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罗的海六国之旅(5)--- 柏林 (下)

波茨坦位于柏林近郊,为勃兰登堡州的首府,风光秀丽,湖泊众多。在历史上,它曾是普鲁士国王和德国皇帝的夏宫所在地。然而,真正使它扬名世界永载史册的是1945年的波茨坦会议。那年5月8日,纳粹德国无条件投降,欧洲解放;与此同时,同盟国的军队在亚洲及非洲战场也是捷报频传,战争的胜利指日可待。7月17日,美、英、苏三国首脑在柏林郊外波茨坦的塞琪琳霍夫宫(又称为西西里宫,Schloss Cecilienhof开会,讨论了战后国际秩序的建立、和平条约的签订和应对战争的后果等一系列问题。会后于7月26号发表了一份历史性的文件:波茨坦公告 (宣言),又称《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呼吁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同时波茨坦公告也规定了日本的国土仅限于本州,北海道,九州和四国;台湾以及澎湖列岛应归还中国。 

也许有人会奇怪:既然《波茨坦公告》带有中国的旗号,为什么没有中方参加呢?没办法,中国当时的领袖蒋介石与斯大林水火不容,无法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开会。中國虽然没有出席波茨坦会议,但是公告发表前,送交中國政府审核并在上面签字。也许还会有人问:苏联作为如此重要的参与者,《波茨坦公告》为什么没有提及它呢?那是因为当时苏联还没有和日本正式宣战,而且两国之间还有友好协议,因此苏联只是站在后台,并未签字。政治的错综复杂,由此可见一斑。

参加波茨坦会议的三巨头:苏联领袖斯大林,美国新总统杜鲁门,英国首相丘吉尔(来源于维基百科)

    《波茨坦公告是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最后通牒,也是盟军留给日本的最后机会。没想到,日本人居然执迷不悟,负隅顽抗,拒绝接受该公告。于是,1945年 8月6 号及9号美国毫不客气地在长崎和广岛分别投下两颗原子弹,把日本本土炸了个稀巴烂;同时苏联于8月8号正式对日宣战,风卷残云般横扫日本一手扶植的伪满洲国。一时间,日本政府四面楚歌,面临崩溃,除了举旗投降,别无选择。1945年8 月15 日,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同时宣布接受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终于以同盟国的胜利宣告结束。那一天,是中国人自《马关条约》以来,最为扬眉吐气的一天。由此可见,《波茨坦公告》是最终胜利的前奏曲!不仅如此,它还彰显了中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举足轻重的地位,并为战后收复台湾以及澎湖列岛提供了不容抵赖的依据。如此重要的历史遗址,我们怎能错过?

塞琪琳霍夫宫建于1914-1917年,是普鲁士国王威廉二世为其长子修建的官邸。整个建筑按照英国式乡村别墅来设计,并以长媳塞琪琳公主的名字命名。共有176个房间,六个庭院。砖木结构,风格简朴;但是布局精巧,绿荫葱茏,低调中尽显皇家的高贵典雅。

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波茨坦会议旧址主要位于塞琪琳霍夫宫的其中一个庭院。这是一座2-3层楼围成的四合院,中间是一个花园,而花园的中心,有一个很醒目的由红色花草组成的五角星。导游用幽默的语气说,五角星是苏联红军为迎接斯大林的到来而特别准备的。当神情严肃的斯大林走进院子,看到这个红五星时,立刻露出满意的笑容。说到此时,导游用右手食指把她的右嘴角向上一勾,作了个调皮的动作。仿佛唤回了当年历史的画面。

她还带领游客绕着四合院走到后门,指出当年苏联代表们的会场是四合院后面,美英两国是右前方。斯大林出席会议时,总是乘汽车从后门进入会场。由于罗斯福总统于1945年4 月死于脑溢血,杜鲁门总统临危接班,还不是很熟悉国际事务;能言善辩的丘吉尔由于大选失利,在会议中途被新首相艾德礼取代,因此斯大林在会上占了上风。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没有中国代表出席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坚守了《开罗宣言》中的决定,要求日本将台湾以及澎湖列岛归还中国。还算有点良心。 

  这个会址的周围是宁静的田园风光,正门前的树丛之间,可见不远处湖面泛出的亮光。60多年前就是在这个优美而宁静的乡村度假屋里,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东西对立的战后格局初现端倪,人类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时过境迁,世界格局已然不是当初的模样。如果斯大林今天回到这里,面对德国统一,苏联解体;柏林墙倒塌,东西方冷战结束,不知他会作何感想?当初的煞费苦心,争权夺利真的值得吗?正是:“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真正主宰历史前进的不是强权,而是民心。

波茨坦会议遗址相隔不远的是我们行程的最后一站:无忧宮(Schloss  Sanssouci),它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的行宮,以便他能远离柏林,暂忘国事,寄情于山水和艺术。无忧宮建于1745年至1747年,由腓特烈二世亲自参与设计。浅黄色的外墙,精美的雕刻,充满了洛可可风格,再加上典雅的喷泉以及美丽的花园,被视为“普鲁士的凡尔赛宮”。然而不同于凡尔赛宮的是无忧宫十分小巧玲珑,一字型平房设计,仅有10个房间。但是,它立于坡顶,居高临下;推窗一望,山下的喷泉和花园尽收眼底,风光无限。

