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教授论文《西周金文记载的庙制和礼制的若干问题研究》1

内容涵盖:传统经学为主的中国思想史研究、商周金文为主的古文字学研究、宗教史和制度史为主的商周史研究、版本学和校勘学为主的古典文献研究、京都学派为主的海外汉学研究、古代神话和诗论为主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西周金文记载的庙制和礼制的若干问题研究1

一.用牲问题

①牺牲

在西周祭祀活动中,选用牺牲是件大事。在《礼记·祭义》中明确提出了“古者天子诸侯必有养兽之官,及岁时,齐戒沐浴而躬朝之。牺辁祭牝必于是取之,敬之至也”。所以,在《周礼·司门》中专有负责“祭祀之牛牲”的官吏。贾公彦在《周礼注疏》一书中说:

  牧人六牲,至祭前三月,则使宠人系而养之。若天地宗庙系于牢,芻之三月。

可见,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作为牺牲来使用的。其中,进行告朔活动时使用的是羊。见何休在《春秋公羊传解诂》一书中的注解:

  天子以朔听政班于诸侯,诸侯受而纳之弥庙,告朔以羊。

在《论语·八佾》中出现了对用羊告朔的记录: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说文解字》中对“献”字的解说为:

  献,宗庙犬名羹献,犬肥以献之。

看来,看守宗庙需要犬,而且还有专名“羹献”。但是,“犬肥以献之”则又说明了犬也具有作为牺牲用作祭品的功能。

在西周铜器铭文中多次看到用牲的记载,如:《令尊》:“明公用牲于京宫”。《令尊》:“乙酉用牲于康宫”。《令尊》:“咸既用牲于王”。《令彝》:“明公用牲于京宫”。《令彝》:“乙酉用牲于康宫”。《令彝》:“咸既用牲于王”。《小盂鼎》:“用牲”。陈梦家先生在《西周铜器断代(二)》一文中说:

《说文》:“牲,牛完全”。用牲是用全牛。《召诰》:“用牲于郊,牛二”。《春秋·文十五》:“用牲于社”。《春秋·庄廿五》:“用牲于社于门”。《春秋》用牲于社,乃由于日食。其义为衅社除灾。《召诰》记三月庚戌日庶殷攻位于洛汭,五日甲寅而位成,又三日丁巳而用牲于郊,其义为奠基。(P90)

  但是,在宗庙祭祀活动中,用牲之外还有使用鱼类进行祭祀活动的现象存在。当然,只是金文中使用牛为牺牲是最普遍的。用于祭祀活动的牺牲,祭祀之后是可以食用的。见《论语·乡党》中的记载:

  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

因此,在孔子时代还存在着食用宗庙祭祀用品的现象。

②禁忌    

在宗庙祭祀活动中存在着一些禁忌。其中,祭祀中鸟兽之肉不能作为牺牲是禁忌之一。见《左传·隐公五年》中的记载:

  鸟兽之肉不登于俎。

杜预在《春秋左传注》一书中对此的解释是:

  俎,祭宗庙器。

再有就是对“天疾”的禁忌。见《春秋谷梁传·昭公二十年》:

  有天疾者,不得入乎宗庙。

看来。对生来具有疾病之人的禁忌是一种常见现象。尪,就是被用来作为祭祀求雨的具有“天疾”者之一种。这或许是受列维-布留尔在《原始思维》一书中所说的“接触律”的制约吧。

③荐鲔

在宗庙祭祀用品中使用鱼是一种特例。它不是普通的鱼,而是在特定的时间内使用的一种特殊的鱼。见《周礼·渔人》中有所谓“春献王鲔”一语。郑玄在《周礼注》一书中的解说是:

  王鲔,鲔之大者。《月令·季春》:“荐鲔于寝庙”。

贾公彦在《周礼注疏》一书中为此解释为:

季春三月,春鲔新来。言“王鲔”者,鲔之大者。云“献”者,献于庙之寝。故《郑注》以《月令》云“荐鲔于宗庙”。取鱼之法,岁有五:案《月令·孟春》云“獭祭雨”,此时得取矣。一也。《季春》云:“荐鲔于寝庙”,即此所引者。二也。又案《鳖人》云:“秋献龟鱼”。三也。《王制》云:“獭祭鱼。然后虞人入泽梁”,与《孝经纬·援神契》云“阴用事,木叶落,獭祭鱼”同时是十月取鱼。五也。是一岁三时五取鱼,唯夏不取。

以鲔为祭品,显然和它按时而至有关。即《大戴礼·夏小正》中所说的“鲔者,鱼之先至者也。而其至有时”。以此象征死亡的祖先之灵也会按时如此鱼一样,返回人间。而且,这种鱼还可以化作龙。见《淮南子》高诱《注》:“鲔,大鱼,长丈余。仲春二月,从河而上,得过龙门,便为龙”。

