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奇怪,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竟然想起要去“寻找上海”。这些年身在异国他乡,每次回去都被崭新的地标,陌生的商店和“新上海人”的潮流所困惑:是上海渐渐离我而去?还是我的上海已经成为一个旧梦?这个秋天我又回去了,两个礼拜只待在上海,除了在家陪伴年迈的父母外,我试着去寻找,寻找那个曾经熟悉的城市,哪怕找到的只是记忆中的碎片。
一。失落的思南路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思南路这个路名成了“上海最浪漫的马路”的代名词。参天的梧桐树,沿马路的老式花园洋房,幽静的环境使人不由得联想起“浪漫”一词。
在曾经被叫做“马斯南路”的路边坐着喝杯咖啡,听着Massenet的Meditation的旋律的确有点“小资”的浪漫。
今天的思南路,显眼的是那些高墙大院里凝重的历史和修旧如新的时尚会所,有形无形的与普通人之间有了一道隔阂。
思南路的情怀来自于锈迹斑斑的铁门里娓娓道来的那些陈年往事;
也属于寂寞的老房子里传出的声声沪语老调;
更是秋叶梧桐下飘过的那个倩影。。。
初秋的太阳透过干燥的树叶照向地面,却被重重雾霾遮住了光芒;早晨的思南路没有车水马龙的喧闹,但路人大声呼叫说话声同样刺激着耳膜;在黑色竹篱笆那里等了许久,希望用镜头留住那个轻盈的背影,而路过的却多是步履蹒跚。
徘徊在思南路上,迷惘,失落。
或许我来得太早?或许要等到阵阵秋雨洗净浑浊的空气?或许要等到翩翩秋风舞我一片树叶金黄?或许馨香的咖啡和着Meditation的旋律从未曾出现过?或许期待的倩影只是一个幻觉?
或许已早已没了或许。
二。忆儿时
“春去秋来
岁月如流
游子伤漂泊
回忆儿时
家居嬉戏
光景宛如昨
…...”
走进长乐新村的一刹那,李叔同的“忆儿时”在耳边响起。长乐新村,旧时又称“杜美新村”,建于上世纪40年代。据说是上海当时最早的有车库的公寓楼,现在是市级优秀保护建筑。
我从小在里弄里长大,一直到读大学的80年代才搬走,多少儿时记忆挥之不去。
时过境迁,长乐新村的住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住民”大多已搬走。沿街的房子都已开了时尚精品店,这两家引起了我的兴趣:
2号是推广国内时尚品牌的精品店“栋梁”。对90后店员聊起长乐新村,对方一脸茫然,只是说“老板当年买下这栋楼时花了大钱重新装修”。店内装修得面目全非,只有钢窗还是原配。看得出来,钢窗的时代痕迹在时尚的光影中反衬出不一样的韵味。
站在2号的窗台向外望,对面是6号。童年的景象仿佛昨天再来:住在1号的我,站在住在2号的国薇的家里向住在6号的大雄和薇佳喊话:快出来开小小班会啦!
同样是沿街的4号在底楼和二楼开了一家咖啡馆Cafe Design Furniture,据说在沪上小有名气。屋里透露着浓浓的怀旧情调:沾满灰尘的老式打字机,老式电扇,老式铁罩电灯…
拧亮了窗外那盏老式电灯,昏黄的灯光把我带回到少年时光,在弄堂的路灯下和发小们乘凉、打牌、下棋的那些仲夏夜。笑闹声,录音机里的邓丽君的靡靡之音不绝于耳…
“......
茅屋三椽
老梅一树
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鸟
小川游鱼
曾把闲情托
儿时欢乐
斯乐不可作”
发小说:“你回来,我拿个小板凳在弄堂口等你。”
我回答:“走,去弄堂口喝杯咖啡吧!”
