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是中华民族英雄
(一)
从左宗棠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历史功勋来看,他是可以尊之为民族英雄的。评价一个人是不是民族英雄,我以为主要看他是否对民族作出过重大贡献。左宗棠是十九世纪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他反对外来侵略,为国家、为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首先,左宗棠在外国侵略者面前,从不畏惧妥协,几十年如一日主张抵抗,反对投降。左宗棠生活在外敌入侵的十九世纪。严重的民族危机激起了他炽烈的爱国热情。帝国主义每一次对中国的侵略,左宗棠都站在主战派一边,表观出高尚的民族气节和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怀。无论是两次鸦片战争、天津教案、日本侵台,还是伊犁交涉和中法战争,他都表现了对外国侵略者决不妥协的强硬态度,并且痛斥了琦善、曾国藩、李鸿章,崇厚等人的投降外交举措。左宗棠一生同外国列强打交道,都遵循着一条原则,那就是坚决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谁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利益,他就反对谁。不论对英国、俄国、法国,还是国内投降派,通通都是如此。左宗棠对外决不妥协的态度,使藐视中华的外国列强也感到畏惧。1882年4月,他到上海巡视经过租界时,租界当局破例“换升中国龙旗,西弁执鞭清道,声炮十三响,恭谨有加,观者如堵,诧为从来未有之事”(《左宗棠年谱》第394、395页)。以前有的论者称左宗棠是“亲法派”,是与事实不符的。左宗棠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和办洋务的过程中,与法国人有过密切的往来,这只是借洋人之力,达到维护清皇朝一统天下、富国强兵的目的,并没有叛国的罪行。但是当法国侵略者把战火烧到中越边境时,就是这位所谓“亲法派”大声疾呼“法人所以图越南者,盖垂涎滇、黔五金并产,意在假道于越南以开矿取利”,“不仅以夺越疆为止境也。”(《中法战争》四,第327页)他多次上书朝廷,认为要解除法国侵略的威胁“非决计战不可也。”(同上,321页)并且积极反对李鸿章妥协退让。“天下臣民,怒法人横逆,志切同仇,故皆以左为是,以李为非。”(《中法战争》六,99页)他积极主战,反对投降的坚定态度,对推动抗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当法国侵略者偷袭马尾军港、中国对法宣战后,左宗棠受命督师福建。法军认为左宗棠离开北京,正是与清政府议和的好机会,曾致电在北京与清政府议和的巴德诺:“中国主战乃左相,现左相已奉命至福建,必易转圆。”(《中法战争》五,53页)这说明,当时连法国侵略者也把左宗棠看作是实现他们侵略阴谋的最大障碍。
其次,在民族危亡的严峻关头,左宗棠为维护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总是挺身而出,勇赴国难,效命疆场。面对外国的侵略,左宗棠不仅有从不妥协的态度,而且有着勇赴国难的实际行动。一八六五年春,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新疆,一八七一年,沙俄出兵侵占伊犁。至此,新疆几乎全部沦为异域。就在沙俄侵占伊犁不久,左宗棠给部将刘锦棠写过一封信:“俄人侵占黑龙江,北地形势日紧迫,兹复窥吾西陲,蓄谋既久,发机又速,不能不急为之备。”在此以前,他曾产生过辞官养老、归隐山林的念头,但这时感到“今既有此变,西顾正殷,断难遽萌退志,当与此虏周旋。”(《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第48页)他对儿子说:“吾年已衰暮,久怀归志,特以西事大有关系遽尔抽身,于心未尽,于义未可。”(《左文襄公家书》下卷,第54页)因此,他极力主张用兵新疆,驱逐侵略者。当时进军新疆,有着重重困难,“中外议者皆疑新疆恢复非易”。(《左宗棠年谱》,第313页)连两江总督沈葆祯也认为,“新疆广袤万里”,用兵新疆“似非一、二年所能就绪”,是“徒令中兴元老困于绝域”(同上,第308、309页)。但是左宗棠以民族利益为重,自告奋勇,挑起并完成了收复新疆的重任。此举成功,不但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挽回了晚清抵抗侵略逢战必败的局势,而且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当初陕甘总督左钦帅募兵于关外屯田,外国人方窃笑其迂。乃今观之,左钦帅急先军食,后求民食,谋定而往,老成持重之略,决非西人所能料。”“平时欧洲轻中国,谓中国人不能用兵。今观中国之恢复回部……足令吾欧人一清醒也。”(同上,第342页)左宗棠收复新疆,为中华民族建立的功绩是不朽的。今天当我们唱起“新疆是个好地方”这首歌时,怎么不会唤起人们对这位曾经率领正义之师驰骋天山南北,驱逐侵略者的左宗棠的感激之情!
