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足成千古恨--给你的人生保一份最低险(二)

人身难得, 中土难生, 佛法难闻, 正法难遇, 遇而生信, 难上加难。持守无戒是维持人身的最低标准,等于给我们的生命保了一份最低险。我们接续以前发的"一失足成千古恨--给你的人生保一份最低险(一)",来继续讨论如何持守这一最低标准。

 

第三节 受持五戒

  第一目 持五戒之功德

  受持三归依戒后也应该要受五戒。五戒是修行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不杀生(主要是指不杀人)、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加上不抽烟、不吸毒)。受持五戒的功德很大,

  如《优婆塞戒经》卷6〈五戒品〉云:

  善男子!一切施中,施无怖畏最为第一。是故我说五大施者,即是五戒。如是五戒,能令众生离五怖畏。是五种施易可修行,自在无碍,不失财物,然得无量无边福德。离是五施,不能获得须陀洹果,乃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若受戒已,当知是人,为诸天人恭敬守护,得大名称。虽遭恶对,心无愁恼;众生亲附,乐来依止。阿那邠坻长者之子,虽为八千金钱受戒,亦得无量功德果报;善男子!为财受戒尚得利益,况有至心为于解脱而当不得?

  佛陀说,一切的布施中是以无畏施最为第一。而这五种无畏的大布施就是五戒,因为这五戒能够让众生远离五种怖畏恐惧(如生命伤害、财物的损失、眷属被侵犯、被诈欺、被诽谤等)。这五种施非常容易修行,不会损失财物而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福德。离开这五种施(五戒),就无法得到初果解脱,当然更不可能成就佛道。所以 佛陀告诉我们,如果是已经受五戒的人,我们应当知道这个人会被许多天神恭敬地守护著,受持五戒就会有二十五位护法神来守护,这点我们将在本章第五节中为大家说明。这个受五戒的人不仅会在天界中被传颂因此有大名称,他在人间即使遭遇到恶人或恶事的对待,在他心里面也不会生起忧愁与苦恼,因为他受戒了所以不会记恨或去报复对方。众生因为他持五戒都会喜欢亲近他、喜欢依止他,因为跟他在一起不会受到伤害。

  佛陀举例说像阿那邠坻长者的儿子,他是为了父亲给他八千金钱才愿意去受五戒,如此也都可以获得无量功德果报。为了钱财而去受五戒都尚且可得无量利益,更何况是至诚心为了求取解脱而受戒呢?

  如《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也说:

  善男子!谛听谛听!僧已和合,听汝受持优婆塞戒,是戒即是一切善法之根本也。若有成就如是戒者,当得须陀洹果乃至阿那含果。若破是戒,命终当堕三恶道中。善男子!优婆塞戒不可思议,何以故?受是戒已,虽受五欲,而不能障须陀洹果至阿那含果,是故名为不可思议。

  佛陀说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如果成就这样戒法的人,将来可以得到初果乃至三果的解脱。但如果破戒的话,命终将会堕落三恶道中。为什么说受持优婆塞戒功德不可思议呢?受持了这个戒,虽受用色声香味触、财色名食睡等五欲诸法,但却不会障碍你证得初果乃至三果的解脱实证与功德,所以说受戒功德是不可思议。

 

第二目 五戒可少分、多分或满分受

  而五戒可以满分受或是少分受;《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

  “善男子!谛听谛听!如来正觉说优婆塞戒,或有一分,或有半分,或有无分,或有多分,或有满分。若优婆塞受三归已,不受五戒,名优婆塞。若受三归受持一戒,是名一分;受三归已受持二戒,是名少分;若受三归持二戒已,若破一戒,是名无分;若受三归受持三四戒,是名多分;若受三归受持五戒,是名满分。汝今欲作一分优婆塞?作满分耶?”若随意说,尔时智者当随意授。

  关于这段经文,在《优婆塞戒经讲记》第四辑中解释:

  这时戒师应向戒子说:“如来曾说优婆塞戒的受持有数种:一分、半分、无分、多分、满分等五种受法。假使受了三归依以后加受一戒,这是一分受;若是三归依以后加受二戒,是少分受;受三归依而受持二戒以后,毁破了一戒,则是戒体无分;如是三归以后加受三戒或四戒,是多分受;若三归以后加受五戒,就是满分戒。你现在是想作一分优婆塞呢?或是作满分优婆塞呢?”说完就依戒子的意愿而传授一分戒、多分戒、满分戒。

  在《楞伽经详解》第一辑中也开示:

  五戒者:在家之人于三归时,或受满分戒,五戒俱受:不杀生、不窃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或受多分戒:三戒四戒而受。或受少分戒:一戒二戒而受。此五戒者前四为性戒,犯者不唯得戒罪,亦须未来世中受彼性罪果报。若不犯者,能生持戒功德。若不受戒而犯者,虽无戒罪果报,仍须受性罪果报;如恶意杀人者必下地狱受苦,苦尽返生人间,尚须于缘熟之时,意外枉死于被害人手中。不饮酒戒唯佛教回教有之,此是遮戒,遮止有情饮酒乱性而犯前四重戒;若犯此戒而不犯前四者,无有性罪,唯有戒罪,受戒罪违犯果报。

  违犯五戒除了未来世无法当人,除了会堕落于三恶道以外,还会有许多恶业余报需受,因此建议受持五戒还是要满分受比较好。如《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中云:【人有五事现在,不能增长财命;何等为五?一者乐杀,二者乐盗,三者邪婬,四者妄语,五者饮酒。】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有五种事情存在的话,这个人就不能增长财命;哪五件事情呢?第一、好乐杀生:当他看见众生时就想要把他杀掉。第二、好乐偷盗:喜欢偷窃别人的财物。第三、邪淫:女人不安己室,或者男人在外勾引别人家室。第四、妄语:就是说谎欺瞒别人。第五、喝酒。”接下来我们一一说明这五个恶业的果报。

 

第三目 杀生的恶报

 



  一切众生最爱惜的就是自己的生命!龙树菩萨在《大智度论》卷13〈序品〉中说:【佛说十不善道中,杀最在初;五戒中亦最在初。若人种种修诸福德,而无不杀生戒,则无所益。】什么是杀生?就是毁坏众生的性命,也就是毁坏众生的五阴身心。

  譬如《大般涅槃经》卷7〈如来性品〉中云:

  【善男子!众生佛性住五阴中,若坏五阴名曰杀生,若有杀生即堕恶趣。】杀生会堕落恶趣,并且有许多恶报,《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云:

  一切众生因杀生故,现在获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贤圣诃责、人不信用,他人作罪横罹其殃,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当堕地狱——多受苦恼饥渴长命、恶色恶力恶名等事,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复受恶色短命贫穷,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令外一切五谷果蓏悉皆减少,是人殃流及一天下。