二、用舞人数问题

在西周金文所记载的铭文中,进行宗庙祭祀活动时常常要有“象舞”一项仪式。见《匡卣》铭文中的记载:“王才射庐乍象舞”。至少在这里我们已经得知了象舞的最初诞生地是射庐。而射庐又是周天子举行宗庙祭祀活动前行射礼之场所。具体论述也可以参见前面对宣榭宫由来的考证一节内容。

象舞命名的由来,我以为是指模仿大象动作和形象的一种舞蹈。在射庐中行象舞的记载为古籍所未见,可见周礼内容的繁琐和复杂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之外。而今本《周礼》中记录有时居然不能全部穷尽西周礼制的诸多方面。

在象舞之外,还有所谓的“干舞”,见《博古图》卷十·十一中对“孙持干”一件铜器铭文的解释:

按《周官·司干》:掌舞器,祭祀。舞者既陈,则授舞器,既舞则受之,宾飨亦如之。然则祭于庙,用于宾,设于飨,礼莫不皆有干舞焉。盖干,武舞也。有是功斯有是舞以称之,非是则君子不取。

象舞和干舞,看来是属于武舞。可能舞的本意就是为了耀武扬威和祭祀活动吧。

在古籍中,我们知道宗庙祭祀活动是要举行舞蹈的。根据《左传·隐公五年》的记载:

  九月,考仲子之宫……始用六。

“始用六”之说,历来被学者们解释为使用六六三十六人的六佾舞蹈。而《论语》中又

有“八佾舞于庭”的记载,这被孔子视为僭越行为的八佾舞蹈居然出现在诸侯的宫庭中,而它是西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仪式。看来,在《左传》中,六佾舞蹈被用来宗庙祭祀,而根据《论语》的记载,八佾舞蹈则又成了西周王室日常生活的仪式,并且可以被诸侯拿来非法使用。

我们所能肯定的只是:在宗庙祭祀活动和日常生活中,西周王室要进行固定的舞蹈仪式。

三、盟约和宗庙用器:

  在两周金文中,经常可以看到诸侯之间举行盟誓时要以宗庙器物作为抵押品。这些作为抵押品的青铜器,一般可以有庙钟和乐器两大类。如下:

①庙钟

如,《左传·成公十年》中记载了郑子罕把郑国宗庙中的大钟作为礼物抵押品,以求与晋国的和解:

五月,晋立太子州蒲以为君,而会诸侯伐郑。郑子罕赂以襄钟,子然盟于修泽,子驷为质。

杜预在《春秋左传注》一书中对此的解释是:

  郑襄公之庙钟。

在郑与别国的盟誓问题上,郑国使用了庙钟和人质二者。看来,这说明了这二者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②宗器·乐器

  又如,《左传·襄公二十五年》中记载齐人以宗器赂晋之事:

  会于夷仪。伐齐,以报朝歌之役。齐人以庄公说……赂晋侯以宗器、乐器。

杜预在《春秋左传注》一书中对“宗器”的解释是:

  祭祀之器、宗庙礼乐之器。

在某种意义上,前者的庙钟之类也应该是属于宗器的内容。这其实是前者的盟约用庙钟问题的延续。

③用鼎

再如,《左传·昭公二十六年》中记载了徐人以甲父之鼎赂齐之事:

   二月丙申,齐师至于蒲隧。徐人行成。徐子及郯人、莒人会齐侯。盟于蒲隧,赂以甲父之鼎。

可见当时在盟约问题上是以鼎为先的。在《襄公十九年》却出现了“贿荀偃束锦加璧乘马先吴寿梦之鼎”的现象。因为是例外,所以被记录下来。

何休在《春秋公羊传解诂》一书中还提出了下列观点:

  诸侯有世孝者,天子亦作鼎以赐之。

此说显然不是西周时代的产物。当时儒家的孝道观念并不是如此发达。何休之论只是后代儒家思想一统天下之后的产物。以事实来验证,记录在当时的赐鼎现象的金文中,有:〈史兽鼎》:“易豕鼎一”。《蝇鼎》:“易鼎二”。《繁卣》:“易宗彝”。等等,在当时记录的赐鼎行为并不是如此发达和多见,这和当时铸造青铜技术和铜的大量使用与来源是有直接关系的。为此,黄然伟先生在《殷周青铜器赏赐铭文研究》一书中总结说:

周代所赐之彝器,据有数字之记录,除磬之外,钟鼎爵诸器皆赐一,此盖磬为玉石,来源较易,而钟鼎爵等器类,要经铸作,成器不易,且又为宗庙祭器,数量不滥。(P196)

用鼎制度的发展,便通向了西周初期列鼎制度的形成。如,在陕西宝鸡茹家庄  国墓地就发掘出了以列鼎形式出现的青铜鼎。而在同一墓地出土的器物大致相当于西周初期昭穆时代前后。青铜鼎的大量使用,反映了当时列鼎制度的出现和稳定发展,也是西周初期宗庙祭祀活动中礼制化的真实佐证。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