受最重,故称乐受,不称喜受。〔增一阿含经卷十二、卷四十二、成唯识论卷五、成实论卷六、大乘义章卷七〕p6097——《佛光大辞典》

注5.正受:梵语,音译作三摩?底、三摩拔提、三摩国。意译等至、正定现前。远离邪想而领受正所缘之境的状态。亦即入定时,以定之力使身、心领受平等安和之相。又定心而离邪乱称为「正」,无念无想而纳法在心称为「受」,犹如明镜之无心现物。观经玄义分(大三七?二四七下):「言正受者,想心都息,缘虑并亡,三昧相应,名为正受。」或谓正受为三昧、三摩地或禅定之异名。 

盖正受新译「等至」,据大毘婆沙论卷一六二载,等持、三摩地、等至三者有异,以等持仅通于有心定,等至则广通有心、无心定。俱舍论卷二十八,以四禅、四无色定为等至。大乘义章卷十三,以灭尽定、无想定之无心定为等至。又慧远之观无量寿经义疏卷末及智顗之观无量寿佛经疏卷下等,就观无量寿经中所说「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之语有所论述,谓散善之三福业为思惟,定善之十六观为正受。〔杂阿含经卷十七、旧华严经卷十一功德华聚菩萨十行品、菩萨地持经卷九、解脱道论卷二、瑜伽师地论卷六十七、杂阿毘昙心论卷七〕(参阅「三昧」580、「三摩?底」673、「定」3171)p1989——《佛光大辞典》

◎受用:禅林用语。一般指享用;禅林中,指灵活运用机法。如达于自由自在之境地,能随己意而任运自如,称为受用如意。又学者受到师家之点化,顿然开悟,其后不再受任何繫缚,称为受用不尽。据禅宗无门关第三则载,俱胝禅师于示寂前告知大众,曾得自天龙禅师之一指禅,而终身受用不尽。〔景德传灯录卷十一婺州俱胝章、五灯会元卷四〕 p3100——《佛光大辞典》

注6.[㈠想:梵语,音译为僧若。乃心所(心之作用)之名。五蕴之一。系动词 j??(知)与接头语 sa?(一切)连结而成,相当于现代语中「概念」一词。俱舍宗以其为十大地法之一,唯识宗则视其为五遍行之一。指对境之像,于心中浮现之精神作用而言。即相当于表象之知觉,乃次于「受」(印象感觉)而起之心所作用。其所依之根为眼、耳、鼻、舌、身、意六种;而由眼触所生之想,乃至由意触所生之想,计有六想(亦作六想身,身表複数)。其次,依所缘境之大、小、无量之别,而有大想、小想、无量想等三想。又欲想(贪欲想)、瞋想(瞋恚想)、害想(杀害想)等三想,谓三不善想或三恶想,乃与贪、瞋(发怒)、害(加害于人)等三种烦恼相应而产生之「想」。出离想、不恚想、不害想等三想,称三善想,乃三不善想之相反。 此外,想为观想之意。大品般若经卷一,有无常想等十想之说;往生要集卷中亦谓,修念佛时,即是住于归命想(一心归佛)、引摄想(为佛所引导)、往生想(往生淨土)等三想之中。〔大毘婆沙论卷七十四、俱舍论卷一、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入阿毘达磨论卷上〕p5451——《佛光大辞典》

◎想蕴:蕴为积聚之意。佛教谓一切有为法之积聚有五种类别,想蕴即其中之一。人有想像事物善恶邪正,或想像眼、耳、鼻、舌、身、触之种种「情想」,积聚之,称为想蕴。俱舍论卷一(大二九?四上):「想蕴,谓能取像为体,即能执取青黄、长短、男女、怨亲、苦乐等相。」〔增一阿含经卷二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四、大乘阿毘达磨杂集论卷一〕(参阅「五蕴」1212)p5452——《佛光大辞典》