  经文中说:一切众生,因为杀生的缘故,所以现在世获得不好的色身,常常生病,色身也没有力气;而且得不到好名声,这一世不长寿而短命、夭寿;而且他的财物很容易耗减,眷属也往往会分离,诸多贤圣也会诃责他;人家也都觉得他没有信用,不相信他说的话,往往别人作了罪业,却由他来承受恶果,常常会被冤枉,这就是现在世的恶业之果。舍了这个色身以后,还有后世恶业果报接续著,就像未来世还要下堕地狱,多受无量无边的大苦恼:常时饥饿难当,当他想要获得饮食时,狱卒就用烧熔了的铜液灌入他的嘴里,从口到下体全部烧烂。非常饥渴而又求死不得,偏偏又是非常长寿。如果地狱受报完了,去饿鬼道受苦;饿鬼道中受完苦报了,还要去畜生道受苦;畜生道中的苦报也受完了,刚来到人间的五百世中,还要接受很不好的色身,一天到晚病痛而且很多世都短命,又加上贫穷,连治病的钱财都没有。不但如此,他还会连累别人:因为这个大恶业人的因缘力,会使得身外世界一切五谷水果蓏类全部都会减少;这个人的灾殃到处流散而损减众生的福报延后享受;如果他的恶业很重,甚至会流散殃及一天下。

另外在《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中云:

  复次十恶,获果有十。何等为十?杀生十者:一、冤家转多,二、见者不喜,三、有情惊怖,四、恒受苦恼,五、常思杀业,六、梦见忧苦,七、临终悔恨,八、寿命短促,九、心识愚昧,十、死堕地狱。

  杀生的罪业很重,因为一切众生最宝爱的就是自己的身命,如果我们杀害了众生,那就会使我们的怨家转多,众生未来世见到我们当下没来由地就是不喜欢,甚至心里还会不由自主的对我们产生愤恨。常造杀业的人,晚上睡也睡不安稳,会常常作恶梦,如果是杀了人对方还可能投生成恶鬼来纠缠,杀业很重不仅会堕入地狱,未来世回到人间或还在畜生道时寿命也是很短促的。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有十种业能令众生得短命报:一者,自行杀生;二者,劝他令杀;三者,赞叹杀法;四者,见杀随喜;五者,于恶憎所,欲令丧灭;六者,见怨灭已,心生欢喜;七者,坏他胎藏;八者,教人毁坏;九者,建立天寺,屠杀众生;十者,教人战鬪,互相残害。以是十业得短命报。

  佛说有十种业会让众生得到短命的果报,第一是自己亲手杀生,第二是劝他人杀生,第三是赞叹杀生,第四是看见他人杀生时我们心生随喜,第五是看到厌恶憎恨的众生希望对方丧命毁灭,第六是看见跟自己有仇怨的众生被消灭了心生欢喜,第七是堕胎或帮人堕胎,第八是叫他人堕胎或毁坏胎藏,第九是为了盖庙祭祀天神而去屠杀牛、羊等众生,第十是教人战斗互相杀害,造作这十种业会得到短命的果报。总之,众生获得短命的果报就是因为造作杀业,不管是自己亲手杀生,或是劝他人杀(也就是怂恿、教导他人去杀),或是杀的时候是很高兴的,乃至见闻他人杀生时生起赞叹随喜 的心念,还有堕胎和劝他人堕胎,或仇恨他人心心念念希望对方消灭或被杀害,乃至断对方的男根而杀害,施设使用各种方法来杀害对方,驱使他人去杀害对方;造作这些恶业的果报就是会短命。而若想要得到长寿的果报,那就是要远离这些杀业,不仅自身不造杀业,也不能赞叹随喜杀业,还要劝他人离开杀业,并且常常随缘放生和给众生无畏布施,慈悲照顾病人、布施饮食以及幡灯供养诸佛菩萨等等,造作这些善业是会得到长命的果报。

又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中也说:

  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长命报:一者,自不杀生;二者,劝他不杀;三者,赞叹不杀;四者,见他不杀,心生欢喜;五者,见被杀者,方便救免;六者,见死怖者,安慰其心;七者,见恐怖者,施与无畏;八者,见诸患苦之人,起慈愍心;九者,见诸急难之人,起大悲心;十者,以诸饮食,惠施众生;以是十业得长命报。

另外,杀生的果报不只是短命而已,其实还有许许多多现象,譬如诸根不具身为残障人士,也多是因为前世屠杀、射猎、罗网、捕鱼等等的关系。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言:“人于世间,喜杀生无慈之心,从是得五恶。何等五?一者,寿命短;二者,多惊怖;三者,多仇怨;四者,万分已后,魂魄入太山地狱中—太山地狱中,毒痛考治,烧炙烝煮,斫刺屠剥,押肠破骨,欲生不得—犯杀罪大,久久乃出;五者,从狱中来,出生为人,常当短命,或胎伤而死、或堕地而死、或数十百日而死、年数十岁而死者。今见有短命人,若形瘢疮,身体不完,跛蹇秃伛,或盲聋、瘖痖、鼽鼻塞壅,或无手足,孔窍不通,皆由故世宿命屠杀、射猎、罗网、捕鱼,残杀蚊虻、龟鳖、蚤虱所致。如是分明,慎莫犯杀!”

  由此可知,我们要持守不杀戒,未来世才能够不堕三恶道,并且可以身体健康、安稳生活、寿命长远!另外,我们也不可将众生安乐死,因为那也是犯杀戒的,焉知对方不是想继续活下去呢?即使自认为是善意的,以为自己是不要让对方太痛苦,但焉知对方不是有业报要酬偿承受,我们又岂可自以为是的把他杀害而造作杀业!另外佛教也是不允许自杀的,除了《杂阿含经》卷47 中开示,定性阿罗汉因病苦不堪承受,故将自己杀了提前入无余涅槃是没有罪的,否则自杀是有罪.

