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滋慢养]原创第五十三期:有一种诗,无论正着读,倒着读,斜着读,轮着读,都美到叹为观止!

分享最新鲜最漂亮的美食,美颜,美趣生活。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原创 by 轻滋慢养 (微信号:qingzimanyang)

 

这篇“中文功夫”

一级级进阶,看到最后,堪称神级

相信读完之后,你一定会感叹:

中文,一定、确定、以及肯定

就是这地球上最伟大的语言!

 

01

之前,朋友圈广为流传过一篇文章,讲的是一首英文诗翻译成不同版本的中文后,产生的无尽美感!然而,和真正的古代文字大师比起来,这大概只能算入门!这次,我们从古代的“回文诗”着眼,看看中国古人是怎么把文字游戏玩到了神的级别! 

 

那么,什么是“回文诗”呢?百闻不如一见,先来看一首吧~广东高州县观山寺壁上刻有一首诗:

 

悠绿水傍林偎,

日落观山四望回。 

幽林古寺孤明月, 

冷井寒泉碧映台。 

鸥飞满浦渔舟泛,

鹤伴闲亭仙客来。 

游径踏花烟上走, 

流溪远棹一篷

 

 

 

这首诗的玄机,就在于从最末一个文字倒读,居然也是一首同样意境优美的诗:

 

篷一棹远溪流,

走上烟花踏径游。 

来客仙亭闲伴鹤,

泛舟渔浦满飞鸥。 

台映碧泉寒井冷,

月明孤寺古林幽。 

回望四山观落日, 

偎林傍水绿悠

 

 

这就是一首典型的“回文诗”。

回文诗,顾名思义,就是能够回还往复,正读倒读都能成章句的诗篇。

 这种诗的形式变化无穷,非常活泼,能上下颠倒读,能顺读倒读,能斜读,能交互读。只要循着规律读,都能读成优美的诗篇。

 

02

 

历史上最早的“回文诗”,是西晋初年的《盘中诗》,作者是一位女性:苏伯玉妻。

 

传说,苏伯玉外出做官,久不归家。他的妻子独居长安,就作了这首《盘中诗》倾诉思念之情。她把这首诗写在盘子上,从中央起句,读的时候回环盘旋,所以称为“盘中诗”。

 

《盘中诗》

山树高,鸟啼悲。泉水深,鲤鱼肥。

空仓雀,常苦饥。吏人妇,会夫稀。

出门望,见白衣。谓当是,而更非。

还入门,中心悲。北上堂,西入阶。

急机绞,抒声催。长叹息,当语谁。

君有行,妾念之。山有日,还无期。

结巾带,长相思。君忘妾,未知之。

妾忘君,罪当治。安有行,宜知之。

黄者金,白者玉。高者山,下者谷。

姓者苏,字伯玉。人才多,知谋足。

家居长安身在蜀,何惜马蹄归不数。

羊肉千斤酒面斛,令君马肥麦与粟。

今时人,智不足。与其书,不能读。

当从中央周四角。

 

 

她用满满的思念和情意

蘸着墨香,借一个圆

写尽了倾诉

 

03

 

自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仿效,在回文诗的创作上各擅胜场,名领风骚。如庚信、白居易、王安石、苏轼、黄庭坚、秦观、高启、汤显祖等,均有回文诗传世。经过历代诗人的开发与创新,回文诗出现了千姿百态的形式:有连环回文体、藏头拆字体、叠字回文体、借字回文体、诗词双回文体等等。摘抄几首,先领略一番回文诗的神奇吧~

 

六月的一天下午,苏小妹和长兄苏东坡正荡舟湖上,欣赏那无边景致,忽然有人呈上苏小妹丈夫秦少游捎来的一封书信。打开一看,原来是一首别出心裁的回环诗: 

《赏花》

静思伊久阻归期,

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

时闻漏转静思伊。

 

苏小妹被丈夫的情意感动,心中荡起无限相思之情。面对一望无际的西湖美景,也作了一首回环诗,遥寄远方的亲人:

 

采莲人在绿杨津,

在绿杨津一阕新;

一阕新歌声漱玉,

歌声漱玉采莲人。

 

苏东坡在一旁深为小妹的过人才智暗暗高兴,他也不甘寂寞,略加沉吟,便提笔写了如下一首:

 

赏花归去马如飞,

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

醒时已暮赏花归。

 一家三个才子才女,随随便便就能把回环诗玩成这样!

