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后书》与《彼得前书》两卷书信的内容因为所针对的问题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彼得前书》所处的环境是基督徒正遭遇大逼迫的时期,所以彼得劝勉基督徒要效法耶稣基督的受苦,在患难中坚韧持守,行善、顺服、为义受苦,最终必得到神所赐的荣耀冠冕。而《彼得后书》所处的环境是有假教师的出现,甚至质疑耶稣基督的再来。所以彼得劝勉基督徒不要被这些假教师的话所迷惑,要在对于耶稣基督的真知识上有长进,结出果子,迎接主的再来。
所以,《彼得后书》所强调的是假教师与真知识之间的对比。同时,彼得也没有仅仅停留在真、假知识的比较上,而是鼓励信徒在辨明了真知识之后,要进一步行动出来。我们相信主的再来是好的,是正确的知识;可是这还不够,相信主的再来应该要转化为迎接主的再来,从知识要转化为具体的行动,并结出实际的果子来。在经文中多次出现“殷勤”的字样(1:5,10;3:14),足见将知识转化为积极行动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一开始,彼得就说到,神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了我们,因为我们认识了那用自己荣耀和美德召我们的主(1:3),这说的就是神已经藉着耶稣基督把真理指教给了我们,当我们认识主基督耶稣的时候,我们就得着了这真理的知识。然而,彼得马上说到,得到了神所赐的真知识只是开了个好头,接下来,要想真正与神的性情有份,真正与神建立生命的关系,还要有进一步的行动,就是要脱离世上从情欲来的败坏(1:4)。具体步骤,就是在刚开始有的信心上继续成长,加上德行、知识、节制、忍耐、虔敬、爱弟兄的心、爱众人的心。当这样行的时候,我们对基督的认识就不只停留于知识上,乃是结出爱的果子,丰丰富富进入主基督耶稣的国(1:5-11)。
在这些步骤中,从一开始的信心,到最终的爱,其中有很多的项目是值得我们提醒自己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可以一步登天就达到爱的顶峰;事实上,我们也常常以为自己正在达到,因为我们都知道最终的终点就是要有爱,所以所思所想的都是如何去爱。可是,我们却也发现,要做到切实相爱,真的是不容易。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忽略了中间的操练过程。就好像一个短跑运动员,心里一开始就想到要冲刺过终点,可是却忽略了其中的训练和比赛的中间环节,虽然一直想到的是终点,可是因为忽略了过程,所以成绩并不会太理想。
彼得告诉我们,在刚开始信主之后,我们是已经有了信心的基础;这个时候,我们要有德行,这就提醒我们,从一开始就要明白,信心不但是停留于内心,而且还要对整个人的生命品格做出改变。如果只有内在的信心,生命没有改变,却又想达到终点的有爱心,是不可能的。接下来,还要有知识,这是指分辨的能力。信主的人只有在知识上继续长进,才能使自己如同枝子连与葡萄树上。否则的话,爱心就会失去动力,因为已经与爱的源头断绝了。例如当我们对基督的丰富、舍己认识不清的时候,我们的爱心也就显得很空泛了。再接下来,还要有节制,也就是自我控制能力。知识让我们有分辨的能力,区分善恶。可是我们也需要有自控能力,要求自己善的要行,恶的警戒不做。如果没有自控能力,想爱就爱,不想爱就不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不可能成就坚定不移的爱来。再接下来,还要有忍耐,也就是要把节制坚持下去,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也坚持下去。爱不是一个感觉,而是意志的考验。再接下去,还要有虔敬,就是对神的心要正,在自己所做的事上要有正确的动机,是出于对神的敬畏和虔诚,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面子、公德着想,这样的爱才是无私、舍己、持续的爱。再接下来,还要有爱弟兄的爱,也就是爱要从身边的人做起,从相对容易的地方开始,如果连身边的弟兄姐妹都爱不起来,那就更不用说别人了。最后,就是爱众人的心。经过了这一步步的操练之后,终于可以达到爱的顶峰了,就是好像神的爱那样去爱众人。
保罗说过,使我们得救的,乃是生发仁爱的信心。感谢神,把爱的阶梯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靠着神的恩典,一起去攀登这爱的阶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