    然而,菩萨如果是为了护持正法而不得不杀生,那反而是有大功德。佛在《大般涅槃经》中曾经这样开示:过去无量劫以前,于 欢喜增益如来入灭后的末法时代,有一位觉德比丘在宣扬 如来正法,许多眷属徒众围绕随学,规范出家比丘不得畜养奴婢、牛羊等非法之物;当时有一群破戒的恶比丘,听闻到这样的说法,都生起恶心,想要杀害那位弘扬正法的觉德比丘。有一位国王名叫有德,他为了保护宣扬正法的觉德比丘,率众与那些破戒比丘们战斗,让觉德比丘能够不被伤害因此杀了不少恶比丘,结果国王自己也身负重伤而死亡,有德国王死后往生到阿閦佛国中,并且成为 阿閦佛座下的第一菩萨弟子;觉德比丘命终之后也往生到阿閦佛国中,但他只能成为 阿閦佛的第二声闻弟子。有德国王率领的人民眷属中,一同作战的将士乃至随喜赞叹者,一切不退转于佛菩提道者,命终之后都能往生到阿閦佛国。这位舍身护法的国王就是 释迦世尊的前身。

    在《大宝积经》中也开示,在然灯佛的时代有一位大悲导师,当时有五百商人都是不退转的菩萨,有一个恶人混在商人之中,想要趁机杀了这五百位菩萨抢夺他们的财宝。海神在梦中告诉大悲导师此恶人的心念,大悲导师思惟著:如何能够不让这个恶人因为杀了这五百位菩萨而下堕地狱受无量苦?想了七天都没有很好的办法,最后只剩下一个方法,就是宁可自己先杀了那位恶人自己下堕地狱,也不能让那位恶人或是五百菩萨知道了以后以恶心杀害对方而造作杀业,因为他自己下堕地狱受苦百千劫还可以忍受。3 于是他杀了那位恶人救了五百菩萨,而且那位恶人命终后也不会下堕地狱而是往生善道天中。

佛陀最后在《大宝积经》卷108 中说:

  【善男子!汝勿有疑。尔时导师则我身是也,五百贾人此贤劫中五百菩萨是也,当于此劫中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我于尔时行方便大悲故,即得超越百千劫生死之难,时彼恶人命终之后,生善道天上。善男子!汝今当知:勿谓菩萨有如是障碍业报,而得超越百千劫生死之难,实时是菩萨方便力也。】

  可知菩萨是很慈悲又有智慧的!菩萨是不愿杀害众生的,但为了护持正法、救护众生,乃至为了避免造恶者可能下堕三途时,如果没有别的方法可以阻止造恶之人,只有杀了恶人才能阻止时,这时菩萨也是会杀了恶人的;而这种因为护持正法和救众生而杀恶人的行为却是有大功德的。所以,我们身为菩萨要有智慧作出正确地判断,决不能迂腐乡愿,在平常的情况下严守戒律绝不杀生,但为了护法或救人不得已时,要学 佛陀往昔还在因地菩萨位时那样做出正确地决断。

 

第四目 偷盗的恶报

  偷盗就是不与取,就是没有经过所有人的同意,擅自偷走或抢走他人的财物。譬如顺手牵羊,偷摘他人果树上的水果,乃至偷拔一枝草、一朵花都算是偷盗的行为。台湾有句俚语(河洛话发音)说:“细汉偷挽匏,大汉偷牵牛!”意思是说:小时偷摘别人家的胡瓜,长大了就会偷牵别人的牛。也就是说,如果小时候偷小的东西我们不去制止导正他,那他长大了以后可能就会偷更大的,甚至他如果是当官乃至当总统,还可能会贪污窃国而搞得民不聊生。我们应该秉持“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原则,如果上班时擅自把公司的公有物品带回家作私人使用,这样也是犯了偷盗罪。

  接著我们来看看偷盗罪的果报,《优婆塞戒经》卷3〈受戒品〉:

  若人乐偷,是人亦得恶色、恶力、恶名、短命,财物耗减,眷属分离;他人失物,于己生疑;虽亲附人,人不见信;常为贤圣之所呵责,是名现在恶业之果;舍此身已堕于地狱——受得恶色、恶力、恶名,饥渴苦恼,寿命长远,是名后世恶业之果;若得人身,贫于财物,虽得随失,不为父母兄弟妻子之所爱念;身常受苦,心怀愁恼;是一恶人因缘力故,一切人民凡所食噉,不得色力,是人恶果殃流万姓。

  如果有人喜欢偷窃,这人未来世的身体也会不好,或有残疾,或身体羸弱,并且也会成就恶名声,寿命也会减短,而且他所有的财物也会耗减,眷属也会与他分离;当别人东西遗失了,第一个就会怀疑是他偷的;他虽然好意去亲近依止别人,人家也不愿意相信他;他常常会被贤圣所呵责,这就是他的现世报。在他死后还要下堕地狱受苦,得到不好的色身、没气力、恶名声,饥渴苦恼,而在受如是种种苦的时候却是很长寿,这就是他未来世的恶业果报;假使辗转回到人间当人的时候,还会非常的贫穷,虽然暂时得到了些许财物,但很快就又会失去,这样的人,父母、兄弟、妻子等眷属们都不会爱念他;他的色身得常常受苦,所以心里总是怀著忧愁苦恼;而且因为他的恶业因缘力缘故,也可能会使得一切人民的饮食,吃了以后却会伤害身体而得不到好的气力,这样的恶人他的恶果是会殃及万民,并流散影响到全体百姓的。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也说:

  复次,偷盗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结宿冤,二、恒疑虑,三、恶友随逐,四、善友远离,五、破佛净戒,六、王法谪罚,七、恣纵愓逸,八、恒时忧恼,九、不自在,十、死入地狱。

  偷盗也是跟众生结怨,并且会让众生对我们产生疑虑而不能信任我们。而且小偷或盗贼多半结交的都是一起偷盗的恶友,善良有道德的朋友也会远离他。偷盗不仅是违犯了佛戒,也违犯了世间的法律,会遭受到刑罚,偷盗的人时时都不自在,偷盗的恶业如果太重,将来也会堕入地狱中。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言:“人于世间偷盗劫人,强取他人财物,求利不以道理,欺诈取财物,轻秤、小斗、短尺欺人,若以重秤、大斗、长尺侵人,道中拾遗取非其财,负债借贷不归,觝触以行互人,从是得五恶。何等五?一者,财物日耗减;二者,王法所疾,觉知当辜,少有脱者;三者,若身未甞安归,常怀恐怖,亦自欺身;四者,死后魂魄入太山地狱中,太山地狱中考治数千万毒,随所作受罪;五者,从狱中来出,随所负轻重偿债,或有作奴婢偿者,或作牛、马、骡、驴、骆驼偿者,或作猪、羊、鹅、鸭、鷄、犬偿者,诸禽兽、鱼鳖之属,皆是负债者。经言‘债不腐朽’所谓也!今见有下贱畜生之属,皆由故世宿命贪利,强取人财物所致也。畜生勤苦如是,见在分明,慎莫取他人财物!”

  从上述的经文中,我们可以知道,不论是我们偷盗他人财物,或是强取他人财物,乃至作生意时轻秤小斗来诈欺别人,或是在路上拾遗取得他人财物,或欠债不还,这些都会让我们未来世福报不好,甚至堕落畜生道中去还债,而偷盗的罪业也会让我们未来世得到贫穷孤独的果报。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云:

  复云何业获报孤贫?有十种业。云何十种?一、恒行劫盗,二、劝他劫盗,三、赞叹劫盗,四、随喜劫盗,五、毁谤父母,六、谤讟圣贤,七、障碍他施,八、嫉他名利,九、悭悋财物,十、轻毁三宝愿常饥馑;如是十种获报孤贫。

  总之我们不可行偷盗,也不应该劝他人偷盗、赞叹他人偷盗,见他人偷盗不应生起随喜心;反之要努力劝众生持守不偷盗戒,自己也要持守此戒,如此未来世就可以得到大福德。

另外在佛法上的偷盗就是“盗法”,盗法也是非常严重的罪业,例如有的道场派人来正觉讲堂学开悟明心的如来藏正法,然后再回到原来的道场教导徒众以获取名闻利养,这样的行为就是盗法之行为,这个重罪是 佛陀所严重呵斥的,未来世果报是受苦无量的。在经典中最有名的故事就是外道须深本欲盗法,后来证果、忏悔的故事。佛陀开示盗法的罪业有多重呢?

