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移民文化和美国文化
在奥巴马和小布什出现之前,美国历史上最差的总统称号一直被吉米·卡特所蝉联。罗纳德·里根则被认为是迄今为止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但里根这样一位被公认的最好的总统,当初在与卡特的竞选中,其在少数族裔中的选票却远远低于卡特,里根是凭借在白人选民中的大胜才问鼎了总统宝座。也就是说,如果一切按照少数族裔的民意,那么还是卡特在台上。历史已经证明,卡特的确是美国历史上最差的总统之一。他没有胆略,没有才华,也没有魄力。在重大问题上,卡特缺乏领袖的敏锐和直觉,没有战略眼光。尤其是在世界能源危机和伊朗人质问题上,卡特把他的无能暴露无遗,以至于在混乱动荡的局势目前他不得不通过发表总统讲话安抚人心,但展现在美国人民面前的,却是一个沮丧、无能、软弱、茫然的弱者形象。卡特这样的老好人不被美国人民所认可。而里根在美苏冷战时期所表现出的胆略、勇气、坚定、果敢和远见深得美国人民的敬佩。里根以他的强硬作风使美国得以重建,使世界秩序得以彻底改观。他1980年入主白宫时接手了卡特留下的经济烂摊子。他用两届任期力挽狂澜,最终结束了美国70年代通胀猖獗、利率高涨的惨状。里根离任时,美国经济已经六脉调和,重新踏上了新一轮腾飞的跑道。里根那勇往直前、义无反顾的施政手法,奠定了90年代后美国科技创新不断、经济蓬勃发展的基础。英国保守党党魁霍华德一语概括了里根在欧美人民心中的地位:“里根是我们时代的巨人,他为世界赢得了冷战。”。里根在生活中也表现出了一个绅士的风度和坚强。即使在病痛折磨面前,他依旧坚韧、镇静而又不失幽默感。在被欣克利的枪子击中后推往急救室的路上,里根头脑还很清醒,他还对主刀的外科医生们开玩笑说:“我希望你们都是共和党人!”主刀的外科医生其实是个民主党人,但他立声应道:‘我们今天全是共和党人,总统先生!”。在美国人民心中,里根是真正的男子汉,是美国精神的化身,是一个绅士,更是一个卓越的领袖。
如果从少数族裔的视角,依照少数族裔的理念,卡特并没有什么不好,甚至备受青睐。而少数族裔选民对里根反而印象平平,他们至今也无法理解为什么美国人民会如此爱戴里根、怀念里根。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少数族裔文化、新移民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抵牾之处。这里就引出一个新的话题:美国是如何强大的?
1. 美国强大的原因
关于美国的强大,学者们会列出很多原因:宪政体制,法制社会,市场制度,民主政治,教育为本,移民人才,自然环境,历史机遇,等等。其实上述所谓的原因更多还是结果,而不是根源性、本质性的原因。如果上述元素一概保持不变,继续保持民主制度、市场经济、三权分立、法制体系,等等,而美国原三分之二的主体人群却移民去了加拿大,国家完全依赖三分之一少数族裔在治理,人们可以想象会是怎样的结果,美国10年后会是怎样的状况和局面。以澳大利亚为例。澳大利亚被公认为世界上最适合居住、最美丽的一个国度。如果当初不是英国人率先殖民了这片土地,而是葡萄牙人,那么今天的澳大利亚一定会更像葡萄牙或是巴西,而不可能是如今的澳大利亚。如果是印度人占领了这片土地,它会更像旁遮普邦。如果是蒋委员长带领国军撤到了那里,它会更像台湾。总之,它都不会像今天的澳大利亚。
世界上任何一方土地,它能发展成何种局面,最最关键的还是什么样的人在那里生存,秉持什么样的文化和精神在那里开拓和经营。文化这个词有些抽象。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指精神文化,涵盖宗教信仰、道德伦理、风俗习惯、哲学美学、语言文字、文学艺术、政法制度和文物典章等。美国能发展到今天,是创建它的人和这些人身上所体现的文化的原因。这是一切原因的最终原因,一切根源的原始根源。人的问题姑且不谈。下面就谈谈美国文化。