 

 

 

宋代李禺有回文诗《两相思》

 

正读为《思妻诗 》

眼望遥山隔水,

往来曾见几心知?

壶空怕酌一杯酒,

笔下难成和韵诗。

途路阻人离别久,

讯音无雁寄回迟。

孤灯夜守长寥寂,

夫忆妻兮父忆

 

倒读为《思夫诗 》

忆父兮妻忆夫,

寂寥长守夜灯孤。

迟回寄雁无音讯,

久别离人阻路途。

诗韵和成难下笔,

酒杯一酌怕空壶。

知心几见曾往来,

水隔山遥望眼

 正正反反,一字不差,竟然成了两首珠联璧合,相互思念的“夫妻诗”!实在是太妙了!

 

还有清代诗人李旸的这首诗,妙在整首诗每一句都是ABCDCBA这样的中心辐射结构,直观感受一下吧:

 

 《春闺》

垂帘画阁画帘垂,

谁系怀思怀系谁?

影弄花枝花弄影,

丝牵柳线柳牵丝。

脸波横泪横波脸,

眉黛浓愁浓黛眉。

永夜寒灯寒夜永,

期归梦还梦归期。

 

更牛的一篇回环诗作品,是明末浙江才女吴绛雪所作。初看这一首诗,只不过是四句分别写了四季山水时景,并不出奇。然而当拆开重新排列组合之后……差点惊到喘不过气来!!太牛了!每一句,都埋了四个“360度大回环”!什么叫“婉转”?看了就明白了……

 

《四时山水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春 景诗(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莺啼岸柳弄春晴,

柳弄春晴夜月明。

明月夜晴春弄柳,

晴春弄柳岸啼莺。

 

夏 景诗(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香莲碧水动风凉,

水动风凉夏日长。

长日夏凉风动水,

凉风动水碧莲香。

 

秋 景诗(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秋江楚雁宿沙洲,

雁宿沙洲浅水流。

流水浅洲沙宿雁,

洲沙宿雁楚江秋。

 

冬 景诗(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红炉透炭炙寒风,

炭炙寒风御隆冬。

冬隆御风寒炙炭,

风寒炙炭透炉红。

 

 

04

 

而回文诗中,最令人叹为观止,堪称惊天地泣鬼神的一篇,便是大名鼎鼎的《璇玑图》它的作者,也是一位女子。与创作《盘中诗》的苏伯玉妻一样,这位女子也是身为人妻,也是为情所困,所以寄情于诗!她,就是前秦时期的绝世才女——苏惠。

 

要了解《璇玑图》,就得知道它背后的那段传奇故事。

 

传说苏惠的丈夫窦滔是当时的一个官员,因外调离家,在异地工作时纳了一妾。这令身为原配,而且满腹才情的苏惠醋海翻波,完全无法搞好与丈夫和小妾的关系。

 

在苏惠21岁时,窦滔又一次被派往外地任职,并将小妾带在身边。对此苏惠极为不满,拒绝与夫君一同前往。这一举动使窦滔与苏惠之间的感情关系落入冰点,随后窦滔断绝了与苏惠的联系。

 

然而苏惠心中还是放不下丈夫,独守空房的苏惠,将对丈夫的漫长思念之情寄托在自小的爱好——诗词歌赋上,转眼间就写出了几百篇诗章。

 