  佛陀在《杂阿含经》卷14 中说:

  “时彼罪人,劖以三百矛因缘,受苦极苦剧不?”须深白佛:“极苦。世尊!若劖以一矛,苦痛难堪,况三百矛,当可堪忍?”

  佛告须深:“此尚可耳,若于正法、律盗密出家,盗受持法,为人宣说,当受苦痛倍过于彼。”

  由此可知,譬如犯罪之人被三百枝长矛刺穿身体,此盗法之人将来所受的果报,其痛苦是比三百矛刺更加倍严重!另外,如果来正法道场中学习,却隐匿自己的来处及意图,那么就是盗法奸细。

  如《六祖坛经》云: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

  出礼拜,具陈其事。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对曰:“不是!”师曰:“何得不是?”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

  有一天,六祖惠能大师告诉大家说:“现在有盗法的人,潜藏在这个法会当中。”说完以后,志诚法师立即出来礼拜六祖,并且把自己奉师命前来盗法的事,据实向六祖禀告。六祖说:“你是从神秀法师那边来的,应该是盗法的奸细。”

  志诚回答说:“我不是盗法者!”六祖问说:“如何说不是呢?”志诚法师回答说:“如果我怀有盗法之意,并且不向善知识说明自己的来处,这样就是盗法的奸细;而我如今已经向善知识说明了,并且也改变了偷盗的心态,所以就不是盗法的奸细。”

  由此可知,如今有许多团体(包括很多的一贯道团体)派人来正觉讲堂听经闻法,乃至参加禅净班的修学课程,然后再回去原来的道场教导徒众而获得名闻利养,如此行为都算是盗法。如果来修学佛法却信仰老母娘或上帝,而不是归依三宝,就算他能盗得佛法的表相密意,他仍然是个外道也是个盗法者,有盗法之心就绝不可能真实的证悟。希望有智慧的菩萨们不要犯下盗法之罪业,应该光明正大据实告知自己的来处,不可有盗法之心态,菩萨们应如《大方广佛华严经》卷55 中所说的:

  “为求一切佛法故,等心敬奉诸善知识,无异希求,无盗法心,唯生尊重,未曾有意。”应当不求名闻、不要利养,一起来努力弘扬正法、护持正法、广度众生,这样才是有智慧的学人。

 

第五目 邪淫的恶报

  什么是邪淫呢?也就是俗话说的劈腿、搞外遇……等不正当的性行为,或是去染指他人的妻女,或破坏别人的家庭当第三者,也就是俗话说的“小三”。之前有一部很有名的电视剧《犀利人妻》,就是提到男主角结婚十年后外遇有了小三,因此被大家所谴责挞伐。接著我们就来看看邪淫的果报,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云:

  复次,邪欲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欲心炽盛,二、妻不贞良,三、不善增长,四、善法消灭,五、男女纵逸,六、资财密散,七、心多疑虑,八、远离善友,九、亲族不信,十、命终三涂。

  邪淫的果报就是淫欲心会越来越强,未来世自己的配偶会不贞洁、也常常会到处拈花惹草或红杏出墙。因为邪淫外遇的关系,会远离善友,资财也会散失,亲朋好友也会不信任你,因此看不起你,而外遇的人因为欺骗自己的配偶,所以心中总是常常担心疑虑,害怕被大家发现后名誉扫地、妻离子散;乃至命终之后会沦堕三涂,受大苦恼。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言:“人于世间婬妷犯他人妇女,从是得五恶。何等五?

  一者,家室不和,夫妇数鬪,数亡钱财。二者,畏县官,常与捶杖从事,王法所疾,身当备辜,多死少生。三者,自欺身,常恐畏人。四者,入太山地狱中─太山地狱中,铁柱正赤,身常抱之,坐犯他人妇女,故得是殃─如是数千万岁形乃竟。五者,从狱中来,出生为鷄、凫、鸟、鸭、人,魂魄无形,所著为名。今见有鷄凫婬妷,不避母子,亦无节度。亦有犬、马之贞,狗贞于夫,畜生之属皆有信足,而鷄凫婬妷独无止足,皆从故世宿命婬妷,犯他人妇女,受是鷄凫身,当为人所噉食。如是懃苦,不可数说。如是分明,慎莫犯他人妇女!”

  经典上又说邪淫外遇的人,或是染指他人妻女的人,除了会家庭不和、钱财损失之外,也会害怕受到法律制裁;譬如现在法律也是有重婚罪,或是通奸、妨害家庭等罪,意思就是不可以破坏他人的家庭。而邪淫之人除了害怕他人知晓自己的过失外,死后还会堕入地狱,在地狱中要赤身环抱火热的铁柱,这样经过数千万年;从地狱出来后,还要当鸡、水禽、小鸟、鸭子等等邪淫种类的畜生,因为这类畜生是邪淫乱伦的,甚至不避讳母子关系,也不会节制淫欲。不像有些动物是不会邪淫乱伦的,而鸡、鸭等禽鸟之属,都是因为过去世邪淫的关系,不但会沦堕到此类畜生中,还要被人家宰杀来吃。像这样的无量痛苦,难可细数。因此,我们千万不可以侵犯他人的妻女,造作邪淫恶业。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35〈十地品 第26〉:

  【邪婬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六通具足的阿罗汉——莲花色比丘尼,她是一位绝色美女,但她在出家前,婚姻一直都不幸福圆满。首先,她的第一任丈夫跟她妈妈外遇;后来她改嫁另一位丈夫,想不到这位丈夫后来又娶了她以前所生的女儿为妾。后来她也离开第二任丈夫独自卖淫为生,成了一位有名的淫女;不久后她跟一位卖香男子生了一男一女,因为害怕影响她的工作,因此她先后将这两个小孩分别遗弃在东门和西门,儿子被东门守卫收养,而女儿被西门守卫收养;两名守卫因为感情好,早在过去就约定如果双方有小孩,分别是一男一女的话要结为亲家;后来东门守卫收养的儿子长大了,有一次被迫跟朋友进入莲花色的淫坊中与之交欢,因此而深深迷恋莲花色,并将她迎娶回家甚至还生了儿子。后来东门守卫又要儿子与西门守卫之女结婚,因此东门的儿子又娶了西门的女儿;也就是说,莲花色与自己的儿子结婚,莲花色的儿子娶了莲花色之后,又再娶她所生的女儿(也就是儿子娶了他自己的亲妹妹),而莲花色与自己的儿子又生了小孩。如此乱伦到极点之事,“神通第一”的大阿罗汉目犍连尊者告诉了西门的女儿,如是几经波折之后莲花色得度的因缘才终于成熟。