离开了客观存在,很难讨论一个主观的概念。离开了现实的世界,很难单纯讨论文化的优劣。如果人类已经迈入了公元8000年(如果那时地球上还有人类的话),也许那时已是人人互助互爱,家家安居乐业,环球尧舜,德行天下,仁爱普世。我们目前流行的思潮想必是原始而落伍,野蛮而陈旧。丹麦墨子的思想和法兰西的东郭先生主义也许是那时最时尚、最流行的思想。但在迄今为止的人类这种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实际历史面前,毋庸置疑,美国文化是最先进、最具竞争力、最优秀的文化。它优秀不优秀,不取决于某部分人情感上如何看待它,而是它控制了世界,称霸了世界,引领了世界,而世界也在向它看齐。首先,他们曾有大英帝国这样一个称雄四海、如日中天的老爸,但并没有躺在老爸的家业上吃老本,或是因为“我爸是大英”而招摇过市、自鸣得意。而是不远万里、漂洋过海,甚至为了自己的独立和发展和老爸翻脸并不惜流血一战,说明他们有自强不息、不避子卯、志在必得的优秀文化基因。在发现了西部的新天地后,猎人、矿工、牧民和农民,面对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他们抛弃一切陈规陋习,手握猎枪,举家向西部迁徙,途中不少老人和妇孺因病死去,但并没有阻碍他们西进开拓的步伐,说明他们不惧艰险、勇于开拓,而不是胆小怕事、固守荒山。他们没有小富即安、求稳怕变,而是不断寻找新的土地、新的财富,审时度势、主动出击,一举夺取西班牙控制的波多黎各和关岛,为子孙后代打下了今天的千秋基业。二战前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小康,很多普通人家也有了游泳池之类的设施,德国也并未袭击到美国本土,但为了强国的雄心和战略企图,富贵而能不怕牺牲,不怕流血,投身二战,说明他们为了尊严和发展敢于亮剑,而不是止争息讼,化干戈为玉帛。印度支那赤化的烈火,远未燃烧到美洲,但却未雨绸缪、虽远必诛,发动越战。说明他们不会坐以待毙、任人摆布、忍气吞声。他们历史上也有很多值得大书特书的名人:华盛顿、杰斐逊、爱迪生、富兰克林......但他们从不要求学生去顶礼膜拜名人。因为他们坚信,世界上没有仙,只有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努力实现自我、超越前人。说明他们不迷信圣贤,更相信自己,而不是造神运动、个人崇拜、虚伪幼稚。美国历史上没有伟人,美国的伟人就是千千万万普通的美国民众。这就是美利坚的精神和文化:无畏无惧、勇于冒险,相信自己、好为人先,严谨认真、自强不息,捍卫尊严,强横好战,团队精神、互助协作,粗犷豪迈、从容乐观,我行我素、本性率真。简言之,就是绅士兼勇士,理性加血性,现实、乐观、勇往直前。这就是美国能够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独步天下,引领全球的最根本的原因。
2. 移民结构的变化和移民文化的特质
60年代,美国移民的来源国依次是德国、爱尔兰、英国、意大利、波兰。这些国家所代表的欧洲次文化与美国主体文化多有重叠之处,虽有龃龉,但归化为美国文化仍然相对容易和快速。目前,美国移民来源国前五名依次是墨西哥、印度、中国、菲律宾和越南。其代表的次文化与美国文化重叠较少,而排斥性较多。毋庸讳言,新移民文化、少数族裔文化和上面所说的美国主体文化是不同的。其实不同也属正常。如果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也有和美国同样的文化和精神,也轮不到美国一枝独秀、独霸天下。目前的状况是,随着少数族裔比例的增大,融入主流文化速度的减缓,逐渐形成了种种区别于美国主体文化的次文化,暗中消蚀着主体文化。部分少数族裔民众、部分新移民虽然很享受美国的国际地位和经济繁荣,但在心理上却又不自觉地用非主体文化、原祖籍国文化对造成了美国强大的美国文化持排斥和非议的态度。
