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便面偷摸带走的那些小草般的情怀

想一个人的时候不会瘦,在想要不要想一个人的时候,才会瘦。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方便面偷摸带走的那些小草般的情怀
 
幼儿园开始大学之前,小草一直类似寄生虫般地呆在家里,吃得虽然倒也不多,除了纯净的肥肉一直处在远虑的阶段,没有别的挑食毛病,因为家里长辈们一直在,所以小草那代人,属于自我督促努力靠自己的成绩打拼的那一代,基本上家里也从不参与任何家务,那时候虽然流行“德智体”全面发展,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青年”,背背《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之类的,小草所能记住的也不过是,“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做不到时表示歉意。”
 
小草呆的是个很小的城市,那时的感觉,总的到来无非就是同学们之间的淳朴,相处起来无比简单,而整体大环境,也完全没有现在的所谓的“素质教育”,那时候,感觉辛辛苦苦一整年下来,老师们家长们真心想看的就是一张模糊不清还掉墨的A4纸上的一个小小的名字和一个扎眼的名次。
 
现在小草和国内有些脱节,也就不知道国内如何了,不过岛国的小朋友们,小学三年级就要求自己思考,用自己的方法思路作出人生的第一道特色创作料理,而小草想想自己,人生第一次展示厨艺,挥动锅铲时,还是18周岁之后的事情了,第一盘菜做的恰是西红柿炒蛋,那盘菜做得稍微有点火候偏大,但是小草的弟弟妹妹们毫不犹豫消灭得精光,连盘底都没有被留下分毫,所以小草记得很清楚,留下的后遗症就是一直到现在,小草对于西红柿炒蛋这盘菜,过程里所需要的详细的制作步骤和调味比例,以及盛盘前口感,一直有着近乎完美近乎自我的苛刻要求。
 
看看题目似乎扯远了,小学初中那时候,地方流行的CM里大喊着“食华丰,路路通”,华丰牌亮丽的黄色三鲜伊面,偶尔心血来潮之时,会隔着包装袋,把它们掰捏成碎片,接着把调料包恶狠狠地一次性全部倒入,而吃到最后,则会把所有的混合残渣倒在手心里,豪放的同学们会一口吃掉,而小草则是把想吃的一点点挑出来,再静静地发会儿呆。
 
转眼混进了高中,在学校吃饭的机会增多,那时候的高中也与现在的“素质教育”推行成果迥然不同,那年代的初中升高中比例,小草那届是十二比一,现在想想真的是后怕,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做家务所以没有影响学习成绩的缘故,怎么小草就成了那十二分之一呢?在小草那个省份那个地方,在成绩上面的1分真的需要掰开来数次地衡量,恨不得引进0.1分,现如今,小草的高中已经从当时的五个班成长到三十个班,也就是说再加上少子化的影响,初升高比例已经完全不可昔日而语。
 
高中,小草的同学们吃方便面倒也是不少,而每每到了午饭晚饭时间,大家在教室门口翘首以盼,等着两值日生抬回来,那胖胖的绿铁皮热水桶,有焦急一点站在门口等,也有站起来边聊天边等的,更有些看起来完全不在意的同学,悠然坐在位子上边看书边等的,记忆中那时候还没有速溶咖啡包,飘香奶茶包那些高级产品,大家多是喝白开水,而用来接水最多的,则应该是敞口的罐头玻璃瓶,到了冬天,都胆战心惊地,怕热水一落就听到罐头瓶子碎裂的声音,所以现在想来,桌子上的书本还是有风险的。小草那个年代的书本都流行齐刷刷地站立在课桌上,然后用一根宽宽的橡皮筋把他们捆住,直到橡皮筋失去弹性,就再换上几条。所以有一次,当小草在岛国成堆的电脑桌之中,看到短期来出差的年轻人,居然在使用敞口玻璃瓶时,小草心底所产生的那种无可抑制的触动,感觉瞬间时空不得已地穿越了十数年。
 
现在的高中,估计是岛国象印萨默斯之类,那种或左右或上下移动可锁的保温杯了吧?其实岛国保温杯,大部分工厂都移到马来西亚之类的地方了,价格也都是在1500-3000不等,但是为了照顾最近两三年大款们的要求,有些厂家愣是费心搞到了made in J的这种款式,很坦然地把价格提到5000-7000,有时候回国,别人会问小草,你们在岛国用什么保温杯?都能保温多久?小草们其实都不好意思说实话,其实那保温杯太保温了,大多同事都倾向把杯口敞开,或直接加冰块喝凉水做保冷杯。
 