苏惠将诗篇进行了绝妙的编排,并用五色丝线,在八寸见方的锦缎上绣下了句句回文的两百余首诗词。这些文字,无论正读、反读、纵横反复,都可以是一篇诗章。堪称是一篇巧夺天工的名作,这片锦绣,就是《璇玑图》

 

当《璇玑图》见世时一段时间里,并没有人能够读通全篇诗章,对此苏惠笑答:“诗句章节徘徊宛转,也依旧是一首诗赋。除了我的家人,谁也不会明白个中三味。”于是苏惠的家人将《璇玑图》辗转送至窦滔手中。看到妻子诗文的窦滔深受震撼,最终决定将小妾送回关中,派出精心修饰的礼车,将苏氏接回襄阳,两人恩爱如初。

 

苏蕙的“璇玑图”轰动了那个混乱的时代,大家争相传抄,试以句读,解析诗体,然而能懂的人寥若晨星。“璇玑图”流传到后世,又不知令多少文人雅士伤透了脑筋。

 

一代女皇武则天,就“璇玑图”着意推求,得诗二百余首。

 

宋代高僧起宗,将其分解为十图,得诗三千七百五十二首。

 

明代学者康万民,苦研一生,撰下《“璇玑图”读法》一书,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阅读方法,分为正读、反读、起头读、逐步退一字读、倒数逐步退一字读、横读、斜读、四角读、中间辐射读、角读、相向读、相反读等十二种读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诗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诗均悱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为之动颜。

 

璇玑图长卷

 

《璇玑图》最早是840字,后人感慨它的玄妙,在正中央加入了一个“”字,成为现在广泛流传的841字版本。 这八百四十一个字排成的“文字方阵”,竟然能衍化出数以千计的各种诗体的诗来,读法更是千奇百怪!今天我们要想彻底读懂,纵使花上几年工夫,也不是人人能做到的!

 

这里仅选择两首从“璇玑图”中整理出来的诗,管窥一斑吧: 

 

它正读、反读皆可,是一位被“新人”取代的“旧妇”唱出的幽怨和不平,但对于远方的夫君她依然怀着“霜冰”般纯洁的一片真情。

 

作兴感昭恨神,

辜罪天离间旧新。 

霜冰斋洁志清纯,

望谁思想怀所  

 

同样是正读反渎皆可,描述了满怀悲思的人儿,独自坐在空寂的堂上抚琴,琴声时而呜咽如泉,时而激越如风,倾诉着抚琴人翻卷涨落的心声。

惨怀慕增忧心,

堂空惟思咏和音 。

藏摧悲声发曲秦,

商弦激楚流清

  

一副深情玄妙的“璇玑图”的意韵,决不是一篇短文章能讲得清楚的,若想领会其中奥妙,只有自己会心品味,方能渐至佳境。它实在是中国文字深奥、古奇、优美与艺术化的最佳诠释!堪称中文功夫中,神级的存在!

 

此处PS一下:作回文诗的鼻祖就是女子,历代回文诗佳作也不乏女性,这回文诗成就巅峰的,竟然也是女子!看来女人玩起文字游戏来,绝对是碾压男性的啊!奉劝各位男同胞,还是不要和女人们做口舌之争了,因为,反正你也争不过O(∩_∩)O

 

如今,我们的中文随着网络化,正在高速演进,许多网络流行语,也非常生动活泼,风靡一时成为大家的口头禅。然而,暮然回首才发现,我们和古人玩文字的段位比起来,就像一个刚学会撒尿和泥巴玩的小孩,面对一个鬼斧神工的雕刻大师,判若云泥啊!

 

 

 

作为中文的继承者

我们这真是太幸运了 

老祖宗留下的几千个方块字

每个都是瑰宝

 

有什么想说的,别忘了给我们留言哦 

(微信公众号:qingzimanyang)

 

以上文字均为轻滋慢养原创

THANK YOU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