唐云马出生在一个弱势家庭,父亲唐昏僧穷愁潦倒。在命运面前,唐昏僧总是怨天尤人;在难题和考验面前,昏僧总是夜不能寐;在决断面前,昏僧总是患得患失;在亲朋好友的装聋作哑实则是食亲财黑面前,昏僧总是心慈手软;在恶邻的得寸进尺面前,昏僧总是步步退让。种种遭遇在云马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了悲情的种子。唐昏僧有个弟弟,唤名唐杜邦,事业蓬勃,家道殷实。唐昏僧常对儿子云马说,唐杜邦才华不如自己,但却总是得到老天的眷顾,鸿运当头,顺风顺水,这个世界是很不公平的。幼小的云马总觉得自家命运不济一定是老天不公,常为父亲的落魄而愤懑,为叔叔的腾达而妒恨。唐云马10岁那年被唐昏僧托付给了唐杜邦。来到叔父家后,云马突然有了新的发现。他发现叔叔在处理问题上的思维和应对方式与父亲唐昏僧判若云泥。在难题面前,杜邦从不幻想,而是着手切实应对;在追求目标时,杜邦全力以赴、一往无前;在保姆的要挟面前,杜邦铁石心肠,果断辞退;在恶邻的挑衅面前,杜邦迎头痛击、毫不留情。云马从没听过唐杜邦对生活的抱怨和自怜自艾,即使明天要和豪强集体械斗,今晚却能鼾声如雷。云马终于明白,父亲的落没和叔叔的发达原来竟是性格的差异,并非昏僧所说的运气。
国家也是一样。对于很多移民而言,他们看不到美国强大的人的因素、文化的因素这种决定性的原因,而更多是被细枝末节的外部客观因素所蒙蔽,比如两次世界大战的绝佳机遇,自然地理环境优越,等等。其实,再好的矿藏赐予那些好逸恶劳、欺软怕硬、冲动暴力、自相残杀的民众,他们仍不能有效开发和利用。再美丽的环境任由愚昧无知、画瓦书符、撮土焚香、食古不化的族群经营,依然会烟雾弥漫、污浊色腥、土崩鱼烂、举国粪便。不论复制多么先锋、前卫的社会制度,无论人均资源再多,主体民族精神扭曲、文化腐朽、民众素质过低的国家,绝无可能成为实际意义上的先进国家。这在印度、菲律宾这样的民主国家和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这样的地球聚宝盆那里已经得到了验证。因为他们秉持着第三世界的文化和思维。第三世界的这种结局与第三世界的文化和思维有直接关系。如果这第三世界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这文化是先进的,这人是有勇气的,那国家也断不会出现污泥浊水、治安不靖、贪污腐败、独头政治、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状况。想享受超级大国第一世界的待遇,就不能怀揣第三世界的思维。美国能成为第一世界,必定是一种不同于第三世界的文化理念在支撑。如果真心希望美国能作为第一世界继续存在下去,就应该尽量去接受新的思维方式、文化理念和民族精神。用第三世界的思维去期待第一世界的结果是绝无可能的。
3. 移民文化和美国文化的抵牾
新移民文化和美国文化的相互排斥是多方面的。但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比较突出:
一是以悲情文化批判骑士文化。
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人民大多是在一个屈辱的历史环境中成长的。这个屈辱的过程又反过来影响到了潜在的文化理念,并使人们形成了习惯。这个习惯性的理念可以总结为:忍气吞声、节节退让、欺软怕硬、异想天开。而世界上每个曾经的强国恰恰相反,无论是今天的美国,过去的前苏联、大英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汉朝、唐朝,其理念大相径庭。强国的理念是:以我为主,主动出击、先发制敌、咄咄逼人。新移民的这种弱势思维和悲情诉求表现在政治上,就是对美国对外政策的本能批判和心理排斥。