三。长乐路上走五遍
还真的走了五遍,大多还是在雨中。那段从常熟路到茂名路的路段小时候不知道走过多少遍。记忆中只有49路公交车,还是从富民路拐过弯的,所以梧桐树下只有行人和自行车。如今,像上海所有的马路一样,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幽静已成了回忆。
近年来长乐路及周边的几条旧洋房簇拥的马路开了不少时尚小店,有的据说还很有名气,走走看看也蛮有意思。
长乐路611弄,以前是一排矮平房和几家烟纸店,现在是光鲜的沿街小吃面馆。
564号的“棉花田”是一家国际设计师品牌店,只接受私人预约。选择长乐路上这栋有年头的幽静低调老房子为店面据说是要“表达对建筑与服装这两门艺术的情感”。
这个秋天,我等来了秋风秋雨和落叶,长乐路的记忆却尚未寻回,我走了五遍,还要回去再走五遍。
淮海路就不多说了,是上海人都知道,历来是潮人们的去处,即使在今天层出不穷的时尚小马路时代也是如此。和其他大城市一样,人们注重隐私,不太欢迎被拍,特别是上海MM,更不能随便拍的,客气一点的遮脸摆手,不客气的飘个白眼,弄不好飞一只拖鞋过来!当然淮海路上MM的拖鞋极有可能是天价的“国际名牌”!
国泰电影院前的十字路口
等着过马路的MM
好不容易“偷拍”到一张正面的,都说阿拉上海MM个个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商场!
可以断定若干年后淮海路上会多一位“老克勒"
看来阿拉淮海路在秋天不落雨的辰光人潮地不潮的样子还是蛮有腔调的。
五。夜晚的陌生人
“在中国的北上广深都生活过,也游历了东京、首尔、台北、香港,最终选择了在上海落脚。不是羡慕它的繁华,而是钟爱法国梧桐与尖顶白墙的四季光影变化。无论是冬晨与秋晌,还是细雨伴着的阴光,在这个城市的不老街区里,总能嗅食到思想者和文艺人的残留芬香。思想文化这个东西,很让人上瘾,比新款游戏和时髦电影,来得更意念深长。更比敞篷跑车与苹果手机,把玩得更有味道……”
坐在我对面的那个带着眼镜的年轻人看着手机用平和的语调念着这段话。他叫龚海,是这家坐落在繁华的淮海路旁的陕西南路上的一个老洋房弄堂里的咖啡书店“书In空间”的主人。小龚和太太小刘经营着这家充满着海派文化气息的咖啡店,在这嘈杂的都市的静谧的角落里,可谓是“世外桃源”。
小店卖二手书,所得款项用于助教慈善,他们接受捐赠旧书。
在这个平常的夜晚,在这个都市的一角,在幽亮的灯下和柔缓的Jazz中,我们都不陌生。
六。错觉
照片和文字在微信朋友圈里发表后引来不少共鸣。有老邻居约了我去4号喝咖啡;有人称“感受到老上海的味道”;还有人把我的“长乐路上走五遍”的故事连读十遍;更有上海的小学同学惊叹竟不知道长乐路上的那些小店,连呼“out”!
我找到了“我的上海”了吗?
之前有海归多年的高中同学“警告”过我说“寻找上海”是一厢情愿,是自做多情。事后曾和一位上海80后聊起“老上海情怀”,得到的回应是:“没这情怀…每代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印记吧!”
看来我的“寻找上海”只是一个错觉,一个由时间空间而产生的错觉,一个由记忆带来的美丽而略带伤感的错觉,一个人到中年才特有的错觉。过去的毕竟已经过去,留下的只能是回忆。如果回忆能够不朽就成为经典,“我的上海”在我心里就是经典。
以“错”作为我“寻找上海2016”的结束再适合不过了:
这个秋天在上海怀旧
颤抖的手打不开一瓶啤酒
原以为往事已如烟飘走
却错把街头当成了港口
回顾:2016年除了去了一次Patagonia,就回了一次国。这篇“寻找上海2016”算是“交差”。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