  后来 佛陀为大众说明,莲花色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幸的遭遇,以及极尽复杂的乱伦因缘,都是因为过去生造作的恶业所导致。过去世她专门为人媒介色情,乃至使得他人父女、母子、兄妺、姊弟等乱伦邪淫。因为这样的恶业,导致莲花色这一世不幸地乱伦到了极点。然而也因为她往昔供养辟支佛时曾经发愿将来能值遇 佛陀,并且能够亲得承事、得大神力,所以她后来才有出家得度并且成为阿罗汉的因缘。

由此可知,我们应该要持守不邪淫戒,也要劝导众生受持此戒,如此未来世我们才会有幸福的婚姻,圆满的眷属。

 

第六目 妄语等口业的恶报

 

    相信大家小时候都听过“狼来了”这个寓言故事;是说有一个牧羊少年,因为对每天重复的牧羊工作觉得很无聊,有一次他想找些好玩的新鲜事儿,于是就欺骗村民,大喊:“狼来了!狼来了!……”结果,村庄里的壮丁们就拿著武器要来赶狼,当大家匆匆忙忙赶到时却没有看到任何一匹狼,羊群安然无恙悠闲地吃著草,这时少年就哈哈大笑,大家才发现是被牧羊少年给骗了,于是大伙儿只好悻悻然地回去;这个牧羊少年后来故技重施又骗了大家一次,到了第三次他又大喊:“狼来了!狼来了!……”这时狼群是真的来了!但

  是大家都认为少年又在骗人,结果狼群就把羊都给吃掉了。

  异曲同工的,还有中国古代“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话说在西周这个朝代,为了防御西边犬戎部落的侵扰,在镐京附近的骊山一带,修建了一座座的烽火台。一旦犬戎入侵,士兵就会在烽火台上燃起烽火,召唤诸侯们到镐京一起来抗敌。

  周幽王是西周晚期的暴君,他为了逗宠妃褒姒一笑,竟派人点燃烽火台上的烽火,让各路诸侯以为天子有难,急忙率兵赶至镐京勤王。褒姒在城楼上看到诸侯们慌慌张张的样貌,就放声大笑,诸侯们这才知道自己被戏弄了,于是都心生不满。

  后来,犬戎真的入侵镐京,周幽王急忙点燃烽火示警,但是诸侯们都以为是周幽王欲得褒姒一笑而再次戏弄他们,所以都不理会烽火警报,结果周幽王就被犬戎所杀,西周也因此而灭亡了。

  由此可知妄语是不好的行为,现世报就是人们都不会相信他,不仅自身会失去信用乃至也会因此而丧身灭国。妄语就是欺骗的言行,像现在有很多诈骗集团就是在造作妄语之业,凡是“见言不见,不见言见”都是妄语;最严重的妄语是大妄语,也就是“未悟言悟、未得言得”,自己没有开悟却说自己开悟了,或是妄说自己在佛法和禅定上的证量;大妄语会下堕无间地狱,并且历经三恶道,因此我们一定要非常地注意。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中说:

  好喜妄语,传人恶事,死入地狱;洋铜灌口,拔出其舌,以牛犁之;出堕鸱枭、鸲鵅鸟中,人闻其鸣,莫不惊怖,皆言变怪,呪令其死。

  佛在经典上说,喜欢妄语和传人恶事的人,死后会堕入地狱;在地狱中受苦,被烧熔滚烫的洋铜灌入口中,拔出他的舌头用牛来耕犁;地狱报受完后还要堕入当乌鸦等各种鸟类,这种鸟类人们听到它们的鸣叫声,都非常的惊怖,说恶兆来临了,在诅咒又有人将要死亡了。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也说:

  复次,妄语报有十种。何等为十?一、口气恒臭,二、正直远离,三、谄曲日增,四、非人相近,五、忠言不信,六、智慧尠少,七、称扬不实,八、诚语不发,九、爱论是非,十、身谢恶趣。

  妄语的恶报有:第一、口气会一直很臭,二、正直的人会远离他,三、他会常常向人阿谀谄曲,四、鬼神等非人会接近他,五、他对别人的忠言别人也不会相信,六、他的智慧会越来越少,七、他称扬别人也不真实,八、他不会说诚实语,他会爱论是非,十、命终之后会下堕恶道。

  又,《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说:

  佛言:“人于世间喜两舌谗人,喜恶口、妄言、绮语,自贡高,诽谤圣道、嫉贤妬能、啤呰高才,从是得五恶。何等五?一者,多怨憎;二者,自欺身,亦从是人皆不信;三者,数逢非祸;四者,入太山地狱中─太山地狱中,有鬼从人项拔其舌,若以烧铁钩其舌断,若以烧铁根撑刺其咽,欲死不得,欲生不得,不能语言─如是数千万岁;五者,从地狱中来出,为人恶口,齿或兔缺,弥筋謇吃重言,或瘖痖不能言语。今见有是曹人,皆故世宿命两舌谗人,诽谤圣道所致也。如是分明,亦可慎恶口!”

  佛陀告诉我们,世间凡是喜欢两舌挑拨离间的人,喜欢恶口、妄语、说不正经或无意义话语的人,贡高我慢、诽谤圣贤或圣贤之道的人,嫉妒贤良有才能的人,轻视诋毁能力高的人,这样的人会得到五种恶报:第一,他未来世不但会与怨憎眷属相会,因为习气的缘故也还是会对他人多增怨怼;第二,因为欺骗他人,所以别人也都不相信他讲的话。第三;他会遭遇许多横祸。第四;他死后会下堕太山地狱中,被鬼卒拔掉他的舌头,或以烧烫的铁钩截断他的舌头,或是以烧铁劖刺他的咽喉,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使他无法说话,像这样受罪要过数千万年。第五;当他从地狱出来之后,他的口齿很不好,牙齿缺少或是唇颚缺裂,或是口齿不清有严重的口吃,甚至瘖哑而不能说话。现见有这类果报的人,都是因为过去世常常两舌离间他人,或诽谤圣道等等关系所导致。因果业报如此分明显现著,所以我们千万要谨慎不要妄造恶口之业啊!