俄罗斯自莫斯科小公国建立至今已参与了46场战争,其中只有2场是自卫,其余全是“侵略”。美国自建国至今更是打了200多场战争。战争是这些国家保持强大的重要原因。抛开人类世界的现实存在,站在一个超然的立场,每一个有人性良知的人绝不会赞美和讴歌战争,而只会谴责战争对生灵的戕害。但是如果直面人类社会这样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现实,必须看到,尚武精神和国家主义毕竟是对本国子民的最好保护,对国家利益的切实维护。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意识不到强国强大和这种主动惹事的民族性格的内在必然性,下意识里就无法理解美国对国际事务的积极介入,表现出对美国在国际上主动采取军事行动的疑惑、反感和排斥。
美国这种强国气质表现在普通民众的性情爱好上,也与广大发展中国家被压迫民族大异其趣。美国民众多是些偏重冒险、刺激的兴趣爱好:航海、攀岩、冲浪、蹦极、跳伞、滑翔、骑马、野营、橄榄球,等等。这些爱好均不对亚非拉新移民的口味。新移民也自我感觉到了和美国民众性情爱好的格格不入。放眼社会,人群之中,胆子大、喜欢碰硬的人不受欺负。国际上,强国都不惧打仗,反而敢于打仗、善于打仗。如果这个事实让很多人情感上感到别扭,那只能说明他们对人类的动物性征和进化程度的认识还不够客观、不够实际。从这个层面看问题,小布什主导的伊拉克战争在战术上是个错误,但在战略上其实还是美国主动进取精神的一贯体现。如果单纯把伊拉克战争看作好勇斗狠、穷兵黩武,仍是一个浅层的认知。如果从批判这个战术举动发展为对美国先导介入、主控全局政策的全盘否定也是一种短视和矫枉过正。奥巴马政府恰恰是犯了这个错误,出于道义上的承诺,未能统观全局,仓促撤兵伊拉克,不仅造成美国伊拉克战争胜利成果的前功尽弃,更造成了伊斯兰极端势力趁势崛起,肆虐欧美,严重危害到世界的安全和安宁。
既希望享受开元盛世的繁荣,又念念不忘用祥林嫂的悲情和愚昧去指责武则天的铁血和霸气,是十分滑稽的。如果一定要坚持用祥林嫂的心态去经营社稷,就必然要承担它的屈辱后果:被动挨打、忍气吞声、灰头草面、道尽涂穷。
二是以草根文化排斥绅士文化。
人在长期被压迫的环境下会渐渐造成性格的分裂和扭曲。发展中国家新移民中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身上时时表现出一种对上溜须拍马、对下颐指气使,勾心斗角、笑里藏刀,嘴尖皮厚、胡吹海摔,小眼薄皮、吃肥丢瘦的不良习惯。这也是很多新移民白领不愿和移民共事而更愿和美国人共事的原因。部分新移民这些不自觉流露出的行为举止与一个引领世界的文明强国所要求的尊严、品行、风度相距甚远。客观地看,这当然不完全是新移民自身的原因造成的,也许是曾经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使然。但这样的生存习性和文明程度不能支撑一个超级大国的辉煌却是显而易见的。美国这套司法体系和社会理性得以维持要求国民必须具备几点基础的现代文明:人格的尊严、人性的良知和承担的勇气。
新移民常常会被美国社会的某些表象所迷惑。诚然,美国社会的确有纸醉金迷、人欲横流、享乐至上、个人主义的一面,这是人性张扬所衍生的副作用。但如果只看到同性婚姻、变性如厕、人兽交媾、吸食大麻,就以偏概全,看不到相信自己、自力更生、勇于冒险、标新立异的另一面,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在美国民众中,确有相当一部分人群,具备真正维护社会正义、担当起社区与国家责任的勇气,有信仰,不以享乐为人生终极目的,具备高贵的道德情操与文化精神。有相当一部分人,具备自由的灵魂,有独立的意志和判断力,具有知性和道德的自主性,不为政治强权与多数人的意见所奴役。这些恰恰是很多发展中国家民众所普遍缺乏的。发展中国家民众对强权的畏惧,对邪恶势力的妥协退让,对权威声音的盲从,对成功作为光宗耀祖手段、声色犬马获取的解读,均反映出在对个人行为的约束和理想的追求上面仍然停留在一个早期的文明阶段。