◎观想:略作想。即集中心念于某一对象,以对治贪欲等妄念。或为进入正观而修之一种方便观。坐禅三昧经卷下(大一五?二八一中):「行菩萨道者,于三毒中若淫欲偏多,先自观身,骨、肉、皮、肤、筋、脉、流、血、肝、肺、肠、胃、屎、尿、涕、唾,三十六物,九想不淨,专心内观,不令外念,外念诸缘,摄之令还。」此谓修「九想观」能断淫欲。又观无量寿经谓,修「日观」等,能方便入极乐依正之真观。密教于初发菩提心之行者,亦屡设种种方便之观想,如观想诸尊之形像、三摩耶形等,藉此观想而去除妄念,信乐倍增,进而以有相入无相,泯除一切能所差别之见,体证万法平等,而与本尊相应。〔安像三昧仪轨经、大日经疏卷十一、卷十四、大毘卢遮那经供养次第法疏卷下持诵法则品〕p6969——《佛光大辞典》

注7.行:音译删迦罗、僧娑迦罗。原为造作之意,后转为迁流变化之意。(一)造作之义。义同于「业」。十二缘起中第二支「行」即属此类。指能招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亦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二)迁流变化,即「有为」之义。盖有为乃由因缘所造,故系指无常之一切法。诸行无常中之「行」即属此类。五蕴中之「行蕴」亦即此义。(参阅「十二因缘」337、「五蕴」1212、「行蕴」2567、「业」5494)

(一)意谓动作、行为。(二)指为到达悟境所作之修行或行法。如行解相应、行说一致、教行证、教理行果之「行」,意即对于知解言说之实地践行。日本淨土真宗谓称名念佛为大行。

指进行、步行。行住坐卧(四威仪)之行即是此义。(参阅「四威仪」1728)p2551——《佛光大辞典》

注8.造作《佛教哲学大词典》中关于造作的解释:读音:制造物品、创造、作为、作用。造、作皆「制造」之意。谓制作佛像或佛塔的形状。又于第十三卷有云:「造作名业」(大正第四十一卷第二○○页)。即指众生的一切所作所为。御书灾难对治抄(第八五页)制造物品、创造、作为、作用。造、作皆「制造」之意。谓制作佛像或佛塔的形状。又于第十三卷有云:「造作名业」(大正第41第二○○页)。即指众生的一切所作所为。御书灾难对治抄(第八五页)——《佛教哲学大词典》

注9.(正行:指不邪曲之行。即以佛之教化为基准之正当行为,与「邪行」相对;或对杂行、助行而言正行。又由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正行,由间接原因而成之行称为助行。 

据八正道经载,不谛见、不谛念、不谛语、不谛治、不谛求、不谛行、不谛意、不谛定等,称为道八邪行;反之,谛见、谛念,乃至谛意、谛定等,则称为道八正行。据中阿含卷三十八鹦鹉经及大智度论卷四十八等载,与外道凡夫之邪行相对的八正道等即属正行。 

诸家列有数种正行说。如瑜伽师地论卷六十四举出三种正行即:于佛宝应修供养承事正行、于法宝所应修瑜伽方便正行、于僧宝所应修共受财法正行。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以六波罗蜜为正行,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正行。辩中边论卷下就十波罗蜜行之「相」分别为六种正行,即:最胜、作意、随法、离二边、差别、无差别正行。中边分别论卷下则就上述之作意正行分出十种正行,即:书写、供养、施与他、若他读诵一心听闻、自读、自如理取名句味及义、如道理及名句味显说、正心闻诵、空处如理思量、已入意为不退失故修习。法华经玄赞卷八以法华经卷四法师品所谓之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供养等,称为正行六种法师。 

净土宗大德善导之观经疏散善义中,谓修习五种往生阿弥陀佛净土之行业为五正行。即:(一)读诵,读诵净土之圣典。(二)观察,观想阿弥陀佛之相好。(三)礼拜,礼拜阿弥陀佛。(四)称名,称念阿弥陀佛之名号。(五)赞叹供养,赞叹阿弥陀佛之功德。反之,若以阿弥陀佛以外诸佛菩萨为礼拜、观想等之对象者,则称杂行。五正行中「称名」一项特别符合弥陀之本愿,故称正定业,其馀四项则称助业、助行,二者因相对而作此称。若在专修念佛(称名)之外,兼修其他四行者,则称助正兼行。又就往生净土之「正因」,而言正行。此外,密教中,则于加行之后所修之行业称正行。〔转法轮经、般泥洹经卷下、大方等大集经卷三十、解深密经卷三、大智度论卷五十六、卷八十七、辩中边论述记卷中、法苑珠林卷十七〕(参阅「正因正行」1985)p1986——《佛光大辞典》