当中法战争爆发时,“为西南数十百年之计”,他多次表示愿意贡献自己的“衰朽余生”(同上,第399页),亲自督师滇、粤边界,打击法国侵略者。后来他自己虽未能督师滇、粤边界,但他派遣王德榜组织的“恪靖定边军”却成为了打击法国侵略者的一支劲旅。在镇南关-谅山大捷中立下了大功。当法国侵略者偷袭马尾军港得逞时,他又主动要求督师福建,“其志甚坚,其行甚急”(《中法战争》五,第52页)。他到福建前线后,一方面加强福建各海口的防御,另一方面“首议调兵援台”(《左宗棠年谱》,第402页),为福建前线军务日夜操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在临终时,他仍口授遗折,表示壮志未酬:“惟此次越事和战,实中国强弱一大关键也。臣督师南下,迄未大伸挞伐,张我国威,遗恨平生,不能瞑目。”(《左宗棠挽词》第8、9页)左宗棠这样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念,保持坚贞的民族气节,英勇抵御外敌的入侵,为中华民族建立了重大历史功绩的人,在十九世纪的中国并不多见,甚至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称他为民族英雄,而且不同于那种只维护汉民族利益的“狭隘民族英雄”,是捍卫中国境内各民族整体利益的大中华民族英雄。
左宗棠家书:“西事艰阻万分,人人望而却步,我独一力承当,亦是欲受尽苦楚,留点福泽与儿孙,留点榜样在人世耳。”
(二)
与左宗棠同时代同类型的人比,他也完全可以尊为民族英雄的。翻开中国近代史来看,有一些被人们尊之为民族英雄的人,其实与左宗棠是同类型的人物。譬如林则徐和冯子材,无论从出身、经历以及他们对待民族矛盾的态度,都与左宗棠是极其相似的。然而,以前人们普遍尊林则徐和冯子材为民族英雄,而把左宗棠排除在外,是不公允的。(1)林则徐、冯子材和左宗棠不但都是地主阶级营垒里的人,而且都是清朝政府的官吏。林则徐、左宗棠官至总督,冯子材也官至提督。(2)从他们的经历看也很相似:左宗棠是封建士大夫出身,这一点与林则徐是相同的;左宗棠靠镇压太平天国起家,又与冯子材酷似。(3)他们对待人民起义的态度是相同的,面对农民起义,他们都表现出一副凶残的嘴脸。左宗棠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罪行众所周知,毋须赘述。林则徐、冯子材也同样有残酷镇压农民起义的不光彩历史。林则徐任云贵总督时,曾残酷地镇压少数民族起义,以后又受命去广西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结果死在去广西的途中。冯子材镇压太平天国的历史比左宗棠还早,太平天国起义爆发后,他先后随向荣、张国梁追剿太平军,并从广西一直尾追到湖南,成为太平军的死对头。太平天国失败后,他又到贵州镇压苗民起义。与左宗棠一样,二十年时间以镇压农民起义为职业,给人民造的罪也不能不深重。(4)他们对待外国侵略者不妥协的态度也是相同的。林则徐虎门禁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和反抗侵略的坚强决心。冯子材以七十高龄,身先士卒,奋不顾身,指挥部下英勇杀敌,获镇南关-谅山大捷,扭转了整个中法战局,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而左宗棠则“引边荒艰巨为己任”(转自《左文襄公在西北》,第31页)率军收复新疆,阻止了英、俄的扩张,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暮年抗法,保卫台湾。他们三人都是有功于国家和民族的。
林则徐、冯子材和左宗棠之间,不但没有本质的区别,而且情况这样相似。令人不解的是,以前对他们的评价,得出了不同的结论。这就是林则徐、冯子材可以尊为民族英雄,而左宗棠不去尊为民族英雄。究其原因,是人们在评价他们三人没有采用同一标准,对左宗棠的评价,失之过严、过苛,有厚彼薄此的现象。如果用评价林则徐和冯子材的同一标准来评价左宗棠的话,左宗棠是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这是无容置疑、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三)
从“民族英雄”特定的含义来分析,左宗棠同样是可以尊为民族英雄的。“民族英雄”一词,应该有它的特定含义。何谓民族英雄?笔者的理解,是指那些在民族危机严重之时挺身而出,为抵抗外族入侵、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毛泽东曾说过:“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都要用反抗的手段解除这种压迫。”“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中,产生了很多的民族英雄”。(《毛泽东选集》合订本)这就告诉我们:民族英雄是在反对外来民族的压迫的斗争中产生的,民族英雄不但近现代有,在古代就有。以前有的论者,之所以不愿或不敢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关键是他镇压过农民起义。只要一称左宗棠为民族英雄,就会抹掉他“刽子手”的标签,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我们称某人为民族英雄时,完全是就他对民族建立的历史功绩而言的,绝不是以功抵过,以功掩过。翻开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前,被称为民族英雄的一般都是剥剥阶级的代表人物。在他们的一生中,有的事业符合人民的利益,这就是当他们英勇反对外来民族压迫时,他们的事业与人民的利益是相符合的;有的事业恰恰违背了人民的利益,特别是人民揭竿而起时,他们抱敌对和镇压的态度。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和镇压人民的民族罪人往往是对立的、相互矛盾的,但它们确实统一于岳飞、林则徐、左宗棠一类人物身上。对于这种出现于封建社会的历史现象,我们只能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去分析它、承认它。如果我们苛求那时的民族英雄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符合当今意识形态领域的人民利益,那么,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就找不出什么民族英雄了。
来源:《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