世界强国的头衔和其强国国民的称号都必须与其人民的品德、知性、行为相符,否则,纵使表面昙花一现、富比陶卫,亦不能真正进入先进国家的行列。作为世界领袖国家的真正意义是指其在精神和高尚行为上的文明引领地位。强国国民精神的闪光之处,那就是人民在文明地活着,理性地活着,优雅地活着,有尊严地活着。民众不会为了一些眼前的现实利益罔顾社会基本道义,去背信弃义,去不择手段。而发展中国家新移民中有那么小部分人,受草根文化长期熏陶,或悠悠忽忽、无所用心;或空头支票、言而无信;或讹言谎语、人心难测;或制假造假,见利忘义。这些都在暗中冲刷着一个文明国家长期积淀的道德底色。而这部分人不以自己投机取巧、损害社会诚信体系的私智小慧为耻,反以为美国主体民众高度文明孕育下的质朴和诚实为愚钝。如果我们全面观察,美国的知识阶层和精英群体的相当一部分,还是能体现出坚定的信仰、高贵的气质、悲悯的情怀、宽厚的爱心、清洁的精神和坚韧的生命力。这是这个社会能够基本良性运作的保证,是美国文化能引起世人共鸣、引领世界的内在因素,也是广大移民从内心认同美国、喜欢美国的很重要原因。
三是以感性思维代替理性思维。
很多第三世界新移民的思维,与他们过往的生活方式一样,与美国民众有非常显著的差别。这些新移民思维的特点,在于他们的思维十分感性具体,缺乏抽象力或逻辑能力,集中于描绘表面的现象,无法认识事物的内在关联,这种思维方式可以称为感性思维或直觉思维。感性思维的特征是它的非逻辑性质,它对于主体和客体,精神和物质还没有区分,不知道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也不存在探究事物的原因的驱动力。
理性思维认为现象里有原因的地方,感性思维则认为各种现象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起作用。美国人民不会相信人可以变为神,某个人是不可超越的,某个结果是没有原因的超自然的存在,某些规则可以亘古不变,人可以通过欺骗、安慰自己而改变事物的面貌。而不少新移民却可以从感性思维的原生态模式里认为是可以的,一切是可信的,并没有什么荒谬之处。他们眼中的自然界和感性事物,永远被一种神秘的力量主宰着。
美国目前有一亿人口不工作,政府每年花费超过1万亿美元用于维持超过三分之一的美国人口的生存。面对这个基本事实,任何一个有基本理性思维能力的人都会意识到,美国处于经济大萧条之中,国家走错了方向,国家在衰落之中。由于美国的主流媒体不报道排队领取食物的美国民众状况,不报道街上的流浪汉的数量,因为他们的责任是竭尽一切所能鼓吹现有利益集团关于经济复苏的论调。如果有人质疑过去8年以来美国是否遭遇过经济萧条,对现状持辩护意见的群体的回答一定是否定的。左翼理想主义者控制的传媒、为了上位不择手段的政治家、混水摸鱼的华尔街银行家们以及左倾的美联储官员们共同调控了数据让它看起来更像是经济平稳、国泰民安。这些均能轻松忽悠那些以感性思维为主导的新移民群体。
基于这种感性思维,发展中国家新移民中有很大一部分人还继续保持着造神运动的传统。他们宁愿相信比尔·盖茨是不同的人种,自己永远无法企及他的成果。他们会自觉地把华盛顿、林肯当作甘地这样的神去顶礼膜拜,下意识里从心理上授予政治人物、亿万富豪、名人歌星道德方面的特权。他们会把爱因斯坦这样获诺贝尔奖的学者的理论当成宇宙的终极结论,甚至根绝了继续创新挑战的欲望。
这种感性思维的另一个特点则是情感主导理智。奥巴马凭借一句“改变”,便轻松吸引了71%的拉美裔和93%的非裔选票。他们根本不会花一分钟时间理性地想想“改变”从何而来?这些空头承诺如何通过现实的条件兑现?一个没有任行政管理经验的人如何能突然具备领导一个世界超级大国的远见、魄力、胆略、统筹能力和领袖气质?如何能统帅美国引领全球?