   这是无忧宮山脚下的花园,美丽的喷泉簇拥在郁郁葱葱的树林之中。

 

 

从无忧宫到山脚的花园之间,是一面斜坡。腓特烈二世命人将其修建成梯田式的大露台,并且在露台上种植葡萄,因而形成一道独特的田园风景,体现了他艺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梯田的中央是宽阔的台阶,一直通向山脚下的花园。可惜我们没有时间走下去,只好从网上借用一张照片,以展现由下往上观望时无忧宫的美丽。(图片来源于维基百科)

  由上图可见,从无忧宫出来,只需下几级台阶,就可以来到种满葡萄的露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腓特烈二世抛弃了建筑师设计的带有高高的地基和地下室的原有构想,因为他需要的是一个能让他充分享受自然融入自然的个人居所,而不是一个彰显王室威仪的豪华宫殿。可惜建筑师不解圣意,很快被炒了鱿鱼。

腓特烈二世 (1712– 1786),普鲁士第三任国王,是德国历史上著名的军

事家,政治家。在他的领导下,普鲁士攻城掠地,实力大增,成为欧洲强

国,为日后武力统一德国打下了基础。同时,他推行改革,建立高效廉洁的

公务员制度,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鼓励宗教自由,并使普鲁士成为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普及全民教育的国家。由于他的文韬武略和杰出贡献,被

后世尊称为腓特烈大帝(Friedrich, the great)。然而,他的个人生活

却并不如意。年轻时,他并不喜好战争和王位,而是热爱艺术文学,尤为擅

长的是长笛。他与朋友汉斯相约出逃,却不幸被其身为国王的父亲抓住,险

些被处死。后来虽然赦免,但好友汉斯却被砍了头,而且还是当着他的面。

他的婚姻是政治联姻,有名无实,夫妻二人长期分居,也没有子嗣。由此可

见豪门深宫并不如我们料想的快乐幸福。王冠的代价,想来也是残忍。无忧

宫是腓特烈二世最爱的居所,他和爱犬,以及一帮志趣相投的朋友流连于

此,其中包括作曲家巴赫,哲学家伏尔泰等。他常说:“我到此处,方能无

忧”。1786年8月17日,腓特烈二世在无忧宫的沙发上孤独辞世。他曾留下

遗言,愿葬于无忧宫。可是继位的腓特烈威廉二世却没有照办。直到1991年

德国统一后,腓特烈大帝才终于如愿以偿,灵柩迁回,安葬在他最为珍视的

无忧宫。此时,他已经离世205年了。可怜一代君王,无论是生前还是死

后,都没能得到他想要的生活。“无忧”这二字,对于他而言,谈何容易?

上图是腓特烈二世的陵墓,位于无忧宫的东侧,居高临下,面对着他喜爱的梯形葡萄园和山脚下的喷泉。埋葬在墓地里的除了腓特烈二世(照片的左方),还有他的11只爱犬 (照片的右方)。我们的导游正在问“你们知道为什么腓特烈二世的墓碑上摆放的是土豆,而不是鲜花吗?”原来有一年德国闹饥荒,稻田里颗粒无收。普鲁士政府命人从美洲带回了土豆,希望农民能广泛种植,以此弥补粮食的不足。可是因听信谣言,没人愿意尝试。在此为难之时,腓特烈二世想到了一个妙招。他派人将土豆种在皇家菜园里,并在菜园外派重兵把守,搞得十分神秘。于是,大家的好奇心被挑动了起来,因为大家都相信严密保护的东西,一定是好东西。慢慢地开始有人来偷菜,也慢慢开始有人试吃土豆。御林军按照腓特烈二世的谕令,对来犯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后来,土豆传遍了全国,成为德国人喜爱的食品,并因此帮助大家度过了饥荒。腓特烈二世的善意引导,而不是武力强制,为他赢得了无数的民心。

2012年,正是腓特烈二世诞辰300周年,德国人在无忧宫举办许多活动,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君主。我们无意间选择此时来到无忧宫,感觉十分幸运。(上图为腓特烈二世骑马像,立于菩提树大街)

   黄昏时分,我们带着满满的回忆,踏上归途。然而回程并不十分顺利,火车由于故障在半途逗留了很久。回到港口,已是夜幕低垂,月朗星稀,四周一片宁静。在海湾的尽头是我们依旧灯火辉煌的游轮,犹如满含灿烂的笑容,等待我们的归来。不知在哪里读过这样的句子:什么是幸福?幸福就是当你饥饿时的一桌美食;当你干渴时的一杯清茶,当你疲惫时的一张小床…… 这不正是对于我们游轮最好的描述吗?于是不由得加快脚步,向着我们平凡得几乎被忽略的幸福奔去。

   也许是在我们大快朵颐的时候,也许是在我们低头酣睡的时候,轮船悄悄离开了港口,向着波罗的海的更深处进发。

 

笑薇. 发表评论于
一个充满历史,人文,政治,美丽,宁静的,最适于人类居住的地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