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哭闹不愿意离开父母去上学该怎么办?

覆盖内容有心理学概念,症状,治疗手段,教子有方,心理学趣味常识, 中医心理学之博大精深等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对大多数家长来说,这好像听起来并不陌生。 你打算按时上班,赴朋友的聚会,或完成一周的伙食食材购买。 但你的小孩不愿离开你,这时候你是不是特别纠结甚至无奈?怎么办呢?在探讨之前,我想说,你的每一次的妥协会让这种你不希望有的行为固化。 但这并不是说你要生硬的丢下小孩给保姆,学校或幼儿园的老师并任其哭闹。 因为感到被抛弃对小孩来说是一种难治的创伤。 你不应该这样做而相信小孩会习惯或自愈。

         很多市面上的书主张小孩子自然地会逐渐习惯和调整他们的别离障碍和焦虑,我自然是不赞成的因为在临床中遇到太多案例,小孩过早感受到被的感觉的小孩多数在日后会出现抑郁和焦虑 或反社会倾向及行为问题。所以要培养健康乐观的小孩,在情感形成和行为养成的关键期(从出生 到12岁),一定尽量避免使用过激和生硬的权威式的教养手段。以下提供几点小贴士不妨在生活中试一试:

1.   提供告别的暗示

家长对小孩行为的反应会强化其行为。家长可以试着用肢体语言为小孩提供分别的暗示。 这种暗示可以是拿起车钥匙,开始穿衣服,把婴儿放到摇篮里,或与保姆打招呼交代事宜。这是你的小孩可能会开始叽叽歪歪,哭闹不止。对大一点的小孩,他/她可能会开始拽你的衣服,倒在地上打滚儿撒泼。小孩的这些行为的目的是要拖延你离开的时间并希望你会留下来陪他们。如果你十次中哪怕有一次是妥协了,小孩便是成功的培训你乖乖听话了。 或者你的确成功地离开了他们,但在办完事情返回家中后,迫不及待的把他们抱起来,又亲又哄的,这样其实也是一种妥协。也不利于行为训练。 

通常,婴幼儿的哭闹会发生在小孩的卧室,当你放下他们人他们一个人睡觉时。也有时发生在把婴儿交给保姆或其他看孩子的大人,对大一点的儿童则多发生在家以外的场所如学校和幼儿园。总之处理不当的话,轻度的哭闹便变会变成强烈的哭闹。从心理层面上讲,人的行为只要有观众关注便会欲燃欲烈。 所以,为了防止小孩的苦恼升级,在培训的一段时间内,你要狠下心来,只当他们表现好不哭闹时才对他们付诸关注。 如此多次强化,小孩的行为才会更有建设性并对你的别离逐渐习惯并能理性的应对。久而久之,小孩便可以和你长一点时间分开而不会哭闹不止。 

2.   做好日程规划

不定期的去婴幼儿的房间巡视,停留的时间的长短要不一。离开时即使婴幼儿哭闹也要离开地果断。 这便教会婴幼儿他/她的哭闹并不能叫你留在身边。 

3.   当你出门时,一定告知小孩你要出门并一定会返回。说完后,你一定要断然离开却不了不算和改变主意。

4.   一旦离开,不要再返回房中安抚小孩。否则他们就以为他们的哭闹伎俩会成功。 

综上所述,你要做的是训练小孩而不是被小孩训练。作为家长的你,应该提供和创造一个有建设性的软硬环境以便培养小孩恰当的社交行为。另外,你要认清你在分别中扮演的角色是爱小孩的家长亦是严格的培训者。只有这样,小孩才会从幼儿期起正确理解社会关系并形成恰当的亲子互动。  

登录后才可评论.