 

第七目 饮酒的过失与恶报

  俗话说“酒后乱性”,许多人喝醉酒以后,就容易造作杀人、强盗、邪淫、妄语或恶口……等恶事。而喜欢喝酒的人,身边一起喝酒的朋友大都只是“酒肉朋友”,并非能互相帮助的善友。

《佛说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中云:

  【喜饮酒醉犯三十六失者,死堕沸屎泥犁之中;出生堕狌狌中,后还为人愚痴,生无所知。】也就是说喜欢喝醉酒的人犯三十六种过失,死后会堕入沸屎地狱中,地狱报受完会出生为猩猩,畜生道受报完回来当人时,还要再受愚痴的果报。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下中提到喝酒的三十六种过失:

  复次,饮酒三十六过。其过云何?一、资财散失,二、现多疾病,三、因兴鬪诤,四、增长杀害,五、增长瞋恚,六、多不遂意,七、智慧渐寡,八、福德不增,九、福德转减,十、显露秘密,十一、事业不成,十二、多增忧苦,十三、诸根闇昧,十四、毁辱父母,十五、不敬沙门,十六、不信婆罗门,十七、不尊敬佛,十八、不敬僧法,十九、亲近恶友,二十、舍离善友,二十一、弃舍饮食,二十二、形不隐密,二十三、淫欲炽盛,二十四、众人不悦,二十五、多增语笑,二十六、父母不喜,二十七、眷属嫌弃,二十八、受持非法,二十九、远离正法,三十、不敬贤善,三十一、违犯过非,三十二、远离圆寂,三十三、颠狂转增,三十四、身心散乱,三十五、作恶放逸,三十六、身谢命终堕大地狱受苦无穷。

  总之,爱喝醉酒的人,因为常常要买酒以及头脑总是不清,当然就会家财散失,而且还会常常生病,喝醉酒时常会与人斗乱争吵,甚至不小心造了杀业,而智慧和福德也会因此减少,在喝醉酒时不小心就把不能说的秘密都说出去,事业当然不易成就,因此增加许多愁忧苦恼。喝醉酒时各种能力都变差了,喝醉酒时也不懂得尊重他人,也许毁辱父母、不尊敬修行人,善友也跟著离开他。喝醉酒的人就连父母都不喜欢他,眷属也会嫌弃他,众人也都不喜欢而远离他。喝醉酒的人可能会乱性,会说许多不正经的话,因为身心散乱而造作恶业,如果恶业太重了,死后也可能堕入大地狱中受苦无量。

  另一部《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1 中也说了喝酒的许多过失。总之,喝酒的人可能会造作杀、盗、淫、妄等各种恶业,喝酒也会使人变得愚痴没有智慧,因此不饮酒也是五戒之一,虽然是遮戒,却是为了防止违犯前面四个性戒而施设的戒律。所以我们应该受持此戒,并且劝请有缘人也受持此戒。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人于世间喜饮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一者,人饮酒醉,使子不敬父母,臣不敬君,君臣、父子无有上下;二者,语言多乱误;三者,醉便两舌多口;四者,人有伏匿隐私之事,醉便道之;五者,醉便骂天尿社,不避忌讳;六者,便卧道中,不能复归,或亡所持什物;七者,醉便不能自正;八者,醉便低仰横行,或堕沟坑;九者,醉便躄顿,复起破伤面目;十者,所卖买谬误妄触觝;十一者,醉便失事,不忧治生;十二者,所有财物耗减;十三者,醉便不念妻子饥寒;十四者,醉便唤骂不避王法;十五者,醉便解衣脱褌袴,裸形而走;十六者,醉便妄入人家中,牵人妇女,语言干乱,其过无状;十七者,人过其傍,欲与共鬪;十八者,蹋地唤呼,惊动四隣;十九者,醉便妄杀虫豸;二十者,醉便挝捶舍中付物破碎之;二十一者,醉便家室视之如醉

  囚,语言冲口而出;二十二者,朋党恶人;二十三者,踈远贤善;二十四者,醉卧觉时,身体如疾病;二十五者,醉便吐逆,如恶露出,妻子自憎其所状;二十六者,醉便意欲前荡,象狼无所避;二十七者,醉便不敬明经贤者,不敬道士,不敬沙门;二十八者,醉便婬妷,无所畏避;二十九者,醉便如狂人,人见之皆走;三十者,醉便如死人,无所复识知;三十一者,醉或得疱面,或得酒病,正萎黄熟;三十二者,天龙鬼神,皆以酒为恶;三十三者,亲厚知识日远之;三十四者,醉便蹲踞视长吏,或得鞭搒合两目;三十五者,万分之后,当入太山地狱,常销铜入口焦腹中过下去,如是求生难得、求死难得千万岁;三十六者,从地狱中来出,生为人常愚痴,无所识知。今见有愚痴、无所识知人,皆从故世宿命喜嗜酒所致。如是分明,亦可慎酒!酒有三十六失,人饮酒皆犯三十六失。”

 

第四节 受持佛戒之功德

  第一目 外道戒与佛戒之不同

  有的人可能会问:“为什么要归依三宝呢?世间的外道也有戒啊?”关于这个问题 佛陀在经典中也有开示,

  《优婆塞戒经》卷6〈五戒品 第22〉:

  智者当观戒有二种:一者、世戒,二、第一义戒。若不依于三宝受戒,是名世戒;是戒不坚,如彩色无胶,是故我先归依三宝,然后受戒。若终身受,若一日一夜,所谓优婆塞戒、八戒斋法。夫世戒者不能破坏先诸恶业,受三归戒则能坏之……

  佛陀说有智慧的人应当观察戒有两种:一种是世间法的戒,另一种是第一义法的戒。如果不是依三宝而受戒,那种戒叫作世间戒。例如藏密的三昧耶戒,要在双身法中享受淫乐;又譬如外道的泡水戒,认为泡水可以生天。佛陀说这样的戒不坚固,就像只有加水的颜料一样没有胶质,水分干了就会散失不能久住。所以 佛陀说,有智慧的人应当要先归依三宝,然后于三宝边受戒;可受终生的戒,如受持菩萨优婆塞五戒;或者受持一日一夜的戒,如八关斋戒。因为世间法的戒,无法破坏过往所造的种种恶业,但受持三归依后加上持守五戒或八关斋戒,就能毁坏过往所造的恶业。

  《优婆塞戒经》卷6〈五戒品 第22〉:

  世戒亦有不杀不盗,义戒亦有不杀不盗至不饮酒,亦复如是。如是世戒,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果报不净,故不得名第一义戒,唯名世戒。是故我当受于义戒。

  佛陀说外道的世间戒也有施设不杀、不盗;但外道们施设的世间戒有许多的不净:根本不净、受已不净、庄严不净、觉观不净、念心不净、果报不净,所以只能说是世间戒,不能说是第一义戒。

  也就是说,外道受戒的根本目的是不清净的,是从自我今生或后世的世间利益来著眼,只是为了未来世的果报。因为根本不净所以也导致庄严不净,也就是说虽然表相上受持不杀戒,但内心却仍然想犯戒杀众生来吃,或是看到仇人时也想杀掉对方,无法生起慈悲心而真正舍弃瞋恨心与对众生的杀心,因此觉观不净,乃至念心不净;不像佛弟子有清净智慧,能把瞋恨给舍掉,心心念念在断我见、我执,都在修证解脱或佛菩提上用心。因此