小学生小明同学曾总结过自己和猪的区别。
猪=吃饭+睡觉
我=吃饭+睡觉+学习
所以
我=猪+学习
不少新移民的感性思维模式和小明同学异曲同工。奥巴马只得到了39%的白人选票,却得到了63%的亚裔选票。这部分亚裔选择奥巴马是因为他们欣赏奥巴马的施政纲领吗?非也!他们恐怕连奥巴马的施政纲领具体是什么也不见得清楚。这部分亚裔的思维是这样的:我是少数族裔,奥巴马也是少数族裔,所以奥巴马被人看得起,说明我也开始被人看得起;奥巴马今天当总统,就是我们同类人在当总统;奥巴马现在的成功,就预示着我将来也能同样成功。真实的事实可能南辕北辙。一个长着黑人形象、有一半白人血统,完全由白人家庭抚养大的人和传统的非裔民众本是风马牛不相及,和这些亚裔更是蟹匡蝉缕、了无相干。即使是传统的非裔民众被选上,也不意味着亚裔会有同样的机会,更不意味着亚裔的人权和地位会相应提升。有时甚至相反,反倒在某些方面使亚裔被进一步打压。事实上,美国名校中每年都有非裔学生组织因对非裔教授和学生比例偏低不满而组织的群体抗议事件,这些抗议已经让那些没有道德脊梁又想息事宁人的学校管理阶层暗中下调了白人和亚裔的录取比例。普林斯顿大学教授Thomas Espenshade用10年的时间详细分析了全美10所名校录取新生的种族背景及大学入学考试成绩。根据他的研究,拉丁裔、非裔比白人进同所名校的几率高5倍,而亚裔的机会还不到白人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同等条件下,拉丁裔、非裔比亚裔学生的录取机会高了十几倍。这种歧视在人类已经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文明时代已经到了瞠目结舌的地步。这个铁的事实可能是那些具备小明思维的亚裔完全始料不及的。可叹的是,亚裔中的东郭先生分子在被贩卖和帮人贩子数钱的过程中还表现出了歇斯底里的狂热和自以为是的偏执。这的确因应了中国的一句古话: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
4. 美国文化和美国的未来
如上所言,新移民的次文化在被同化于美国文化之前对美国主体文化有着实际的侵蚀作用。而代表这种次文化的新移民选票对美国的未来走向也有一定的盲引效应。里根的成功和卡特失败的事实,奥巴马花拳绣腿、毫无作为的八年空耗的执政经历,已经证明了少数族裔民众中有更高比例的人存在判断力的缺失以及这种缺失可能对国家和自身带来的实质损害。
每个住在美国的人,如果他以为发了工资,就倾足月的工资买一箱科罗娜啤酒,喝个烂醉如泥、欲仙欲死,吃饱了今天,不管明天,美国经济也能无缘无故如日中天;如果干了五分的IT工作,便用三寸不烂之舌的孟买英语吹成十分,企业也能持续创新;如果以为忍气吞声、明哲保身,美国社会也能自动公正、公平;如果遇到麻烦不去找警察反而去劳驾黑手党,美国也能司法彰明.....这些可能只是新移民的黄粱美梦、空花阳焰。恰恰相反,忍气吞声、顾影自怜并不能赢得强者的尊敬,以德报怨、韬光养晦而期待和兽类民族“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也是农夫暖蛇、痴心妄想。美国的强大,只能是继承、发扬和光大以清教徒文化为根基的现代美国文明,而绝不可仰仗印加文明、玛雅文明、种性制度、孔孟之道、西西里黑手党文化。所以,新移民群体应自觉避免对传统习惯性思维陈陈相因、抱残守缺,而当以变通的心态与时偕行、革故鼎新。
从长期而言,美国必须保持高素质人口的绝对多数,保护美国文化的单一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如果客观上没有做到这两点,则必定走向衰落。每一个希望美国强大的人也应该义无反顾地维护这种文化的单一性。如果真心希望美国能继续繁荣昌盛,美元能继续作为国际货币一枝独秀,美国能继续独步天下、引领群雄,就应该继续发扬美国在西部大开发中所体现出的不畏艰苦、不怕牺牲、意气风发、不断寻找新土地、新财富的边疆精神、拓荒精神、牛仔精神。继续保持一往无前、豪迈乐观、勇于开拓、探索不止的美利坚传统。继续拿出责任、勇气、正直、坚定的品性,维护美国的道德使命感、自由价值观、宪政体制、民主理念、创新文化和进取精神。这应当是每个意识清醒的移民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