再看看题目,感觉又扯远了。高三时,小草就被安排在教室的前排了,那时候班上有个分头帅哥,不戴眼镜远距离看有点林志颖风,CM里高喊,“康师傅,好吃看得见,顶------新,顶----新”。那时候还没有高富帅一说,如果有,大部分人在吃四毛钱一包的方便面时,这次帅哥每次都是标准的两包单价一块二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正装老款时,就其实已经和小草们划清了界限,那时也还没有pf差距这种感觉和意识的存在,觉得大家无非都是吃饱,同处在温饱的初级阶段,连“小康”这个词也没有被正式地提上报纸或者是舞台,甚至也还没有任何的概念,倒是当时有位同学有次借机调侃了一把,当时小草们都笑到不行,而那时的画面也就不知为何就定格了,之后就如同被深深刻入脑里融入记忆的一帧,到现在每每看到方便面,再一想到那时的场景,也倒是无比清晰和有趣。
 
大学里,开始出现了熬夜,大家逃课看小说彻夜玩游戏,慵懒和散漫,开始日益增多,小草那个年代,大学的学费还好,不至于需要去麦当劳咖啡店蛋糕店打工,也不需要去做家教当翻译之类的客串,有钱多吃几顿小炒烧烤猪肝炒面,没钱时稀饭馒头火烧辣酱的也完全可以凑合,而夜生活,方便面火腿肠榨菜豆腐乳则无疑成了大家的必备产品。
 
也是那时候,小草才开始真正理解和融入了方便面的世界,康师傅红烧牛肉面那纯纯的,正统的味道,也毫无疑问成为首宠,当时的包装比起现在的火红包装,要相对朴素陈旧,但却丝毫无杂味且很是有质感口感和亲切感,但记忆中随着大家的容纳,很快方便面市场前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种类骤增,什么好劲道,福满多,统一系,面霸系,出前一丁,日清系,汤水系,无水炒面系,选择的范围也似乎猛地一夜之间一觉醒来就增多了,有好一阵子沉迷于西红柿打卤面,那特殊连绵并醉人的浓郁感里。
 
不得不承认,自己泡制的方便面与小卖部里的阿姨娴熟扔到大锅里加个肠加个蛋的味道,还是有所不同的,有时候小草站在阿姨身边,也会看着阿姨利用已经变冷的米饭,火速地做出一碗香喷喷的蛋炒饭,简直都舍不得离开,鸡蛋的金黄灿灿,实在是太让人难以移步了。小卖部的方便面,蛋炒饭,有时为了方便就直接用茶杯泡上半包方便面,再加上半包海带丝,多么美好的味道。可惜再后来康师傅红烧牛肉面换了包装,虽然号称“好滋味不会变。”但还是或多或少感觉味道不太一样了,查了一下高手们的网上的资料总结,,“以前康师傅刚进入市场时要创牌子,做工用料都很讲究,一部分直接国外进口原料。后期随着市场的垄断,竞争的加剧,导致利润下滑,一箱方便面挣几毛钱,改用了国产原料,香精香料加大,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所以导致口感下降。”
 
据说在它的鼎盛时期,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占据了整个中国接近一半的份额。这之前岛国的方便面进口,基本来自我们的宝岛台湾,所以小草还记得五六年前,在岛国还是能看到买到最原始的桔色包装,只是后来突然间有那么一天,旧包装再也不见踪影,彻底成了新包装的天下,国内和岛国都变成一个货色,不同的仅仅是价格而已。
 
所以也不得不承认大多时候,事物并非会因为我们的存在和喜爱,而保持长期不变,所以为了生活,大家都不得不去迁就这个社会,放弃些回忆,放弃些坚持,而选择去地接受身不得已的改变,而心目中那份以为永远不变的味道,永远不变的感觉,却只能深深地留在记忆里,让记忆单线无休止地绵延持续着。
 
-------
冰箱里拿出一瓶统一的国内甜绿茶,是回国偷偷放行李箱里带回来的,岛国的绿茶饮料乌龙茶饮料太多,可是带甜味的就只有那个什么引进的甜红茶,甜奶茶之类的,却始终感觉甜的不太正点,甜的不够正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