  《优婆塞戒经讲记》第七辑第31-32 页中说:

  “果报不净”:外道受持的不杀人戒属于世间戒,他们的果报就是生到欲界天,因为他们受持不杀戒时仇恨心还在、瞋恨心还在,所以无办法修证禅定;只能因为身行不杀而生到欲界天去,但是贪著五欲的心还在,瞋恨心也仍在,所以果报只是欲界天的不清净境界。但佛弟子根本清净、受已清净、庄严清净、觉观清净、念心清净,结果就是断除我与我所的执著,乃至大乘菩提中证得法界的实相,没有我与我所而又不妨害我与我所同时存在,从心中彻底灭除了不净的心念,获得出世间的解脱及实相境界,不受染污,叫作果报清净。所以外道们的不杀戒乃至不邪淫戒,是根本就已经不净了,接著受已不净……乃至果报不净,所以他们不能称为第一义戒,只能称为世间戒,当然所得到的果报也就只有世间法上的可爱异熟果报而已,不能得到出世间法的果报,由于这个缘故,我们应当要受第一义戒。

第五节 如何让身边有一大群护法善神

  第一目 鬼神处处有—行善之人—善神护佑

俗话说:“中国人怕鬼!西洋人也怕鬼!世界上的人都怕鬼。”也只有修行人真的不怕鬼!俗话又云:“平常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其实鬼神并不可怕,不过就是六道众生中的鬼道众生罢了。鬼神也跟我们一样都有第八识如来藏,他们也曾经当过人,因为造作不善业力的关系,所以就投生到鬼道中了。

  一般人死后都会出生中阴身,作为投胎转世的媒介。如果,往生者因为太执著于生前的眷属、钱财等等不能放舍,而在死后的七七——四十九天之内没有去投胎的话,那就只能沦为鬼道众生了,也就是一般民间信仰所供奉的“祖先”。所以,有些旅馆或饭店的鬼故事中,也有不少是真的,因为有旅客死在那边没有去投胎,又没人帮他超度或供奉,所以变成流连该处的鬼道众生了。这种现象 平实导师在讲经时以及在书上刚好有提到,请看《楞严经讲记》第十四辑157 页:

  就好像一个健康的人,本来能跑能跳能说话,可是睡觉时被魇鬼压住身体,也就是常常有人遇到的鬼压床。常常有人好端端地住在大饭店中,没想到那个房间以前死过人,那个死人落入鬼道中没有离去,因为没有人为他超度,所以就与鬼同住一个房间里。以前我曾经去台南住在一位同修家里,他的祖先还在鬼道中没有重新受生为人,所以夜半都还在房子里走动;不过我们相安无事, 因为他很善良, 我也很善良( 众笑……),所以大家相安无事,也因为过去世都没有结过怨。可是有的鬼不分青红皂白,那就是恶鬼;他才不管是谁住进来,也不管房客往世有没有和他结怨,他认为:“这是我的地盘,你住进来干扰到我,我就要捉弄你。”于是就把房客压在床上,让房客动弹不得,这就是“魇人”,也就是被鬼压在床上的意思。这时,那个人睡在床上,手脚都好好的,但就是不能动,这就是世俗人讲的鬼压床。

  佛陀说一切地方都有鬼神。佛在《长阿含经》的开示︰不论是人们居住的房舍、屋宅或是山河大地,乃至一切国家、城市、村庄都有鬼神;所以有山神、海神、湖神、河神、江神、树神、花神、草神……,也有各地的城隍爷、土地公等等鬼神。而且,每个人生下来都有鬼神在旁边守护,但如果坏事做多了就没有护法神守护了,那随时都可能会被鬼神欺负或干扰的。如果,一个人行善乃至修行当菩萨,那就会有很多的护法神在保护,就象是国王会有百千人保护著他一般。

  接著我们来看佛经的开示内容,《长阿含经》卷20〈忉利天品 第8〉:

  佛告比丘:“一切人民所居舍宅,皆有鬼神,无有空者;一切街巷四衢道中,屠儿市肆及丘冢间,皆有鬼神,无有空者。凡诸鬼神皆随所依,即以为名;依人名人,依村名村,依城名城,依国名国,依土名土,依山名山,依河名河。”

  佛告比丘:“一切树木,极小如车轴者,皆有鬼神依止,无有空者。一切男子、女人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拥护。若其死时,彼守护鬼摄其精气,其人则死。”佛告比丘:“设有外道梵志问言:‘诸贤!若一切男女初始生时,皆有鬼神随逐守护,其欲死时,彼守护鬼神摄其精气,其人则死者。今人何故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设有此问,汝等应答彼言:‘世人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至有一神护耳。譬如群牛、群羊,若百若千一人守牧;彼亦如是,为非法行,邪见颠倒,作十恶业,如是人辈,若百若千乃有一神护耳。若有人修行善法,见正信行,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譬如国王、国王大臣,有百千人卫护一人,彼亦如是。修行善法,具十善业,如是一人有百千神护。以是缘故,世人有为鬼神所触娆者,有不为鬼神所触娆者。’”

  白话略释:

  佛陀告诉比丘说:“一切人民所居住的房舍屋宅,都有鬼神居住其中,没有任何一所舍宅是没有鬼神的;一切的街道巷弄及十字路口,屠宰场、市集及山丘坟墓堆中,也都有鬼神居住其中。这些鬼神都以所依止的处所为他的名字;譬如依附于人则以此人为名,依附村落就以村落为名,依附城镇就以城镇为名,依附国家就以国家为名,依附土地就以土地为名,依附山岳就以山岳为名,依附河川就以河川为名。”

  佛陀又告诉比丘说:“一切的树木,即使树干像车轴那样细的树,也都有鬼神依止其上,没有哪棵树是空著的。一切人不论是男是女刚出生时,就都有鬼神跟随守护。当人快死的时候,守护他的鬼神就会把他的精气摄走,届时这个人就死了。”

  佛陀再告诉比丘说:“如果有外道的修行人问你们说:‘各位贤人呀!若是一切的男女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有鬼神跟随守护,死的时候,守护的鬼神就把他们的精气摄走,他们才死。如果真是这样的话,现在有的人为什么会被鬼神骚扰?有的又不会被鬼神骚扰呢?’如果他们这么问的话,你们就应该这样回答说:‘世间人有造作不如法的身口意行者,他们是非不分、邪见颠倒,造作十恶业行;像这一类的人,或是百人、或千人,才会有一位神来守护他们而已。那就譬如象是一群牛或一群羊,有上百头或上千头,才由一个人来看守放牧;那些造恶的人也是一样,造作非法的行为,邪见颠倒,行十恶业,这种人成千上百,才有一位神来守护他们。如果有人修行善法,知道是非善恶,有正确的知见,行十善业;像这样的人,单单他一个人就会有千百位的善神守护他。这就譬如是国王及大臣,有成千上百的卫士来卫护他一般,造作善行的人也像那样。修行善法,造十善业的人,他一个人就有百千位善神来守护他。因为这样的缘故,世间人就会有被鬼神骚扰的,也有不被鬼神骚扰的差别。’”