注10.[㈠分别:(一)推量思惟之意。又译作思惟、计度。即心及心所(精神作用)对境起作用时,取其相而思惟量度之意。俱舍论卷二举有三分别:(一)自性分别,以寻或伺之心所为体,直接认识对境之直觉作用。(二)计度分别,与意识相应,以慧心所为体之判断推理作用。(三)随念分别,与意识相应,以念心所为体,而能明记过去事之追想、记忆作用。六识之中,意识具足上述之三分别,故谓有分别;前五识仅有自性分别,而无其他二分别,故谓无分别。阿毗达磨杂集论卷二认为三分别乃意识之作用,故谓自性分别属现在,随念分别属过去,计度分别则共通于过去与未来者。但在大乘佛教,尤其是摄大乘论认为凡夫所起之分别,系由迷妄所产生,与真如之理并不契合,仅依分别,无法如实悟证真如之理,故凡夫之分别,乃为虚妄分别(简称妄分别)。若欲得真如,则须舍离凡夫之分别智,而依无分别智始可。亦即菩萨于初地入见道时,缘一切法之真如,超越能知与所知之对立,始可获得平等之无分别智。此无分别智分加行(准备阶段)、根本、后得三阶段,依次称为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成唯识论卷七、大毗婆沙论卷四十二、摄大乘论本卷中、显扬圣教论卷十六、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三]

(二)区分、类别、分析之意。即欲分类、分析教法,而由种种立场来研究考察之意。——《佛学大词典》]

注11.[㈠性:(一)与「相」、「修」相对。有不变之义。指本来具足之性质、事物之实体(即自性)、对相状而言之自体、众生之素质(种性)等。即受外界影响亦不改变之本质。

据菩萨地持经卷一种性品、大乘庄严经论卷一种性品、大智度论卷三十一、卷三十二等载,不待其他因缘,无始以来法尔即有的本分之因种,称为性。据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性有总、别之异:(一)总性,如无常、苦、空、无我、无生、无灭等。(二)别性,如火为热性、水为湿性、心为识性等。即无常、无我等为一切法共通之理性,热性、湿性等则为诸法各别之自性。

摩诃止观卷五上,解释‘十如’中之‘如是性’有三义:(一)不改变之义,(二)种类分别之义,(三)实性之义。乃佛性之异名。华严经疏卷四十九谓性有二义:(一)种性之义,(二)法性之义。唯识宗谓性有真妄、真俗之别,于所立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中,以圆成实性为唯识之实性。此外,就种性而言,有五种性、佛性、如来性等;就法之本质而言,有法性、理性等。又真实之性,称为实性,其中之功德,称为性德;原来即具有者,称为性具,其体即缘起,称为性起。[入楞伽经卷二、解深密经卷二之一切法相品、大乘义章卷一、卷四、成唯识论述记卷九本、卷九末]

(二)指男女之爱欲。此系妨碍修行之行为,出家僧众须禁绝之;而在家信徒则可有正当之性行为。故出家行者有所谓‘淫戒’之制,在家信者有‘不邪淫戒’之规定。在家信者须以纯洁、平等之爱,维系夫妇间互相帮助、彼此尊敬之协调生活。

释尊主张男女平等,以为不仅女子有所污染,即连男子,如起淫乱之心,亦必为妖魔所蛊惑。然后世一般之社会观念,认为女子须转变为男子始可成佛。大乘佛教主张生死即涅盘、烦恼即菩提、佛凡一如之‘相即说’,且由于在家信众参与大乘教团,为摄化之善巧方便,乃认可有某种限度之男女爱欲行为,此系为对现实生活价值之部分肯定。其后,印度末期之密教、喇嘛教,乃至日本之立川流、玄旨皈命坛等,遂产生认许爱欲行为之教说。(参阅‘淫戒’4714、‘爱’5457、‘爱欲’5461、‘变成男子’6915)——《佛学大词典》]

