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文学城
» 博客
»巴黎热爱雕塑,但不崇拜偶像
巴黎热爱雕塑,但不崇拜偶像
Even on a grey winter day with skies so dark that you
fear the sun will never rise again, you forgive Paris.
巴黎到处是雕像,美国游客最感亲切的是自由女神雕像,奥赛博物馆和卢森堡公园各有一个,塞纳河上还有一个。法国人巴特勒迪花了十多年时间制作了自由女神雕像送给美国,成为美国文化的象征之一,去年希拉里批评川普时还提到她。自由女神是不是一种偶像,不是一篇博文所能说清楚的。特别是目前川普的旅行禁令争论之际,牵扯的内容太广,不宜探讨。本文要说的是与巴特勒迪同时期的另一位雕刻家罗丹,两个奥古斯特,一位知者寥寥,另一位百年之后仍被人纪念。
奥古斯特·罗丹(1840-1917)被誉为现代雕塑之父。这个月巴黎大皇宫与罗丹博物馆合作推出了“罗丹百年祭”回顾展,以罗丹200多件雕塑、绘画和照片以及20世纪受罗丹影响的艺术家作品纪念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罗丹在巴黎近郊去世,法国没能为他举行国葬。百年后的2017年,巴黎的回顾展以及随后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德国的巡展向这位艺术家致意。大理石雕像《吻》是罗丹的代表作,与他的另一个著名雕塑《思想者》一样,传递出热烈动人的激情和感召力,赋予雕塑以强大的生命,打动不同语言、不同社会背景的观众。
这些艺术珍品虽然近在眼前,观众却没有用手触摸。记得在意大利旅行时,朱丽叶的塑像被游人摸得发亮,梵蒂冈著名的圣彼得雕像被观众摸得右脚明显小于左脚。有人说这不算是偶像崇拜,摸彼得的脚和圣经里所说的摸耶稣衣服的穗子不是一样的吗。
其实不一样,摸耶稣衣服是信心的表现,摸彼得的脚是一种糊涂。法国人在这一点上与意大利人不一样,自从1789年大革命把皇帝推上断头台,意识形态里排斥任何偶像,更不会有任何造神运动。罗丹的作品中也有耶稣的雕像,但不是在意大利所常看到的头顶光环的神的形象,而是看上去好似没有完全完成的作品。
巴黎到处是雕像,下图摄于卢森堡公园南门外,沿着蒙巴纳斯大道不远处是罗丹的一个著名雕塑《巴尔扎克》,来往车辆较多,没能照好。
这是去年的照片
另一篇:巴黎奥赛美术馆
茵茵梦湖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兔三屋' 的评论 : 戴高乐故居可是不错,挺给人灵感,可是戴高乐一家在一个普通墓地,参观者得奔波三个地方,献花的人络绎不绝,周围的安眠者也不得安宁,伟人还是单独安息比较好。
小兔三屋 发表评论于
我对马克隆的印象正像勒庞所说的vide sideral。法国人不拜偶像也从戴高乐看出来,虽然他很受法国人爱戴,但是放在大皇宫侧面的塑像位置不显、高度也让游客想与其合影都不方便
小兔三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茵茵梦湖' 的评论 : 新家旧家都常去,但是人太多,比阿庆嫂的茶馆还热闹,恐怕一留言人家都跑了。我在公司里上班,照片和真人对不上号的
茵茵梦湖 发表评论于
什么什么,这是您现在的照片?气质纯净又尔雅,真会保持青春靓丽,羡慕!看来想年轻还是首先要让气质保持干净,您是在校园里吗?那里的环境相对单纯一些。
茵茵梦湖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小兔三屋' 的评论 : 哈哈,我总来这里串门,也没见到回访,您却知道我搬家了。
开始我就是想支持马克隆的,因为他是新人,可一场演讲下来,发现他对很多问题都没有深思熟虑,对移民问题不太敢涉及,觉得他就是来进行个人宣传的,但现在因为左派对菲永发动持续性地系列攻击,马孔又获得一帮大叔的支持,他都快变成第一了,如果他上台估计问题不会好转。
小兔三屋 发表评论于
回复Linmiu的评论:如果马克隆当选,可称得上偶像了
小兔三屋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茵茵梦湖' 的评论 : 你是贵客,总能评在关节点上。那个雕像在Montparnasse与Raspail两条路交口处,真的应该在荣军院东边的罗丹美术馆里。这是去年的照片,
茵茵梦湖 发表评论于
我最喜欢的就是罗丹美术馆,超过奥尔赛几分,参观者较少,有一种时光沉淀的幽静气氛,记得巴尔扎克的雕像好像在花园里。
茵茵梦湖 发表评论于
总算发出一条留言,我还以为您把我拉黑了呢。
茵茵梦湖 发表评论于
法国现在已经没有偶像了,只剩下平庸的政客。
博主年轻时还挺像一个温文学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