  由此可知,我们应该要行善持戒,如此就会有很多护法神随身守护!请读者接著看下去。

 

 

第二目 三归依、五戒、菩萨戒可得大量护法神护佑

   佛陀说只要归依三宝、发菩提心,就会有36 位护法神护佑著我们 ;若持五戒(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话,每一戒各有五位护法神护持,这样就有25 位护法神了 !所以,若受持三归及五戒,就会有36 加25 总共61 位的护法神守护。所以,如果想要有很多护法神守护,那就要受三归依和五戒,如果能够再受持菩萨戒那就更好了!因为 佛在经典上说受三归依就会有36 位护法神来护持 ,若受五戒则每一戒又有5 位护法善神,总共就是25 位善神守护著受五戒的人。

  

  因此,受了三归依及五戒就会有36 加上25 总共是61 位的护法神护持了;如果还能再受菩萨戒(十重戒、四十八轻戒)那护法善神就更多了。佛弟子若修行越好则护法善神就越多,当然护法神的层次也越高。所以还没受三归依或五戒的人,每年十一、十二月快来正觉讲堂归依和受戒吧!另外经典中也提到,如果发心当菩萨,就会得到比转轮圣王还要多一倍的护法神守护,可知那护法神一定是超多的!

  《瑜伽师地论》卷35〈发心品 第2〉:

  最初发心坚固菩萨,略有二种发心胜利:

  一者、初发菩提心已,即是众生尊重福田,一切众生皆应供养;亦作一切众生父母。

  二者、初发菩提心已,即能摄受无恼害福。由此菩萨成就如是无恼害福,得倍轮王护所守护;由得如是护所护故,若寝、若寤、若迷、闷等,一切魍魉、药叉、宅神、人非人等不能娆害。如果受了菩萨戒之后,还努力护持正法乃至证悟明心可以行深般若波罗蜜,那护法神更是多得不可想象!甚至会得到欲界六天、大梵天王的礼敬,乃至得到十方一切如来的护念。

  如《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346〈坚等赞品〉说:

  佛告善现:“若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非但常为诸天帝释、大梵天王、诸世界主之所礼敬,是菩萨摩诃萨亦为过此极光净天、若遍净天、若广果天、若净居天及余天众常所礼敬。”“善现!是菩萨摩诃萨能如是行甚深般若波罗蜜多,亦为十方无量、无数、无边世界一切如来、应、正等觉常所护念。”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28〈窣堵波品〉:

  复次,憍尸迦!若善男子、善女人等怖畏怨家、恶兽、灾横、厌祷、疾疫、毒药、呪等,应书般若波罗蜜多大神呪王,随多少分香囊盛贮,安宝筒中恒随逐身,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诸怖畏事皆自销除,天龙、鬼神常守护故。憍尸迦!譬如有人或傍生类入菩提树院,或至彼院边,人非人等不能伤害。何以故?憍尸迦!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坐此处证得无上正等菩提,得菩提已施诸有情,无恐、无怖、无怨、无害身心安乐。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住人天尊贵妙行;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住三乘安乐妙行;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现证得或预流果、或一来果、或不还果、或阿罗汉果;安立无量无数有情,令当证得独觉菩提,或证无上正等菩提。如是胜事皆由般若波罗蜜多威神之力,是故此处一切天、龙、阿素洛等皆共守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当知般若波罗蜜多甚深经典随所住处亦复如是,一切天、龙、阿素洛等常来守护,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不令般若波罗蜜多有留难故。

  因此,如果有人怕鬼的话,那就要当菩萨努力布施行善,努力护持正法乃至实证般若,这样身边的护法神就会越来越多的!或者是好好念佛或念〈正觉总持咒〉。但记得千万不要念六字大明咒,这“唵嘛呢叭咪吽”其实是男女双修的邪淫咒语.

第七节持戒总结



  由这一篇持戒之论,我们可以知道受戒的目的是为了不损害众生、不堕恶道、得生善趣。所谓:“五戒成人、十善生天。”因为犯戒造恶就是伤害众生,造恶者若违犯世间律法或善良风俗,不仅今世会受法律制裁,或被众人所非议责难,未来世也会承受恶业的苦果,历经三恶道等恶报之后,就算回到人间也是贫病交迫、诸事不顺、受苦难当;是故学人应该要受戒。

  但佛弟子受戒也不是为了要生天享乐,而应该是要求佛菩提道之乐;因为六道轮回是苦,而纵使因为持戒而永远在人天善道中,也无法解脱永离生死苦之轮回。所以,受持佛戒当然要先归依三宝受三归依戒,如此才能不同于外道的“持戒”了。外道之持戒只是世间戒而无法得证出世间的解脱,而在佛门中受三归依戒与五戒则是将来得证初果解脱之正因。还有出家众所受持的声闻戒是一世受的戒,其目的在求证阿罗汉果而入无余涅槃,此乃小乘之修行;若行者受三归依后勇发菩提心成为菩萨,以至诚心发了四宏誓愿,也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之菩萨大愿,那么行者此时在广行布施度之后,应该积极进求第二度持戒度,也就是受持菩萨戒,成为“名符其实”的菩萨。

  今时,此界众生有幸值遇大乘胜义菩萨僧 出世弘法,因此有缘的学人皆可前往熏修大乘佛法及菩萨的六度万行。

  学人可于课程之中熏习菩萨戒之内容,在菩萨戒戒相课程圆满后,学员就可以在每年举办之菩萨戒传戒法会中具足受持上品菩萨戒,这是由证悟且具道种智的大乘胜义菩萨僧为传戒师,所传授之稀有难得的上品菩萨戒。欢迎有缘的菩萨种性学人前来共襄盛举,您不但可以在教授的课程中,熏习三乘菩提(解脱道与佛菩提道)的正知见,并且能学习无相念佛之忆佛拜佛的动中定力锻练方法,迅速成就一心不乱与参禅的功夫,以及菩萨六度的课程,让您渐渐消除烦恼、发起菩萨性,成为一位慈悲又有智慧的真正菩萨,乃至可以得证初果解脱,甚至开悟明心、眼见佛性喔!在看完了持戒之论以后,我们如果想要更上一层楼,那应该要加修十善、修除性障、锻练定力,清净自己的内心,增加自身的福德资粮,让自己能像天人一样身心调柔,心性慈悲。

Shixiang摘编自internet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