注12.[㈡识:音译作毗阇那、毗若南。「分析、分割」与「知」之合成语,乃谓分析、分类对象而后认知之作用。虽至后世时,心、意、识三语汇分别使用,然于初期时皆混合使用。依唯识宗之解释,吾人能识别、了别外境,乃因识对外境之作用所显现,故于此状态之识称为表识、记识音译作毗若底)。

于大、小乘佛教皆立有六识说。六识各以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所依,对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产生见、闻、嗅、味、触、知之了别作用,此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等六种心识。喻如‘六窗一猿’,六识之体为一,而起作用之门户则六,概系六识说最初之意义。六识中,第六之意识称为第六识,后世更赋予六识、意识、分别事识、四住识、攀缘识、巡旧识、波浪识、人我识、烦恼障识、分段死识等十名,称为六识十名。

除以上六识外,唯识宗另举末那识与阿赖耶识(即阿梨耶识),成立八识说。其中从眼识至身识之五识(与六识说相同),总称为前五识。至第六意识,称为前六识。至第七末那识(即第七识,或单称七识),称为前七识(或单称七识)。前七识以阿赖耶识为所依,而缘各境转起,故称为七转识或转识。而前六识能清晰识别对象,故称为了别境识。第七末那识称思量识,第八阿赖耶识称异熟识。据护法之唯识说,八识中第六与第七识具有执着虚妄之对象为我或为法之遍计性,故称‘六七能遍计’。而前五识与第八阿赖耶识因无我、法之执着,故称此为‘五八无执’。复次,印度之无相唯识派认为八识之体性皆同,故主张八识体一之说。但有相唯识派及唯识宗则谓其体性各别,而主张八识体别说;且二识乃至八识同时并起,同时转起(俱转),称为八识俱转。然而,小乘有部宗等不主张二识并起,异于前说。

摄论宗(真谛所创)于八识外另立第九阿摩罗识(庵摩罗识),成立九识说。阿摩罗识别名无垢识、真如识、真识,即所谓净识,依此而言,第八阿梨耶识被解作妄识或真妄和合识。地论宗、天台宗亦有人主张此说。

真言宗立十识,即于八识之外别立二种:(一)多一识心,为生灭门之所依,相当于了知差别现象界之后得智。(二)一一识心,为真如门之所依,相当于体悟平等一如真理之根本智。

据真谛译之世亲所着摄论释卷五谓,因阿梨耶识变异所生之识,共有:身识、身者识、受者识、应受识、正受识、世识、数识、处识、言说识、自他差别识与善恶两道生死识等十一种差别。于此,‘显识论’举出显识与分别识二种,其中因阿梨耶识所显现之显识复分为:身识、尘识、用识、世识、器识、数识、四种言说识、自他异识与善恶生死识等九识;而分别识为虚妄分别之主体,又可分成有身者识与受者识二种,其看法大致与真谛所说相符。

又楞伽经卷一说三识,即:(一)真识,相当于阿摩罗识,或相当于阿梨耶识。(二)现识,相当于显现万法之阿赖耶识,或阿陀那识(即末那识)。(三)分别事识,即七转识,或前六识。然真识之说仅见于楞伽经,而不见于梵本及其他译本。按智吉祥贤之楞伽经注谓,现识为前五识,分别事识则为第六意识。

据大乘起信论所说,由于阿梨耶识中之根本无明在阿梨耶识上起动妄念,以至认识对象而生起执着心,其相状可分为:(一)业识,起动业作之始相。(二)转识,因业识作用,所生见照的主观作用之相。(三)现识,转识成为客观之境所现之相。(四)智识,执着现识为实在之相。(五)相续识,对现识执着不断之相。上记五种识总称为五意,或五识;相当于三细六粗中之前五者。此外,依无明能起动阿梨耶识,而展开迷界之相状,如风吹大海成浪,故喻称为识浪。[杂阿含经卷三十六、大毗婆沙论卷九、卷二十三、俱舍论卷二、卷九、释摩诃衍论卷二、大乘义章卷三、成唯识论述记卷五末、俱舍论光记卷四、宗镜录卷五十、十住心论卷十](参阅‘末那识’1941、‘阿摩罗识’3671 、‘阿赖耶识’3676)——《佛学大词典》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